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提高容量分析的准确度,首先要考虑的是减小终点误差。终点误差是由于终点与等当点不一致所引起,当然与指示剂选择是否恰当有关。但更基本的因素是滴定体系本身的情况——化学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要减小终点误差,就必须从这两方面同时考虑。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对于终点误差的种种错误认识,归纳起来不外是:不顾及滴定反应进行的完全度,将注意力集中于寻找指示剂上;忽略指示剂的选择,将等当点时未起反应的被测物的百分数误认为是终点误差。  相似文献   

2.
一种统一的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登柏 《大学化学》1986,1(4):36-39
关于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公式近年来讨论较多。这些文献所提出的计算式,大多是将氧化还原滴定分为参加反应的两个电对都是对称性电对和有不对称电对参加反应等情况,加以分别讨论,计算公式的形式和推导过程都较为复杂,缺乏统一性。有的计算式以滴定剂O_T、被滴定剂R_x的克式量电位和终点电位E_(ep)表示;有的以终点电位E_(ep)和等当点电位E_(εq)之差△E表示。正如文献所指出的那样,终点误差固然和终点电位与等当点电位的差别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有关,即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有关。因此,终点误差公式应该同时反映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滴定分析的终点误差随待测物浓度、反应平衡常数这两个因素变化的准确规律,推导了有别于林邦终点误差公式的终点误差计算式,根据该式可以判断每个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合在配位滴定分析和酸碱滴定分析的具体应用,结果发现:这两个因素其大小的变化不会一定导致终点误差绝对值的单调变化。  相似文献   

4.
佟玲  田应朝 《大学化学》1990,5(5):31-36
终点误差是分析化学教学中滴定分析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分析化学教材对此均有讨论.本文从终点误差的定义出发,根据反应的摩尔比关系,导出计算终点误差的通式,并结合终点时的物料平衡与电荷平衡关系,导出不同类型滴定反应的终点误差计算式,同时讨论该误差公式在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络合滴定中的应用.这些公式较一般的分析化学教材所采用的公式更加容易理解和便于计算,虽然不能包括全部滴定分析误差的计算,但具有较大的普遍性.由于公式是根据反应的摩尔比关系而不是当量关系导出,  相似文献   

5.
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公式和误差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讨论较多。Hulanniki导出的终点误差公式是以滴定剂O_T的克式量电位E_T~(0’)被滴定物质R_x的克式量电位E_T~(0’)和滴定终点电位E_(end)表示的,对于这一氧化还原反应,其表达式为上式只适用于两个半反应都是对称电偶的情况。赵藻藩和王洪英讨论了一个半反应是不对称电偶时的终点误差公式,在此基础上,刘道杰等又讨论了两个半反应都是不对称电偶时的终点误差公式。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很复杂,这也许是给分析化学教学和实际  相似文献   

6.
邵利民 《化学通报》2017,80(3):307-311
终点误差是高等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当前分析化学教材多采用浓度定义式,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各种计算式。这种"公式化"的策略简单方便,但是没有实现统一计算,记忆负担重,而且难以解决复杂问题。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体积定义式完全等价于浓度定义式,从而为通过体积定义式统一计算终点误差提供支持,同时消除对体积定义式的误解。结果表明,体积定义式具有适用范围广、记忆负担轻、以及运算强度低的优点,能够统一四大滴定的终点误差计算。此外,对现行教材中的终点误差计算策略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剖析了现状,讨论了林邦公式在终点误差统一计算方面的缺陷,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酸碱滴定终点误差计算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不同滴定体系提出不同的计算公式;另一类是仿造林邦误差公式,但不同体系的终点误差计算公式形式上仍不相同。至今未有简明且通用的计算方法。本文从酸碱滴定反应的本质出发,首次明确提出了适用于所有酸碱滴定体系的终点误差计算方法,并做了深入的论证。即只需写出化学计量点时滴定产物的质子平衡式,左右两式之差即为滴定终点误差。简明通用,可大大简化相应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苏铁军 《大学化学》2023,(2):277-282
非对称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不仅与滴定终点的电势有关,还与滴定产物的平衡浓度有关,这给终点误差的计算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在综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物料平衡、电子平衡和能斯特方程等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滴定产物平衡浓度和滴定体积比为未知量的耦合方程组。基于Scilab求解了该方程组,将求解结果代入相关计算公式,所得终点误差与文献值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9.
酸碱滴定终点误差计算通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良萍 《大学化学》1988,3(1):55-57
在酸碱滴定中,当滴定终点与等当点不完全吻合时,便产生了终点误差。有的分析化学教科书以及杂志上曾介绍过不少计算方法,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得到不同的计算式,并作了较多的近似处理。本文从滴定曲线方程出发,推导出一个比较精确的终点误差计算通式,且可编成计算机运算程序,适应于各种条件下一元酸碱或多元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杜运清  刘东 《大学化学》1994,9(2):46-49
在涉及具体指示剂时的混合离子(M,N)络合滴定中(K_MY>K_NY),从理论上判断M能否准确滴定的方法应是:将N与EDTA的反应作为主反应的副反应处理,计算终点误差,依其值大小和滴定条件下N与指示剂显色与否作出判断.用条件lgc_M~(SP)·K’_MY≥6和△lgcK’≥6及△lgc_N~(SP)·K’_(NIn)≤-1进行判断,其结论不可靠;因为它不能说明检测终点时的△PM(或△pM’)和终点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罗登柏 《大学化学》1987,2(6):31-35
在滴定分析中,用误差图来讨论与终点误差有关的问题十分方便。例如,络合滴定的误差图,清楚地反映了TE、K_(ML)、ΔPM和C_M四者之间的关系,若知其三者,可由图求出其四来。孟凡昌等移用络合滴定误差图讨论了最简单的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问题,即参加反应的两个电对都是对称性电对,且滴定剂的n_T等于被滴定剂的n_x的情况。我们曾提出一个适用于各种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的公式,本文以此为基础,得到一个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图(见图1),表示终点误差TE、终点与等当点pe值之差Δpe及等当点pe_(eq)与被滴定剂克式量pe~0之差Δpe~□三者的关系。利用该图可以进行各种复杂情况的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络合返滴定终点误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络合返滴定终点误差探讨任树林,刘珍叶,贺万吉(延安大学化学系陕西716000)在络合滴定分析中,尽可能采用直接滴定法。但有时由于被测金属离子没有合适的指示剂,或是与配位体反应较慢等原因,不得不采用返滴定的方法。对于返滴定终点误差的求算,有关文献虽有介...  相似文献   

13.
苏铁军 《化学教育》2020,41(6):17-21
终点误差计算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但在通行的分析化学教材中,所列出的终点误差计算公式形式繁多,不便于学生掌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推导了一个新的终点误差体积比定义式,并依据质子平衡原理,进一步构建了计算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通用公式。运用该公式可实现对各种类型酸碱滴定终点误差的精确计算。  相似文献   

14.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终点误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ep)与等当点(eq)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滴定误差)。终点误差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大家知道,在一般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对酸碱、络合和沉淀滴定中的终点误差问题都有较详细的讨论,而对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终点误差问题却很少提及,故对分析化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近年来,Brinkman、Bishop和Hulanicki等对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终点误差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在他们的工作基础上,从教学的需要出发,对氧化还原滴定中的终点误差问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讨论较多,但发表的一些终点误差公式大都较为复杂,不便记忆运用,一般也仅限于计算终点误差。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以ΔPe表示的氧化还原滴定终点误差通用公式,形似林邦误差公式,既可以计算终点误差,又能判断滴定的可行性,还能计算突跃范围,适  相似文献   

16.
滴定分析基本问题教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R ingbom的副反应对四大滴定分析———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及沉淀滴定分析中的基本内容如滴定反应常数、副反应系数、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和终点误差的统一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苏铁军 《化学教育》2021,42(4):51-55
依据终点误差的体积比定义式,滴定分析中所加入滴定剂的体积与待测体系的初始体积之比是计算终点误差的关键。建立了配位滴定中关于体积比的一般方程,提出了求解该方程的迭代策略,并给出了终点误差的计算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适应范围广、计算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氧化还原理论,总结了广义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公式。该公式包括原来的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公式,以便于滴定分析进一步系统化。  相似文献   

19.
邵利民 《化学通报》2012,(10):952-956
终点误差是滴定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现行教材中众多导出公式致使终点误差的计算过于复杂。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高效的计算策略,统一了酸碱滴定、配位滴定以及氧化-还原滴定的终点误差计算;此外,还将准确滴定判别统一到终点误差的计算中。各种实例显示,这种策略不要求记忆任何导出公式即可完成计算,而且运算强度低。公式的统一性以及运算的便捷性极大地简化了终点误差的计算,在教学中能够显著减轻学生的记忆和运算负担,提升学习兴趣,从而能够将学习重点放在滴定体系的分析和处理上。本研究作为当前形势下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尝试,对传统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去冗存精,使其简明凝练,重点突出,定量分析的主旨更加明晰。  相似文献   

20.
闭凤丽  尹华勤  甘峰 《化学通报》2015,78(9):859-863
滴定分析终点误差的计算是分析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终点误差的计算可以对滴定方法的准确度、指示剂的选择等做出评价。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分析化学教科书在介绍终点误差的计算时都直接采用了Ringbom公式。与此同时,国内的许多科学工作者对Ringbom公式进行相应的改进,并试图将其拓展到四大滴定分析中。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外的分析化学教材中却基本不提及Ringbom公式。本文对终点误差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探讨。我们指出,(1)Ringbom公式在建立过程中采用了不恰当的基准,同时采用了近似处理,这使得它仅仅是一个近似公式,因而不应当对其有过度的倚重;(2)Ringbom公式向四大滴定的拓展值得商榷。我们建议,应该从终点误差的定义出发,以滴定终点体积比和化学计量点的体积比为基础,建立合理、准确和简洁的终点误差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