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分子束注入深度与加料效率是分子束加料研究中的基本课题.在近期开展的超声分子束注入实验中,发现分子束注入深度与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密度、分子束源的气压和温度有直接关系,获得了分子束注入深度的定标律.在低温气体源(液氮冷却)的分子束注入实验中,发现分子束流中形成了团簇,其注入深度超过30 cm,分析了在低温气源分子束注入实验中的团簇现象. 关键词: 超声分子束注入 注入深度 加料效率 团簇  相似文献   

2.
在环流器等离子体中用超声分子束流注入加料,引起密度峰化和约束改善,其主要机制归结为加料粒子的注入深化和密度上升率(注入效率)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经过改进的超声分子束流注入HL-1M装置等离子体利用边缘Hα线辐射、径向可伸缩的静电探针和顺着束流注入方向的CCD摄像等诊断技术,考察了粒子注入口及注入口附近区域电子温度和密度沿径向分布的变化,研究了分子束粒子注入等离子体的所谓“冷通道模型”及其效应。  相似文献   

3.
原子束和分子束[1]广泛地应用于研究气体中分子的速度分布,原子之间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截面,原子与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反射和衍射现象,以及与原子和分子的激发和电离有关的问题. 在光谱学中,分子束是一种借以避免碰撞和消除多普勒加宽,从而获得高分辨率的传统方法.但是由于常规光源的低强度和分子束的低密度,使分子束在光谱学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六十年代产生了激光器,特别是后来发展了调频激光器,激光的高光谱亮度使分子束光谱学又获得了新的动力.本文就分子束及其在激光光谱学中的应用作一简短的评述. 一、分子束技术 虽然分子束技术根据…  相似文献   

4.
HL-1M装置超声分子束流注入过程中的团簇现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HL-1M装置上最近改进后的超声分子束流加料实验中,发现边缘等离子体的Ha线辐射信号沿大环方向同有序变化。在超声分子束注入口附近区域,Ha信号为长方形正脉冲,类似于分子束注入脉冲,而在远离注入口区域的边缘Ha信号为负尖脉冲。在注入口附近区域,用静电探针测得的径向电子温度和密度在超声分子束注入期间分别下降和上升了一个数量级。CCD相机拍摄分子束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Ha线辐射强度分布等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5.
HL-1M装置高气压超声分子束加料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声分子束注入作为一种新的托卡马克加料方法,已成功地开发和应用于环流器新一号(HL1M)和超导托卡马克HT7.近期开展的高气压超声分子束注入实验,在束流中发现了团簇流,其注入等离子体深度超过17cm.电子密度上升率接近于小型冰弹丸加料.多脉冲超声分子束注入形成电子密度阶梯形上升,类似于多弹丸加料效果,电子温度剖面呈中空分布.描述了在HL1M装置同一次欧姆放电等离子体中超声分子束与冰弹丸加料效果的实验比较. 关键词: 超声分子束 托卡马克 团簇 加料  相似文献   

6.
石俊杰  郝建红  张芳  赵强  范杰清  沈硕  董志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12):124004-1-124004-6
模拟研究了非理想氢原子束在真空环境下的长程传输效应。根据中性化程度的不同,将非理想束分为欠中性束和过中性束。通过建立束流传输的准电磁模型,研究了束流密度、中性化因子、空间磁场和弹性散射等因素对非理想氢原子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欠中性束,负氢离子的存在对氢原子的传输几乎没有影响,因此欠中性束的发射装置可以考虑去除偏置磁场,以减小设备体积和质量;对于过中性束,束流损失率与束流密度和中性化因子有关,即束流密度越大,束流损失越大;中性化因子越高,束流损失就越高;而无论是欠中性束还是过中性束,空间磁场和粒子间的弹性散射对其传输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分子束外延制备的高质量CdTe/Cd0.64Zn0.36Te多量子阱结构的光学性质,由变温光致发光光谱讨论了随温度升高辐射线展宽和辐射复合效率降低的机理.在变密度激发的皮秒时间分辨光谱中,发现不同激发密度下发光衰减时间不同,并研究了它的机理.在高激发密度下观测到n=2的重空穴激子发光.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以氮气作为载气,利用266nm的YAG激光对三乙胺分子进行多光子电离研究.实验发现随着脉冲阀与skimmer距离x由小变大,到达电离中心的超声分子束强度先急剧下降,后趋于平缓,且激光相对于脉冲阀延时在一定范围的变化对超声分子束这种强度的变化趋势影响不大.分析认为,超声分子束强度的变化是由于x改变时,到达电离中心的分子数密度n和温度T的变化引起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超声分子束强度随x变化与n及T的理论数值模拟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9.
HL-2A装置电子回旋共振加热时,氘脉冲超声分子束穿越分界面,等离子体各项重要参数,包括等离子体储能、极向比压、中平面线平均密度、中心密度和温度上升,中子产额急剧增加. 超声分子束注入有可能较常规脉冲送气在台基顶部提供较强的粒子源,被认为是可供ITER替换脉冲送气的加料方法之一. HL-2A装置氢超声分子束注入的平均速度约为1.7km,与溢流(分子流)注入真空的速度测量作了比较. 关键词: 超声分子束注入 托卡马克 飞行时间法 加料  相似文献   

10.
沈硕  张芳  郝建红  董志伟  赵强  范杰清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0,32(10):104002-1-104002-6
考虑到中性粒子束对近地轨道太空垃圾的清理作用以及在太空探索中的潜在应用前景,研究了中性粒子束在亚轨道空间长程传输过程中影响束流能量和密度损失的主要物理机制,重点分析了剥离效应对束流损耗的影响。中性束剥离效应包括束流粒子之间碰撞导致的自剥离效应和其与大气粒子碰撞导致的剥离效应。以束密度随传播距离变化的方程为基础,通过引用几何因子来表征束流的自剥离效应强度,建立了剥离效应机制下束流的传输模型,由此评估了束流自剥离效应在中性束长程传输中对传输距离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的高度,当中性束密度大于空气粒子密度时,自剥离效应的影响将非常突出,随着传输高度的升高,即使束密度和空气密度同时降低维持量级一致,自剥离效应对传输距离的影响在大几何因子的情况下仍会增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具有定向速度的超声分子束注入技术,研究了HL-2A装置在较低加热功率条件下实现L-H转换的等离子体放电特征,从边缘密度分布的差异比较分析了普通送气和超声分子束注入对L-H转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L-2A装置上采用超声分子束注入可直接触发L-H转换,明显降低L-H转换功率.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发现,利用超声分子束注入实现L-H转换的最低加热功率,比同等条件下采用普通送气实现L-H转换的最低加热功率减少约10%.  相似文献   

12.
BEPC电子直线加速器束流线改进和e,π试验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BEPC电子直线加速器上建立起了E1,E2,E3试验束,其中E1初级束专门提供给强流慢正电子装置应用,E2束是初级正/负电子束,E3为次级高能e±,π±和质子等单粒子试验束,其动量连续可调.粒子定位误差0.2—0.4mm,混合负粒子计数率3—4Hz.已成功地为BESⅢ的TOF探测器模型测试提供试验束流.  相似文献   

13.
HL-1M装置高气压分子束注入下边缘等离子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HL-1M装置的高气压分子束流注入加料实验中,利用提高注入口气源的气压来提高超声分子束流的速度和增加入射的粒子密度,从而改变了边缘电场、等离子体旋转速度和边缘静电雷诺胁强。利用马赫/郎缪尔探针组测量了HL-1M装置刮离层的边缘雷诺胁强、等离子体极向旋转、径向和极向电场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分子束流速度和粒子密度的增加,延伸了分子束流的注入深度,提高了注入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HL-1M装置实现了一种新的气体加料改善约束的方法-分子束注入(用多脉冲高速分子束注入加料)。多脉冲分子束注入加料可以控制等离子体密度分布、改善约束性能和提高密度极限。HL-1M托卡马克的多脉冲分子束注入得到了高的加料效率、改进了能量约束并维持了较高的密度峰化截面。分子束加料τE的改善和Qn 值的增加可与HL-1M装置的小弹丸注入和ASDEX的小弹丸注入结果相比拟。脉冲高速分子束是由高压氢分子气体通过拉瓦尔(Laval)喷口形成的。在实验中CCD相机可以用于研究分子束与离子体相互作用的许多复杂物理现象,用它拍摄分子束在等离子体中的辐射云照片是研究分子束辐射过程极其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质子治疗装置的束流扩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扩展质子束流的双环双散射体方法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它的束流分布函数与束利用率和束分布均匀性的关系, 以及照射野形成距离的改变和束偏离对束流分布的影响. 计算了散射体的厚度与照射野的关系, 并提出了用液体散射体代替固体散射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用分子束外延在GaAs衬底上生长了CdSe/CdMnSe多量子阱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XRD)、变密度激发的PL光谱、变温度PL光谱和变密度激发的ps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CdSe/CdMnSe多量子阱结构和激子复合特性.讨论了随温度升高辐射线宽展宽和辐射复合效率降低的机理.发现不同激发密度下发光衰减时间不同,认为它的机理可能是无辐射复合引起的.在该材料中观测到激子激子散射发射峰,它被变密度激发和变温度PL光谱所证实. 关键词: CdSe/CdMnSe 量子阱 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7.
共振、混沌与束晕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强流束中的非线性共振、混沌与束晕形成的关系.给出强流束中非线性共振范围的表达式及其随束流空间电荷效应变化的数值结果和图表曲线,提出由非线性共振而激发的束晕形成的空间电荷效应极限,并分析束晕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BEPCⅡ-Linac束流光学和轨道校正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BEPCⅡ的总体要求,对直线注入器的强流电子束和正电子束进行了系统的束流光学模拟和优化研究.提出了束流光学的自动校正环路.系统地研究了束流初始偏轴和加速器部件的安装误差对束流归一化发射度和轨道偏移的影响.提出了采用“一对一”的束流轨道校正机制,以有效抑制这些影响,确保直线注入器的束流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用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加料的超声分子束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超声分子束的特性、强度及其角分布表明它将是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加料的一种良好选择。研究了分子束的空间结构及可能的消融机理。  相似文献   

20.
张希清  徐征等 《光子学报》2000,29(Z1):317-320
用分子束外延在GaAs衬底上生长了CdSe/CdMnSe多量子阱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XRD)、低激发密度下的PL光谱和变密度激发的ps时间分辨光谱研究了CdSe/CdMnSe多量子减时间不同,认为它的机理可能是无辐射复合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