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共享经济新时代环境下,价值共创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备受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然而顾客参与是价值共创的基础,因此对影响顾客参与因素的研究尤为重要.运用演化博弈相关理论,从是否存在奖惩机制两种情况建立顾客与企业参与价值共创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存在奖惩机制时系统收敛于双方均选择参与策略的概率增大,并且自身能力水平、参与成本系数、价值共创收益、收益分配系数、投入程度、转化率、选择参与策略的初始比例、奖惩系数对演化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促使企业和顾客共同参与价值共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瑞华  罗帆 《运筹与管理》2021,30(10):191-198
为发现团队规范下管制员违章行为及监管策略的演化博弈规律,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安全管理者与管制员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博弈系统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建立演化博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不同情形下博弈双方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分析模型参数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正的团队规范有助于系统演化至理想模式,负的团队规范会使系统陷入“不良锁定”模式和“震荡”模式;管制员行为收益、行为成本、被监查到的概率、处罚力度、监管成本等因素均对系统演化结果产生影响。鼓励班组成员对违章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加大对管制员的处罚力度等均能够长效促进管制员主动遵章。  相似文献   

3.
专利代理服务是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利用预期收益分配契约激励专利代理服务参与者,引导双方采取共赢的行为策略,是提高合作效率、提升专利代理服务效果的重要方向。在考虑决策者有限理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专利代理服务预期收益分配方案,引入前景理论衡量心理因素对专利代理服务参与主体的影响,建立收益感知矩阵,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刻画更贴近现实的认知决策过程,进而探讨技术发明人与专利代理机构之间的博弈关系和稳定策略,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揭示影响稳定策略的关键变量。结果表明:这种预期收益分配方案具有可行性,区别设置预期收益分配模式的违约处罚水平以及减小预期收益分成比重是避免违约、维持长期稳定合作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和沃尔玛等线下零售商自有品牌战略实践的成功,传统零售商开始发展线上自有品牌,与顾客进行价值共创对增强自有品牌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优势.以线上自有品牌零售商和顾客价值共创为研究主体,针对现实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在模糊环境中建立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线上自有品牌与顾客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提升双方价值共创积极性可促进双方向发起和参与价值共创策略演化;增强对双方资源转换能力、提升企业与顾客互动质量、提升双方额外收益可以促进价值共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鹏  李洪波  王娟 《运筹与管理》2020,29(10):84-91
融合就业是残疾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和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建立残疾人与用人单位(企业)行为交互过程的动态演化模型,用数值实验展示了初始条件改变和决策变量不同取值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残疾人就业行为路径演化系统收敛于良好状态和“锁定”状态两种模式;调控模型中的参数收敛于不同模式的概率发生显著变化或变化不明显,揭示了现实中残疾人就业治理效果不理想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提高残疾人的工资待遇、心理收益、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减少残疾人的社会补助与就业付出的人力和社会资本,增加残疾人就业法定比例、企业雇佣残疾人的声誉收益、增值税退税优惠(企业符合退税条件)与雇佣残疾人数量,减少企业支持残疾人的就业投入等均能使系统演化到良好状态的概率增加。这为制定灵活有效的残疾人就业制度、政策与措施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利益共享,良性互动,以跳出不良“锁定”状态,实现残疾人就业行为良序发展,破解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重休假Geo/Geo/1排队系统,研究顾客的均衡止步策略,首次将休假服务机制引入到离散时间排队经济学模型中. 顾客基于“收入--支出”结构,自主决定去留. 利用拟生灭过程理论,运用差分方程求解技巧,对系统进行了稳态分析,得到了顾客的平均逗留时间;进而构造适当的函数,给出了寻找均衡止步策略的具体方法并证明之;而后分析了在均衡策略下, 系统的稳态行为和社会收益;最后通过数值实验讨论了系统参数对均衡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温馨  贾俊秀 《运筹与管理》2018,27(11):105-114
顾客参与企业研发是产品价值创造的最初始过程,不仅提高产品接受度、满足顾客需求,而且为企业增加收入,但同时也产生相应成本。文章探究顾客参与研发的系统中,顾客、企业和产品的价值共创行为以及企业决策如何影响三者价值;立足多目标视角,充分考虑企业与顾客的收益、成本,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顾客参与研发过程的动态价值共创模型,全面探究系统内部共创机理。在模型基础上,重点就企业产品价格、交互次数以及激励资金比例等策略进行仿真,使企业、顾客及产品实现价值共创。结论如下:(1)随着顾客、企业交互次数的增多,顾客参与研发过程同样具备一般产品生命周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的特点。(2)系统存在最优交互次数;且最优交互次数随着研发投入比例减少而增加。(3)在不考虑参与顾客获取激励资金的情况下,企业针对不同顾客群(参与研发顾客与普通购买顾客)进行定价,在最优交互次数状态下,统一定价模式优于差别定价模式,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史欢  李洪波 《运筹与管理》2022,31(6):233-239
共生机制是推进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关键,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以创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和政府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三方共生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各主体不同行为策略的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业企业、利益相关者以及政府选择合作的初始意愿对彼此行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相较于利益相关者,创业企业对政府的补贴政策和惩罚力度更为敏感;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能够促进系统向互利共生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带有破坏性负顾客的离散时间Geo/Geo/1/MWV可修排队系统的顾客策略行为.当破坏性负顾客到达系统时,会移除正在接受服务的正顾客,同时造成服务台故障.服务台一旦发生损坏,会立刻接受维修,修理时间服从几何分布.服务台在工作休假期间会以较低的服务速率对顾客进行服务.我们求得系统的稳态分布,进一步给出服务台不同状态下的均衡进入率以及系统单位时间的社会收益表达式.最后对均衡进入率和均衡社会收益进行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自有品牌供应链质量控制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存在监督惩罚机制及引入不同激励机制后的自有品牌供应链质量控制问题.首先分析了在有监督惩罚机制下的自有品牌供应链质量控制演化博弈,然后将定额奖励、质量控制成本共担、收益共享三种激励机制对自有品牌供应链质量控制演化博弈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最后对不同激励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有监督惩罚机制时,制造商选择哪种质量控制策略主要由零售商选择不监督时,制造商选择进行质量控制相较于不进行质量控制所获得的净收益的取值决定;质量控制成本共担无法改善该条件下的净收益取值,无法改变制造商的演化均衡策略;奖励机制和收益共享机制的引入能够改善该条件下的净收益取值,可以改变制造商的演化均衡策略,且收益共享机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具有两类失效模式的D策略M/G/1可修排队系统,其中第一类失效是服务台在服务顾客期间发生的失效,第二类失效是服务台在空闲期间发生的失效,且两类失效模式的失效率不同.使用全概率分解技术和利用拉普拉斯变换与母函数等工具,从任意初始状态出发,讨论了系统队长的瞬时分布和稳态分布,获得了系统稳态队长分布的递推表达式与稳态队长的随机分解结果.进一步,在建立费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实例讨论了使得系统在长期单位时间内达到最小值的最优控制策略D*,并在同一组参数取值下与服务台不发生故障时的最优控制策略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网购方便快捷,然而电商平台的假货现象、诚信危机、规范缺失等问题则严重困扰整个电商生态系统,譬如拼多多赴美上市后饱受争议,电商平台中的“雷碧、康帅傅、粤利粤、脉劫”等产品长期存在。信用对电子商务至关重要,电商平台的信用监管责任已不容忽视。因此,本文基于博弈论将消费者投诉引入电商平台信用监管机制,构建了信息不对称下以电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在电商平台积极监管和消费者投诉双重监管条件下,各主体博弈策略选择与行为演化的影响因素及趋于稳定状态的条件,并进行演化仿真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商家选择“诚信”策略的种群规模与电商平台的监管概率和消费者选择“投诉”策略的种群规模息息相关;建立商家诚信奖励和失信惩罚机制、信用保证金机制、消费者投诉反馈机制、严厉打击商家私下补贴,降低消费者及公众的参与成本,能够有效推动商家诚信经营。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平台经济中存在的“二选一”和“多选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现实情境下,本文作了具体参数设置和相应假设,构建了双边市场下商家和电子商务平台关于排他性竞争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到商家和电子商务平台在不同条件下的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并讨论了参数变化对演化稳定均衡策略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对系统演化稳定均衡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对商家和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管理决策,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对互联网经济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有效监管有着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聚焦当前新零售背景下生鲜超市的竞争态势,借助于演化博弈这一研究工具,基于经济学原理构建了生鲜电商切入线下生鲜超市以后,与传统生鲜超市为竞争生存空间而形成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探讨这一演化过程中的演化逻辑,发现其中的演化规律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认为,虽然打着“新零售”旗号的电商平台在切入线下生鲜超市时,通过首选精品化策略可以在初始阶段实现与传统生鲜超市的差异化竞争,但是,双方能否就此达成稳定均衡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可能演化出完全不同的均衡状态;甚至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精品化都未必是生鲜超市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We consider an initial-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a nonlinear parabolic system. Using perturbation methods, this problem is reduced to one of considering an evolution equation for the long-time asymptotics of the system. This model can be related to the leading order approximation for a spatially inhomogeneous reaction-diffusion system with time-dependent forcing. The evolution equation yields solutions with steady state shocks. We study some of the subtle effects introduced by time-dependent forcing. Most significant among these effects is the creation of “forbidden regions” where stationary shocks cannot form.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bi- and tri-stable one-dimensional models as well as multidimension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Traditional means of studying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consist of optimal control and dynamic game models that are solved for optimal or equilibrium strategies. Notwithstanding the possibility of multiple equilibria, the models’ users—managers or planners—will usually be provided with a single optimal or equilibrium strategy no matter how reliable, or unreliable, the underlying models and their parameters are. In this paper we follow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policy making that is based on viability theory. It establishes “satisficing” (in the sense of Simon), or viable, policies that keep the dynamic system in a constraint set and are, generically, multiple and amenable to each manager’s own prioritisation. Moreover, they can depend on fewer parameters than the optimal or equilibrium strategies and hence be more robus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se (viable) policies, computation of “viability kernels” is crucial. We introduce a MATLAB application, under the name of VIKAASA, which allows us to compute approximations to viability kernels. We discuss two algorithms implemented in VIKAASA. One approximates the viability kernel by the locus of state space positions for which solutions to an auxiliary cost-minimising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can be found. The lack of any solution implies the infinite value function and indicates an evolution which leaves the constraint set in finite time, therefore defining the point from which the evolution originates as belonging to the kernel’s complement. The other algorithm accepts a point as viable if the system’s dynamics can be stabilised from this point. We comment on the pros and cons of each algorithm. We apply viability theory and the VIKAASA software to a problem of by-catch fisheries exploited by one or two fleets and provide rules concerning the proportion of fish biomass and the fishing effort that a sustainable fishery’s exploitation should follow.  相似文献   

17.
《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我国救灾工作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广泛参与”,但推动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尚在探索中。通过归纳中西方两种典型救灾体制的优缺点,构建政府救援部门和社会力量协同救灾的演化博弈分析框架,论证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救灾体制改革的多重演化路径、均衡条件和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同救援效应和救援工作的阶段特征,是决定救灾体制演化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在推进传统救灾模式到理想救灾模式的体制演化过程中,存在“双轨制”协调博弈或“一抓就死、一放就活”周期解等过渡状态的多条演化路径。救灾模式需要随救灾工作的阶段转换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高明  廖梦灵 《运筹与管理》2020,29(5):152-160
地方政府、污染企业和公众是雾霾治理行动的主要参与者,系统研究这三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影响因素,对于雾霾污染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演化博弈的角度出发,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建立三方动态博弈模型,探究使各主体达成协作治理的条件。通过均衡点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可得:三方博弈主体在不同稳定性条件下的策略选择不同,通过提高直接排污罚款金额、地方政府严格治理潜在收益、污染企业直接排污潜在损失、公众长远收益和降低公众参与成本等方式能使系统跳出不良状态,形成三方共同治理模式;任一博弈主体策略演化速度会受到自身策略选择比例及另外两主体策略选择比例的影响,但无论三方博弈主体策略选择比例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最终博弈结果。这些研究结果对改善当前雾霾污染状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潘峰  刘月  王琳 《运筹与管理》2022,31(3):63-71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当下的环境治理逐步形成多主体治理模式。本文将环境治理中的四个主要相关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置于统一框架下,建立了四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数值仿真模拟参数变化对博弈系统不同主体稳定策略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四方演化博弈系统的16个纯策略均衡点中,共有8个条件稳定点,其余8个均衡点在任何条件下都不稳定。其中8个条件稳定点代表着我国环境治理中各利益相关主体可能呈现的策略均衡,策略集中某策略的相对净收益决定了相关主体的策略选择。(2)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发现,增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消极执行的处罚、增大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和增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消极执行的追加处罚不仅能够提升地方政府的环保执法力度,而且可以提高企业减排积极性。提高环境规制标准、增大对企业非法排污的处罚,对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策略选择都会产生影响,可以使系统更快向“中央政府不严格监管、地方政府积极执行、企业合法排污、公众不举报”的理想稳定状态演化,但提高环境规制标准的效果会略优于加大对企业处罚。地方政府增大企业治污补贴短期内可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过高的企业治污补贴将不利于博弈系统达到理想稳定状态,是一种非长效的环境治理模式。提高公众举报奖励可以促使企业合法排污,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实现博弈系统的理想稳定状态。最后,分别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众角度提出了环境治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