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与正常形变核相似,超形变核的转动惯量存在系统的奇偶差,这是超形变核中对力及堵塞效应存在的无可争辩的证据。随转动频率增高,由于Coriolis反配对效应,奇偶差逐渐变弱,特别是当hω≥0.20MeV后,动力学转动惯量J2的奇偶差变得模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相邻核的J2值几乎相同的现象。但对于运动学转动惯量J1,即使在很高的转动频率下,仍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奇偶差.  相似文献   

2.
利用处理推转壳模型的粒子数守恒方法研究了超变形核带194Hg(1)及其二准粒子激发带194Hg(2,3)的带首转动惯量之差。它灵敏地依赖于对力强度和堵塞效应。分析表明,超变形核中的对力强度远小于正常变形核。  相似文献   

3.
对超形变(SD)带可靠的唯象分析表明,所谓“全同”SD带的带首转动惯量J0一般相差较大(δJ0/J0>10-2)由于动力学转动惯量J2随角频率ω的变化比运动学转动惯量J1快得多,而不同带的转动惯量随ω变化的快慢也不同,因此在适当条件下,在一定的ω范围内表现为“全同”的两个SD带的J2(因而Er)几乎相等(δEr/Er=|δJ2/J2|~10-3,而顺排角动量之差近似是量子化的,但在此ω范围之外则否.此唯象分析与强耦合模型的微观理论给出的组态结构定性上是协调的.在此方案中毋需引进赝自旋对称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由强类算子T生成的C*-代数,证明了C*(T)的换子理想I(T)是一列*同构于C0(Z0)上n阶矩阵代数的n齐次代数和的闭包,特别当T完全非正常时,I(T)与C0(Z0)K(l2)*同构。本文第二部分得到完全非正常强类算子的谱与其近似点谱相等的一些等价条件,并计算了由该类算子生成的C*-代数的一些K群。  相似文献   

5.
本文延伸通常的DV-Xα计算,应用Bird等人的配位场理论方法,提出一种理论计算过渡金属络合物的dN配位场谱的方法。通过对(CrF6)3-的d3配位场谱的计算和与实验及其他理论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方法是方便而又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余瑞璜的“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提出:(1)2型多元置换、间隙型固溶体的价电子结构计算模型;(2)未知键距结构固溶体的键距差(BLD)分析方法;(3)BLD分析中解的不唯一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多重绕射理论,讨论了强子引起的核反应。采用了分离变数的方法来计算高次项,从而能处理一般的核结构组态对反应截面的影响。并用此方法给出了π-核的单电荷交换反应及双电荷交换反应的振幅。对O18+0)F18和O18+-)Ne18的同位旋相似态之间的反应截面,用壳模型纯组态和SU3波函数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核结构对截面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藉助核反应92Mo(32S ,3n)产生了未知的缓发质子先驱核121Ce ,并利用氦喷嘴快速带传输系统和“p-γ”符合方法对它进行了鉴别 .测定了121Ce的半衰期 ( 1.1±0 .1 )s,观测了它的β缓发质子能谱 ,粗略地估计了它的β缓发质子衰变道的分支比约为1% .首次观测了先驱核119Ba,121Ba和122La经过β缓发衰变在“子核”中产生的低位能级到基态的γ 跃迁.  相似文献   

9.
陈方培 《中国科学A辑》1993,36(8):847-856
本文给出了物质场和引力场的广义拉氏量,假定它们各具有(εmnμ)变换不变性,从而得到引力场与物质场之间各种可能的耦合方式及自由引力场拉氏函数一些可能的具体形式;引入了几个描述物质场及引力场的物理量,导得了若干关系并进行了讨论,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20Ne(p,n)20Na反应,对核天体物理反应中引人注意的20Na衰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发现了20Na的1个新的β+延迟a衰变道,其a能量和相对强度分别为(5896±6)keV和(0.0024±0.0003)kev(以2150 kev a峰强度为100)。同时在实验上观察到了20Na β+延迟16O反冲,并由此推断出了β+延迟低能a衰变,a平均能量约为780kev,相对强度约为1.4。另外,还就此16O反冲和低能a衰变,讨论了低能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的能量损失规律。最后还对如何进一步甄别20Na β+延迟低能a衰变提出了新的探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量子力学对称性分析,得到12C低激发态一些重要性质,给出12C的3a集团模型是否正确的判据。以及12C低激发态有可能出现线结构的组态。  相似文献   

12.
藉助氦喷嘴带传输系统,采用“p-γ”符合的鉴别原理,成功地合成与鉴别了58Ni(36Ar, 2p3n)反应产生的核素89Ru,并研究了它的β缓发质子衰变性质.实验给出89Ru的衰变半衰期为(1.2±0.2)s, 测定了它的β缓发质子能谱,提取出了89Ru经缓发质子衰变布居到子核88Mo的2+和4+态的相对终态分支比(100∶6).通过与统计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初步指定了89Ru基态的自旋 宇称(5/2+或7/2±)和质量过剩(-59.5 MeV).  相似文献   

13.
稀土区质子滴线附近新的β缓发质子衰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重离子束35Ar轰击缺中子同位素靶92Mo,96Ru和106Cd产生了质子滴线附近的β缓发质子先驱核125Nd,128Pm,129Sm,137Gd和139Dy.配合氦喷嘴带传输系统用“p-γ”符合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肯定的鉴别.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0.60(15)s,1.0(3)s,0.55(10)s,2.2(2)s和0.6(2)s.用统计模型理论计算对实验测定的125Nd, 129Sm,137Gd和139Dy的,和从前报道的121Ce,135Gd的β缓发质子衰变的能谱和分支比进行了拟合.提取出121Ce, 125Nd, 129Sm,135Gd, 137Gd和139Dy的基态自旋-宇称分别为5/2±,5/2±,1/2+(或3/2+),5/2+,7/2±和7/2+.实验初步指认的基态自旋 宇称值与Nilsson能级图的预言值相符间接表明这6种核素的基态具有大形变,形变参数β2在0.3左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最新的超新星模型数据并考虑了星体的不同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对多种核素所产生的γ射线谱线辐射流量做了计算和讨论.计算结果表明,SN Il和SN Ib很可能是26Al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具有D2h格位对称性的过渡金属络离子(CoF6)4-的自旋非限制MS-Xα计算结果。给出了单电子本征值和本征函数。讨论了激光晶体MgF2:Co2+的电子结构。用Slater过渡态方法计算了晶场分裂参数10Dq及电荷转移跃迁能量,结果与光谱及XPS实验值符合得很好,并且优于组态相互作用从头计算结果。由Case-Karplus电荷分配法得到了Co2+的自旋-轨道耦合常数λ。最后对两种调谐激光晶体MgF2:Co2+和MgF2:Ni2+的电子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 ZnS:Cr2+晶体中 Cr2+杂质离子处于八面体有效晶场(D2d畸变)理论模型,通过考虑对基态有较大影响的所有低自旋态的贡献后,建立了一组维数较大曲 d4(D2d*)不可约表示强场能量矩阵.利用矩阵的特征值、特征矢量以及相应的EPR 参量理论公式,对 ZnS:Cr2+晶体的精细光谱、基态 ZFS,EPR 参量(g,g,D,E,F,α)、基态 Zeeman 能级以及 EPR 条件(B,v)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很好.从而确立了 ZnS:Cr2+晶体中 Cr2+杂质离子的环境晶场系 D2d畸变八面体结构.ZnS:Cr2+晶体的光、磁性质与 Cr2+杂质离子的八面体晶场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周建莹  李忠 《中国科学A辑》1989,32(2):133-141
已知当λ>e-1时映射z→λexp(z)的Julia集合是全平面。本文证明了:对于任意给定的λ>e-1,存在一个复数序列λi*∈C,使得λi*→λ(l→∞)且映射z→λi*exp(z)的Julia集合不是全平面。由此推出映射z→λexp(z)(λ>e-1的结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王伟 《中国科学A辑》1999,42(11):981-990
给出了Cn 上一类耦合型弱拟凸域———广义复椭球的全纯支撑函数及其估计 .使用此估计 ,证明了 方程的最佳Lp 估计 ,同时给出广义复椭球上函数论的一些结果 .  相似文献   

19.
利用观测到的152Dy超变形(SD)转动带内的19条γ射线能量以及转动谱的吴-曾公式,确切定出SD带内已测出的20条能级中最低能级的自旋为25h,而不是文献[1]中所建议的22h.这样,计算出的SD带能级与实验惊人地符合.与文献[1,2]不同,由此得出的动力学转动惯量J2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报道了原子簇(BeCrO6)7-的DV-Xα-HF计算结果,给出了单电子能量本征值、晶场参数10Dq和电荷转移跃迁能量,并且把DV-Xα-HF方法推广到普遍的多重态计算和组态混合,我们的计算结果与激光晶体金绿宝石的吸支谱实验符合得很好,这表明DV-Xα波函数和双电子算符的结合可能为原子簇的多重态计算提供了一种较为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