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晓平  马慧莲  朱秀华  陈吉平 《色谱》2019,37(11):1228-1234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建立了同时分析环境空气中6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对比了5种不同填充材料不锈钢吸附管对78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填充材料为Tenax TA和Carbograph 1TD的混合填料吸附管对分析物的捕集效果最好,在30 mL/min高纯He气持续吹脱45 min的情况下,未发生穿透(即穿透率小于10%)的化合物达67种,分析物的种类包括芳香烃、脂肪烃、卤代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等。优化了使用该吸附管测定67种目标物时的热脱附条件。在5~100 ng范围内,目标化合物的色谱响应值与其量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均在1.0000~0.9977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3~2.4 ng,以采样体积1 L计算,检出限为0.3~2.4 μg/m3。加标量为20 ng时,7次重复实验目标化合物回收率均在81.6%~114.9%之间,目标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10.1%。采用该方法对某车厢内空气进行了检测,检出了包括酯类、卤代烷烃、卤代烯烃以及芳香族化合物在内的19种目标化合物,其范围为1.1~84.1 μg/m3。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实现了对环境空气中67种目标污染物的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2.
对HJ 584–2010《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和HJ 583–2010《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进行解析,结合监测工作实际情况,从采样、分析各个关键环节总结归纳了方法要点,提出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环保监测系统进行空气中苯系物测定方法的选择及正确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TD-GC-MS)分析儿童地垫中3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_S)的检测方法。将样品裁剪后密封于Tedlar气体采样袋中,充入5 L N_2,置于60℃的恒温烘箱中保持2h,冷至室温,用采样器抽取1 L气体经吸附管进行富集,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考察了吸附填料的富集效果以及样品的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35种VOC_S在5~100 ng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 9934以上,检出限为0. 2~2. 3μg/m~3。吸附管加标量为5,20,100 ng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 0%~113. 8%,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 3%~11. 1%。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儿童地垫中VOCS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正环保部公告批准了六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其中五项为水质标准,一项为固定污染源废气标准。新标准将从2016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废止两项标准。(1)五项水质标准HJ 809–2016《水质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HJ 810–2016《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汽车内部装饰材料中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等挥发性苯系物的方法.将样品密封于采样袋中,充入5 L纯氮气,置于80 ℃恒温烘箱中加热2 h后,用采样泵抽取1 L气体经过Tenax-TA吸附管,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吸附管中苯系物的种类及含量进行测试.研究了样品处理的温度、时间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检出限0.9 ~1.2 ng/L,测量线性范围0.01 ~3.00 μg,回收率52% ~74%,相对标准偏差4% ~5%.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氨酯发泡床垫中12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采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气候箱模拟室内环境,用含有Tenax TA的吸附管收集释放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气相色谱分离中采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全扫描模式。12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质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1.0μg·m^(-3)。加标回收率为84.3%~106%,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8.0%~9.8%。  相似文献   

7.
谢成屏  李勇  蓝敏剑 《分析化学》2011,39(2):265-268
汽车沙发部件在热环境中,会释放出许多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本研究将汽车沙发放置在2 m3特制塑料采样袋中,在热环境下释放挥发性有机物,然后以Tenax管富集有机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汽车沙发在热环境状态下,挥发出大量有机物,共定性检测出4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包括...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同时检测软体家具面料中40种挥发性有机物的环境舱-热脱附-气质联用(ETC-ATD-GC/MS)检测方法。以Tenax TA吸附管吸附环境舱内不同面料中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经热脱附仪加热,将挥发性有机物脱附后随载气进入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考察了吸附管脱附温度、脱附时间,冷阱温度等不同参数对挥发性有机物的脱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0种挥发性有机物在2~200 ng质量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49~0.9999之间,方法的检测限为0.011~0.277μg/m~3。方法回收率为88.0%~109.9%,相对标准偏差在1.5%~9.5%之间。方法适用于不同软体家具面料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中54种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方法。用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电子轰击离子源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检测模式检测。5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检出限在0.11~0.28μg.m-3之间。回收率在85%~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小于15%。  相似文献   

10.
采用热脱附-冷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空气中34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利用冷阱捕集技术对空气样品进行富集,然后加热解吸。在气相色谱分离中用DB-624UI色谱柱为固定相,在质谱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34种挥发性有机物均在一定的质量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004~0.500ng·L~(-1)。加标回收率为69.8%~11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9%~6.3%。  相似文献   

11.
采用热脱附结合吹扫捕集(P&T)技术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富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分析检测,建立了一种大气中多组分VOCs分析方法。将热脱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应用于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分析中,使样品经过吸附管及捕集阱双重富集后再进入GC/MS检测,VOCs分析结果部分目标物检出限可达到0.1 ng/L,实际平行样品检测结果相对偏差小于30%,且可同时对54种VOC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印刷业废气排放中9种特征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使用不锈钢吸附管(填料ScalphaC100)采样,热脱附解析富集,经DB-624UI(30 m×0.25 mm×1.4μm)色谱柱分离,结合电子轰击电离源(EI)全扫描模式(SCAN)定性定量检测。考察了吸附管热脱附温度、时间等参数对特征污染物脱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特征污染物在5.0~100 n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当采样体积为30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05~0.008 mg·m-3,定量限为0.020~0.032 mg·m-3。按照标准加入法在5、20、100 ng 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下,9种特征污染物加标回收率为87.7%~107%;RSD(n=6)为0.5%~6.8%。该方法高效、简洁、快速、准确,可满足印刷业废气排放中9种特征污染物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冯丽丽  胡晓芳  于晓娟  张文英 《色谱》2016,34(2):209-214
采用热脱附(TD)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MS/MS)建立了环境空气中23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空气样品通过主动采样的方式富集到装有Tenax-TA填料的热脱附管中,热解吸后在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下用GC-MS/MS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3种VOCs在0.01~1 ng和1~100 ng低、高两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定量限为0.00008~1 μ g/m3。加标水平为2、10和50 ng时,23种VOCs的平均回收率为77%~124%。除了最低加标水平的氯苯,相对标准偏差(RSD, n=6)均小于20%。对市内3个采样点的环境空气进行测定,其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1,2,4-三甲基苯和六氯丁二烯均有检出。实验证明,该TD和GC-MS/MS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环境空气中VOCs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填充不同吸附剂的不锈钢吸附管对10种醇类和醚类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优化热脱附条件,考察不同色谱柱和样品保存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10种醇类和醚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用填装Tenax GR的吸附管采集气体样品,采集完成后将吸附管两端封好,设置一次热脱附温度为220℃,二次热脱附温度为240℃,吹扫时间为4 min,进样时间为50 s,在上述条件下进行热脱附,脱附的气体进入气相色谱仪,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目标物,并用配电子轰击离子源的质谱仪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检测。结果显示:10种醇类和醚类化合物的质量在10~300 ng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为0.5~1.9 ng;对空白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0.5%~12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0%~20%;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正丁醇、异丁醇和仲丁醇被检出,检出量依次为0.013,0.007,0.008 mg·m^(-3)。  相似文献   

15.
《广州化学》2017,(6):68-71
首先介绍了消费品产品检测中几种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质(VOCs)检测技术,其中包括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法等技术,并介绍了这几种检测技术的原理、适用样品及浓度范围,详述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针对汽车内饰物中,使用热解析-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苯系物和液相色谱-二级管阵列检测法测定醛酮类物质进行挥发性有机物质的同时检测,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稀土萃取分离车间固定污染源废气中18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包括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烯、1,1,2-三氯乙烷、甲苯、1,2,4-三甲基苯、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C_(7)~C_(16)等10种正构烷烃)含量。将采样器与2只串联的吸附管(装载有2种石墨化碳黑和1种碳分子筛)连接,于固定污染源排气口以50~65 mL·min^(-1)采样速率采集样品50 mL,密封吸附管,置于热脱附仪上,按照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测定收集的气体中的18种VOCs含量(苯和四氯乙烯含量为2只吸附管吸附量的加和)。吸附管和聚焦冷阱的脱附温度均设置为350℃,脱附时间均设置为10 min。结果显示,10种正构烷烃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50.0~400 ng,其他8种VOCs的质量在20.0~300 ng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为0.0015~0.026 mg·m^(-3)。对空白样品进行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试验,18种VOCs的回收率为73.5%~11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2%~22%。4家实验室同时采用以上方法分析空白加标样品,偏差的绝对值均小于参考HJ 168-2010计算所得的再现性限。  相似文献   

17.
利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黄酰亚铵盐[BMIM][NTF2]作为富集剂,建立了离子液体富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ILs-ATD-GC-MS)快速测定室内空气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MP、DEP、DBP、BBP、DEHP)和2种多溴联苯醚(PBDE-28、PBDE-47)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采用白色担体负载[BMIM][NTF2]离子液体,主动采样的方式来进行采样,离子液体的负载量为15%,采样流量为1 L/min,采样时间为90 min;热脱附的条件为:二阶段脱附模式,脱附气体为氦气;第一阶段样品管脱附,脱附温度280℃,脱附时间15 min,脱附流速50 mL/min;冷阱捕集温度0℃,第二阶段冷阱脱附,脱附温度280℃,脱附时间5 min,升温速率40℃/s,阱前阱后均无分流;六通阀温度230℃,传输线温度280℃;气相色谱质谱的条件为:初始温度为100℃保持1 min,以10℃/min的速率升至200℃,再以6℃/min的速率升至250℃,保持10 min。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0.014 ng,回收率为97.1%~11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3%~9.9%。对来自于北京市区内10个办公室的空气样品进行了测定。在这些样品中,主要检测到DMP,DEP,DBP,DEHP这4类物质,浓度在189.4~2074 ng/m3之间。结果表明,离子液体能够作为空气中SVOCs的富集材料,进一步开拓了离子液体应用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马慧莲  金静  李云  陈吉平 《色谱》2017,35(10):1094-1099
建立了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GC-MS)综合筛查工业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方法。对两种型号的固相吸附管进行了比较,最终选择使用Tenax SS TD Tubes吸附管。气体样品以恒定流速通过吸附管,富集分析物,经热脱附后,用GC-MS进行检测,目标化合物以内标法定量,非目标化合物的含量以甲苯的响应系数计算。方法检出限为1.06~5.44 ng,以采样体积300 mL计算,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04~0.018 mg/m~3。吸附管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8.4%~89.4%,相对标准偏差为3.9%~14.4%(n=7)。应用该方法对大连市某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的废气进行VOCs目标及非目标化合物综合筛查,共检出29种VOCs,其中仅5种VOCs为预先设定的目标化合物,另外24种为非目标化合物,5种目标化合物含量仅占所有检出物总量的26.7%。证明了工业源废气VOCs分析中非目标化合物筛查的重要性,该研究思路对完整测定工业源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分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体吸附剂对表面涂装废气样品进行富集,经热脱附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表面涂装废气中36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在气相色谱分离中采用SH-Rtx-624色谱柱,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全扫描模式。采用内标法定量,36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出限(3S/N)为0.018~2.96ng。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84.5%~11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7%~14%。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气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齐鲁公司所处地区工业污水进行分析。方法采用Tenax-GC吸附剂对样品进行气提吸附,脱附时样品直接进入色谱仪汽化室,一次进样即可完成全组分分析,共检测出含四氯丙醚在内的40种有机组分,测定了各组分的程序升温保留指数。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出四氯丙醚三个异构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