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例法”是利用物理过程中的比值关系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使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从而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解题技巧等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1 抓住物理过程比值关系的实质,用比例法巧解习题例1:一个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求它通过第一个1m,第二个1m,第  相似文献   

2.
黄烈 《物理通报》2015,34(10):36-39
: 文章结合具体教学实例, 从整合猜想与探究, 拓宽问题解决途径, 发掘物理规律的内涵, 破解教学难题 几个方面阐述了比例思想对教学的启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比例关系在应用中特别重要;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涉及计算的,有些可以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并使解题过程简洁明快.  相似文献   

4.
杨海青  张士伟  李勇 《物理通报》2017,36(3):114-116
观摩2 0 1 6年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课堂教学展示课, 争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然后 从物理学史的角度逐本溯源, 再参考大学物理及电动力学求真还原库仑定律的物理本质, 最后研讨了这个规律的 外延条件在中学物理教学层面个上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图象研究物理规律,具有形象直观,物理动态过程清晰等优点.它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帮助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概念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5年制高职学生来自初中毕业生,年龄小,基础差,大多是由于未考进高中才进入5年制高职学习的,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物理学科教学的特点就如何展开物理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1关爱学生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教师要真诚地爱学生,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把爱带进课堂,把微笑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树立“每个学生都需要你的爱”的思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7.
唐世钧 《工科物理》1998,8(4):36-37
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少学时物理课程的特点,认为应在物理内容系统性的基础上,以专题的形式介绍新知识,要强调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教育,要重视学生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习的内容不包括能力,但培养能力却是物理教学的首要目标和任务.那么在物理教学中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呢?能力发展的主渠道是物理知识向能力转化.本文先简述物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然后提出由物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途径,分析其理论根据及内涵,为培养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The moment analysis is applied to perform large scale simulations of the rice-pile model. We find that this model shows different scaling behavior depending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ed. With the noisy driving, the rice-pile model violates the finite-size scaling hypothesis, whereas, with fixed driving, it shows well defined avalanche exponents and displays good finite size scaling behavior for the avalanche size and time duration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利用图象展示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其直观性和整体性十分明显,会使学生易于分清运动的各个不同阶段,找出各阶段的特有属性及相互间的联系,把握运动变化的临界点以及运动过程的总体情况.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习情境的创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物理教师受“题海战术”的影响,教学中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提出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后的习题讲解分析上,而对它们得出的过程关注不够,无法深切理解物理学的思想方法,感悟不到物理的真谛.学生由于满脑子的小球、斜面、木块、子弹、轻杆等抽象的模型,一旦碰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往往手足无措,对物理与生活、生产和科技社会的联系没有真切的感受,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情境创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情境化的物理知识学习,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根据学习情境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些物理学习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思路,期望对物理教师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搞好物理教学,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1 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空间感 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分子、原子、电子等,都是物质.对于日月星辰桌椅等,人的视觉可以感受,好理解.但对分子、原子、电子及电场、磁场等,学生很难理解,这就需要给学生一个空间思维感.如讲分子运动论时,可举例:点着火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基础教学改革中,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受到广泛的重视.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付丽萍 《物理通报》2006,(12):46-48
近几年来“物理文化”一词频繁出现在许多物理专业的媒体上,引起了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应该说“物理文化”一词的广泛使用及其讨论表明了关于研究发展物理学的新动向、新思想;同时也表明物理教育者们开始关注物理教育的现代精神。在此,笔者从物理文化这一词语的内在品质和现实意义入手,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15.
物理与数学是两门古老的学科 ,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用例子浅谈物理与数学的相互应用 .1 物理在数学上的应用在物理学里 ,我们知道 :若 AB为一根以O为支点的平衡杠杆 ,A、B、O三点受力分别记为 f A、 f B、 f O,则由杠杆原理知 :AOOB=f Bf A且 f O=f A f B从而得 :AO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夏有幸参加了首届"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决赛,并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比赛结束后,我认真思考这么多年的教学历程,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拿来与大家共享.我认为基础物理教学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优秀团队的支持,必须多方面汲取营养以开拓自己的视野;而基础物理教学内容则必须强调物理思想淡化数学计算,认识物理学之美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相似文献   

17.
物理概念是将物理对象(包括物理实体、现象和过程)中的共同特征、本质属性抽象出来的思维形式.按物理对象的虚实,可将物理概念分为真实概念和虚构概念.与真实概念比较,虚构概念反映的对象在客观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主观虚构.但这种虚构并不是无依据的凭空想象,而是在有关真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介绍工科物理中量子物理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