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N,N′-邻硝基苯酰基取代苯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芳环、碳硫双键和酰胺等的特征红外光谱,讨论了它们随化学结构而变化的一些规律,特别详细讨论了不同取代基对远程基团特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距离取代基直至第五个基团的特征谱带仍然受到影响,并且供电子基所处位置对远程基团特征光谱影响较少,而吸电子基所处的位置影响较大。这对该类化合物和远程光谱的研究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N-(2-苯基-(1,2,3-连三唑-4-甲酰基)-N′-芳基硫脲化合物的芳环、碳硫双键、连三唑与酰胺等特征红外光谱,讨论了它们随化学结构而变化的一般规律,特别详细讨论了不同取代基对远程基团特征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取代基直第五个基团的特征谱带仍然受到影响。这对远程光谱的研究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取代基对卟啉三阶光学非线性及弛豫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志斌  张新夷 《光学学报》1996,16(7):22-925
研究了取代基对卟啉三阶光学非线性和激发态弛豫过程的影响,发现在同一取代位置,推电子基团取代使得卟啉三阶光学非线性极化纱数X值相对影响,而吸电子基团取代使得卟啉X值相对减少,对同一取代基在不同取代装置,发现推电子基团在邻位取代的X值大于其在对位取代卟啉的X值,而吸电子基团在邻位取代的X值小于其在对位取代卟啉的X值,另外,还发现推电子基团取代的卟啉弛豫过程比吸电子基团取代的卟啉弛豫过程快7倍。  相似文献   

4.
氯代5-氟脲嘧啶卟啉的红外光谱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新合成的对位及间位两类氯代苯基 5 氟脲嘧啶卟啉的红外光谱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和总结 ,讨论了其红外吸收频率随取代基位置变化的规律。指出了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电负性强的基团时 ,由于场效应的存在 ,使被测化合物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的相对强度发生改变。同时 ,表明了嘧啶环上N原子发生了取代 ,形成单、双取代 5 氟脲嘧啶卟啉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2-2(-苯基丙烯基)苯并恶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取代基对产率的影响,并用IR,NMR,MS,FL等光谱方法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探讨了取代基对各种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基对苯并恶唑环的特征红外吸收有影响但没有明显的线性规律,吸电子取代基对分子中丙烯氢和甲基的化学位移影响明显,取代的标题化合物的质谱易出现较强的双正离子碎片。同时讨论了有关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的一些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6.
利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了一系列N取代1,8-萘酰亚胺类物质的结构,利用含时密度泛函TD-B3LYP/6-31+G(d)方法及C-PCM模式,计算了它们在气相及二氯甲烷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利用计算得出的前线轨道电子云分布及其对应的能级对它们的取代基对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计算出的二氯甲烷溶剂中的1,8-萘酰亚胺的吸收光谱与实验光谱比较吻和。取代C=O基团的C=N基团及其成环在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酰亚胺结构上的改性即C=N基团的引入及在萘环上取代基一方面引入了结构上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衍生物的偶极矩的增大;同时结构上的改性扩展了萘酰亚胺共轭结构。4位取代NO_2衍生物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Mulliken原子电荷比5位多一些,这意味着5位取代NO_2衍生物提供了较多的电子。对N(Ph)_2和N(Me)_2衍生物而言,他们4位取代衍生物提供了更多的电荷。前线轨道电子云表明:O=C—N—C=N基团改性扩展和N(Me)_2,N(Ph)_2和NO_2取代基拓展了这类分子的π—π*跃迁范围,从而使得前线轨道能级差降低,它们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红移。对给体取代基而言,它们的4位是电子传输态;对受体取代基NO_2而言,它们的5位是电荷传输态。当NO_2基团与C=O基团在同一侧及当N(Me)_2和N(Ph)_2与在C=N在同一侧时,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传导特性。从化合物1到4,吸收光谱红移了139nm。电荷传输越明显,吸收光谱红移的就越多。O=C—N—C=O的结构改性及其电荷传输机理为今后的萘酰亚胺类物质的分子设计提供了设计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B3LYP/6-31G(d)方法优化了一系列N取代1,8-萘酰亚胺类物质的结构,利用含时密度泛函TD-B3LYP/6-31+G(d)方法及C-PCM模式,计算了它们在气相及二氯甲烷溶剂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利用计算得出的前线轨道电子云分布及其对应的能级对它们的取代基对电子吸收光谱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计算出的二氯甲烷溶剂中的1,8-萘酰亚胺的吸收光谱与实验光谱比较吻和。取代CO基团的CN基团及其成环在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酰亚胺结构上的改性即CN基团的引入及在萘环上取代基一方面引入了结构上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衍生物的偶极矩的增大;同时结构上的改性扩展了萘酰亚胺共轭结构。4位取代NO2衍生物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的Mulliken原子电荷比5位多一些,这意味着5位取代NO2衍生物提供了较多的电子。对N(Ph)2 和N(Me)2衍生物而言,他们4位取代衍生物提供了更多的电荷。前线轨道电子云表明:OCNCN基团改性扩展和N(Me)2, N(Ph)2和NO2取代基拓展了这类分子的π—π*跃迁范围,从而使得前线轨道能级差降低,它们的吸收和发射光谱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红移。对给体取代基而言,它们的4位是电子传输态;对受体取代基NO2而言,它们的5位是电荷传输态。当NO2基团与CO基团在同一侧及当N(Me)2和N(Ph)2与在CN在同一侧时,此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传导特性。从化合物1到4,吸收光谱红移了139 nm。电荷传输越明显,吸收光谱红移的就越多。OCNCO的结构改性及其电荷传输机理为今后的萘酰亚胺类物质的分子设计提供了设计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20种氨基酸近红外光谱及其分子结构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旨在研究20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与其近红外光谱的相关性,为氨基酸近红外光谱在动物科学、食品和医药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应用岛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IRPrestige-21及其近红外附件FlexIRTM Near-Infrared Fiber Optics module,采集20种氨基酸标准物质在1 000~2 502 nm波长范围内的近红外光谱,分辨率8 cm-1,每个样品扫描3次,每次扫描50遍,取其平均值为氨基酸标准品的近红外光谱。根据氨基酸侧链基团的不同,分别比较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和杂环氨基酸中各氨基酸分子结构与其近红外光谱的相关性。研究表明,20种氨基酸在1 000~2 502 nm区域有非常明显的近红外光谱吸收且差异显著。分子量较大的脂肪族氨基酸其近红外光谱受侧链基团的影响较大,而甘氨酸近红外光谱受羧基和氨基的影响较大;两种芳香族氨基酸近红外光谱的差异主要来自于苯环,酪氨酸苯环上的—OH基团降低了苯分子的对称性,导致更多振动吸收峰的出现;杂环氨基酸因其侧链上杂环分子基团构成不同,其近红外光谱在1 600~1 800 nm区域差异较大。综上,20种氨基酸主要存在4个特征光谱区:第1特征光谱区为1 050~1 200 nm主要由C—H基团的二级倍频构成;第2特征光谱区为1 300~1 500 nm主要由C—H基团的组合频构成;因侧链基团分子构成不同,在第3特征光谱区1 600~1 850 nm和第4特征光谱区2 000~2 502 nm表现出差异较大的特征吸收峰。因此,可以利用此4个近红外光谱特征区域对氨基酸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提高氨基酸近红外光谱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密度泛函(DFT)和含时密度泛函(TD DFT)理论方法研究了在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HBI)苯环羟基的对位分别被呋喃基、吡咯基等五种芳香性取代基后的衍生物(HBI-R)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考察了取代基的电子离域效应对分子结构、分子内氢键和质子转移的影响,模拟计算了各分子的IR振动光谱和电子光谱。研究发现,基态的HBI与HBI-R分子内氢键O—H…N比O…H—N强度大,因氢键中的O—H增长和H—N的缩短,激发态氢键O—H…N弱于O…H—N强度,基态和激发态的稳定构型分别为醇式和酮式结构,取代基总体上使酮式构型相对稳定性有所增加,但呋喃基、吡咯基和噻吩基却略降低了激发态酮式构型相对稳定性。取代基降低了HBI基态和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反应的能垒,但影响不大。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和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峰主要源于前线分子轨道HOMO与LUMO之间的电子跃迁,芳环取代基增强了电子离域效应,使光谱的吸收峰和发射峰波长均有较大的红移。  相似文献   

10.
姚远  施志坚 《波谱学杂志》1995,12(3):269-276
通过非环前体的分子内成环反应,可合成一类多取代苯,对这类产物进行结构鉴定,有助于了解整个反应历程和机理。但取代基增多,势必导致各结构因素变得复杂,难以从各芳碳的经验计算式去推测各取代基所处的相对位置,而以一般的光、波谱方法也较难获得这类结构信息。实验表明,核磁COLOC技术是确定这类产物各取代基相对位置较为合适的方法,本文以NMR技术对这类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并讨论了COLOC技术在确定其各取代基相对位置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对产物的结构确认,讨论了产物取代基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其芳碳化学位移实测值与经验计算值之间的差异,以及含氟基团对邻位芳碳的碳氟间三键偶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氮代缩酮的特征红外光谱,指出了它们随化学结构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5种α,α‘-二氧代烯酮环二硫代缩酮类化合物的碳基、碳碳双键、碳硫等一些特征红外光谱,尤其着重研究了共轭体系下的各种特征谱带随化学结构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The Auger electron transition in solids is discussed under the aspect of a local excitation due to the strongly localized primary hole in an inner atomic core level. In first approximation the solid is represented by a cluster model, consisting of the excited atom and its neighbors. Using this simple model it is possible to describe the Auger electron energies, intensities and line shapes of transitions in solids in a satisfactory way. Only for the angular dependent Auger emission, characteristic long-range crystalline order ha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It is the aim of this introductory review to point out that Auger spectra bea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olid surface and particularly on its chemical bonds as has yet been exploited by surface spectroscopists.  相似文献   

14.
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从头算方法得到了羟基水团簇OH~n(H_2O)_3(n=0,±1)的低能结构,并对考虑零点能后最稳定的团簇的成键、分子轨道和红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最高占据轨道进行键序分析表明:阴离子团簇中的外来电子占据了羟基中的氧原子的空轨道,自由基型团簇中的部分电子从水分子转移到了羟基上,阳离子团簇中形成了很强的氧氧键.对这些团簇的红外谱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这将为相关实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numerical calculations of the self-consistent band structure of intermetallic titanium compounds with 3d–5d transition metals of group VIII performed by the full-potential linear augmented-plane-wave method,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change in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are discussed for a series of isoelectronic compounds and for a variable number of valence electrons. The x-ray emission and absorption spectra and the spectra of characteristic electron losses calculated with allowance for the matrix element of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16.
To investigate both the 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InN, we have measured the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a of InN thin films and performed the fitting analyses of the infrared spectra to obtain not only phonon frequencies and the damping factors but also the carrier concentration of InN.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aim of those analyses to the electron mobility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electron mobility can be discussed using the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a analyses.  相似文献   

17.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donor–acceptor dyads, based on a perchlorotriphenylmethyl radical acceptor subunit linked through a vinylene π‐bridge to ferrocene derivatives (1–3) or a tetrathiafulvalene (4) donor subunit, is presented. Intramolecular electron transfer and charge delocalization of these donor–acceptor dyad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data obtained in solution by cyclic voltammetry, UV–Vis near‐infrared, and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spectroscopies. Bistability in the crystalline phase is also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ults provid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temperature‐dependent Mössbauer spectra.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苏元军  徐军  朱明  范鹏辉  董闯 《物理学报》2012,61(2):28104-028104
本文报道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辅助中频直流脉冲磁控溅射在温度300 ℃ 以下沉积氢化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利用拉曼散射、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衍射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多晶硅薄膜进行了表征. 详细研究了氢气在沉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并结合Langmuir探针和发射光谱等等离子体诊断方法, 对辅助等离子体源在多晶硅薄膜制备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电子辐照对ZnO/K2SiO2型热控涂层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电子辐照对ZnO/K2SiO2型热控涂层光学性能的影响,采用10,30,50和70keV的电子对试样进行辐照。在辐照前后对每一个试样的光谱反射系数进行了原位测量。根据Johnson太阳光谱分布计算了涂层的太阳光谱吸收系数,分析了电子能量对光谱反射系数和太阳光谱吸收系数的影响,并对红外区光谱反射系数的变化结果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发现电子辐照后ZnO/K2SiO2涂层的光学性能发生严重退化,退化程度取决于电子能量,随电子能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