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模型簇法研究了噻吩和沸石分子筛桥羟基和硅羟基的相互作用.对噻吩吸附在硅羟基H3SiOH可能的两种配位方式及吸附在沸石模型簇H3Si(OH)Al(OH)2OSiH3桥羟基B酸上可能的两种配位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所有模型簇采用B3LYP混合方法对氢原子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硅原子、铝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硫原子在6-31 G(d)基组水平上进行了全优化和频率分析.着重考察了噻吩与硅羟基及分子筛桥羟基模型簇不同配位方式所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及能量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在形成沸石-噻吩和硅羟基-噻吩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变化不明显,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范德华作用力.从噻吩在沸石分子筛的桥羟基和硅羟基与噻吩的相互作用的吸附热可以推断,噻吩优先吸附在桥羟基上,只有桥羟基吸附饱和后方吸附在硅羟基上.由频率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可以证明所推测吸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搅拌棒吸附萃取进行前处理,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饮料和果酱中7种食品防腐剂的方法.饮料和果酱样品用pH=3的30% NaCl溶液稀释,使用搅拌棒进行吸附萃取,吸附在搅拌棒上的防腐剂在热解析单元进行热解析,在冷进样口进行捕集后通过程序升温进入气相色谱,使用串联质谱的多反应监测(MRM)同时检测饮料和果酱中的7种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以及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和对羟基苯甲酸庚酯).苯甲酸、山梨酸在40~400 mg/L浓度范围内,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在4~40 mg/L浓度范围内,对羟基苯甲酸正庚酯在0.4~4 mg/L浓度范围内,各组分响应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相关性,r>0.99.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检出限分别为37和47 mg/L,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为0.62~6.67 mg/L.方法的回收率为84.0%~125.0%;精确度为3.0%~18.1%.本方法灵敏度高,能够同时快速检测饮料和果酱中7种防腐剂.  相似文献   

3.
BSA-羟基磷灰石可溶性复合物的FTIR光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富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水溶性牛血清白蛋白(BSA)羟基磷灰石复合物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组成具有非化学计量的性质,且复合物中BSA与羟基磷灰石间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增加了羟基磷灰石在水中的溶解度.正是由于羟基磷灰石与蛋白质形成了水溶性的复合物,使羟基磷灰石在蛋白质结构的基质上成核和自组装成为可能,从而引起和促进了生物矿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羟基新戊醛在Ti/Sb2O5-SnO2电极上的电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质子交换膜为隔膜的电解槽内, 以硫酸为支持电解质, 羟基新戊醛为原料, 在Ti/Sb2O5-SnO2电极上直接电氧化制取羟基新戊酸. 线性扫描伏安曲线显示, 加入羟基新戊醛使氧化电流密度明显提高, 表明Ti/Sb2O5-SnO2电极对羟基新戊醛氧化有电催化作用. 通过恒电位电解实验研究羟基新戊醛浓度、pH、温度及阳极电位对生成羟基新戊酸选择性和电流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pH对选择性和电流效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糖合成中羟基的保护和去保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中含有多个活泼的羟基.羟基的保护和去保护在有关糖的合成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最常用的羟基保护基可归纳为三类:酯类、醚类和缩醛或缩酮类.作者对每一类中具体的羟基保护基的性质、应用作了简单综述,重点介绍了保护基的引入和脱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谭广慧  王宇  王进军  金英学 《有机化学》2009,29(11):1816-1820
五蝶烯醌经肟化和氢化得到对氨基五蝶烯酚, 对氨基五蝶烯酚在酸性条件下被硝基叔丁烷重氮化, 生成非常稳定的对羟基五蝶烯重氮盐. 对羟基五蝶烯重氮盐经亚铜盐催化的Sandmeyer 反应生成氯代和溴代对羟基五蝶烯, 与碘化钾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碘代对羟基五蝶烯. 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7.
预处理对丝素蛋白膜调控羟基磷灰石晶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素蛋白膜为基质, 在模拟体液中诱导羟基磷灰石晶体在其表面沉积和生长. 利用XRD, SEM, HRTEM, AFM和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羟基磷灰石晶体的形成及其微观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丝素膜可有效地诱导羟基磷灰石晶体在其表面沉积和生长; 较长的矿化时间有利于形成较多结晶度良好的HAP晶体; 而不同预处理方法对丝素膜的表面结构产生了不同影响, 进而调制在其表面沉积的羟基磷灰石的形貌和生长方向. 同时对丝素蛋白膜调控羟基磷灰石晶体生长的机制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带有酚羟基的化合物1,2和3能够用作阴离子选择性生色传感器.它们对氟离子和醋酸根离子表现出明显的颜色变化,而对其它卤素离子没有响应.这种选择性可以用质子转移机理来解释.化合物1 含有两个酚羟基,在和过量的氟离子作用时,两个酚羟基表现为逐步去质子化.紫外光谱,核磁氢谱,核磁氟谱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许宜铭 《化学学报》2000,58(5):572-575
在紫外光作用下,水中苯乙酮(10^-^4mol.dm^-^3,pH=6)能发生直接光降解,生成邻羟基和间羟基苯乙酮等中间产物,并且这些产物又可进一步光解生成二羟基苯乙酮。在相同条件下,它们的相对光降解速率大小为:苯乙酮>间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乙酮>邻羟基苯乙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形态ZrO2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ZrOCl2制备出具有单一形态的无定型、单斜和四方三种形态二氧化锆,采用SEM观察其表面形貌,FT-IR检测表面羟基形式,并通过NH3(CO2)-TPD和Py-FT-IR对其表面酸碱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形态二氧化锆的表面羟基种类具有较大差异:无定型二氧化锆表面存在氢键羟基,四方二氧化锆表面独有桥式羟基,而单斜二氧化锆表面具有两种类型的锥桥式羟基.同时不同形态二氧化锆表面酸碱性也具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1.
南中国海海藻刺状鱼栖苔的化学成分(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自南中国海刺状鱼栖苔的乙醇提取物经多种柱层析分离并鉴定出四种化合物,分别为:(24S) 5 烯 3β 谷甾醇、对羟基苯甲酸、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及类黄酮化合物(-) 表儿茶精.其结构通过各种波谱技术如IR,GC MS、FABMS、1HNMR、13CNMR(DEPT)、1H 1HCOSY和HMBC等加以证实.这些化合物均是首次从刺状鱼栖苔中检测到.其中槲皮素和(-) 表儿茶精是首次从红藻中检测到  相似文献   

12.
以-甲基-2-氯甲基苯并(口恶)唑和对二苯甲醛为主要原料,通过两次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主链含有苯并-NFDA1-唑环的PPV型齐聚物.目的在于在PPV聚合物主链中嵌入电子传输型结构单元,提高聚对苯撑乙烯共轭链的电子传输能力,改变PPV的发光特性.分析数据表明,该齐聚物的Mw为2500,并且分子结构中的乙烯基 C=C 双键均为反式结构特征.UV-Vis吸收光谱特征峰λmax等于497 nm.  相似文献   

13.
凝胶化反应全过程的激光光散射跟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苯乙烯(St) 二乙烯苯(DVB)自由基共聚的凝胶化反应过程中定时取样,得到凝胶化点前后及至终点的一系列样品,然后用激光光散射技术,包括研究散射光强及其角度依赖性的静态光散射(SLS)和研究散射光频移的动态光散射(DLS),表征了这系列样品的重均分子量Mw、均方旋转半径Rg、第二维利系数A2及流体力学半径Rh等静、动态参量及这些参量的变化规律,定量地描述了凝胶化反应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单核Cu(Ⅱ)配合物C_(18)H_(12)CuN_4O-2的密度泛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在ROB3LYP/LANL2MB水平上,对单核配合物C18H12CuN4O2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得到了该配合物的平衡几何构型,并计算了它的谐振动频率.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是可以稳定存在的,电子自旋布居主要集中在Cu原子及配体原子上,Cu原子和配体原子的自旋布居符号相同,说明体系中存在较强的自旋离域效应.体系的前沿轨道主要由Cu原子的d轨道和配体原子的p轨道组成,这种组成有利于配体与磁中心之间的电子转移.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用DSC方法对乙烯基甲醚/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多缩乙二醇酯(CBP) 聚氧化乙烯(PEO)共混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Mandelkern、Z J(Ziabiki Jeziorny)、Ozawa和对Ozawa方法的一种修正方法对该体系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得到了一种既没有结晶又有较多EO单元含量的共混物,CBP对PEO的结晶有抑制作用.Avrami指数随冷却速率的加快在38~57之间波动.Mandelkern方法求得的结晶动力学参数Zc随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共混物的Gc值不随冷却速率的变化而变化,随PEO含量增加而减少,处理结果表明而Z J理论能较好地解释本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16.
PSt-b-PEO增容PA6/P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力学方法(DMA),形态学方法(SEM),研究了PSt b PEO存在下尼龙6(PA6)/聚苯乙烯(P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表明,PA6和PS的简单共混体系,分散相相畴尺寸大,相界面清晰,断裂面光滑,呈脆性断裂,相容性极差,属不相容体系.而加入少量PSt b PEO后分散相尺寸变小,界面层变厚,界面粘结力增强,表现出韧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以H—(CH2)n—环己烷同系物结构重复单元数值n连续变化为模型,获得了描述该同系物凝聚型物理性质P递变规律的数学表达式:P=a+bnc,其中a、b、c均为常数,n为结构重复单元数值,P为同系物的凝聚型物理性质.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结果表明该同系物的凝聚型物理性质与重复单元数值之间显示优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反应诱导相分离制备新型温度敏感光学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应诱导相分离制备新型温度敏感光学材料李兴林陈文杰江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国家教委聚合物分子工程实验室上海200433)关键词高分子合金,旋节线相分离,光散射,温度敏感光学性能温度敏感光学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功能材料,可用作记录材料、显...  相似文献   

19.
无机氢化物pK_(a1)与拓扑指数~mT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Randic分子价连接性拓扑指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价电子轨道平均能量拓扑指数mT 用其0,1阶指数0T,0T和1T以及Pauling电负性差的平方分别与P区无机氢化物的pKa1值关联,拟合成3个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8,0.9960和0.9965,结构选择性达到唯一性表征 预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活性炭负载硅钨酸为催化剂,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乙酸正丁酯.优化的反应条件如下:在冰乙酸0.253mol、正丁醇0.22mol、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1.5%(质量分数)、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7.8%.产品纯度>98%,并且催化剂可以多次使用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