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杰  何平  龚本刚 《运筹与管理》2016,25(6):258-265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补贴策略对政企博弈关系及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通过引入两阶段动态博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不同政府补贴模式对需求量、产品价格、制造商的收益、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系数以及政府补贴消费者对需求的影响系数等因素会影响政府补贴策略的选择,并得出了不同政府补贴策略下消费者剩余、制造商收益以及社会福利与单位产品补贴额的关系,本文为政府科学制定补贴政策以及在政府补贴背景下制造商和消费者应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李晓娣  原媛 《运筹与管理》2023,(11):124-131
在数字经济浪潮和人口老龄化加深的双重驱动下加剧了老年数字鸿沟,使得老年群体作为数字弱势群体与数字信息化时代脱节。因此本文以应对老年数字鸿沟为例,构建了企业、老年消费者和政府的智能技术适老化负责任创新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考虑到现实状况的复杂多变和高度不确定性,加入高斯白噪声来展示博弈主体在演化过程中受到的扰动,建立不确定因素下三方博弈主体开展负责任创新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表明:随机因素对负责任创新中三方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产生了干扰,随着随机干扰强度的增加,博弈主体演化至稳定状态的波动幅度越大和演化速度变慢;在政府监管情景下,政府的成本补贴和奖惩机制有利于调动参与主体开展负责任创新的积极性;企业、老年消费者、政府三方参与主体的损失变化对各自的策略选择影响具有方向一致性,当企业、老年消费者、政府的损失增加时,三方博弈主体更倾向于选择(参与,参与,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会根据政府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模式做出合理选择。以企业产品具有可替代性、不同绿色创新模式资本投入具有差异性为前提,构建了政府绿色创新投入补贴与征收碳税对制造企业绿色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影响机理进行理论与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政府行为下的企业通过突破式绿色创新获得的最低额外净收益为正值时,企业群体才会向全部选择突破式绿色创新模式的“理想状态”演化;绿色创新投入补贴与征收碳税均能提升企业开展突破式绿色创新活动的可能性,并能诱导企业加速向突破式绿色创新演化;征收碳税的激励作用较为显著,应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使其发挥最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以及单一第三方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主要研究其回收渠道的选择问题,并综合分析政府补贴政策对不同主体回收策略选择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不同主体回收的决策模型,对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最优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如下理论结果:在政府补贴的不同区间内,决策者(政府、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等)所选择的回收渠道可能会截然不同;政府补贴越少,决策者越倾向于选择零售商回收;政府补贴越多,决策者则越倾向于选择第三方回收。  相似文献   

5.
于丽静  陈忠全 《运筹与管理》2018,27(12):193-199
绿色创新是物流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对降低我国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物流企业群体、政府监管方和消费者群体的三方模型,对其绿色创新扩散的渐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绿色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参与监管是物流企业绿色创新扩散的助推器;随着时间的推进,政府最终均会选择退出监管,只是不同监管方式下退出速度不同;政府对物流企业的创新补贴力度应控制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制造企业服务化是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背景,通过借鉴创新扩散和演化博弈理论,对社会系统中参与服务创新的相关主体进行分析,构建政府与企业之间演化博弈模型,结合并改进Bass经典创新扩散模型,探究政府规制行为对企业服务创新行为演化及扩散的影响,利用Matlab对复制动态方程和扩散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满足政府的社会总收益大于其调控成本和各项补贴总额且企业选择服务创新策略时收益的额外增加额大于其实际投入时,系统才会演化至政府调控且企业采纳服务创新的稳定状态;适当增加政府对企业的调控力度、投入补贴和税收补贴有助于推进服务创新在系统中的扩散,其中税收补贴的感知能力最强,投入补贴最弱;将抑制系数引入Bass创新扩散模型,构建互补型、竞争型和替代型三种服务创新的扩散模式,其中竞争型扩散符合中国现阶段市场规律,替代性扩散将成为未来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考虑需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应用报童模型,分析了政府为刺激绿色产品消费应该如何给消费者或供应企业提供补贴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希望实现政府补贴支出最小化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为消费者提供固定额度补贴。最优补贴额度由需求不确定因素以及政府制定目标销量共同决定。政府希望企业提高绿色产品产量的情况下,价格折扣为其最优选择。对消费者来说,随着需求不确定性增加,企业确定的最优产量将会增加,政府为绿色产品提供的补贴额度也将会提高,消费者实际购买价格将会降低,在需求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机动车碳减排,缓解因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本文采用演化博弈理论探究机动车碳税政策下的决策行为。建立政府管理部门、汽车企业和出行者三方利益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的演化路径及演化规律进行理论与数值仿真。研究发现:降低机动车碳排放演化是政府、汽车企业和出行者三者博弈互动的结果;政府主动实施机动车碳税政策,能够促进另外两者选择低碳的策略;提高机动车碳税税额与对低碳行为的补贴,加快了汽车企业与出行者朝各自低碳策略演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愿意为产品支付低碳溢价的低碳消费趋势及政府环境政策驱动企业审视自身的低碳生产决策问题。通过将影响企业低碳生产决策的因素纳入有限理性的博弈框架,分析市场自治与政府介入低碳认证情形下企业群体低碳生产行为。结果表明,企业低碳生产决策受低碳收益及公平效用影响;市场初始阶段,低碳成本较高,具备低碳知识的理性消费者较少,企业与消费者关于低碳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企业不能获得合适的低碳溢价收益,在完全自治的市场情形下,仅靠企业自身决策很难达到主动进行低碳生产的良性状态;低碳认证作为政府介入手段,当市场中低碳认证的产品达到一定比例,能够加速推动市场向企业进行低碳生产的良性状态转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金融支持如何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培育的问题,在剖析金融支持主体间双螺旋耦合机理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两阶段演化博弈模型,运用动态系统的相平面理论求取两阶段ESS近似解析解,并借助MATLAB实现两阶段演化博弈模型的数值仿真,分析不同参数赋值对两阶段ESS演进的影响。研究发现:(1)存在机会主义(补贴创新利润率T1<创新外活动利润率T2)和非机会主义行为(k>T2)两种对立占优情境;(2)机会主义行为(或非机会主义)占优情境下,金融支持主体的期望社会效用越小(或越大)、适度减小(或增加)补贴金额,越有利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接受补贴的积极性;(3)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主体的自有资金R对其积极性影响不大,而补贴资金利率a越稳定越有利于提高其积极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最后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两阶段ESS演进实现框架,并探究其“累积式”、“悖论式”、“累积—悖论式”递进功能路径,为政府制定提升创新主体培育金融支持效率的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受启发于近些年频繁曝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为探析消费者行为对电商生态系统中其他群体策略选择的影响,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考虑消费者的投诉行为,构建由政府、电商平台、商家以及消费者组成的四方演化博弈模型;讨论各方主体的策略选择,分析策略组合稳定点,并应用MATLAB工具进行仿真模拟实验。经上述研究,本文得出结论:消费者的投诉行为有利于促进政府严格监管、电商平台严格管理、商家诚信经营。由此,建议政府和电商平台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遏制消费者的恶意投诉行为,从而实现电商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受启发于近些年频繁曝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为探析消费者行为对电商生态系统中其他群体策略选择的影响,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考虑消费者的投诉行为,构建由政府、电商平台、商家以及消费者组成的四方演化博弈模型;讨论各方主体的策略选择,分析策略组合稳定点,并应用MATLAB工具进行仿真模拟实验。经上述研究,本文得出结论:消费者的投诉行为有利于促进政府严格监管、电商平台严格管理、商家诚信经营。由此,建议政府和电商平台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遏制消费者的恶意投诉行为,从而实现电商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秦字兴 《运筹与管理》2017,26(10):173-180
针对政府补贴难以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创新驱动力的问题,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构建了一个旨在促进企业技术研发的政府创新补贴策略分析模型。假设产业呈现明显的创新驱动特征,模型分别针对政府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的情况,对政府创新补贴及企业创新投入策略进行了博弈均衡分析,并讨论了技术创新环境的改善对最优策略及局中人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创新驱动模式下,企业最优创新投入比例对政府补贴水平不敏感,且过高的补贴可能挤出企业创新投入,容易形成企业套利空间。此外,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对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弱化政府管制对市场的干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丁黎黎  杨颖  王伟  王卓 《运筹与管理》2020,29(4):230-239
2018年1月1日实施环境保护税法以后,我国正式开始了碳排放权交易、环境税、碳减排补贴政策的混合环境规制框架。本文基于政府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构建了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讨论各种政策相互作用下的均衡策略选择。研究结论显示:一是从政策作用效果来看,碳排放权交易、环境税、碳减排补贴政策能够激励企业进行减排技术创新投资决策。但是碳排放权交易和环境税却对企业生产决策起到叠加作用,抑制产品市场的活跃程度。二是从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来看,本文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即技术溢出系数大于临界阈值时,完全合作创新模式是企业最优选择,并实现了企业最优减排水平;否则完全合作创新模式并不优于不合作创新模式。说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环境税率、减排补贴率的合理制定,以及合作创新的技术溢出率大小将影响减排企业在产品市场和技术研发市场的最优决策,我国政府需要重视产品市场和技术研发市场的联动效用来制定环境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垃圾发电技术趋于成熟,但是部分企业并没有选择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焚烧绿色发电,引发公众抗议。针对现行财政策略对企业绿色发电行为引导的不足,建立政府-企业-居民多维演化博弈模型,分析财政决策变量对企业绿色发电行为策略的影响,提出命题并推导证明电价补贴、垃圾处理费支付、税收退税和设备采购抵税这四个财政决策变量能够有效引导企业绿色发电行为的参数值域,并基于现实数据进行Matlab仿真,分析各财政决策变量对企业绿色发电行为策略的收敛性和敏感性作用,最后提出财政策略优化建议。结果表明通过财政间接扶持方式引导企业绿色技术行为,能使电价补贴处于更低阈值,减少财政直接支出成本,不可过度依赖电价补贴,需改善垃圾处理费支付水平,丰富税收扶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安全生产对于煤矿企业至关重要,本研究将政府、煤矿企业和员工纳入演化博弈模型中,探究三方主体间决策的博弈关系和演化路径。研究表明:政府、煤矿企业和员工的决策向理想状态的演化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取值范围对三方主体向理想状态收敛速度产生差异化影响;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三方主体的决策行为能够演化为理想状态,政府有效监管能够促进企业由惩罚型向激励型模式转化,激励型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安全主动行为。以期为政府制定安全监管决策、企业转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员工激发安全主动行为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史欢  李洪波 《运筹与管理》2022,31(6):233-239
共生机制是推进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关键,基于共生理论构建了以创业企业、利益相关者和政府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三方共生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各主体不同行为策略的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创业企业、利益相关者以及政府选择合作的初始意愿对彼此行为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相较于利益相关者,创业企业对政府的补贴政策和惩罚力度更为敏感;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能够促进系统向互利共生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灾害发生后,由政府和企业构成的救灾系统中救灾努力投入的决策问题,并考虑了消费者行为对政企双方决策的影响.文章首先假设政府和企业的救灾努力投入会影响企业的"慈善商誉",企业的救灾努力还会产生广告效应,消费者需求受二者的共同影响,同时考虑了参考价格效应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然后利用微分对策理论,构建了政府和企业在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两种情形下的微分对策模型,发现集中决策下政府和企业的最优救灾努力水平和系统的整体效用均高于分散式决策下的对应值;最后,设计了双边补贴策略对系统效用进行协调,并通过算例分析对相关结论进行了验证,为政企合作协同救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坤  汪万  胡斌 《运筹与管理》2021,30(6):103-110
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引入Lotka-Volterra模型来探究利益相关者在责任式创新全生命周期中的行为策略演化和相互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响应手段对责任式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责任式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新生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内化阶段中,政府分别扮演着“倡导人”、“推广人”和“守夜人”的角色,且其在新生阶段对责任式创新的倡导推广直接影响了其后续的扩散状态;在成长阶段和成熟内化阶段中,高额惩罚、低治理成本和公众参与能正向促进企业责任式创新,而适当的激励补贴会避免企业产生“骗补”行为;政府和公众的适当响应手段共同促进责任式创新由共生向全扩散状态演化,而政府的过度倡导推广会导致扩散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公私合作模式中,公私合作双方能否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是项目成败的关键.以轨道交通建设公私合作双方有效理性假设为前提,应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动态演变过程,为政府与私营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政府部门对参与建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转移支付补贴优惠,对演化博弈趋于稳定性影响较小,为促进公私双方的策略选择趋向于最优稳定策略,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大私营企业机会主义惩罚力度,对积极努力完成项目进行奖励间接降低其机会主义的收益、降低或取消政府部门采取的减少转移收益的政策等方式,同时企业应将积极努力完成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放在首位,提升建设工程质量,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