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此文目的在报告二氧化硫气体分子之吸收光谱及发射光谱(emissionspeetrun)之研究光谱区域约在2000A与2600A间有一新组发射光带(band)发现。数约百五十在吸收光带中有百分之四十之光带与此发射光带附合。在Lotmar先生之弗光光谱(fluorescentspeetrum)中,有百分之五十之光带与此发射光带附合并此所得之发射光带之结构与SO之光带显有区别,令人设信此发射光带为SO_2分子所发者。在另一方面,找到证据,所得之发射光带亦非0_2,O_2~+及S_2诸分子之光谱为求更进一步之证实,试以SO_2之三基本振动数(fundamentalfrequency)1150,525及1360cm~(-1)为能力阶梯之差而作一常态(normalstate)下之能力阶梯。再用750,350cm~(-1)(或1110亦用)为分子在激态(excitedstate)时之振动数,而作一激态下之能力阶梯所得之能力图(energydiagram)可说明吸收光带之70%,发射光带之70%及弗光光带之一小部份,此能力图并不完全,故不能望其为最终者。以三原子分子情形复杂,完全正确之分析,尚有待焉。之能力唯协所得之能力圆山。。。,。w山。…。。。。\可。Z5t叫吸收几卅之70九传时光排上7,%及比儿儿卅上一个部份此能力闲伙不正全;故个能望ICiX侦相许nt原一户外广似形应输,完全正雕之分析。尚有待焉。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GaP中普遍出现的1.71eV光致发光(PL)宽带。这是一个与多个杂质能级有关的发光带,由吸收谱和光致发光激发谱(PLE)检测到在价带上方0.37—0.089eV范围内与该发光带有关的深能级。时间分辨谱测量表明。随着衰减过程的延续,谱峰移向低能方向,说明该带起源于D—A对复合。讨论了该发光带与背景Cu杂质有关的可能性及其发光机制和激发途径。  相似文献   

3.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在近红外具有丰富的强吸收谱带。本论文专注于甲烷的2ν_3带R1支,利用自行搭建的光腔衰荡光谱仪,测量了293.15K下甲烷(缓冲气:O_2)在30~760Torr范围内的7个线性吸收光谱,采用多光谱拟合技术对不同压力的光谱同时进行分析,比较讨论了Voigt Profile(VP),Rautian Profile(RP),Speed-dependent Voigt Profile(SDVP),Speed-dependent Rautian Profile(SDRP),HartmannTran Profile(HTP)线型对该吸收谱线的轮廓描述效果,获得了R1F1谱线的位置及展宽参数。实验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SDRP和HTP线型对R1光谱的拟合残差最小,最大拟合残差小于0.4%。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及实验方面讨论Ce~(+++)之最低能位问题。从CeCl_3及Ce_2(SO_4)_3溶液,除Freed氏已得之四吸收带外,在2105A处更薄现一阔而漫之吸收带。在红外方面,则直至9500A尚无吸收光线。因各种理由,似可证明Ce~(+++)之4f~2F—5d~2D线,与各紫外吸收无关而应在1至10μ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及实验方面讨论Ce~(+++)之最低能位问题。从CeCl_3及Ce_2(SO_4)_3溶液,除Freed氏已得之四吸收带外,在2105A处更薄现一阔而漫之吸收带。在红外方面,则直至9500A尚无吸收光线。因各种理由,似可证明Ce~(+++)之4f~2F—5d~2D线,与各紫外吸收无关而应在1至10μ间。  相似文献   

6.
水汽分子对CO_2谱线加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以高分辨力连续可调谐中红外差频激光为探测光源,结合可调长光程怀特池,利用直接吸收的方法探测了CO2的10011←10002带R支以及部分P支在室温下的水汽加宽吸收光谱。在2422cm-1到2457cm-1范围内共有26条吸收谱线被探测到,采用Voigt线型对吸收谱线进行拟合,得到了CO2光谱的水汽加宽系数,结果显示CO2的水汽加宽系数平均比干燥空气的加宽系数大52%。利用实验测得的CO2的水汽加宽系数与HITRAN04数据库中CO2谱线的线位置、线强和干燥的空气加宽系数进行比较,分析了在实际大气中(海平面,10km光程)不存在水汽和存在水汽(含有2.0kPa水汽)时该波段CO2的大气透过率,结果表明潮湿空气与干燥空气之间的最大透过率差约为0.5‰。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激光磁共振光谱(LMR)方法在6μm谱段测量了自由基分子NH_2v_2带的σ谱(△M_1=±1)。重复了前人已测过的谱,结果与之较好符合。并观测到了新谱,在14支激光谱线下共获得约115支塞曼(Zeeman)跃迁谱线,其中在6支激光谱线下新测得的谱线91支。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激光磁共振光谱(LMR)方法在6μm谱段测量了自由基分子NH2υ2带的σ谱(△MJ=±1)。重复了前人已测过的谱,结果与之较好符合。并观测到了新谱,在14支激光谱线下共获得约115支塞曼(Zeeman)跃迁谱线,其中在6支激光谱线下新测得的谱线91支。  相似文献   

9.
通过外腔二极管激光器测量了甲烷位于 16 37.6 4~ 16 37.85nm(真空中 )的 2ν3 带R9支的直接吸收谱 ,通过Voigt拟合计算出了每条线的吸收线强度 ,并与Margolis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得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同时分析了偏差及产生的原因。实验和计算得出 ,在测得的八条吸收线中 ,最大偏差为 3.9% ,最小偏差为 0 .0 2 % ,除了线 3和线 4有较大偏差外 ,其他结果都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所获得的数据可应用于光学遥测甲烷气体浓度。提供的方法也可应用到CO ,CO2 ,NH3 等其他气体的吸收线强度的测量中。  相似文献   

10.
甲烷气体2v3带R9支吸收线强度的精确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外腔二极管激光器洲量了甲烷位于1637.64~1637.85nm(真空中)的2v3带R9支的直接吸收谱,通过Voigt拟合计算出了每条线的吸收线强度.并与Margolis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得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偏差及产生的原因。实验和计算得出.在测得的八条吸收线中,最大偏差为3.9%,最小偏差为0.02%,除了线3和线4有较大偏差外.其他结果都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所获得的数据可应用于光学遥测甲烷气体浓度。提供的方法也可应用到CO,CO2,NH3等其他气体的吸收线强度的测量中。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中的分析线自动选择,定义了元素发射谱线的相对强度比(RDTIR)、波长偏差(WDDT)两个参数,并据此对检测谱线进行筛选,通过设定合理的阈值,剔除自吸收和干扰严重的谱线。通过对高合金钢(GBW01605)实验数据的分析,分别选定了样品中主要元素铁、铬、镍、锰、铜的分析线,选线结果符合谱线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2.
自由基分子NH2ν2带CO激光磁共振π谱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激光磁共振光谱(LMR)方法在6μm谱段测量了自由基分子NH2ν2带的π谱(ΔMJ=0).测量了前人已测过的谱,结果与之较好符合.并观测到了前人没有观测过的新谱,在3支激光谱线下共获得约13支塞曼(Zeeman)跃迁谱线,其中在2支激光谱线下新测得的谱线10支.利用我们已经测得的[8]σ谱的新的共振谱线的数值和已取得的激光磁共振谱线的标识方法,可预期得到NH2的一些新的分子参数.  相似文献   

13.
江永红  孙卫国  张燚  付佳  樊群超 《物理学报》2016,65(7):70202-070202
为了更精确地预言转动量子数J ≥ 100时双原子分子R支和Q支的振转跃迁谱线, 本文在考虑了转动能级展开式中高阶小项Hv的前提下重新推导出能更好地预言R支和Q支跃迁谱线的物理解析公式. 另一方面, 通过对差分收敛法计算过程的细致分析, 从物理误差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在没有实验数据作为参照时仍然能有效收敛的重要物理判据. 应用这些新公式和新判据对TiF和CO分子R支振转跃迁谱线和TiF分子Q支振转跃迁谱线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包含高阶小项Hv的新公式的预言结果精度比原有不含Hv的公式的结果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新判据的使用能更有效地减小预言谱线的可能误差, 提高预言结果精度. 最后通过与最小二乘法计算结果的对比, 进一步说明新公式和新判据在预言R支和Q支振转跃迁谱线数据方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薛清  黄远明 《物理实验》2002,22(4):15-17
分别将特定杂质铜和铝引入多孔硅后,观察到了杂质铜和铝所引起的附加发光带:对于没有掺铜的多孔硅,其光致发光谱只有一个发光带;而掺过铜的多孔硅,其光致发光谱出现两个发光带,其中能量较低的发光带随主发光带而变化。在掺铝多孔硅的光致发光谱中,则出现4个与铝杂质能级有关发光带。我们认为上述与杂质有关的发光带是由截流子在杂质深能级上复合所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YGG:Cr~(3+)晶体的光谱特性,报道了室温下的吸收谱,10,133,300K的荧光谱,以及荧光寿命、无辐射跃迁几率、辐射量子效率与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从吸收谱及荧光谱中确定在C_(3i)(S_6)低对称场微扰下,Cr~(3+)离子在基质YGG中~2T_1能级分裂的子能级及基态~+A_2~2E零声子跃迁R线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乘积近似法计算了氰化氢分子H12C14N的总配分函数,其中转动配分函数考虑了离心扭曲修正,振动配分函数采用谐振子近似.利用计算所得配分函数和文献提供的实验振动跃迁矩平方及HermanWallis因子系数,计算了氰化氢分子H12C14Nv2垂直带,即0110-0000跃迁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线强度,并与HITRAN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296 K及温度高达3 000 K时,计算所得谱线强度与HI-TRAN数据库提供的结果均符合较好.表明对氰化氢分子H12C14N高温下的分子配分函数和线强度的计算是可靠的.进一步计算了0110-0000跃迁带在更高温度4 000和5 000 K的线强度及模拟光谱,并总结了该跃迁带中的谱线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对于转动量子数J≥32的跃迁谱线(包括P支、Q支和R支),当温度从296.K逐渐增加时,其线强度迅速增加,到1 000 K附近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减弱.对于转动量子数J<32的跃迁谱线(同样包括P支、Q支和R支),线强度在296 K时最大,然后随温度的升高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次谐波稳频的方法,对Nd:YVO4/KTP环形倍频激光器的碘吸收谱线的超精细结构进行研究,在实验上观测到的两组谱线的超精细结构与理论值基本相符,其中,观测到的R(70)36-1谱线属于第一激发态跃迁,这一结果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乘积近似法计算了氰化氢分子H12C14N的总配分函数,其中转动配分函数考虑了离心扭曲修正,振动配分函数采用谐振子近似。利用计算所得配分函数和文献提供的实验振动跃迁矩平方及Herman-Wallis因子系数,计算了氰化氢分子H12C14Nν2垂直带,即0110-0000跃迁在常温和高温下的线强度,并与HITRAN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296K及温度高达3000K时,计算所得谱线强度与HI-TRAN数据库提供的结果均符合较好。表明对氰化氢分子H12C14N高温下的分子配分函数和线强度的计算是可靠的。进一步计算了0110-0000跃迁带在更高温度4000和5000K的线强度及模拟光谱,并总结了该跃迁带中的谱线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对于转动量子数J≥32的跃迁谱线(包括P支、Q支和R支),当温度从296K逐渐增加时,其线强度迅速增加,到1000K附近达到最大值,然后迅速减弱。对于转动量子数J<32的跃迁谱线(同样包括P支、Q支和R支),线强度在296K时最大,然后随温度的升高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19.
部分单元素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13种元素的19支单元素空心阴极灯(HCL)的发射光谱。发现部分元素的空心阴极灯发射线与其他元素的共振线或非共振线存在谱线重叠现象。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提出这些单元素灯在理论上可用于多个元素的测定,并且可用作多元素同时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腔内光强增强型凹面光栅选线法的热带连续波CO2激光器的设计及实验参数。在腔内不加CO2热吸收池,采用总气压为1 074.9 Pa、体积分数为13%CO2,15%N2和72%He的混合气体,放电电流为25 mA的情况下,除了在常规带0001-[1000,0200]Ⅰ,Ⅱ内观察到从R(56)到P(60)的100多条谱线以外,还得到11μm附近的其它谱线18条,其中0111-0310谱带9条,0111-1110谱带9条。实验发现,当激光器中氦气的比例升高时,激光的输出功率随之下降。每条谱线的腔内单程功率都超过35 W,足够满足大多数腔内光化学研究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