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中学生数学》2003年9月下《北京数学奥林匹克学校课堂实录》一文中"老师课堂用题"的第一题.如下:这是一道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有多种证法的好题。 已知:如图1,△ABC中,∠A=  相似文献   

2.
2008年武汉市高三2月调考第20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题,充分挖掘了学生已有的数学水平,提供了展示所学的平台.20题解题方法很多:作差比较大小;构造函数;求导;数学归纳法等等,现将几种主要方法提出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按什么是培养数学能力?这样教就是培养数学能力? 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我之见,一言双蔽之,在变(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是可以培养数学能力的;总是不变,总是一题一解,热衷于搞题海的,那是官面堂皇的在培养应试者.  相似文献   

4.
本篇突现了这么一个主题 :在数学中 ,题目的形式是可以变化多端的 .同一个知识内容的题 ,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呈现 ,从而可以考查很不相同的一些方面 ,体现很不相同的考试要求 .也不仅仅是本篇已提及的一些形式 ,比如 :个别题是否可以结合考一点学生对解题方向与策略 (专家认为这很重要 )方面的判断能力 ;个别题是否可以考一下学生对解题错误的监控评判能力 ;还有 ,如本篇所涉及的 ,可否 (怎样 )考类比地归纳地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不是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么 !考试 ,既要考知识也要考能力 .看来 ,要真正地实现考能力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呢 !]  相似文献   

5.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 ,其特点之一是许多试题源于课本 ,高考命题要考查的数学思想、解题方法都分布在课本中 ,这意味着我们要重视例习题的教学 .过去我们对例习题的教学 ,往往采用一讲“一题多解”,二讲“一题多变”,三讲“一题多用”这三讲 ,用这三讲来体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 .现在 ,笔者在总结原“三讲”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 ,结合《解析几何》课本中 P1 0 2的复习题 ,谈谈例习题教学的新“三讲”.题  (解析几何 P1 0 2 )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交于两点 P、Q,通过点 P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 l于点 M,求…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2011届高三四月调考数学(理)第21题是一道集函数与导数、数列、不等式等多个知识点于一体的综合题,试题立意新颖,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着重对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尤其是数学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有很好的区分度,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该题第(Ⅱ)问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孙大志 《数学通讯》2002,(13):36-39
信息迁移题是指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表 ,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从而发现规律 ,找出方法 ,并应用于新问题解答的一类问题 .信息迁移题的显著特征是 :解题信息往往比较含蓄地设置在题目提供的阅读材料或图表中 ,需要通过阅读、观察、归纳、探索等手段才能发现和获得 .阅读、观察、归纳、探索是手段 ,迁移是考查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所在 .由于信息迁移题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数学语言转化能力 ,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突出体现了“考能力”这一特色 ,有利于在数学教学中深化素质教育 .因而 ,信息迁移题倍受高考命题者…  相似文献   

8.
2010年高考数学改编题出现了几个现象,以下说明之. 1 经典陈述考题,考还是不考  相似文献   

9.
数学考完了,我在考场外等学生出来,看着一位学生洋溢的笑脸,我迎上去:感觉不错吧?学生笑笑:试题很简单.这位学生平时的成绩并不好,能这样说,我想:应该是每个题可能都有思路,都能下手,至于对不对那就另外一回事了.  相似文献   

10.
蒋晓云 《数学通报》2008,47(1):58-59,61
很多数学网站的趣味数学栏目(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http://www.pep.com.cn/的"首页>>教材与教学>>初中>>初中数学>>课外园地>>趣味读物>>数学趣题>>"即http://www.pep.com.cn/200503/ca668240.htm)介绍了"首位数问题":即首一自然数(首位数是1的自然数)在全体自然数中约占全体自然数的30%,或者准确一点说,这个数值应该是1g 2.  相似文献   

11.
数列综合题历来是命题的热点,尽管多年来这种题的命制是五花八门,但主流考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通过递推关系考归纳法、放缩法及裂项法——多策并举 通过数列递推关系,考查数学归纳法、放缩法及裂项法,这是最常见的考法.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湖北高考理科数学压卷题设计新颖,难度较大,背景深刻,是一道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的选拔性的试题.笔者对此题的不同方法、试题的变式、与经典不等式的联系、以及变式结论在往年高考试题中的广泛应用,做了比较深入的研讨,相信这将对促进高考数学试题研究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3.
日本大学入学的统一考试 ,是一种资格考试 ,统一考试合格者再参加志愿学校的考试 .这种考试有些类似于我国高中的会考制度 .统一考试中数学分为数学 .数学 A,数学 .数学 B,数学 .数学 C,三套试卷内容范围不同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对考生考哪套题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说来 ,数学 .数学A是所有考生都要参加的 .像东京大学 ,名古屋大学 ,要求理工类、经济类的考生 ,除必需考数学 .数学A外 ,要从数学 .数学 B、工业数理、薄记、情报关系基础中再任选一种 ,当然它还有自己学校的一份数学考题 ,具有一定的难度 .2 0 0 2年暑假后我国高…  相似文献   

14.
一、近五年无锡中考卷每年必考的“最值问题” 2015年3月,笔者应邀来到无锡江阴市夏港中学执教了一节初三复温研讨课,笔者认真分析了2011年至2015年的中考无锡数学卷,发现每年必考最值问题.2011年第25题考的是水果购销的利润最大问题,涉及二次函数最值求法;2012年第24题考的是纸片折成正方体包装盒,求包装盒表面积的最大值,也是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2013年第25题考的是原材料加工废气排放问题,涉及一次函数的最值问题;2014年第28题考的是动点运动变换,第(2)问涉及的是三角形重叠部分面积的最大问题,用到的知识还是二次函数最值;2015年第25题考的是利润最大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的最值求法,上述考查的都是实际应用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1999年开始,上海高考数学试题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每年都有一些突出能力考查、形式新颖的考题,这些创新题型引起了数学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对中学数学教学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总体上是稳中渐变.从2005年提出:数学不但要考“学”,而且要考“问”,2007年上海春季高考第17题针对考核学生“提出问题”,在命题形式上又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赵晓阳 《数学通报》2003,(9):34-35,21
孤立地、片面地解决一个课本习题 ,在数学教学中毫无疑问是低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必须坚决反对 .相反 ,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辩证唯物的观点去分析、观察、探索一个数学问题 ,寻求课本习题的内在变化规律及习题之间的联系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我们要坚决拥护 .题目不在做得多 ,开发其价值就行 .如何开发课本习题的价值 ?本文提供四种基本方法 :1 )多题一组 ,构造问题链 ;2 )一题多探 ,推而广之 ;3)一题多解 ,比较解法 ;4)一题多改 ,突而破之 .1 多题一组 ,编拟问题链 ,形成“合力” :加强题与题之间的横向联合…  相似文献   

17.
数学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数学规律题,一类是发现数学规律题.应用数学规律题,指的是需要学生应用以前学习过的数学规律解答的题目.发现数学规律题,指的是与学生以前学习的数学规律没有什么关系,需要学生先从已知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才能够解答的题目.学生所做数学题,绝大多数属于第一类.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教材是制定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大纲的基本依据.罗增儒教授指出:“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因此高考命题最具体、最方便的依据其实是教材.”历年高考命题中有大量试题直接源于教材或由教材中的例、习题改编而来.比如:2011年高考数学陕西卷文理18题直接考教材上余弦定理的叙述及证明、2016年四川卷理10题改编于教材一道求线段中点轨迹方程的例题、2017年全国卷Ⅲ文12题的双曲正弦、余弦函数背景源于教材习题.  相似文献   

19.
统计图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用统计图设计的考查统计知识的信息题是近年来中考数学的一个热点题型 .这种题型新颖独特 ,灵活多样 ,是考基础、考思维、考能力的一种好题型 .下面仅以 2 0 0 2年中考题为例 ,对常见的统计图题的类型与解法予以归纳、分析 ,供同学们参考 .  一、扇形统计图类型图形特征 :将一个圆按比例分成几个扇形 ,每个扇形的面积表示一个百分比 ,整个圆的面积视为 1 .例 1  (苏州市 )某班全体同学在“献爱心”活动中都捐了图书 ,捐书情况如下表 :每人捐书的册数  5  1 0  1 5  2 0相应的捐书人数…  相似文献   

20.
对一道高考压轴题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绍义 《中学数学》2005,(11):34-35
湖北省2005年高考数学卷是一套突出能力考察、甄别数学素养的好卷,其中出现了多道新颖别致的试题,理科压轴题便是一例.在该题中有这样一道不等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