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文科学生进行体现化学知识应用的化学素养教育,普及化学知识,使之适应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迫在眉睫。本文借鉴美国化学课程改革的经验,结合我国为非理科专业大学生开设化学选修课的初步尝试,推出在内容和体系上具有很大改革力度和鲜明特点的化学素养课程—《现代人与化学》。  相似文献   

2.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面向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实验课程,经过几代教师不断改革创新逐渐建设成为一门教学形式新颖多样、教学内容层次丰富的创新性化学实验课程,有效帮助学生整合实验理论和方法,锻炼和提升化学相关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深度分析和解决化学相关科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习惯的形成和科研素养的提升。对综合化学实验课程近年来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进行总结,并对课程未来的建设思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刘敏  冯清 《大学化学》2019,34(11):88-92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改革医学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设计并实施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在知识技能培养过程中全程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周宏  陈凯  孙幼红  陈维维 《化学教育》2012,33(7):60-62,80
南京晓庄学院“信息化学工作室”是在《化学信息学》课程改革基础上,课外选拔优秀师范生,在导师针对性引导下自主开展基于化学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学习活动,是一种提高化学师范生信息素养、值得推广的大学生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前树 《化学教育》2016,37(21):4-8
化学核心素养包含了“化学”的素养、“核心”的素养、“人”的素养三重意蕴。基于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分析和层次分析,提出其四维度结构模型。在4个维度中,“化学基本观念”是基础维度,“化学过程”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2个活化维度,“对化学的态度”是动力维度。化学核心素养为学术性化学素养和生活性化学素养的发展同时奠定了基础。把握3种化学素养在结构和具体维度上的差异有助于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也有助于把握中学化学课程中不同模块的教学定位。  相似文献   

6.
钟立 《化学教育》2013,34(11):3-5
科学素养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本文依次探讨了“科学素养—化学素养—化学观念”概念的由来和发展,指出了化学素养的培养关键要注重化学观念的引领,揭示了宏观认识与微观层次的课程实施之间具有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对化学课程的编制和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化学课程能力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枫  孙锡凤 《化学教育》2006,27(12):35-35,5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培养和提高化学教师的课程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传统师范教育中化学课程能力的缺失,阐述了化学课程能力的内涵,对师范教育过程中化学课程能力的培养策略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沈明祥 《化学教育》2020,41(9):57-61
提升化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促使学生选修化学、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前提。以校本选修课程“化学与考古”为例,从现代技术、物质性质、实验装备、反应原理、工艺、生物化学等多角度用化学知识解决考古与文保疑难,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落实到考古事例中探讨,主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为普高教学中化学知识的实用化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课程知识是教师PCK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评价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具有层次性、年段性、时段性、区域性和发展性。理解性实践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根本途径。化学教师发展课程知识的基本策略是:理解化学科学;理解化学课程结构;理解化学教科书结构;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对具体内容的教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斌 《化学教育》2022,43(20):79-84
标准建设是以类型教育为特征,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以《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的化学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介绍了教材的编写背景、编写原则、教材结构、教材特色,旨在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落实化学课程标准,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实施化学课程改革,提高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校专业与课程改革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新农科建设中,土木工程学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相关环境岩土、生态保护等课程中化学知识严重不足的问题,对相关课程中化学基础知识授课内容、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优化设计。经多年教学检验,课程改革很好地提升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化学知识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科学建构化学课程理论体系对于现代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构建以文化学及课程理论为基础的化学课程文化学体系,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化学课程,利于实现化学课程的文化性复归。  相似文献   

13.
邱晓航  祁雪 《化学教育》2021,42(18):144-146
化学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社会上对化学科学认识不充分,甚至有很多误解。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也承担着科普教育宣传的责任。南开大学化学科普基地依托南开化学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建设了具有南开化学特色的化学科普基地,为普及化学知识、提升青少年化学素养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是理工类高校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化学课程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合渗透于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实现高等教育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化学知识类型与学习方式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它呼唤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化学学科内容的特点,我们将化学知识分为系统-演绎化学知识与经验-缄默化学知识2大类,每一类又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化学知识的类型影响着化学学习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释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磊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03,24(1):9-13
这次化学课程改革是在国际比较和全球视野的背景下,在认真分析国内化学教学现状和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建国以来化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思想,通过充分研讨,确定了本次化学课程改革的宗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化学课程标准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公民对化学认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半数的公民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与食品中的化学知识,不少公民缺少对化学化工与化学发展前景的认识,也缺少化学在体育中应用的了解.学校和政府有责任提升公民的化学素养,使公民能正确认识化学化工及其与社会、生活、生产的关系,认识化学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郭建敏  王译伟  唐斌  刘源 《化学教育》2015,36(24):56-58
护理专业学生文理兼收,文科学生学习医学化学面临很大困难,为此研究化学学习中的认知规律,加大医学化学课程的改革力度,建构化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和医学化学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理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日用化学品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进行了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 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将核心素养元素与《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以“体形缩聚和凝胶化作用”为例,围绕本节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设计。通过类比联想、分析对比、感悟体会等融入与专业知识契合的“人文素养、科研精神、责任担当”等素养元素。对核心素养与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浅析,同时对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进行了探讨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