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以“杠杆”一节的教学为例,就如何利用“导学案”这一学习文本,将一部分不影响探究过程,且便于学生自学活动完成的内容向课前延伸,为课堂探究赢得一定时间.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在探究中猎取知识,彰显智慧,享受成功.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杠杆平衡条件”这一实验,可使学生建立力臂的概念,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教材所提供器材及实验方法有以下不足:1)不准确.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是否已达到水平了没有标志,全凭学生估计,不能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2)费时.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在调整杠杆水平时浪费很多时间,课堂教学效率低.3)误导.实验中力臂是从杠杆上直接读出的(即从支点到钩码拉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这种读取力臂的方法具有很大的误导性,初学者回顾实验很容易得出: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距离为…  相似文献   

3.
李绍森 《物理通报》2004,(11):42-43
在初中物理“滑轮”一节的教学中,学生最难理解的问题就是:滑轮是杠杆的变形.通常学生认为杠杆大都是线条形的,可是滑轮是圆形的,这就是他们理解困难的缘故.  相似文献   

4.
高中物理教参第一册第一章的实验指导中关于“力矩”的实验 ,是用木条自制一个有三个臂的杠杆做成的 (图 1 ) .利用这种装置做此实验杠杆很难达到平衡 ,其原因是杠杆的重心过高 .因此 ,只须把斜杆原来的倾角 60°改为俯角为 60°(图 2 ) ,降低了杠杆的重心 ,使杠杆容易达到平衡 .改进后我们经过多次演示 ,取得了理想的实验效果 .图  1图  2关于力矩实验的改进@闫双田$陕西省蒲城县尧山中学!715500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心.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围绕学生创设活动情境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必不可少.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以培养学生全方位发展为目标,以相关实验活动为载体,以“杠杆”为例展开教学设计研讨.设计任务活动,驱动教学完成;创设生活情境,建构物理观念;学生交流讨论,增强科学思维;师生实验协作,激发科学探究;融合科技历程,培养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求解最小力是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题,学生在刚刚掌握杠杆平衡条件后解此类题,多数不知如何下手.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这类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用以下两个例题对学生进行教学后,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  相似文献   

7.
杨振东  于海波 《物理通报》2023,(4):42-45+49
“运动的分解”教学疑难主要体现在“分解运动的依据”及习题教学中的“分解—关联”问题两方面.从学科逻辑出发,梳理了“运动的分解”背后的脉络,提炼出“坐标系”在分解过程中的作用并将其显化,用以优化“运动的分解”的教学路径.最后,给出两点教学上的启示,以期为物理方法教学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8.
中学物理教学中对“运动的独立性”与“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一直存在模糊认识,本文从物理学科结构的视角,深入分析了其实质内涵.同时,探讨了与之紧密相关的“平抛运动”教学的逻辑问题.最后指出了理清这些关系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李果 《物理通报》2021,(4):51-54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学高度、深度和内涵的提升,是学科教学对人的真正的回归.基于核心素养的“递进式活动导学”,是以核心素养为主导,以“递进式活动”为抓手,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行为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文章以“上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3节“机械能”第一课时为例,从教学目标细化和“递进式活动”的设计两个方面,讲述基于核心素养的“递进式活动导学”的教学思路,以期对初中物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吕致远 《大学物理》2011,30(8):55-58
应试教育的浮躁使教学沦落为失却精神内涵的解题教学,这种教学可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异化力量,防止这种异化的方法之一就是找回教学原本应有的人文意蕴——从“无物无我”的“教会和做会”教学,转变为身心投入的“领悟与欣赏”教学.由技入道,由知致情是笔者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方法的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