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傅献彩教授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随后在中央大学化学系、南京大学化学系从事化学教育工作60余年,1990年退休,2013年8月22日因病在美国逝世,享年93岁。先生平静低调地"走"了,人已去再见无日,精神永存是后学楷模。先生毕生孜孜不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是著名物理有机化学家、光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佟振合先生八十华诞。先生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系,1983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亚太地区光化学会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学报》2008,(7):I0001-I0002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何炳林先生于2007年7月4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9岁。何炳林先生1918年8月生于广东番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2年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学位并在美国纳尔哥公司任有机化学高级研究员。1956年何先生和夫人陈茹玉先生怀着强烈的  相似文献   

4.
深切缅怀钱宝钧先生(一九○七~一九九六年)老一辈著名的高分子和化学纤维科学家、《高分子学报》顾问编委钱宝钧先生于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六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钱宝钧先生1907年生于江苏无锡,早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工业化学系,1935年考取第三届庚款...  相似文献   

5.
<正>王佛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和教育家,为感谢王先生为中国高分子科学研究和教育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并为后辈青年人树立楷模,2021年7月,《高分子学报》张希主编组织了本期“庆祝王佛松先生90华诞”专辑.然而,就在专辑即将完稿之际,王佛松先生却不幸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31日下午与世长辞.惊闻噩耗,不胜哀痛,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化学家,本期专辑也因此更名为“王佛松先生纪念”专辑.  相似文献   

6.
<正>闵恩泽先生1924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获得学士学位,1951年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获得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五十多年来,闵先生一直致力于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科学技术的研究.他长期在炼油催化剂领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奠定了  相似文献   

7.
《大学化学》2015,30(3):1-2
<正>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徐光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4月28日上午10时18分于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95岁。徐光宪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他热爱祖国、奉献科学、服务人民、关爱晚辈,七十年如一日活跃于科研和教育第一线。徐先生192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绍兴。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正>江龙,福建建瓯人, 1933年1月1日生于上海.物理化学家,我国胶体与界面科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12月31日仙逝.江龙先生195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 1960年开始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历任感光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正>闵恩泽先生,教授级高工,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93年)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192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51年7月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学科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后进入石油工业部  相似文献   

10.
前仆后继后辈继志行地泣天悲先生驾鹤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我国杰出的化学家、我刊名誉顾问、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唐敖庆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7月15日11时15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3岁。唐敖庆院士1915年11月生于江苏宜兴,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并留校  相似文献   

11.
<正>蔡启瑞,福建同安人,物理化学家,中国催化科学研究与配位催化理论概念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蔡启瑞先生1914年1月7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同安,193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留校任教,担任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结构等课程助教.1947年被选派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学深造,195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克服障碍,于1956年回到厦门大学,担任结构化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后在厦门大学组建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催化教研室.蔡启瑞先生一直在厦门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毕生奋斗在催化科学研究的第一线.历任厦门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固体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29日,我们敬爱的导师张滂院士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作为学生的我们悲痛万分。师恩难忘,谨以此文作为对先生的纪念,并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感谢与怀念之情。张滂先生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毕业后曾作为老一辈有机化学家吴学周先生的助手开展研究工作。1945年留学英国,先后就读于利兹大学和剑桥大学,1949年7月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据了解,张滂先生是第一位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张先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国效力,投身于祖国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3.
化工部原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原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委员会委员、《高分子通报》顾问吴祥龙先生因病于1989年7月31日九点十五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吴祥龙先生浙江嘉兴人,192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曾在武汉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河北医学院、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分子学报》副主编钱保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2年3月17日在武汉逝世,享年76岁。1916年生,江苏江阴人,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47年赴美深造,受教于Mark,功读高分子获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81年调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任院长兼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他是《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应  相似文献   

15.
著名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张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9日17时5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张滂先生1917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张滂先生的父亲张子高教授是著名化学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教务长、  相似文献   

16.
应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的邀请,日本国膜学会会长、京都大学教授中垣正幸先生于1983年7月18日来长春讲学。中垣先生早年从事胶体光散射的研究工作。从70年代开始膜物理化学的研究工作,1976年创立《膜》杂志,1978年创立日本膜学会。在长春期间,中垣先生围绕膜物理化学中脂质单分子膜、双分子膜及脂质体;物质传输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及键图;膜电位及带电膜的物质渗透等内容,进行了以下10个题目的讲演。1.膜与膜的机能;2.成膜功;3.脂质单分子膜;4.双分子膜的稳定性及非对称  相似文献   

17.
<正>计亮年先生1934年4月20日出生于上海,195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1958年经核工业部选派,参与筹建我国第一所培养制备核材料的高等学校——衡阳矿冶工程学院(现为南华大学),并在化学系任助教、讲师,兼物理化学教研计亮年院士室主任.1972年调入广东工业大学.为发展,1975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正>黎乐民,广东电白人,中国著名量子化学家和理论无机化学家.黎乐民先生于1935年12月6日出生于广东省电白县,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转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59年在该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1965年师从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家徐光宪院士,攻读核燃料络合物化学专业研究生.1965年研究生毕业后继续留在北京大学技术  相似文献   

19.
庄长恭(1894~1962)先生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和教育家,是我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和中国有机微量分析的奠基人。纪念庄长恭先生诞生一百周年暨铜像揭幕仪式(以下简称“纪念和揭幕仪式”)於1994年12月26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隆重举行。 庄长恭先生1894年12月25日出生于福建泉州。早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任东北大学化学系教授兼化学系主任。1931年赴德国哥丁根大学和慕尼黑大  相似文献   

20.
实施全面化学教育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安邦教授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 ,毕生致力于人才培养工作。先生长期从事化学基础课教学 ,由于其讲课丰富、生动形象 ,在解放前已名誉金陵 ,所著“无机化学教程”仍为经典之作 ,文革以后先生年事已高 ,致力于培养中青年教师。在此期间先生力主改革 ,对教学思想发表了许多精辟之言。早在 6 0年代 ,先生就提创启发式教学 ,著有“启发式八则”一文。他一贯重视实验教学 ,明确反对“抓方配药”式的实验教学 ,大力提倡加强实验室建设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使学生做实验如同化学家做研究一样 ;为此先生用自己的科研奖金在我院设立“戴安邦实验奖” ;特别是他提出的“全面化学教育”的思想在我院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起到指导作用。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 1 991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基地方案的制定和实施”97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并于 1 998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中期评估中获得优秀基地的称号 ,  1 999年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基地挂牌验收。在戴安邦教授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将本院十年来的人才培养及基地建设的成果作一总结 ,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