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琥  谌东中 《大学化学》2010,25(5):55-59
介绍聚丙烯酸从沉淀聚合合成到采用体积排除色谱、动态光散射等进行分子表征和溶液性质测试的全过程实验方法。讨论了实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该实验在本科生综合化学实验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及相关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高分子化学实验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聚合物的合成、大分子反应、聚合物结构表征的基本方法和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近年在甲壳型液晶高分子的设计、合成、表征以及结构与性能关系探索方面的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推荐了一个高分子化学综合实验——含芴共轭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实验内容包括利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共轭高分子,采用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和热重分析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本实验结合了高分子化学和聚合物仪器分析与表征的知识点,建议纳入高分子专业高年级综合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通报》2021,(4):70-73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巨大发展,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变得越来越先进而且越来越齐全,但高校实验内容仍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编写水准,与目前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技术发展相比有些滞后,更令人费解的是,某些工科院校的研究生还仍未开设高等实验课,因此,怎样使我国的高校由大变强,从而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最大瓶颈。本文通过对高分子合成化学自由基连锁聚合反应和逐步聚合反应两个经典合成实验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了高分子化学实验和高分子物理实验内容的融合贯穿对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综合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性,使同学们牢牢把握高分子材料实验合成、分子量测定、化学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等这条主线,即通过一个合成实验,尽可能多些使学生掌握如黏度法或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分子量测试、马尔文激光粒度仪使用方法及粒度分布测试、红外光谱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等结构表征以及热性能、电性能、力学性能等测试方法,使学生们窥一斑而知全豹,为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聚硅氧烷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对-烯丙氧基苯甲酸对-氰基苯酚酯为单体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方法。首先利用Williamson反应生成醚、羧酸酰化、酯化反应得到单体,然后利用硅氢化反应将单体接枝到聚甲基氢硅氧烷上得到目标产物。用IR,NMR及热台偏光显微镜等方法对单体和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液晶行为分析。优化了对-烯丙氧基苯甲酸对-氰基苯酯为单体的聚硅氧烷侧链液晶高分子的合成工艺条件,提高了产率。样品表征结果证明单体和聚合物均呈现近晶液晶相,为特殊功能材料提供了原料。  相似文献   

7.
以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为载体,将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与高分子化学实验以及任课教师所在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有机结合起来,把功能高分子的设计与结构表征提前引入到高分子化学实验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具有探索性和综合性的高分子化学实验实施方案。以α,ω-羧基聚二甲基硅氧烷(α,ω-羧基硅油)的可控合成为例,通过引导本科生独立地进行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材料合成和结构表征及实验报告撰写,既提高了他们利用已学的有机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又培养了其查阅文献、分析文献和形成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么冰  黄子玉  佟奕  陈艳 《化学教育》2020,41(18):44-47
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实验,将荧光稀土液晶高分子防伪膜的制备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应用于高分子专业的教学实验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验包括荧光稀土液晶高分子的制备、表征、防伪性能评价3大部分。采用FTIR、荧光光谱仪、POM、XRD、TG表征荧光稀土液晶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制备荧光稀土液晶高分子防伪膜对其防伪性能进行评价,给整个实验增添趣味性与实用性。通过开设该实验,可让学生了解功能高分子的前沿知识及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用途,掌握专业的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学生实验证明该综合实验适用于本科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9.
树枝状偶氮液晶高分子(PAMAM-MMAZO)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枝状偶氮液晶高分子(PAMAM-MMAZO)的合成及表征;树枝状聚酰胺-胺;树枝状偶氮液晶;表面修饰;液晶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实验通过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聚合反应和阳离子化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人工模拟染料废水和重金属离子废水为实验对象,探究了合成的聚丙烯酰胺、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和淀粉接枝聚丙烯酰胺阳离子絮凝剂在废水净化中的应用。本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交叉融合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嵌段及接枝液晶高分子合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嵌段及接枝液晶高分子的合成情况,分析了不同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对原位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铁电性液晶高分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电性液晶高分子的性能和合成方法,一直是国内外广泛关注与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铁电性液晶高分子的铁电性,光电效应,非线性光学性质,相转变及其合成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铁电性液晶高分子在显示和非线性光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刘辉  魏雨 《大学化学》2008,23(4):63-66
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纳米α-Fe2O3的液相合成及表征实验。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基本知识、常见的合成方法以及常用的表征手段。实验内容的设置具有探究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的含T-型二维液晶基元的液晶高分子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低温溶液聚合方法,以N-(2,5-二羟基苯)亚甲基-4-取代苯胺和不同结构的二酰氯为单体,合成了两类新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液晶行为用DSC、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发现其中一类为向列型热致液晶高分子,另一类则无液晶性。随单体结构的改变,聚合物的特性粘数、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均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几年嵌段液晶共聚物在合成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主要包括活性聚合、液晶(或非液晶、低聚物与非液晶(或液晶)聚全物的单体反应、液晶低聚物与非液晶低降物直接反应和先制备非液晶嵌段共聚物再于侧链引入液晶基元四个方面。同时还简要地介绍了嵌段液晶共聚物的结构、性能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属于化学系综合化学实验,其构思来自手性络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学生可通过本实验从实践和理论上探讨手性配体在立体选择性合成手性络合物中的作用并掌握对手性络合物组成和结构的各种表征方法特别是CD光谱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成金  陶海燕  刘海燕 《化学通报》2021,84(12):1383-1386
本实验以反应时间为变量,一步水相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粒径的CdTe量子点。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不同反应时间得到的量子点,并计算其粒径、浓度以及荧光量子产率。取表征最优的量子点组次,配制成不同浓度,与酵母混合培养,用Biomass法测定CdTe量子点生物毒性。该实验涵盖无机合成相关知识,涉及分析表征方法应用以及量子点对生物细胞活性的影响,化学与生物学科交叉融合,有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实验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分子化学领域中的一种最新结构的聚合物——大环高分子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其研究的方法和合成技术;预测了大环高分子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辜敏  岳斌 《大学化学》2020,35(1):92-97
介绍了一个综合化学新实验--多酸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通过杂多酸和有机配体的合成、多酸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表征,使学生了解多酸配位聚合物这一无机合成化学前沿领域,在引导学生进行材料合成及性质表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实验综合了无机、有机化学知识点以及实验、仪器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可纳入高年级综合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界面缩聚法合成聚对氧化偶氧苯酚酯系列热致性液晶高分子。并用DSC,X-光衍射和偏光显微镜对其结构和液晶相进行了表征与研究。观察液晶态织态结构,计算液晶态时分子链间距,并观察聚合物取向液晶态的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