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制约高中生化学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金锁  刘燕  刘冷 《化学教育》2011,32(1):52-54
高中生对化学及化学实验的认识不足,有些学校不重视实验课,该开的实验不开,不少化学教师的课不能令学生满意,学生缺乏适宜的化学学习方法。化学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及生产的联系,加强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化学1》"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为例,分析了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差异性,提出了要实现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把握衔接点的差异性,引导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加强实验思想观念的渗透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熊言林 《化学教育》2002,23(2):40-42
本文介绍通过了解国家级培训班学员情况,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促进学员交流等措施,有效地培养学员化学实验能力和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历晶  刘瑞 《化学教育》2020,41(17):66-71
理性思维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点之一,是化学课程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理性思维的精神实质在于追求本原,是一种与直觉经验相对应的高阶认知技能,是理科教学的目标和手段。化学教学实践中理性思维的缺失集中表现在教学活动缺乏理性思维的引导,具体在教学问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表现突出。为此,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可以从认知顺序、思维方式、思维方法的运用上落实理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校园信息教育现代化发展为基础,对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实验考核与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构建并逐渐完善了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为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和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许秀芳 《大学化学》2014,29(6):25-28
阐述了关于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经验和方法,探讨了物理化学课程授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教学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六维度、四构建”思政教学策略。从化学中的哲学思想、化学的价值观、化学科学精神、化学思维方法、化学伦理、化学文化“六维度”确定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以教学目标创建为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重构为重点、教学方法构建为关键、成绩评定体系建立为保障的“四构建”系统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基于“六维度、四构建”课程思政策略,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实施结果表明,这些策略能有效提高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高校同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陈伟 《化学教育》2013,34(1):51-52,67
针对目前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常见的教师直接告知、反复强调、以权威自居与纸上谈兵等低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采用引导学生问题探究、自主学习、分析质疑、动手实验的方法,以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化学计量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年化学计量学双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双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总结。从教材建设与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对化学计量学双语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改进双语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化学方法论与化学教育、化学人才的关系,探讨了研究化学方法论对于更新化学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化学学习及化学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New Methods     
《Chemphyschem》2013,14(5):880-880
  相似文献   

12.
13.
14.
基于编码微球的筛选方法是多组分生物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筛选等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介绍基于编码微球的筛选技术,并对微球的编码方法进行了重点评述。  相似文献   

15.
《Chemphyschem》2011,12(14):2517-2517
  相似文献   

16.
《Chemphyschem》2013,14(9):1769-1769
  相似文献   

17.
18.
药物控制释放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药物控制释放方法是目前药物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从贮库型和基质型两方面较为详细地综述了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Materials and Methods Synthesis of thionyl chloride-activated succinamidopropyl-glass beads  相似文献   

20.
Electrophoresis is the transport of dissolved molecules or suspended particles in a homogeneous polar liquid (such as wat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electric field. Most molecules or particles acquire a surface electric charge when dissolved or suspended in buffered water (or other polar liquids), owing to ionization or adsorption of ions present in the water. The sign of the surface charge of molecules or particles determines whether they will migrate towards the positive or the negative electrode of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and the velocity of migration depends on the surface potential of the molecules or particles, as well as on the potential of the electric fie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