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取配合物晶体[Mn(H_2O)_4(NCS)_2]·(18-C-6)的一个分子片断进行CNDO/2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计算,给出Mulliken键级、电荷分布和电子态密度等,探讨了其成键特性。结果表明,过渡金属配合单元[Mn(H_2O)_4(NCS)_2]与18-C-6冠醚环之间的主要结合方式是定域化程度相当高的氢键,与来自实验测量的推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用凝胶法和蒸发法分别培养出配合物[Mn(H_2O)_4(NCS)_2]18C6)和[Co(H_2O)_4(NCS)_2](18C6)的单晶。对两个配合物进行了溶解性能的测试、元素分析、电导测量、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和质谱分析。表征的指派为晶体结构分析结果所证实。 。。  相似文献   

3.
在乙腈介质中培养出由硝酸钪与18-冠-6组成的配合物[Sc(NO_3)_3(H_2O)_3]·(18-C-6)的单晶、对配合物进行了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测定和X射线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4.
窦建民  王大奇 《化学学报》2003,61(5):800-802
我们合成、表征了苯并18-冠-6(B18-C-6)与K_2[Pd-(SCN)_4],K_2[Pt(SCN) _4]生成的一维链状配合物[K(B18-C-6)]_2[Pd(SCN)_4](1),[K(B18-C-6)]_2[Pt (SCN)_4](2)和[K(B18-C-6)]_2[Pt(SCN)_4]·C_2H_4Cl_2(3)。其中3为三斜晶系, 空间群P1[化学学报2002,60(8),1465]。厦门大学胡盛志教授认为该化合物的 空间群应为P-1。经将原始数据重新还原、修正,3的空间群的确为P-1,现予以更 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硝酸钴(Ⅱ),氯化钴(Ⅱ),硫氰酸钴(Ⅱ)与内、外消旋的双(正-丙基亚砜)乙烷(以A表示)六个固体配合物:[Co_2(α-A)_3Cl_4]·H_2O、[Co(β-A)_2(NO_3)_2)·H_2O、[Co(β-A)_2(NO_3)_2]、[Co_2(α-A)_2(SCN)_4]·2H_2O和[Co(β-A)_2(SCN)_2](α-A和β-A各是外、内消旋的C_3H_7S(O)(CH_2)S(O)C_3H_7)。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磁化率、电导及离子交换等研究结果表明配体A以二个氧原子与Co(Ⅱ)配位形成七元环的配合物。并确定Co_2(α-A)_3Cl_4为[Co(α-A)_3][CoCl_4]的配合物。初步认为[Co(α-A)(NO_3)]NO_3·H_2O为畸变的四面体配合物。其余四个配合物均为高自旋、畸变八面体,它们的结构可能是:及[Co(β-A)_2(SCN)_2]。对[Co(β-A)_2(NO_3)_2、[Co(β-A)_2(H_2O)_2](ClO_4)_2·H_2O及[Co(β-A)_2(SCN)_2]的Dq值计算结果表明NO_3~-、H_2O和SCN~-与Co(Ⅱ)配位符合配合物的光化序。  相似文献   

6.
本文取配合物晶体[Mn(H2O)4(NCS)2].(18-C-6)的一个分子片断进行CNDO/2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计算,给出Mulliken键级,电荷分布和电子态密度等,探讨了其成键特性,结果表明,过渡金属配合单元[Mn(H2O)4(NCS)2]与18-C-6冠醚环之间的主要结合方式是定域化程度相当高的氢键,与来自实验测量的推测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在二甲亚砜(DMSO)中,以MnCl_2·2H_2O和K_3[Cr(OX)_3]·3H_2O为原料,合成了离子型配合物[Mn(phen)_2(H_2O)_2]_2[Cr(OX)_3][HOCH_2CH_2O]·4H_2O.晶体结构测定表明,该晶体属单斜晶系,P2/c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1.0602(3),b=1.3515(3),c=2.1508(3)nm,β=102.57(2)°,V=3.008(1)nm~3,Z=2,Dc=1.49g/cm~3,F(000)=1392.最后的偏差因子R=0.067.测定了化合物的UV-Vis-NIR,IR,XPS,ESR光谱和变温磁化率,讨论了相应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Dy(NO_3)_33·H_2O与18C6在乙醇中配合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半微量相平衡法研究了Dy(NO_3)_3·3H_2O—18C_6—C_2H_5OH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与配合物Dy(NO_3)_3·18C6·3H_2O·C_2H_5OH的固相相对应;饱和溶液的折光率曲线与溶解度曲线相对应。在液相和固相中,H_2O与Dy(NO_3)_3的摩尔比均为3:1,制得配合物的组成为Dy(NO_3)_3·18C6·3H_2O。用UC、IR、DTG及TG等手段研究了该配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Co(Ac)_2·4H_2O,Ni(Ac)_2·4H_2O,Ca(Ac)_2·H_2O与5个有代表性Schiff碱的低热(<70℃)固相化学反应。通过上述固相反应合成了9个钴、镍、铜的Schiff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RD,DTA等测定,确定了固相合成产物组成。讨论了配体的结构及Co(Ac)_2·4H_2O、Ni(Ac)_2·4H_2O、Cu(Ac)_2·H_2O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对固相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全自动绝热量热计测定了4种稀土异硫氰酸盐六水合物,Sm(NCS)_3·6H_2O,Gd(NCS)_3·6H_2O,Yb(NCS)_3·6H_2O和Y(NCS)_3·6H_2O在13~300 K间的热容,在实验温区上述化合物均未发现反常热容.根据实验热容数据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得出了计算这4种化合物在13~300 K温区内的热容多项式方程.13K以下的热容用 Debye-Einstein热容函数估算而得.计算了这些化合物在0~300 K间的标准热力学函数及其标准生成Gibbs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改进的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Y(NO_3)_3·3H_2O-18C6-C_2H_5NH(18C_6为18-冠-6)体系在25℃时溶解度,测定了各流相的折光率。结果指出只有一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Y(NO_3)_3·18C6·3H_2O·C_2H_5OH]生成。考查了在相平衡过程中水的行为。经分离、洗涤、浓硫酸干燥器中恒重后,通过化学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Y(NO_3)_3·18C6·3H_2O。用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并在常量情况下,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失重情况。  相似文献   

12.
苯并15-冠-5与Na_2[M(SCN)_4](M=Pd,Pt)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苯并15-冠-5与Na_2[M(SCN)_4] (M = Pd, Pt)生成的配合物:[Na(B15- C-5)]_2[Pd(SCN)_4] (1), {[Na(B15-C-5)][Na(B15-C-5)(H_2O)]}[Pt(SCN)_4] (2)。1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a = 1.0164(6) nm,b = 1.3743(3) nm,c = 1.4987(7) nm,β = 95.248(6)°,V = 2.0847 nm~3,Z = 2,D_(calcd) = 1. 47 g/cm~3,F(000) = 944,R = 0.053,wR = 0.072。2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 bar),a = 1.1484(2) nm,b = 1.4210(3) nm,c = 1.5026(3) nm,α = 62.500 (3)°,β = 72.393(3)°,γ = 73.106(4)°,V = 2.0398(7) nm~3,Z = 2, D_(calcd) = 1.674 g/cm~3,F(000) = 1028,R_1 = 0.0327,wR_2 = 0.0885。1 由两个[Na(B15-C-5)]~+配阳离子和一个[Pd(SCN)_4]~(2-)配阴离子组成,两者通 过Na-N键形成中性配合物,[Na(B15-C-5)]~+A相对钯原子呈反式排列。2由[Na (B15-C-5)]~+和[Na(B15-C-5)(H_2O)]~+配阳离子和一个[Pt(SCN)_4]~(2-)配阴离 子组成,它们也通过Na-N键形成中性配合物,配阳离子相对铂原子呈顺式排列。2 的两个分子通过氢键形成二聚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Go(OAc)_2·4H_2O、Ni(OAc)_2·4H_2O、Cu(OAC)_2·H_2O、Zn(OAc)_2·2H_2O与8-羟基喹啉在室温(准室温≤40℃)条件下的固-固相化学反应.讨论了反应物结构对固相反应的影响.通过固相反应一步合成了相应的配合物Co(oxin)_2·2H_2O、Ni(oxin)_2·2H_2O、Gu(oxin)_2、Zn(oxin)_2·H_2O.经失重测定,元素析,IR,XRD,DTA测定,确定了固相产物的组成.与液相合成方法比较,固相反应合成配合物不用溶剂,产率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利用3-(2-吡啶基)-1,2,4-三唑配体(HL)和不同的金属盐设计合成了5个配合物[Co(HL)_2(H_2O)_2](NO_3)_2(1)、[Cu_2(L)_2(NO_3)_2(H_2O)_4](2)、 [Cu_2(L)_2(AcO)_2(H_2O)_2]·6H_2O(3)、[Cu_2(L)_2(HL)_2(ClO_4)_2]·2CH_3CN(4)和[Cd_2(L)_2(HL)_2(NO_3)_2]·2H_2O(5),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具有单核结构,并且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5为双核结构。配合物2和5可以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3通过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研究了配合物中HL配体的配位模式。此外,研究了配体HL和配合物1和5的固态荧光性质及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苯并18-冠-6(B18-C-6)与K_2[Pd(SCN)_4]生成的配合物[K(B18-C-6 )]_(12) [Pd(SCN)_4] (1), [K(B18-C-6)]_2[Pt(SCN)_4] (2)和[K(B18-C-6)]_2 [Pt(SCN)_4]·C_2H_4Cl_2 (3),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 了表征。1和2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_l/n,晶体学数据:1, a = 1.00970(17) nm, b = 1.3157(2) nm, c = 1.7303(3) nm, β = 94.841(2)°, V = 2.2852(7) nm~3, Z = 2, F(000) = 1136, R_1 = 0.0257。3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体学 数据:a = 0.95914(18) nm, b = 1.2137(2) nm, c = 2313(2) nm, α = 63.693 (2)°, β = 76.293(2)°, γ-1.2406(4) n~3, Z = 1 F(000)618,R_1 = 0.0366 。在固态,三个配合物相邻的两个[K(B18-C-6)]~+基团通过冠醚氧化原子与钾的 子的相边接而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6.
稀土硝酸盐与双啮杂环胺配体α,α′联吡啶(bipy)的配合物研究不多.Hart 等合成了Ln(NO_3)_3(bipy)_2配合物;亦已解析了3个晶体结构:La(NO_3)_3(bipy)_2,Tb(NO_3)_3(bipy)_2,La(NO_3)3·bipy·2H_2O·(B-15-C-5)(B-15-C-5=苯并15-冠-5,).我们对La(NO_3)_3(bipy)_2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作过研究.本文利用自旋非限制适于稀土配合物计算的INDO方法研究了La(NO_3)_3·bipy·  相似文献   

17.
作者曾系统研究[Ln(CCl_3COO)_3·dipy·H_2O]2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并测定了[La(CCl_3COO)_3·dipy·H_2O]_2的晶体结构(待发表)。本文用量子化学INDO方法探讨镧配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程序和参数见文献[1]。分子结构采用晶体结构数据。计算模型取配合物的一半,用HCOO~-代CCl_3COO~-,这样的近似对结果可能有影响,但在讨论羧基与La配位以及双聚机理时使图象更为简明清晰。分子骨架结构见图1,其中HCO_1O_5~-的一个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CoBr_2·6H_2O为模板,合成了2,6-二乙酰基吡啶与肼缩合的Co(Ⅱ)低自旋大环配合物,[Co(C_(18)H_(18)N_6)Br_2]·(1/2)H_2O。测试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远红外光谱、ESR谱、溶液及固体粉末的电子光谱及温变磁化率。推定了配合物组成及空间构型,运用配位场理论对电子光谱进行了指派,并根据这种指派用拟合方法推出配合物的结构参数Dq,Ds,Dt,B,dδ,dπ,通过这些参数对配合物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用一种新的分离方法-离子浮选法对Co(Ⅱ)-P_2O_7~(4-)-月桂胺(C_(12)H_(25)NH_2)三元配合物进行了研究.利用摩尔比法和斜率比法测得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生成两种颜色很浅的配合物,其组成为[Co(P_2O_7)]·[RNH_3]_2和[Co(P_2O_7)_2]·[RNH_3]_6.在25±0.5℃,μ=0.1(NaNO_3)条件下,利用Bjerrum-Rossotti作图法求得Co(Ⅱ)-P_2O_7~(4-)lgβ_1=6.19,该值与文献值十分吻合.并获得lgβ_2=10.69.采用微机统计分析,得到与作图法一致的结果.本文给出两种三元配合物结构,指出月桂胺中N未参加配位,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及电子光谱支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测定了五个新颖双核钼(Ⅴ)簇合物的晶体结构(QH)_4[Mo_2O_4(NCS)_6](1),H(PyH)_3·[Mo_2O_4(C_2O_4)_2(H_2O)_2]_2·2H_2O(2),(QH)_3[Mo_2O_4(C_4H_3OCOO)(NCS)_4](3),(QH)_3[Mo_2O_4·(CH_3OH)(NCS)_5](4)和(PyH)_4[Mo_2O_3(SO_4)(NCS)_6](5)以及文献报道该类型化合物结构数据的基础上,综述了含氧桥双核钼(Ⅴ)簇合物的结构特征,并应用SCC-EHMO方法探讨了该类型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成簇机理,最后用简正坐标分析法,研究了含氧桥双核钼(Ⅴ)化合物簇胳单元[Mo_2O_4]~(2 )和[Mo_2O_3SO_4]~(2 )的振动结构及其红外谱带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