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光  张林林 《分析化学》1994,22(11):1155-1157
本研究了2-(6-硝基-2-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6-NO2-BTAMB)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2.0 ̄4.5的乙醇水溶液中6-NO2-BTAMB与铜形成一种稳定的蓝绿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50nm处,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7.75×10^4L·mol^-1·cm^-1,络合物的组成为6-NO2-BTAMB∶Cu=1∶1,铜浓度在0 ̄10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  相似文献   

2.
吴绍祖  方文焕 《分析化学》1995,23(11):1247-1251
本研究了一个高灵敏的测定镉的方法,离心光度法,该体系络合物λmax=560nm,表观摩尔吸系数ε560=5.06×10^8L.mol^-1.cm^-1,Cd^2+浓度0.10×10^-2-1.0×10^-2μg/10mL呈线性关系,本法已用于血清和水中痕量镉的测定,探讨了高灵敏的显色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溴百里酚蓝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pH7.4~8.2范围内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题示试剂形成1:2:1的绿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614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SDBS614=3.99×10^4L.mol^-1.cm^-1;ε^SDS614=3.70×10^4L.mol^-1.cm^-1,ε^SLS614=1.71×10^4L.  相似文献   

4.
丁基罗丹明B—钼酸盐光度法连续测定铈和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加林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6,24(3):344-347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丁基罗丹明B(BRB)分别与铈钼、钪钼杂多酸络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均位于570nm,表面摩尔吸光度分别为εCe=3.96×10^6L.mol^-1.cm^-1,εSc=4.71×10^5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分别为0-24μg/L Ce和0-60μg/LSc,测定极限为Ce1.0μg/L(n=12)和Sc1.9μg/L(n=10),对  相似文献   

5.
姚成  王镇浦 《分析化学》1996,24(12):1425-1428
pH4.5时,Mo(Ⅵ)与显色剂4-(2-苯并噻唑偶氮)邻苯二酚反应形成带负电荷的稳定紫红色1:2二元络合物。40%丙酮水溶液中λmax为560nm,表观ε560为6.33×10^4L.mol^-1.cm^-1。  相似文献   

6.
黄亚励 《分析化学》1999,27(4):444-447
在pH1 ̄2的酸性介质中,钍(Ⅳ)与偶氮溴膦-mB(BPAmB)形成最大吸收波长(λmax位于686nm的蓝色络合物,摩尔吸光系数(ε)为8.27×10^4L·mol^-1·cm^-1。在有少量乙醇存在的0.5 ̄1.0mol/L盐酸溶液中,钍(Ⅳ)能与BPAmB和溴化十四烷基吡啶形成更灵敏的三元络合物,最大吸收位于695nm,具有更大的对比度(Δλ=135nm)和更高的灵敏度。ε值达1.41×10  相似文献   

7.
宋明  马会民 《分析化学》1996,24(2):154-157
聚2-丙烯胺缩3-(4-甲酰基苯偶氮)-4,5-二羟基-2,7-萘二磺酸(PA-FPNS)在pH11.5的磷酸盐介质中,与镁(Ⅱ)形成一蓝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位于60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7×10^4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1~0.35mg/L,至少稳定12h,考察了3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在所测样品它们不干扰,无需掩蔽或分离即中直接测得其中的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与铂(Ⅳ)的显色反应,在pH3.5~6.0醋酸-醋酸钠介质中,沸水浴加热25min,试剂与铂(Ⅳ)形成1:4的紫色配合物,再提高酸度至2.9~4.0mol/L盐酸溶液,其最大吸收峰红移至630nm灵敏度显著提高,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00=7.0×10^4L.mol^-1.cm^-1。铂含量在0~3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大多数常  相似文献   

9.
陈建荣  吴香梅 《分析化学》1994,22(9):928-930
本研究了1-(5-溴-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5-Br-PAN-S)与铁(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3-10范围内铁(Ⅱ)与5-Br-PAN-S型成稳定的络合物,络合物在550nm和750nm有二个吸收峰,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31×10^4和1.77×10^4L.mol^-^1.cm^-^1。络合物组成比为铁(Ⅱ):5-Br-PAN-S=1:2,络合物稳定常数为1.82  相似文献   

10.
4,5—二溴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4,5-二溴苯基荧光酮灵敏光度法测定钇。在pH5.5缓冲溶液中钇与DBPE形成橙红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50nm,表观摩吸光系ε值1.53×10^5L.mol^-1.cm^-1,钇量在每25mL0-8μh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测定极限6.8μg/L,对于钇0.24mg/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络合物的摩尔组成为Y:DBPF=1:3。方法用于镁合金和地质标样中钇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pH6的HAc-NaAc缓冲溶液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镓与苯基萤光酮(PF)生成蓝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3×10^5L.mol^-1.cm^-1,测得配合物组成比为Ga:PF=1:4,在25mL溶液中含镓0~10μg遵守比耳定律,经乙酸乙酯萃到镓与干扰元素分离后,方法和于煤中微量镓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鸟嘌呤—铜配合物在汞电极表面上的电吸附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02mol/L NaHCO3-0.05mol/La2SO4介质中、用极谱法和伏安法研究表明,铜-乌嘌呤配合物在汞电极表面上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测得其饱和吸附量Γm=1.1×10^-10mol/cm^2,吸附系数β=4.7×10^4,吸咐自由能△G°=-36.6kJ/mol。在8×10^-6mol/L Cu^2+离子存在下,可用示差脉冲阴极吸附溶出法测定8×10^-10~1×10^  相似文献   

13.
包雅芳  雷呈宏 《分析化学》1996,24(5):535-538
以谷氨酸棒状杆菌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基础氨气敏电极结合制成对L-天冬门酰胺响应的微生物电极,在30℃时选择PH=8.5的硼酸缓冲体系,测得电极的线性范围为7.1×10^-5-1.1×10^-2mol/L,斜率为51.4mV/dec,检测下限为2.0×10^-5mol/L,响应时间为4-7min寿命达30d以上。  相似文献   

14.
铜—腺嘌呤络合物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诚  王宏 《分析科学学报》1997,13(2):133-135
了在0.08mol/LNaAc~0.02mol/LHAc缓冲溶液铜与腺嘌呤(Ade)络合物的极谱行为,结果表明,扫描电压为-0.2V~-0.7V时铜-腺嘌呤络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一络合物吸附波,其一阶导数峰电位主-0.4V(vs.SCE),腺嘌呤浓度在1.0×10^-6~1.0×10^-5mol/L范围内与一阶导数波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实验证明,该峰具有吸附  相似文献   

15.
陈卫东  杨蓉 《分析化学》1994,22(12):1223-1225
本报道用了2,6-二氯-4-溴偶氮胂作显色剂测定微量铀(Ⅵ)的光度法。在H2SO4介质中,铀(Ⅵ与)2,6-二氯-4-溴偶氮胂形成1:2络合物,其λmax=6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铀的浓度在0.0-22.0μg/m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方便等特点并已用于废水及矿样中微量铀(Ⅵ)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新显色剂1-(6-硝基-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NBTNPT)与锌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TritonX-100存在下,pH10.1~10.8的Na2B4Or-NaOH缓冲溶液中,Zn^2+与试验能形成1:2的橙黄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46nm,同时在528nm处配合物表现有最大负吸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7.03×10^4L.mol^-1.cm^-1和ε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试剂2-〔2'-(6'-甲磺酰-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MSBTAMB)与铜(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2.0 ̄5.1和40%乙醇介质中,Cu(Ⅱ)与MSBTAMB形成1+1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42nm,用单波长法测得配合物的Σ642=6.74×10^4L·mol^-1·cm^-1,双波长法测得的Σ642.546=1.09×10^5L·mol^-1·cm^-  相似文献   

18.
甲氧基苯并噻唑重氮氨基偶氮苯的合成及与镉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夏心泉  赵书林 《分析化学》1997,25(7):800-803
合成了新显色试剂6-甲氧基苯并噻唑重氮氨偶氮苯,并研究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与镉的显色反应。镉与试剂在PH10.0-11.0缓冲溶液中形成1:1的稳定紫红色络合物,其λmax=528nm;ε=2.44*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19.
张小玲  张光 《分析化学》1994,22(1):61-63
本研究了4-(2-噻唑偶氮)-2,4-二氨基甲苯(简称TADAT)与铑的显色反应。在pH=3.7~4.9的酸度范围内试剂与铑形成红色络合物,加入无机酸后色泽加深,络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9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5L·mol^-1·cm^-1,其组成为Rh:TADAT=1:3。铑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该方法用于模拟样中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在pH4.0的介质中,Mo与新试剂4-(5-溴-2-噻唑偶氮0邻苯二酚和二苯胍反应形成稳定的三元离子缔合物其组成比Mo:5-Br-TAPC:DPG为1:3:2。该三元缔合物氯仿萃取液的λmax为536nm,对比度为119nm,表观ε为6.33×10^4L.mol^-1.cm^-1。钼含量在0-0.800,g/L范围内遵从比耳定律,并探讨了离子缔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