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测定乌骨鸡黑色素对DPP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研究乌骨鸡黑色素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同时建立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氧化损伤模型,MTT法测定HUVEC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研究乌骨鸡黑色素对HUVEC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乌骨鸡黑色素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18,0.40,2.37 mg·mL~(-1)。乌骨鸡黑色素可降低H_2O_2诱导损伤的HUVEC细胞LDH漏出量和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并呈一定浓度依赖性。因此,乌骨鸡黑色素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保护H_2O_2诱导的HUVEC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牛磺酸(Tau)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初步机制。以人宫颈癌细胞系SiHa细胞为对象,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将pEGFP-N1-MST1重组质粒转染SiHa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ST1,Bcl-2及Bax蛋白水平。结果显示:Tau能抑制SiHa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上调SiHa细胞MST1及Bax蛋白表达(P<0.01),下调Bcl-2表达水平(P<0.01),且MST1过表达能增强Tau对凋亡的诱导作用(P<0.01)。结果表明牛磺酸通过上调MST1蛋白表达,进而引起Bax蛋白表达上调和Bcl-2蛋白下调,诱导宫颈癌SiH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蒜素(DT)对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其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用人上皮性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细胞随机分为4组:①正常对照组;②DT组:于培养基中加入DT(终浓度分别为5、10、20、40μg·mL-1)分别作用细胞24、48和72h;③顺铂(DDP)组(5μg·mL-1);④DT+DDP组(20μg·mL-1 DT和5μg·mL-1 DDP)。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基因bax、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T组SKOV-3/DDP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凋亡率均有显著的增加(P0.05),且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DT或DDP组比较,DDP+DT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及凋亡率均有显著增加(P0.05),且Bax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的程度大于单用组(P0.05)。大蒜素对SKOV-3/DDP细胞有显著的抑制增殖和促凋亡的作用,增加SKOV-3/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大蒜素调控Bax/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牛磺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细胞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采用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制备缺氧/复氧(H/R)损伤模型,用基因转染及siRNA靶向基因沉默技术,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H/R组比较,3个牛磺酸保护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有显著下降(P0.05);随着牛磺酸浓度的增加,H/R心肌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逐渐升高(P0.05),而PUMA、CHOP、Bax、Grp78和Caspase-3蛋白表达则逐渐下降(P0.01);牛磺酸对心肌细胞转染PUMA过表达有较强的下调作用;靶向沉默PUMA后细胞凋亡率呈显著下降,靶向沉默CHOP后PUMA表达下调(P0.05)。结果表明牛磺酸对心肌细胞H/R导致的凋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牛磺酸能下调CHOP表达,进而抑制促凋亡蛋白PUM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建立肝癌H22荷瘤小鼠模型,探讨了草果挥发油对肿瘤质量、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发现,草果挥发油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高剂量组(300 mg·kg-1)有些微毒副作用,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较环磷酰胺(CTX)组有明显升高(p0.05);推测草果挥发油能够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是通过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MST1是死亡受体信号通路Hippo通路的核心成员,其基因表达异常多见于结直肠癌、肝癌、胃癌等肿瘤。为了探讨MST1表达对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采用PolyJet TM介导pEGFP-N1-Mst1及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Mst1特异性-siRNA转染至SW480细胞,分别建立高低表达Mst1的细胞模型。对不同分组的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st1高表达组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反之,Mst1低表达组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结果提示,Mst1的靶向调控能较好地控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可作为人结直肠癌防治的新研究靶点。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SiO2)体内及体外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毒性作用及机制.体内实验采用ICR小鼠,纳米SiO2经口灌胃染毒3次,检测肺组织中MDA(丙二醛)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观察纳米SiO2对小鼠肺的氧化应激毒性.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上皮细胞(JB6细胞),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纳米SiO2染毒后的细胞形态改变,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纳米SiO2是否通过FAS信号途径引起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经口染毒后对小鼠肺具有氧化应激损伤作用,表现为随染毒剂量的升高,肺组织中MDA产生量增加,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同时,肺组织内SOD水平总体趋势降低,但是差别未见统计学意义.体外培养细胞实验中,纳米SiO2染毒后可引起细胞出现凋亡并呈空泡样变.蛋白免疫印迹实验中,纳米SiO2可引起FAS信号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但是FADD表达水平并不升高.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蒜素(DT)对人卵巢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用不同浓度DT处理卵巢癌SKOV3,ES-2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蛋白表达。结果显示,DT(终浓度为2.5~20μg·mL-1)对人卵巢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同时,DT能增加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下调E-cadherin, Vimentin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激活AKT/GSK-3β通路及降低β-catenin蛋白含量。结果表明DT具有抑制人卵巢癌细胞EMT与侵袭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富勒醇对紫外光的辐射防护作用,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1检测了紫外辐照后四膜虫细胞的存活率,并测定了经紫外辐照后,富勒醇对细胞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酶(GSH)、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结果显示:富勒醇能提高受紫外辐照后细胞的存活率,并且能通过刺激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从而减小紫外辐射对细胞的损伤,说明富勒醇对紫外光辐射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B)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小鼠原代心肌细胞体外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H_2O_2诱导组中心肌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氧化损伤产物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促氧化蛋白p67-phox和p47-phox以及信号通路蛋白Trfa6和p-TAK1水平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抗氧化蛋白HO-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与H_2O_2诱导组相比,SchB诱导心肌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显著抑制MDA、NO、p67-phox、p47-phox、Trfa6及p-TAK1的表达,显著诱导SOD和HO-1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表明,SchB增强心肌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与抑制Traf6/TAK1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新疆双峰驼乳蛋白组分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荧光染色检测HeLa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HeLa细胞的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TR35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特征,荧光显微观察到凋亡小体;Annexin-Ⅴ/PI双染检测出现早期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结论:新疆双峰驼乳清蛋白组分TR35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TR35组分诱导细胞凋亡的途径可能与线粒体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为模型,从细胞水平探讨白藜芦醇抗心肌急性损伤作用与细胞内Cl-变化的关系,以进一步阐明白藜芦醇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有效减轻A/R对心肌细胞的损害,表现为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抗氧化活性升高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减少,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MQAE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心肌细胞内Cl-浓度,发现白藜芦醇亦能显著延缓A/R引起的心肌细胞内Cl-浓度的升高.白藜芦醇对Cl-浓度动态平衡的调节在其心肌保护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壬基酚异构体[4-(1-乙基-1-甲基-己基)酚](4-NP65)对小鼠睾丸Sertoli TM4细胞黏着连接相关分子表达和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ABP),抑制素B(Inhibin B)的作用。不同浓度4-NP65(0、0.1、1、10、20、40μmol·L-1)作用于TM4细胞24h,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RT-PCR测定TM4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黏着斑蛋白(Vinculin)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ABP和Inhibin B的含量。结果4-NP65在低剂量(0.1、1、10、20μmol·L-1)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在高剂量(40、80、100μmol·L-1)能显著降低TM4细胞存活率(P<0.01);4-NP65剂量依赖性增加Vimentin mRNA表达,降低Vinculin、N-cadherin mRNA的表达;4-NP65呈剂量依赖性降低ABP的分泌量,与对照组比较,在20、40μmol·L-1处理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Inhibin B的含量在20、40μmol·L-1 4-NP65处理组有显著降低(P<0.05)。4-NP65对小鼠Sertoli TM4细胞具有生殖毒性作用,黏着连接是其作用的可能靶点之一,4-NP65可能通过影响TM4细胞黏着连接相关分子的表达和TM4细胞分泌ABP、Inhibin B引起雄性生殖系统损伤。  相似文献   

14.
两种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Nonylphenol, NP)与辛基酚(Octylphenol, OP),常常同时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经口摄入为它们进入人体内的主要途径。因此,NP与OP可能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影响。目的:研究NP与OP单独及联合暴露对大鼠肠道损伤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NP与OP单独或联合灌胃大鼠28天后,观察各组大鼠肠道氧化应激、通透性、炎症及肠道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NP与OP单独或联合暴露均会导致结肠组织结构破坏,紧密连接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发生改变,细胞因子IL-1β、TNF-α与IFN-γ表达水平上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spase-12、Bax和Bcl-2表达水平增加。结论:NP与OP单独或联合暴露均可通过改变肠道通透性、诱导大鼠肠道促炎细胞因子产生、降低抗氧化酶表达并诱导肠道细胞凋亡而对大鼠肠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本研究对于全面评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联合暴露的健康风险,探索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以及修订完善相关的卫生标准限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pH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5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值为6.0、6.5、6.8、7.5、8.0、8.5条件下,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肝过氧化氢酶(CAT),血清碱性磷酸酶(AKP),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及肝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蚌体内SOD、CAT、ACP和AKP活性在pH8.5时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新型的人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在153位氨基酸处引入突变,使Gly突变为Leu.将突变体hTNF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中,SDS-PAGE结果显示经IPTG诱导后,hTNF基因获得大量表达.通过Ni金属鳌合层析柱亲和层析获得到纯化的hTNF融合蛋白,Westernblot结果表明hTNF蛋白可与抗TNF的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荧光染色实验检测了hTNF蛋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紫心甘薯多糖对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紫心甘薯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以不同剂量的紫心甘薯多糖200、400、800 mg.(kg.d)-1分别给予小鼠灌胃,设立对照组,连续10 d作预处理,腹腔注射0.1%的CCl410 ml.kg-1建立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酶活力、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含量,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并进一步观察肝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紫心甘薯多糖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地抑制血清中ALT、AST、LDH、TBIL的升高和TP的下降,降低肝脏中MDA的含量,提高肝组织中SOD和GSH活性,减轻CCl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紫心甘薯多糖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柱状黄杆菌为刺激物,对褶纹冠蚌进行注射感染,在注射后3、6、12、24、48h后分别取血清、肝胰腺,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和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的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柱状黄杆菌感染后,实验组血清中的SOD活性在6h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GPX的活力在3h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GSH的含量在24h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实验组肝胰腺中GPX的活力在24和48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血清和肝胰腺中MDA和H2O2的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褶纹冠蚌注射柱状黄杆菌感染后,血清中各抗氧化指标比肝胰腺中的变化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探讨雷公藤红素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台盼蓝染色法、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雷公藤红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以及对细胞Fas、FasL和NF-κBP65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0.5~2.5 μmol·L-1浓度雷公藤红素作用24 h,HL-60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不加药物的对照组(P<0.05).当雷公藤红素浓度为1.5 μmol·L-1时,细胞凋亡率最高并呈时间依赖效应.雷公藤红素作用的HL-60细胞,可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1.5 μmol·L-1雷公藤红素可明显提高Fas和FasL阳性HL-60细胞百分率(P<0.05),但抑制细胞NF-κBP65的表达(P<0.05).从而得出结论:雷公藤红素可有效地诱导HL-60细胞凋亡,其机制与雷公藤红素可上调Fas、FasL基因及下调NF-κB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构建植物乳杆菌谷氨酸脱氢酶基因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蛋白。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ZDY 2013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谷氨酸脱氢酶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2a(+)上,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和镍柱亲和层析后获得目的蛋白,活性测定显示该蛋白具有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同时,对表达菌株的酸耐受性测定结果表明,细胞对pH 4.5的酸胁迫耐受性提高1.4倍。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植物乳杆菌ZDY 2013谷氨酸脱氢酶保护细胞抵御酸胁迫提供有益的参考。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