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激光50华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是激光诞生50周年.文章回忆了激光发明的历史沿革,简要讨论了受激光发射的物理模型、激光的特性,详细回顾了激光发明后50年间激光器件、技术、应用和产业的发展大事记,介绍了对激光和光电子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先驱和科学家,并对一些相关学科和重要应用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何景棠 《物理》2006,35(8):699-706
文章介绍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创建50年来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叙述了它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与中国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4.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Cu50Ni50合金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凝固过程,利用均方位移、径向分布函数和结构可视化等方法分析其微观结构.并对凝固模型进行拉伸模拟,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和直观结构变化分析其性能.研究表明:冷却速度对Cu50Ni50合金凝固形成的结构有较大影响,随着冷却速度的升高,凝固形成的结构中晶体含量减少,在较低的冷却速度下,如冷却1×1012K/s时,Cu50Ni50合金凝固形成晶体结构;在较高的冷却速度下,如1×1014K/s时,Cu50Ni50合金凝固形成非晶体结构,且非晶Cu50Ni50合金的抗拉性能要优于晶体Cu50Ni50合金.  相似文献   

5.
齐玉  曲昌荣  王丽  方腾 《物理学报》2014,63(4):46401-046401
基于镶嵌原子势,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探讨了Fe50Cu50合金熔体在1823 K下液-液相分离过程.结果发现:熔体中同类原子配位数随弛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而异类原子配位数逐渐减少;由BhatiaThornton结构因子SCC(q)获得的相关长度随时间的变化也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表明该合金熔体在该温度下发生了液—液相分离.原子轨迹的可视化显示结果发现,相分离的初期,体系呈明显的网络状组织,随时间的延长,异类原子逐渐分离,最终形成富Fe和富Cu的相分离组织,符合调幅分解特征.与Fe75Cu25合金熔体的相分离过程对比发现,Fe与Cu原子数目相差越小,相分离行为越剧烈,形成稳定分层结构所需的时间越短.以上研究从原子尺度上表征了金属熔体的相分离过程.  相似文献   

6.
我的50年     
桥本初次郎是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和电子显微学家,是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观察原子运动的先驱者,曾任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会长和副会长,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深厚的感情.热心于中日学术交流,是我国多所大学和研究所的名誉教授.对发展中国电子显微学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是一位脚踏实地、全面发展的科学家.在工作中不仅不断推出新思想,发展新实验技术,发现新现象,而且还不断对电子显微镜的设计提出新方案.他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他的学生也大都成为优秀的科学工作者.尽管他早已功成名就,却始终忘我地刻苦工作.从他身上永远能感觉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50周年之际,回顾其物理学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风雨历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50年来的发展变迁跌宕起伏,难于全面叙述, 我们编写了<中国科大物理50年>一书,本文根据该书压缩而成.下面仅以现在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及与其有历史渊源的院系单位作为介绍对象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赵晶晶  舒迪  祁欣  刘恩克  朱伟  冯琳  王文洪  吴光恒 《物理学报》2011,60(10):107203-555
利用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介于B2结构CoFe低有序合金和L21结构Co2FeSi高有序合金之间的Co50Fe50-xSix合金的结构相变、磁相变、分子磁矩和居里温度.采用考虑Coulomb相互作用的广义梯度近似(GGA+U)方法计算了合金的能带结构.研究发现,合金出现较强的原子有序倾向,表现出较强的共价成相作用.合金的晶格常数、磁矩、居里温度随Si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地降低,极限成分Co2FeSi合金的分子磁矩和居里温度分别达到5.92μB和777℃.原子尺寸效应导致合金晶格发生变化,但并未成为居里温度和分子磁矩变化的主导因素.分子磁矩的变化符合Slater-Pauling原理,但发现原子磁矩的变化并非线性,据此提出了共价成相对磁性影响的观点.采用Stearns理论解释了居里温度的变化趋势,排除了原子间距对居里温度的主导影响作用.能带计算的结果还表明,Co2FeSi作为半金属材料并非十分完美,可能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自旋极化率降低的问题.发现该系列合金的结构相变和磁相变随着成分的变化聚集在窄小的成分和温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李国栋 《物理》1995,24(12):734-738
核磁共振在当前有着广泛和重要的应用,文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核磁共振发现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以及相关磁共振的发现,指出了核磁共振的特点、主要进展和多方面的应用,阐述了从核磁共振谱发展到核磁共振成像的重要意义及这种成像的特点;最后对核磁共振的发展作了若干展望。  相似文献   

10.
Films of the Co50Pt50, Co50Pd50, and Co50Pt50 − x Pd x alloys (where x = 1–10 at %) have been prepared. The processes of atomic ordering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and the coercive force in these film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dependence of the coercive force on the film thickness has been analyze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in films of ordered alloys become magnetically uniaxial with the easy axis normal to their plane and can be used for magnetic an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and storage of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月21日中国登山队的10名成员先后成功地登顶珠穆朗玛峰。在人类征服珠峰50周年之际,这一壮举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非典的勇气和信心。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探险家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诺尔盖首次将人类的足迹印在珠峰之巅,它提示人们:人类与自然相处既要以和谐为宗旨,不断丰富对自己家园的认识,又要有激情有挑战精神。1953年4月25日《Nature》周刊同时发表了3篇关于DNA螺旋结构的论文,作者分别是沃森和克里克、威尔金斯等、富兰克林(女)等。这3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人类在理解生命和保护生命的历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晶界弛豫研究50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葛庭燧 《物理》1999,(9):529
文章综述了我国科学工作者50年来关于晶界弛豫研究的早期开拓和近期发展.前者包括扭摆内耗仪的发明、晶界内耗峰的发现和无序原子群晶界模型的提出.后者包括澄清了关于晶界内耗峰来源的争论,揭示了晶界弛豫具有一个临界温度,从而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各种温度的综合的晶界模型.一个最重要的进展是关于竹节晶界内耗峰的发现与其机理的阐明,从而揭示了晶界附近的位错亚结构能够影响晶界本身的性质和结构.这对于研究多晶金属的力学性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途径.另外,晶界与邻域位错的非线性交互作用的发现,为奠定非线性滞弹性这门新学科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瀛波 《低温与超导》2007,35(3):266-268,273
介绍了一种L波段50W功率放大器的研制情况,采用功率合成技术获得了61W的输出功率,放大器增益大于40dB。给出了1W功放、10W功放和八路功率分配器的设计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国栋 《物理》1995,24(9):573-576
顺磁共振发现50年李国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1顺磁共振的发现在当代社会中,各种磁共振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实践中都有重要和广泛的应用,例如,核磁共振层析成象(CT)技术在医学中已成为诊断脑部疾病、肿瘤和许多疑难病症的重要手段;铁磁共振...  相似文献   

15.
建筑声学50年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端祈 《声学学报》2005,30(6):487-492
我国的建筑声学在马大猷教授奠定的基础上,建国后半个世纪以来,无论在科研、设计、声学材料(结构)的研制和应用方面均有重大发展。在厅堂音质设计的某些领域内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仅就在建筑声学领域内,对马大猷教授作出的贡献,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频熔炼后的真空单辊急冷技术制备了Ag_xCu_(50-x)Zr_(50)金属玻璃,发现在x<12的范围内都可得到完全的非晶态。测量了x=2,4,6和10的Ag_xCu_(50-x)Zr_(50)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和晶化温度,并采用Kissinger方法测定了晶化激活能E_a。发现在金属玻璃Ag_xCu_(50-x)Zr_(50)中,x值越大则玻璃越不稳定。通过对该类玻璃在氩气氛和在空气中的晶化研究,说明第二放热峰是氧化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用X射线衍射和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缩写为DSC)测量两种方法对Cu50Ti50非晶态合金进行的快中子辐照效应研究。辐照不仅改变了该合金晶化峰的温度,而且还改变了晶化峰的形貌。在X射线衍射研究中还观察到辐照对结构所产生的影响恰与低温退火的影响相反。在这两种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了Cu50Ti50非晶态合金的快中子辐照与原子短程结构变化的关系。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8.
A detailed155Gd Mössbauer investig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on sputter deposited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alloys GdxY50–xAg50 (10 × 50)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1.4 K to 75 K with fields up to 10 T. Informations additional to the bulk magnetic measurements are thu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液态Ni50Al50合金在不同 冷速下的凝固特点,模拟采用EAM作用势,计算了不同温度,不同冷速下Ni50Al5 0的偶分布函数。结果表明EAM作用势能很好地描述液态Ni50Al50的无序结构 ,在快速凝固条件下,液态Ni50Al50形成非晶,当冷速较慢时,液态Ni50 Al50形成晶体,分析了不同冷速下体系的相变热力学及相变动力学特点。最后采 用液固两层构型法,清楚地观察到Ni50Al50晶体生长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葛庭燧 《物理》1999,28(9):529-540
文章综述了我国科学工作者560年来关于晶界驰豫研究的早期开拓和近期发展,前者包括扭摆内耗仪的民昌界内耗峰的发现和无序原子群晶界模型的提出,后者包括澄清了关于介内耗峰来源的争论,揭示限晶界弛豫具有一个临界温度,从而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各种温度的综合的晶界模型,一个最重要的进展是关于竹节晶界内耗峰的发现与其机理的阐明,从而揭示了介附近的位错亚结构能够影响晶一身性质和结构,这对于研究多晶金属的力学性质提供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