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8篇
物理学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0.02mol/L NaHCO_3-0.05mol/L Na_2SO_4(pH9)介质中,对鸟嘌呤与Cu(Ⅰ)的配位作用进行了极谱研究,测定了鸟嘌呤与Cu(Ⅰ)配位的配体数(2)和该配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β_1=1.80×10~(14),β_2=2.85×10~(18)),并对DcFord-Hume公式的适用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测定克喘素的离子选择性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克喘素-四苯硼酸根和克喘素-硅钨酸根为膜的电活性物、电活性物膜的浓度、增塑剂以及增塑剂与PVC组分比等对克素-PVC膜电极影响研究,研制嗫克喘素-四苯硼酸活性物,以邻苯二甲酸二壬酯霁了喘素-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在克喘素浓度为1×10^-1 ̄8×10^-6mol/L范围呈Nernst响应平均响应55mV/pc,检测下限3×10^-6mol/L,用于药物片剂克喘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鸟嘌呤—铜配合物在汞电极表面上的电吸附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0.02mol/L NaHCO3-0.05mol/La2SO4介质中、用极谱法和伏安法研究表明,铜-乌嘌呤配合物在汞电极表面上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测得其饱和吸附量Γm=1.1×10^-10mol/cm^2,吸附系数β=4.7×10^4,吸咐自由能△G°=-36.6kJ/mol。在8×10^-6mol/L Cu^2+离子存在下,可用示差脉冲阴极吸附溶出法测定8×10^-10~1×10^  相似文献   
4.
煤中硫化物硫的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测铬的间接原子吸收法测硫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硫酸盐与铬酸钡的交换平衡时间也会影响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煤中硫化物硫的方法。吸光度A与CSO4^2-在0 ̄16μ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用于煤样品测定。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 ̄5%,加标回收率为95 ̄102%。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褐煤煤质特征来看,C~r 在74—77(%),V~r37—48(%),均是与长焰煤相交叉的。在我国现行煤分类方案中,以V~r>37(%),y 为0—5mm 者为长焰煤,V~r>40为褐煤。显然,这没有很好地解决褐煤与长焰煤的划分问题。对于褐煤与年轻的烟煤的划分,国内外很多学者曾作过不少努力,选择有效的指标来解决这个问题。如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对我国褐煤与长焰煤的区分指标的选择作了大量研究,提出用目视法透光率(P~M)作为分类的主要指标。采用由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计算出某参数作为煤分类的指标,文献报导也很多。但用于划分褐煤与长焰煤的却不多。本文拟对参数V~r/H~°和(O~r N~r)/H~r 等在划分我国褐煤与长焰煤的适应性方面作简要讨论,并提出用k 值来作为分类指标。  相似文献   
6.
冷却速度V。(初始)、V_n(末期)(K·min~(-1))是使用恒温式氧弹量热计测定煤的发热量并进行冷却校正计算时不可缺少的参数。用推算法确定V。、V_n 是近年提出并采用的新方法,其计算式为:  相似文献   
7.
以电极的响应斜率、响应线性、检出限和响应时间等参数 ,首次提出了一个评价离子选择性PVC膜电极综合性能的新方法———综合性能指数 (ICQ) ,应用ICQ 于以盐酸强力霉素 -四苯硼酸根为电活性物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增塑剂的盐酸强力霉素离子选择性电极的PVC膜成分优选 ;该电极在5.0×10-6~3.2×10-2mol/L范围内呈线性响应 ,斜率为54.5mV/pc,检出限为2.4×10 -6mol/L ;采用直接电位法测定药物片剂中的盐酸强力霉素的含量 ,方法的回收率为99.6%~100.1% ;研究发现 ,当溶液 pH>4时以盐酸强力霉素 -磷钨酸根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的盐酸强力霉素PVC膜电极呈现超_Nernst响应  相似文献   
8.
用氧瓶燃烧-电位滴定法测定煤中有机硫和橡胶总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煤中有机硫和橡胶中总硫的微量测定方法,样品经氧瓶分解后所转变的SO42-在Fe(CN)63-/Fe(CN)64-电对存在下用Pb2+滴定。提出了采用Zn3[Fe(CN)6]2、微酸性溶液和低浓度Fe(CN)64-存在下,消除磷干扰的新方法,应用于合成样品和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满意。其回收率>98%,相对标准偏差<2.3%,绝对误差<0.15%。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