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报道了射频磁控溅射CaS∶TmF3薄膜的蓝色交流电致发光.电致发光谱包含位于480、653、703和803nm的四组发光峰,分别对应着三价Tm3+离子的1G4→3H6、1G4→3H4、3F3→3H6和3F4→3H6的电子跃迁发光.通过对CaS∶TmF3粉末的激发光谱的研究,我们发现由于蓝峰和红外峰的激发峰的能量不同导致不同能量的光子激发下的光致发光光谱的红外/蓝峰的强度比有较大的差别.通过对电致发光光谱中红外/蓝峰强度比与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发下CaS∶TmF3粉末的光致发光光谱的红外/蓝峰强度比的对比研究,我们判断主要激发过程为从基质到Tm3+中心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2.
赵丽娟  钟国柱  张光寅 《物理学报》1999,48(7):1381-1388
研究了SrS:HoF3薄膜的光谱特性,分析了光谱与驱动电压的关系,认为SrS:HoF3薄膜电致发光不是以直接碰撞激发机制为主;方波脉冲激发下没有看到下降沿发光的现象,可能不存在发光中心离化的过程.比较SrS:HoF3薄膜的电致发光与光致发光光谱,认为过热电子碰撞激发基质晶格,基质激发后将能量传递到发光中心是主要的激发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频溅射的方法制备了高亮度的ZnS∶Tb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测量了发射强度比I(5D3-7F6)/I(5D4-7F4)随激发电压的变化关系、弛豫时间及发光的量子效率,计算了碰撞截面,分析ZnS∶Tb的过热电子的分布,并与ZnS∶Mn进行了比较.指出了ZnS∶Tb效率与ZnS∶Mn效率差异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在ZnS:Mn薄膜电致发光中锰发光中心的激发机制,测量了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时间—分辨光谱。在光致发光中,ZnS基质和锰中心的发光都观察到了,锰中心的发光可以看到时间延迟,它说明能量由ZnS基质传递到锰中心。与此相反,在电致发光中,难于观察到ZnS基质的发光,而在激发以后立即观察到锰中心的发光。这些实验结果有力地表明在电致发光中,锰中心的激发机制是由于在ZnS基质中的高场加速的过热电子的直接碰撞激发所致。效率的测量电证实了这些结果。  相似文献   

5.
绿色陶瓷厚膜电致发光器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采用高介电常数的陶瓷厚膜作绝缘层、ZnS:Er,C1作为发光层的绿色薄膜电致发光器件(CTFEL)。器件结构为陶瓷基片/内电极/陶瓷厚膜/发光层(ZnS:Er,C1)/透明电极(ZnO:A1)。制备的器件在市电频率驱动下发出明亮的绿光,测量了器件的电致发光(EL)光谱和亮度-电压曲线,研究了发光机理和效率-电压等特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衬底温度下电子束蒸发的CaS∶TbF3电致发光薄膜的结晶性和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薄膜的透射率和漫反射率的测量研究了薄膜的致密性.X射线衍射表明衬底温度在220到580℃范围之间,电子束蒸发的CaS∶TbF3电致发光薄膜为多晶立方晶相.随着衬底温度的提高,CaS∶TbF3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生显著的变化,薄膜的致密性增加,从而增加了电致发光亮度.  相似文献   

7.
蓝色显示材料及器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H2和CS2还原法制备Ce:SrS发光材料,分析了两种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及发光特性的影响,得到了最高亮度为950cd/m^2(1000Hz)的Ce:SrS薄膜电致发光(TFEL)器件;用高温固相法得到Ce:SrGa2S4荧光粉,用射频溅射沉积的Ce:SrGa2S4薄膜在600℃以上、H2S气氛下快速热处理可以改善薄膜结晶性能,提高杂质激发峰强度,得到好的光致发光(PL)发光性能,以陶瓷片作为基片同  相似文献   

8.
首次报道了射频磁控溅射CaS:TmF3薄膜的蓝色交流电致发光,电致发光谱包含位于480、653、703和803nm的四组发光峰,分别对应着三价Tm^3+离子的G4→^3H6、G4→^3H4、^3F3→^3H6和^3F4→^3H6的电子跃迁发光。通过对CaS:TmF3粉末的激发光谱的研究,我们发现由于蓝峰和红外峰的激发峰的能量不同导致没能量的光子激发下的光的研究,谱的红外/蓝峰的哟度比有较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硅光子学中的关键问题是研制高效率的硅基光源,文章为此提出了一种实现硅基发光的方法。采用共溅射的方法在n+型重掺杂硅衬底上制备了富硅氧化硅(SiO2∶Si)薄膜,然后用热扩散法进行了锰(Mn2+)掺杂和光学活化。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薄膜中形成了3~5 nm的硅纳米晶体。该薄膜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射出明亮的绿光,光致发光谱峰位在524 nm(2.36 eV),一般认为这是来自Mn2+能级4T1 →6A1基态跃迁的绿光辐射;其荧光寿命为0.8 ms。将该掺锰富硅二氧化硅(SiO2∶Si∶Mn2+)做成电致发光结构,在低反偏电压下观察到近乎白色的电致发光(EL),光谱范围覆盖了400~800 nm。研究表明,该电致发光谱来源于薄膜中的Mn2+以及氧化硅中的缺陷发光中心两者光谱的叠加;Mn2+的发光是靠薄膜中的热电子来激发的;并由此探讨了薄膜中的硅纳米晶体在电致发光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哲 《发光快报》1995,(2):29-38
研究了杂质对Ce0.1gD0.6tB0.2mGb5o10发光量子效率的影响。低浓度的Pr^3+、Nd^3+、DF^3+、Ho^3+和Er^3+不能有效地与Gd^3+和Tb^3+竞争Ce^3+离子的激发能。此外,因电子传递过程,Sm^3+和Eu3+使Ce^3+的发光效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BaFClxBr1-x:Sm中Sm2+、Sm3+的光致发光、光激励发光和热释发光特征.讨论了基质组分对发光的影响及Sm2+、Sm3+的相对发光效率.发现Sm2+的复合发光能力大于Sm3+的复合发光能力,并从复合发光的过程及途径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宋航  李长华 《发光学报》1989,10(2):140-146
利用高真空条件,分舟蒸发制备ZnS:Ho3+和ZnS:HoF3绿色交流电致发光薄膜屏。讨论了ZnS:Ho3+及ZnS:HoF3薄膜的发光特性和光谱差异。确定其激发机理为热电子直接碰撞激发,以及660nm的发射在低浓度下来自于5F3→5I7的跃迁。并认为在两种材料中,由于热电子在外电场中的加速过程中受到不同散射中心的散射,改变了热电子的统计分布,从而直接引起两种材料发射光谱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MAl2O4:Eu^2+,RE^3+,长余辉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张天之  苏锵 《发光学报》1999,20(2):170-175
研究鳞石英结构碱土铝酸盐MAl2O4:Eu^2+,RE^+(M=Mg,Ca,Sr,Ba:RE=Y,La,Ce,Pr,Nd,Sm,Gd,Tb,Dy,Ho,Er,Tb,Dy,Ho,Er,Tm,Ym,Yb,Lu)的荧光及长余辉发光性质。其发光由Eu^2+的4f-5d跃迁产生。RE^3+作为辅助激离子,提供合适的陷阱能级。即使用RE^3+的特性波长激发,在MAl2O4:Eu^3+的发光中也观察不到RE^3  相似文献   

14.
掺稀土离子的CaS:Bi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单掺和双掺稀土离子Tm3+、Er3+的CaS:Bi荧光粉,测定了试样的荧光光谱和有效余辉。与CaS:Bi相比,掺入Tm3+、Er3+的荧光粉,Bi3+特征发射峰447nm增强,有效余辉延长。表明Tm3+、Er3+对Bi3+在CaS中的发光产生了敏化作用,Tm3+、Er3+在基质晶格中造成了缺隙深能级,讨论了Tm3+、Er3+对CaS:Bi发光敏化作用的大小和在基质中造成缺隙能级。的深浅。  相似文献   

15.
在800nm激光二极管激发下,研究高掺杂Er^3+(摩尔比大于3%)的AlF3基(AYF、AZF)玻璃的红外-可见上转换发光性质。在AYF玻璃中,550nm绿光上转换最佳Er^3+掺杂摩尔比为6%,而在AZF玻璃中为12%。随着Er^3+掺杂量的增加,红光与绿光上转换发光强度比(Ir/Is)增加。这被认为与两个Er^3+离子(一个在4I0/2态、另一个在^4S3/2)的交叉弛豫过程有关。同时由于此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和阴极射线发光技术对溅射法生长的ZnS∶Tb,F薄膜的发光光谱和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激晶薄膜的晶粒尺寸与发光强度的关系.讨论了稀土离子的价态对掺杂稀土微晶薄膜的发光性质与晶粒尺寸的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掺杂稀土离子的ZnS薄膜中,其发光中心为电场所激发的机理,过去认为可能有以下两种:(1)经由热电子直接碰撞激发;(2)基质晶格的碰撞离化产生了电子空穴对,继而发生从电子空穴对到发光中心的能量谐振迁移。 最近,Krupka证实了在ZnS:Tb~(3 )薄膜中的场致发光是由热电子直接碰撞而发生的。他观测了作为加在ZnS:Tb~(3 ),Ta_2O_5多层结构上的外加电压函数的荧光强度比  相似文献   

18.
赵彦立  钟国柱 《发光学报》1999,20(4):320-324
用射频磁控反应溅射的方法,以金属Al和TbF3为靶材,在总压为1Pa,N2/Ar比为20/80的气氛下,制备了AlN:TbF3薄膜。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薄膜光致光相对亮度的影响。进一步实验表明,电致发光的相对亮度具有与光致发光相近的对浓度的依赖关系。在衬底温度为600℃,TbF3含量约为4.0mol%的条件下制备的AlN:TbF3ACTFEL器件,在交流驱动条件下,得到了Tb^3+离子的特征发光。  相似文献   

19.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地不同衬底温度下电子束蒸发的CaS:TbF3电致发光薄膜的结晶性和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薄膜的透射率和慢反射率的测量研究了薄 致密性,X射线衍射表明衬底温度在220到580℃范围之间,电子束蒸发的CaS:TbF3电致发光薄膜为多晶立方晶相,随着衬底温度的提高,CaS:TbF3薄厝的表面形貌发生显著的变化,薄膜的致密性增另,从而增中了电致发光亮度。  相似文献   

20.
钟国柱 《发光学报》2006,27(1):6-17
电致发光薄膜是平板显示器的重要材料之一,我们从研究ZnS:Mn,Cu直流电致发光薄膜的大面积稳定发光开始,首次将稀土离子引进直流电致发光薄膜,实现了各色的直流电致发光,并研究其激发机理、过热电子的能量分布、稀土离子的碰撞截面和稀土离子发光中心在晶格中的位置等。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ZnS:Mn交流电致发光薄膜计算机终端显示器,并扩大面积到640×480像素(对角线10英寸)。为了实现彩色化显示,研制出稀土离子掺杂的各色交流电致发光薄膜。研究不同稀土离子在薄膜中的浓度猝灭,以便提高薄膜的发光亮度。在致力于实现彩色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提高蓝色电致发光薄膜的亮度和探索新的蓝色电致发光薄膜材料:从ZnS:TmF3到CaS:TmF3,发光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使SrS:Ce薄膜蓝色电致发光的亮度超过1000cd/m2;同时探索纳米Si和非晶Si/SiO2超晶格结构的蓝色电致发光。成功地实现了ZnS:Mn/SrS:Ce白色电致发光和SrS:HoF3三基色线谱发射的白色电致发光,发光亮度也超过1000cd/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