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邻苯二酚紫在适当的底液中可以产生一个良好的示波极谱波,加入钆后这个波的波高降低,而在稍负电位出现一个尖峰形的新波,其波高与钆浓度有线性关系。选择0.3MNH_4Cl-0.003M(CH_2)_6N_4混合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在pH5.5时配合物波高较大且与邻苯二酚紫的还原峰相距较远,易于分辨。在1×10~(-6)~2×10~(-5)M范围内波高与Gd~(3 )浓度成正比。其他稀土离子有类似的波峰。研究了这个波的机理,认为它是一种配合吸附波。  相似文献   

2.
茜素红 S 在0.01M 氢氧化钾介质中,于-0.67V 处有一个导数波.加入钙离子后,在-0.77V出现一个尖锐的新的导数波.该波的峰高与钙离子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佳条件下,钙的最低检测限为4×10~(-8)M,浓度在7×10~(-8)~7×10~(-6)M 内与峰高成正比.本文讨论了此极谱波的机理,确定了钙-茜素红 S(ARS)配合物的组成为1∶2.本法不需任何前处理,可直接应用于血清中微量钙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碱土金属的极谱研究 I.钙一茜来红与配合吸附波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镜如  周金魁 《化学学报》1985,43(6):524-528
茜素红S在0.01M氢氧化钾介质中,于-0.67V处有一个导数波。加入钙离子后,在-0.77V出现一个尖锐的新的导数波。该波的峰高与钙离子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最佳条件下,钙的最低检测限为4x10[-3]M,浓度在7x10[-3]~7x10[-6]M内与峰高成正比。本文讨论了此极谱波的机理,确定了钙-茜素红S(ARS)配合物的组成为1:2。本法不需任何前处理,可直接应用于血清中微量钙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铽-8-羟基喹啉(Ox)-高氯酸钠体系的极谱行为。在高氯酸钠底液中,Ox在单扫示波极谱上有一个稳定的还原波P_1,加入Tb~(3 )后,P_1降低,而在后面出现一个新波P_2。在最佳实验条件(pH4.0~4.5,0.1MNaClO_4-8.0×10~(-5)MOx)下,Tb~(3 )在1.0×10~(-6)~1.0×10~(-5)M范围内与P_1的降低有线性关系;在0.1M NaClO_4~-2.0×10~(-4)MOx下,Tb~(3 )在3.0×10~(-6)~3.0×10~(-5)M范围内与P_2的峰高有线性关系。应用多种极谱技术研究了此体系的电极反应机理,证明它为配位吸附波;写出了电极还原步骤,测定了Ox的离解常数。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提出并研究了钆-邻苯二酚紫(PV)的络合物吸附波。在NH_4Cl-(CH_2)_6N混合底液中,Gd~(3+)与邻苯二酚紫的络合物可以产生一个波形良好的吸附波,波峰位于-0.75V(SCE)处,Gd~(3+)浓度在1×10~(-6)—2×10~(-5)M范围内与波高有线性关系。但由于大部分三价稀土离子均有相似的作用,直接用于测定混合稀土中某一稀土元素的含量有困难,因此本文用纸色层法分离样品中混合稀土然后测定其中钆或钐的含量,并对底液中六次甲基四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例具有两重互穿qtz(quartz,石英)拓扑结构的离子型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dL_2·2(Me_2NH_2)~+·6H_2O]_n(1),其中L为去质子化的H_2L配体(2-羟基对苯二甲酸)。荧光识别实验表明,配合物1可选择性的检测Fe~(3+)和硝基化合物(其中2,4,6–三硝基苯酚的猝灭常数为1.86×10~4/M,4-硝基甲苯的猝灭常数为8.61×10~3/M,Fe~(3+)的猝灭常数为2.52×10~4/M)。此外,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讨论了硝基化合物的传感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示波极谱仪上,0.5M(NH_4)_2SO_4底液中,pH=4.5时,Al~(3+)-Cup体系在-1.31V(VS.SCE)产生较大的还原电流,浓度在7.4×10~(-7)-3.0×10~(-5)M,与峰电流有线性关系。-1.31V的峰电流是Al-Cup配合物的氢催化波。在试验条件下,配合比为1:3,质子化的Al~(3+)-Cup配合物吸附于电极上还原,产生氢气。释出的配合物再从溶液中的NH~+_4获得质子,吸附于电极产生催化电流。  相似文献   

8.
在pH=3.51的HAc-NaAc介质中,测得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αFP)与2,2′-联吡啶(dipy)合铅三元配合物的灵敏极谱波(-0.73 V(vs.SCE))。铅浓度在0.002~9×10-6 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分段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0×10-9 g/mL。采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结果证明,-0.73 V处的极谱波为多元配合物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Pb2 还原产生。根据直线法测得多元配合物组成为n(Pb2 ):n(dipy):n(HPMαFP)=1:1:1,表观稳定常数为5.06×106。体系用于粗盐、蔗糖和化妆品中铅测定,标准回收率为99.3%~100.4%。  相似文献   

9.
在0.07mol·L~(-1)六次甲基四胺(pH 7.5)介质中,胱氨酸与镉离子的配合物可在-0.69V(vs.SCE)产生灵敏的还原吸附波。其导数波高与胱氨酸浓度在2.5×10~(-7)~7.5×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1)。用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波的性质,并建立了胱氨酸的测定方法,用于测定粮食和食品中的胱氨酸,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我们发现铬(Ⅵ)的显色剂-4-氨基安替吡啉与铬(Ⅵ)形成的配合物,在亚硝酸钠氨性底液中(pH~9),单扫描极谱仪上有一灵敏而又波形良好的配合物吸附催化波.检测下限为4×10~(-9)g/mL,铬(Ⅵ)浓度在6×10~(-9)~8×10~(-8)g/mL 范围内,峰高与浓度成正比.本文对该波的极谱性质作了初步探讨,对测定铬(Ⅵ)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讨论.利用该法我们测定了废水及茶叶中的微量铬,标准偏差0.15,变动系数7.1%,回收率96%.  相似文献   

11.
以2种配体4,4′-dimethyl-2,2′-bipyridine(L1)和4′-methyl-(2,2′-bipyridine)-4-carbaldehyde oxime(L2),分别与芳基钌二聚体[RuCl_2(η~6-p-cymene)]2合成了2种新型单核配合物[Ru(η~6-p-cymene)(L1)Cl]Cl(1)和[Ru(η6-p-cymene)(L2)Cl]Cl(2)。应用元素分析、ESI-MS和~1H NMR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水解及其与CT-DNA和血清蛋白的结合性质,并且进行了细胞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配合物1比2在动力学上更稳定(k:0.383 h~(-1)(1)、1.458 h~(-1)(2));配合物均通过嵌入作用与双链DNA结合,但2有较强的结合能力(Kb:7.8×10~3L·mol~(-1)(1)、1.86×10~4L·mol~(-1)(2))。配合物均能与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引起蛋白静态猝灭,但1作用较强(KA:1.04×10~5L·mol~(-1)(1)、8.62×10~4L·mol~(-1)(2))。配合物与蛋白的较强结合能力,可能是其细胞毒性不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芷芳  盛怀禹 《有机化学》1986,6(3):210-212
以长链季铵盐为活性物研制成功PVC膜三氯乙酸根离子选择电极。该电极在1×10~(-1)~2×10~(-6)M Cl_3CCOO-离子浓度范围内显示良好的Nernst响应,检测下限为1.2×10~(-6)M。用固定干扰法测定了该电极对Ac~-、Cl~-,SO_4~-、H_2PO_4~-、HCO_3~-、CO_3~-,Cl_2CHCOO~-、NO_3~-等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仅NO_3~-有明显干扰。电极适用于中性、偏碱性溶液,在1×10~(-3)M Cl_3CCOONa溶液中,pH 7.0~12.5电势读数稳定。电极连续工作五小时电势变化为±1mV,可以作为一种分析三氯乙酸盐的简便快速方法。这对控制环境污染,判断职业中毒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用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制备牛血清蛋白(BSA)-茜素红S(ARS)配合物。在420和530 nm处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含有BSA-ARS配合物和茜素红S的联立方程为:A420=4.89×103cARS 3.06×104cBSA-ARS,A530=4.60×102cARS 2.29×104cBSA-ARS;正交试验选择了合适的分离条件:柱直径1.0 cm,柱长30.0 cm,凝胶用量1.3 g,最佳进样浓度为ARS:5×10-3mol/L、BSA:1.49×10-4mol/L,进样体积1.5 mL,洗脱流速0.33 mL/min,分离度为1.25;测定了纯BSA-ARS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在530 nm。  相似文献   

14.
研制了用三辛基十二烷基高氯酸铵为电极活性物的PVC膜ClO_4~-离子选择电极。本电极对水溶液中ClO_4~-检测灵敏度高,其Nernst线性范围为1×10~(-1)~1×10~(-6)M,检测下限可达8×10~(-7)M。应用分别溶液法测定了十五种常见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结果表明:除SCN~-及I~-有10~(-2)数量级干扰外,其余阴离子的K_(ij)~(pot)均在10~(-3)以下。电极电势在较宽pH范围内稳定。电势重现性、稳定性好,较目前已发表的PVC膜ClO_4~-电极性能为佳。  相似文献   

15.
本工作以6-羟基-2,3,9,10-二苯并-1,4,8,11,14-五氧杂-环十六-2,9-二烯(1)及其衍生物(2,3和4)为配体,在乙腈中合成了十八种新的稀土硝酸盐配合物。其中羧酸冠醚4与稀土硝酸盐[Ln(NO~3)~3]分别形成2:1型(Ln=La,Ce,Pr,Nd)、4:3型(Ln=Sm)和3:4型(Ln=Eu,Gd,Tb,Dy,Ho,Er,Tm,Yb,Lu,Y)配合物;冠醚1与La(NO~3)~3形成1:1型配合物;冠醚2,3与La(NO~3)~3均形成2:1型配合物。对所得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性质研究。对臂型冠醚中边臂的配位作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锗(Ⅳ)-茜素红-VOSO_4-EDTA体系极谱吸附催化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报道了在氨性缓冲液中锗(Ⅳ)-茜素红(ARS)配合吸附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变介质条件为酸性,并加入VOSO_4,得到配合吸附平行催化波。锗的最低检出量为1.0×10~(-9)mol·dm~(-3),并做了催化波机理的研究实验仪器 PAR-370电化学系统增配Tektronix 5222型储存示波器,其余同前文。试剂用VOSO_4·H_2O(英国BDH)配制0.20mol·dm~(-3)溶液;锗标准液和ARS溶液的  相似文献   

17.
以手性苯乙胺与吡啶醛缩合得到的含双齿或三齿配位基的手性席夫碱(L1、L2)为配体,合成了4对单核铁、镍手性对映体配合物fac-Λ-[M(R-L1)3](ClO4)2·3CH3CN(M=Fe,1R-Fe;M=Ni,1R-Ni),fac-Δ-[M(S-L1)3](ClO4)2·3CH3CN(M=Fe,1S-Fe;M=Ni,1S-Ni),[M(R-L2)2](ClO4)2(M=Fe,2R-Fe;M=Ni,2R-Ni),[M(S-L2)2](ClO4)2(M=Fe,2S-Fe;M=Ni,2S-Ni)。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元素分析(EA)、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化合物1R-Fe,1R-Ni,1S-Ni,2R-Fe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其中1R-Fe,1R-Ni,1S-Ni结晶于P213手性空间群,金属中心与3个二齿配体(L1)提供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扭曲变形的八面体结构;R型配体诱导配合物形成fac-Λ构型,而S型配体诱导配合物形成fac-Δ构型。2R-Fe结晶于P212121手性空间群,二价铁离子与2个三齿配体(R-L2)提供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扭曲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猝灭光谱、圆二色谱等光谱分析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4对手性配合物均能与小牛胸腺CT-DNA发生不同强度的结合,结合稳定常数从4.41×103 L·mol-1到1.88×104 L·mol-1。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模式可能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骨架发生沟面结合。金属中心为铁的配合物表现出比相应的镍配合物更强的DNA作用力;而含三齿配体L2的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均比相应的含二齿配体L1的配合物更强;S型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优于R型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8.
以手性苯乙胺与吡啶醛缩合得到的含双齿或三齿配位基的手性席夫碱(L1、L2)为配体,合成了4对单核铁、镍手性对映体配合物fac-Λ-[M(R-L1)3](ClO4)2·3CH3CN(M=Fe,1R-Fe;M=Ni,1R-Ni),fac-Δ-[M(S-L1)3](ClO4)2·3CH3CN(M=Fe,1S-Fe;M=Ni,1S-Ni),[M(R-L2)2](ClO4)2(M=Fe,2R-Fe;M=Ni,2R-Ni),[M(S-L2)2](ClO4)2(M=Fe,2S-Fe;M=Ni,2S-Ni)。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元素分析(EA)、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化合物1R-Fe,1R-Ni,1S-Ni,2R-Fe进行了晶体结构分析,其中1R-Fe,1R-Ni,1S-Ni结晶于P213手性空间群,金属中心与3个二齿配体(L1)提供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扭曲变形的八面体结构;R型配体诱导配合物形成fac-Λ构型,而S型配体诱导配合物形成fac-Δ构型。2R-Fe结晶于P212121手性空间群,二价铁离子与2个三齿配体(R-L2)提供的6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了扭曲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猝灭光谱、圆二色谱等光谱分析法研究了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这4对手性配合物均能与小牛胸腺CT-DNA发生不同强度的结合,结合稳定常数从4.41×103 L·mol-1到1.88×104 L·mol-1。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模式可能是通过静电作用与DNA骨架发生沟面结合。金属中心为铁的配合物表现出比相应的镍配合物更强的DNA作用力;而含三齿配体L2的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均比相应的含二齿配体L1的配合物更强;S型配体形成的配合物与DNA的结合能力优于R型配体形成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9.
铋(Ⅲ)-芦丁-过硫酸钾体系吸附催化波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4.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铋(Ⅲ)-芦丁所形成的配合物在-0.28V(vs.SCE)产生吸附波,加过硫酸钾后该波峰电流增加,其峰电流的二阶导数值与铋(Ⅲ)浓度在1.0×10-8~1.5×10-6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7.0×10-9 mol.L-1。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增敏的机理,表明该波为配合物吸附催化波。方法用于胶体果胶铋胶囊中铋的测定,测定值与标示值相符。以样品作基体,用标准加入法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5.5%~101.1%之间。  相似文献   

20.
以N,N′-二(4-甲氧基水杨基)邻苯二胺(H2L)为配体合成了2个新的稀土配合物[M_2L_3(H_2O)](M=Tb (1),Dy (2)),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分析、元素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均为三明治型双核配合物。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和2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都表现出反铁磁性作用和场诱导效应引起的慢弛豫行为。配合物2的有效能垒和驰豫时间分别为35.45 cm-1和2.7×10~(-10)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