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十一碳烯醇和碘戊烷为原料,经过苯甲酰基保护、9-硼双环[3.3.1]-壬烷(9-BBN)硼氢化后氧化、氯铬酸吡啶盐(PCC)氧化、Wittig反应、脱苯甲酰基五步反应得到顺-11-十六碳烯-1-醇(Z11-16:OH),五步反应总收率53%.顺-11-十六碳烯-1-醇经PCC氧化或Ac2O乙酰化分别得到顺-11-十六碳烯-1-醛(Z11-16:Ald)、顺-11-十六碳烯-1-醇乙酸酯(Z11-16:Ac),目标化合物及主要中间体结构经NMR,IR和MS确证.合成方法路线短,操作简便,收率较文献中的方法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二甲亚砜钠盐和四氢呋喃作为碱和溶剂,应用聚合物Wittig试剂合成顺-10-十六碳烯-1-醇5,产率315,选择性可达90%.5经异构化得反式-10-十六碳烯-1-醇6,6的异构体比例达到生物活性要求.6氧化后得到桃柱螟性信息素--反-10-十六碳烯-1-醛7.产物结构均经IR.NMR,MS和元素分析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
从简单原料乙炔出发,通过炔对丙烯醛的加成得到7-溴代-(4z,6E)-庚二烯醛,经乙二醇保护、Pd催化偶联、水解等步骤立体选择性地得到松毛虫性信息素前体(4Z,6E)-十一碳二烯醛.  相似文献   

4.
一种合成亚洲玉米螟性外激素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一种合成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性外信息素新方法:即将10-十一碳烯-1-醇乙酸酯经硼氢化反应得到12-十四碳炔-1-醇乙酸酯,再进行定向还原反应.这样就将原来的五步合成反应缩短到两步.最后分别得到高纯度的(E)和(Z)-12-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产品中双键的位置借毛细管气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仅得到了确定.反应中间体12-十四碳炔-1-醇也可从2-十三碳炔-1-醇经过“炔键移位反应”(Zipper reaction)、甲基化和乙酰化反应而得到。  相似文献   

5.
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的简便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复初  林军  汪有初 《有机化学》1995,15(5):546-549
从Z-15-二十四碳烯酸(1)出发, 经关键中间体13-十四碳烯-1-醇醋酸酯(4)。以CoCl2-Ph3P-NaBH4为催化体系异构化合成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Z/E-12-十四碳烯-1-醇醋酸酯(5)。经GC测定, 其Z、E比例接近1:1。  相似文献   

6.
以二甲亚砜钠盐和四氢呋喃作为碱和溶剂,应用聚合物 Wittig 试剂合成顺-10-十六碳烯-1-醇5,产率31%,选择性可达90%。5经异构化得反式-10-十六碳烯-1-醇6,6的异构体比例达到生物活性要求。6氧化后得到桃柱螟性信息素——反-10-十六碳烯-1-醛7。产物结构均经 IR、NMR、MS 和元素分析等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7.
粘虫是一种多食性害虫,分布极广。它的危害对象包括麦类、水稻、玉米等十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1979年Takahashi等首先确定粘虫雄蛾(Mythimna Separata male)的性信息素,这是由8:1比例混合的(Z)-11-十六碳烯-1-醇乙酸酯3和(Z)-11-十六碳烯-1-醇4组  相似文献   

8.
顺-11-十六碳烯醛是鳞翅目昆虫信息素的主要组份, 本文研究了它的合成从顺-5-癸烯醇-1得相应的对甲苯磺酸酯, 再与格氏试剂反应在Li2CuCl4催化下进行偶联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2-(Z-11-十六碳烯氧基)四氢呋喃.  相似文献   

9.
滕有为  孟岳 《合成化学》1993,1(2):129-133
分别以10-十一碳烯酸和丙炔醇为起始原料,通过炔化物路线(第1个中间体是10-十一碳炔醇-1(5),第2个中间体是10-十六碳炔醇-1(8))分别立体选择性合成了桃柱螟性信息素成分(E)-10-十六碳烯醛(1)和(Z)-10-十六碳烯醛(2)。  相似文献   

10.
发展了一种新型、实用性的以溴化亚铜为催化剂,以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为添加剂,在空气条件下进行氧气氧化苄醇的催化体系.各种一级或二级苄醇及烯丙醇可以以高的产率及选择性转换为相应的醛和酮.该过程为无溶剂反应,同时不需要使用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类助氧化剂.  相似文献   

11.
耳壳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耳壳藻中分离得到5种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分析确定为3-十六烷酰氧基-2-(11Z)-二十碳烯酰氧基-丙三醇-1-β-D-半乳糖甙(1)、马尾藻甾醇(2)、岩藻甾醇(3)、α十六烷酸甘油酯(4)、二十一烷酸十八烷酯(5).其中(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等摩尔的甲硼烷甲硫醚(H3B·SMe2)与四溴化碳在60℃下反应20h,定量得到一溴硼烷甲硫醚。从链端烯烃、一卤硼烷甲硫醚和2-[7-辛炔-1-氧基]四氢吡喃及其8-溴代衍生物出发,经硼氢化反应和Zweifel的顺-,反-烯烃合成法,立体选择地合成了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Z)-7-十四烯-1-醇乙酸酯9a、(Z)-7-十六烯-1-醇乙酸酯9b、(E)-7-十四烯-1-醇乙酸酯12及其相应的醇13。产物经GC分析和MS、1H及13C NMR数据证实了它们的纯度和几何构型。  相似文献   

13.
天然产物桉烷-4(15)-烯-1β,7α-二醇(Y019)从植物中间锦鸡儿中分离得到,初步的药理活性研究中发现具有抗稻瘟霉活性.我们从原料1,3-环己二酮出发以线性步骤11步反应9.4%的总产率,首次完成了天然产物桉烷-4(15)-烯-1β,7α-二醇的不对称全合成,为进一步的药理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从简单原料乙炔出发, 通过炔对丙烯醛的加成得到7-溴代-(4Z,6E)-庚二烯醛, 经乙二醇保护、Pd催化偶联、水解等步骤立体选择性地得到松毛虫性信息素前体(4Z,6E)-十一碳二烯醛.  相似文献   

15.
氮气保护下,以4-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和2-丁炔酸酯类化合物为原料,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DBU)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经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11个新型4-羟基香豆素烯醚衍生物(3a~3k),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HR-MS(ESI)表征,其构型经H-H NOESY谱确定为Z构型。考察了投料比r[n(2-丁炔酸乙酯,2a) : n(4-羟基香豆素,1a)]、溶剂、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3a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r=1.2,乙腈为溶剂,DBU作催化剂,于80 ℃回流反应18 h]下,3a收率最高(70%)。  相似文献   

16.
松毛虫性信息素(5Z,7E)-十二碳二烯醇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简单原料乙炔出发,通过炔对丙烯醛的加成反应得到7-溴代-(4Z,6E)-庚二烯醛,再经乙二醇保护、Pd催化偶联、水解、Wittig反应和还原等步骤,立体选择性地得到松毛虫性信息素(5Z,7E)-十二碳二烯醇,其结构通过IR,NMR和MS等技术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7.
采用薄层色谱成功地分离了3,3-乙撑二氧-△5(10),9(11)-雌甾二烯-17α(1-丙炔基)-17β醇的环氧化产物3,3-乙撑二氧-5α,10α-环氧-△9(11)-雌烯-17α(1-丙炔基)-17β醇(简称Iα)和3,3-乙撑二氧-5β,10β-环氧-△9(11)-雌烯-17α(1-丙炔基)-17β醇(符称Iβ),并对Iα和Iβ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其结果在红外谱图,核磁实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8.
由于昆虫信息素研究的需要,我们曾于1979年合成了顺、顺、顺-3,6,9-二十碳三烯(1)和顺、顺、顺-3,6,9-二十一碳三烯(2),最近Conner等报道,1和2为鳞翅目昆虫信息素组分,并发表了以亚麻油酸及亚麻油醇为原料的合成路线。本文报道我们的合成路线,以丙炔醇为原料,经2-戊炔醇-[1](3),1-溴-2-戊炔  相似文献   

19.
刘怡宏  徐志南 《合成化学》2007,15(2):241-243
在CH2Cl2-H2O-NaCl溶液中,香叶醇的末端烯丙基经电解转变成烯丙基氯化物(2),2与二甲胺反应生成末端烯丙基胺(3),3再用过氧乙酸氧化形成烯丙基二甲基胺氧化物后,通过[2,3]-σ重排,再经锌粉还原得到辅酶Q10的重要中间体——2E,6E)-8-乙酰基-2,6-甲基-2,6-辛二烯-1-醇(7),7的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且全为末端反式烯丙型醇。  相似文献   

20.
刘彬  曾瑞昌  娄大伟 《合成化学》2020,28(9):791-795
利用炔化物路线合成二化螟性信息素-(Z)-13-十八碳烯醛(1)。以1,12-十二烷二醇为原料,经单边溴化,羟基保护,偶联反应,选择性还原,去保护,氧化得到目标产物。反应共6步,总产率可达45%,各产物结构经1H NMR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