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中明确地指出:“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各点:使学生自觉地掌握巩固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基本概念的讲述。否则,学生难以学得巩固的化学知识;同时也会给高中化学的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在讲解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方面,我自下列的几点体验: 一、要生动地讲解抽象的理论例如“物质由分子构成”这一概念是不易为学生所接受的。为了使学生确信无疑地接受这一概念,在讲解时,并不是一开始就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学法指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银寿 《化学教育》1995,16(7):23-24
化学基本概念是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必须扎实地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才能真正学好化学。考虑到许多化学概念在教材中集中出现,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学习时往往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毕华林 《化学教育》1996,17(9):23-25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是知识结构的联结点,是学生学习的核心。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作为化学科学的启蒙课程,如果学生开始没有清楚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那么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深化,势必造成学生概念越来越模糊,学习负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4.
高一化学一开始,就讲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接着又讲无机物分类。这两部分材料学生在初中化学里已经初步学习过,现在又在高中化学里再次学习,按说他们对这些基本知识应该牢固地掌握了。但恰恰相反,我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这两部分知识的掌握,往往比后面学到的新的知识还要差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概念不能切实掌握,或者只是了解、记住,而不能具体运用。例如,我曾以这样一个题目检查学生对原子-分子论的理解:说过氧化氢(H_2O_2)一个分子中,含有—个氢分子(H_2)与一个氧分子(O_2),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结果,有百分之百的学生对前一问能正确答出,但对后一问“为什么”?就有70%的学  相似文献   

5.
通过前五章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关于原子-分子论的基本原理、重要的化学定律、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关于物质的初步知识,但学生对这些原理、概念、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仅仅是初步的,教师还需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来加深和巩固,以期达到使学生自觉的牢固的掌握系统的化学基本知识的目的。一、本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通过对几类典型化合物的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6.
覃章全 《化学教育》1998,19(6):33-34
九年制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下面是我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培养的一点作法和体会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的观寨兴起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建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提出、化学计算的出现,无不是源于化学实验。因此,组织好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演示实验中,教师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实验现象是实验教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一、化学基本定律的位置問題 原用課本(指1955年1月第二版的初中化学課本)把重要化学定律排在第五章学習了氧、空气和氫以后,新編課本(指1956年3月第一版的初中化学課本)把它們排在学習氧、空气和氫以前。新編課本这样的安排我認为是完全正确的。我們可从下边几方面来討論: (1) 原用課本把化学基本定律排在第五章为什么不合适:  相似文献   

8.
酸、碱、盐、氧化物的一系列知识,是明确无机物的基本概念的基础。而初中化学课进行到这一章,教材的深度与广度是比较旧课本有明显的提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章教材深入体会,做到融会贯通,深入浅出。一定要掌握住教材的精神与实质,才能达到这章的教学目的。一.深入教材的体会1.掌握原子—分子论,发挥教材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根据化学教学大纲的指示:“初中全部化学是以原子—分子论为基础的。”从一、二两章开始教物质及其性质与化学反应中,阐明原子—分子论的意义,并以原子—分子论观点解释物质性质及化学反应,基本上是可以使学生获得原子—分子  相似文献   

9.
王寅仲 《化学教育》1994,15(11):3-4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的依据,它指导着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并直接用于计算中。初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多达80余个,涉及多个方面,中考时化学概念当然也是必考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常福生 《化学教育》1994,15(11):5-6
化学用语是化学上用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物质变化规律的符号和图式,化学用语是化学基本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化学要求学会并熟练掌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学科教学知识(PCK)在国际上已被广泛认为是教师教学知识的核心,并日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参考有关资料编制了"初中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调查问卷,并以河北省71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的总体PCK水平偏低,化学素材知识这一部分得分最低,需要关注农村化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而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以及不同职称化学教师的PCK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郄禄和 《化学教育》1980,1(1):33-33
使学生准确地、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知识有多种途径,但对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从实验入手使他们手做,眼看、动脑,围绕实验提出一系列问题,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做做、想想,这对帮助学生澄清其模糊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他们驾驭知识的能力是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屹 《化学教育》1994,15(11):21-22
初中的化学计算,主要是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应用,以及对联系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初步规律的理解。解题过程是:利用教学工具,通过计算,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掌握解题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掌握内蒙古地区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实际教学的现状与不足。研究选取内蒙古地区10所初中的603名学生和38所初中的113名初中化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初三学生对化学史有较浓厚的兴趣,渴望通过化学史知识的学习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理清知识脉络、提高创新探究能力、学会科学研究方法,而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化学史教学方法单一、化学史融入教学的程度较低、应试教育严重限制化学史教学的开展等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化学史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四线式"教学模式,以期改观内蒙古地区化学史融入初中化学实际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选取化学学科“原子结构”知识内容中原子结构、轨道等10个概念,采用词语联想法和相似矩阵法对55名初中化学教师的“原子结构”认知结构进行了测查,绘制出认知结构图,以研究初中化学教师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并对可能影响其认知结构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化学教师学科认知结构有明显“退化”倾向,教师仅对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以及电子5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对轨道等其余5个概念认识模糊。性别、教龄、学历、任教学校地域等因素对教师学科认知结构没有明显影响,影响教师认知结构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对化学总复习提出了如下指示:“最后学年的总复习应该以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最后阶段所掌握的定律和学说为基础,也就是以门捷列夫周期律和原子结构学说为基础,按元素周期表的体系,有计划地、概括地、有重点地去复习以前各年级所学过的教材。”我在高中化学总复习中,根据这个指示去复习各部分教材,事实证明不仅能使学生对学得的知识更系统化、而且更加巩固。根据个人的体会,以周期律和原子结构学说为基础去复习以前各年级所学过的教材,教师必须深入发掘和抓住教材的中心实质,在突出这一中心实质的基础上去复习具体的教材内容,或由具体教材内容的复习去突出中心的实质,这样才能达到总复习的目的。因为这样复习不仅学生能把一些似乎是零碎的化学知识提高到理论的认识,而且把这些知识严密地系统化。  相似文献   

17.
江家发  葛秋霖 《化学教育》2018,39(23):19-24
通过对俄罗斯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的分析,总结该教材在处理综合性内容与化学学科内容的关系,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与社会等相关问题上的设计方法和可取经验,并由此对我国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化学里,一开始就要用氧化汞、硷式碳酸铜、氧化铜和氯化铜等来做实验说明化学反应的性质、种类及定律等。但这些药品是:价钱贵,不零卖,常常有钱无货。因此,几年来,我总是花很少的成本自制。现在我把自制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闻霞 《化学教育》2012,33(6):16-18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探究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高中化学课堂中出现预设和实验冲突的现象,应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20.
讲完初中化学第一章后,有几点经验,写出来供参考,并希望批评和指正: (-)在讲解什么是物质时,我学习了叶果尔金著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计划,我觉得那样讲解的方式是很恰当的,不过我也补充了一点,就是让学生看几种物品时,我拿出的完全是化学仪器,烧杯、试管、量筒、漏斗、在讲解时,我是—样一样地拿出来的,我介绍了这些物品的名称,并介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