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化学转化法即化学共沉淀法,分别研究了强酸性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磁转化对相应所得树脂的磁性的影响,制得了磁性毫米级和微米级粒径的强酸性,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所得磁性树脂有磁性强,磁性物质分布均匀而且稳定,并保持树脂的原有特性。  相似文献   

2.
自制了大孔球形纤维素基阴离子交换树脂(PSC-AN),并利用化学转化法成功制备了大孔球形纤维素基磁性阴离子交换树脂(PSC-MAN)。对影响树脂质量磁化率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铁盐的配比为1∶10,EDTA的浓度为0.005 mol/L。对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化学转化法制备大孔球形纤维素基阴离子交换树脂(PSC-MAN)磁性强,在碱液中相当稳定,树脂磁化前后交换容量分别为Q前=1.33 meq/g、Q后=1.16 meq/g,即树脂基的交换容量基本不受磁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环氧基磁性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三氧化二铁—二乙烯三胺—双酚A环氧树脂首次合成了环氧基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实验结果表明,磁性树脂微球尺寸和吸附容量决定于树脂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一批典型的环氧基磁性树脂平均直径为0.15mm、吸附容量为3.3meq/g—R,磁化率为8.2emu/g—R,在酸性或碱性介质中稳定。实验数据也证实了这是一类优良的螯合树脂,对Zn~(2+)、Cd~(2+)、Hg~(2+)、Co~(2+)、Ni~(2+)、Pb~(2+)和其他二价阳离子有适当的螯合能力。但不吸附碱土金属离子,这和聚多胺树脂相同。  相似文献   

4.
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古埃磁天平法、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以及分光光度法等检测了化学转化法制备的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树脂内部磁性物质为Fe3O4,且在 树脂内部的孔道及表面分布均匀,均被封锁在树脂内部,因而,这类磁性树脂在碱性和中性盐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此外,树脂的磁化过程并不影响其交换容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用化学转化法制备球形纤维素基磁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最佳条件,即:将树脂在室温下浸渍于摩尔比为1∶2的Fe3 与Fe2 混合铁盐溶液中90min,然后,加入2mol/L的NaOH溶液,在搅拌下转化20min,Fe3 、Fe2 将转化为FeFe2O4并将均匀的分布在树脂的表面及大孔结构中,从而获取磁性树脂.并初步探讨了阳离子交换树脂磁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选用磁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NDMC)、磁性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NDMP)对Cu(II)、Ni(II)和丹宁酸(TA)复合组分污染物进行了去除实验。通过改变树脂组合方式,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NDMC与NDMP混合吸附的NDMC+NDMP工艺。在最优条件下,该工艺能够同时高效去除Cu(II)、Ni(II)和丹宁酸复合污染物,三者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4.3%、74.5%和93.0%。进一步对比分析了预负载实验与共去除实验的性能规律,推测出NDMC树脂共去除重金属离子和溶解性有机物(DOM)的作用机制,包括磁性颗粒对Metal-DOM络合物的吸附作用以及固相负载重金属离子与DOM的络合作用,且前者为主导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植物油原位环氧化中的催化性能,考察了树脂特性,树脂用量对植物油环氧化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制得的环氧大豆油主要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8.
PAN/PVC互贯大孔弱碱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腈/聚氯乙烯互贯型大孔球状母体(PAN/PVCMR—IPN母体)与含水乙二胺反应,制得了数种MR—IPN型聚(N一氨乙基)丙烯酰胺—聚乙烯乙二胺弱碱树脂。应用FT—IR及元素分析方法,研究了乙二胺浓度及用量、反应时间及温度对所得弱碱树脂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测定了所得弱碱树脂的离子交换性能,探讨了这类MR—IPN型双功能基弱碱树脂与其离子交换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所得弱碱树脂具有较高的含氮量和亲水性;动态及静态交换量分别可达5.1meg/g和7.17meq/g,3h基本可达到动态交换平衡,静态交换平衡约需6h。同时,树脂再生速度比其相应的交换速度快1倍,再生率均大于95%。  相似文献   

9.
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AIER)为载体.以络合剂EDTA为媒介物,制备了Pd-Cu双金属负载性型催化剂;以H2为还原剂,将催化剂应用于水介质中NO3-还原为N2的脱除反应;考察了双金属催化剂组成、载体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质及水介质中NaCl存在对还原脱除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凭借阴离子交换树脂对EDTA强烈的吸附作用及EDTA对金属离子的强螯合作用,可将大量的金属离子(Cu2 与Pd2 )结合到树脂表面,再通过水合肼的还原作用,可制得金属负载量高且结合程度牢的双金属负载性型催化剂Pd-Cu/AIER.在单纯含有硝酸盐的水溶液中,在催化剂Pd-Cu/AIER的作用下,NO3-只能被还原为NH4 ,不能还原为N2;水介质中大量氯离子的存在,能大大促进NO3-转变为N2的还原反应;载体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碱性越弱,最终制得的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越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一种制备聚苯乙烯磺酰氯的新方法。首先将商品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乙醇中用吡啶处理转化为磺酸吡啶盐树脂,然后与亚硫酰氯回流得到具有单一磺酰氯基团的树脂.这种树脂分别与乙烯多胺、α-氨基吡啶、1,2,4-三氮唑和2-氨基噻唑反应制得了一系列含氯碱性树脂。  相似文献   

11.
用微波炉加热使交联聚丙烯酸甲酯小球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解,制得弱酸性丙烯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加热时间、微波功率、溶胀剂、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体积和反应器的形状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废弃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在不同的炭化温度下,经过炭化活化工序,制备得炭化树脂 (CA).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明离子交换树脂表面的磺酸基经高温炭化-活化处理后,绝大部分发生热解反应,并生成了一定量的耐热砜基.炭化树脂的BET比表面积可达340.1m2/g.通过水溶液中苯酚吸附实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对苯酚的吸附量可达57.60mg苯酚/g炭化树脂,苯酚吸附量和BET比表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实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可以用Langmuir方程很好的拟合吸附平衡数据.  相似文献   

13.
新型酰乙基葡甲胺树脂的合成及吸硼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步法, 用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PS-Acyl-Cl)与葡甲胺反应制得一种同时含有α-酰乙基胺和邻羟基双官能团的新型酰乙基葡甲胺树脂, 考察了溶液pH值、 温度、 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酰乙基葡甲胺树脂吸附硼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该树脂对硼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 最大吸附量约为28.1 mg/g干树脂, 优于氯甲基树脂制得的硼特效树脂. 表明α-酰乙基胺和邻羟基双官能团对硼有双重或协同吸附作用. 该树脂在pH=6.0时对硼的吸附量最大; 温度对树脂吸附的影响不大; 树脂解吸率大于96%; 树脂重复使用5次后吸附量基本不变. 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吸附过程为液膜扩散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4.
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丙酮在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下合成二丙酮醇是一个2—Ⅰ级可逆反应。本文得到反应动力学方程和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大孔强碱树脂为笼树脂,衣康酸酯为交联剂,衣康酸酯和丙烯酸在笼树脂中交联聚合制得两性网笼树脂,考察了衣康酸单酯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找出了较好的合成条件.在该条件下两性网笼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6.
Ti4+修饰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制备环已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Ti^4 修饰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上进行了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吸附毗啶的FT-IR,证实了该催化剂表面具有Bronsted酸和Lewis酸性住是催化环己烯脱水反应的物质基础,实验结果表明:修饰树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Ti^4 交换容量对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活性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催化剂对环己醇脱水制环己烯反应的活性高,并得到该反应的优化条件如下:环己醇40g,催化剂5g,反应温度175℃,反应时问60min,在此条件下,环己烯的产率达89%。  相似文献   

17.
磁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磁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磁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三大类:粘结磁体、磁性高分子微球和磁性离子交换树脂的最新发展和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8.
α-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共聚体碱性水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3α-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大孔共聚体(MMA-DVB),研完了诸因素对碱性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100%糖醇为溶胀剂,以60% NaOH热水溶液为水解剂,在150℃反应4—10小时,酯基水解率可达90—95%。制得的弱酸离子交换树脂,其交换容量为9meq/g。树脂机械强度良好。  相似文献   

19.
离子交换法提取L-苯丙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一种用离子交换树脂提取L-苯丙氨酸的方法,针对本研究体系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L-苯丙氨酸,以浓度为0.5%氨水进行洗脱,收集的流份经D354阴离子交换树脂脱色,浓缩结晶后得L苯丙氨酸成品,总提取收率为80%。  相似文献   

20.
合成乳酸正丁酯的主要催化剂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汤长青  杜新玲  王伟 《化学研究》2003,14(3):55-57,63
综述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氨基磺酸、甲基磺酸、维生素C、稀土化合物、硅胶固载硫酸钛、硫酸铁铵、硫酸氢钠、磁性固体超强酸、酸改性高岭土、杂多酸(盐)等数种不同催化剂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硫酸氢钠、磁性固体超强酸、硅胶固载硫酸钛、活性炭固载杂多酸五种催化剂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的酯收率较高,具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