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C—GC/FTIR联用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了一种LC-GC/FTIR联用方法。由于在联用系统中采用了峰容量大,分离效率高的LC-GC二维色谱技术,本法可明显提高GC/FTIR对复杂有机混合物中微量组分的检测能力。实验证明LC/GC/FTIR联用方法是复杂有机混合物分析的又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LC-GC/FTIR联用方法。由于在联用系统中采用了峰容量大、分离效率高的LC-GC二维色谱技术,本法可明显提高GC/FTIR对复杂有机混合物中微量组分的检测能力。实验证明LC-GC/FTIR联用方法是复杂有机混合物分析的又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定量分析了四苯基卟吩/四-邻氯苯基卟吩和四苯基卟吩/锌-四苯基卟吩两双组分体系,还测定了光敏治癌药物HPD制剂中以聚集体和单体形式存在的血卟啉衍生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本法对于结构相似而荧光光谱严重重叠的双组分混合物,可不经预分离而直接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文物颜料成分分析鉴定是文物材质分析和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自行研制的光导纤维反射光谱仪对唐代彩绘陶器和壁画上的颜料成分进行了无损分析鉴定,通过比较彩绘文物颜料和标准颜料的反射光谱曲线的形状以及特征峰或一阶导数峰来完成颜料的鉴定工作。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法鉴定出西安市唐代彩绘文物1#样品墓葬壁画上的深红色颜料是纯度较高的土红;2#样品陶器残片上的绿色颜料为石绿;3#样品陶缸残片上的橙红色和朱红色颜料分别是由大量铅丹和微量土红及大量朱砂和微量土红的混合物所组成。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光导纤维反射光谱技术鉴定彩绘文物颜料成分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提供了一种文物颜料无损分析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微波萃取-紫外分光光度分析火场燃烧残留物的方法.用正交实验设计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微波萃取条件:萃取温度65℃,萃取时间5min,萃取溶剂15mL.将萃取方法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超声萃取和搅拌萃取相比,微波萃取法快速、高效.用本法对不同助燃物的紫外光谱中特征吸收峰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快速鉴定助燃物类型.  相似文献   

6.
GC—FTIR法分析天然小茴挥发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GC-FTIR联用仪分析了小茴挥发油的分学组成。本法经调整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仪条件,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鉴定出了α-蒎烯,柠檬烯,1-8-桉树脑,葑酮,十五烷,爱草脑,葑基乙酸酯,甲氧苯基丙酮,反式茴香脑九种物质。  相似文献   

7.
GC/FTIR与GC/MS法联合分析空气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C/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联用,分析了某工作间的空气污染物。通过仔细调整GC/FTIR联用仪中GC和IR参数,使有机混合物得到了很好的分离。在未知物的鉴定中,以质谱法定性为主,红外光谱也发挥了特有的作用,使分析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8.
 在采用体积相加原理计算混合物物态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物理模型确定混合物温度。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温度和压强平衡条件,采用压强-密度迭代方法计算给出混合物物态方程,编制了两种组分的混合物物态方程计算程序。为检验建立的温度模型的合理性及程序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密度、温度状态的氢(H2)和钨(W)组成的混合物状态参量,计算了以下情形及其组合情形的混合物物态方程:H2和W以不同质量比混合;质量比固定,单组分状态不同;温度区间和密度区间不同。研究表明:实际应用中在建立的混合物温度模型基础上确定的混合物物态方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GC-FTIR联用仪分析了小茴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本法经调整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仪条件,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鉴定出了α-蒎烯、柠檬烯、1,8-桉树脑、葑酮、十五烷、爱草脑、葑基乙酸酯、甲氧苯基丙酮、反式茴香脑等九种物质。GC-FTIR法可作为分析挥发油组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巴比妥类及其混合药物鉴定的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红外光谱、质谱对巴比妥类即巴比妥、烯丙异丙巴比妥、异戊比妥、速可眠、苯巴比妥标准混合药物进行了研究,为巴比妥类及其混合物组成的鉴定提供了快速、简化的有效分析方法,并对中毒实例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众所周知,使用立方型状态方程和通常的混合法则计算含相似组分的混合物其结果是比较满意的。但对非相似组分的混合物计算误差较大。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在计算非相似组分的混合物时,若改进通常的混合法则,可使计算精度明显提高。本文的目的是从混合物立方型状态方程的统计力学分析和非相似组分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位能分析出发,对通常的混合法则作了改进。文中并以PR状态方程为例,结合改进的混合法则对非相似组分二元混合物作了算例,得到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
差谱技术用于塑料焊接剂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NICOLET20DXB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差减光谱(差谱)软件对复杂混合物的光谱成功地进行了二次光谱图的差减,得到了很好的单一组分的红外光谱图,从而鉴定了塑料焊接剂主成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可将紫外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混合物体系准确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系统聚类结合加和性检验而得的优化波长集合有效地降低了混合物光谱的相关性。通过选取优化波长集合内的波长点的信息,把吸光系数和待测浓度同时作为自变量,建立非线性优化模型,对于组分间浓度差较小的混合物体系经一次优化分析计算可得待测浓度;混合物中组分浓度差较大的体系经四次左右优化迭代,逐步降低误差的分析结果,相对误差可控制在3.63%之内。分析结果表明该法稳定、准确、简便快速,可对多组分混合物体系进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混合物的分析在药物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NMR是混合物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利用HPLC对七叶皂苷钠混合物中的主要成分A、B、C、D的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应用谱带选择性2D CT-HMBC及多种2D NMR实验方法,对这些主要成分的波谱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各组分的特征谱峰和选择性2D方法的高分辨率对结构相似的成分的谱峰进行了精确的区分和指认,进而对所有的1H、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 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选择性2D NMR技术能够有利于混合物的分析和谱峰归属.  相似文献   

15.
红外差谱技术用于混合安眠药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NICOLET FTIR-560型红外光谱仪的差减光谱(差谱)软件对复杂混合药物的光谱成功地进行光谱差减,得到了很好的单一组分的红外光谱图,通过谱图检索和解析,从而确定混合药物的构成,提高混合物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危险液体混合物的拉曼光谱定性定量分析一直是现场应用难点,为解决该问题,分析了多种物质混合后拉曼光谱的峰位、峰值、峰型变化情况,选取拉曼光谱关键特征峰进行数学简化,构建了从混合物物质成分到混合物拉曼光谱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描述多种物质成分混合的混合物拉曼特征峰响应只和混合物中各成分本身拉曼特征峰响应以及各物质成分混合比例有关,各物质成分按混合比例贡献拉曼特征谱峰,共同形成最终的混合物拉曼光谱。由该映射关系求逆,可实现从采集到的混合物拉曼光谱计算出各物质成分的混合比例。基于此,设计了危险液体混合物成分定性定量识别方法,主要方法步骤包括,首先进行拉曼光谱数据采集,然后进行拉曼光谱数据处理并获得拉曼特征峰,再进行测试样品与数据谱库标准品的正反向特征峰匹配,如果正反向特征峰匹配系数都比较高,在满足一定阈值条件下,可认定测试样品是某种纯净物,如果不是纯净物,则进入混合物分析,通过拉曼光谱特征峰反向匹配系数筛选,确定混合物成分构成,混合物成分确定后再进行混合物成分比例计算,最终实现危险液体混合物定性定量分析。实验部分,选定丙酮、甲苯、三氯甲烷、乙醇及其混合物进行实验验证,当混合物样品是丙酮、乙醇两种成分按3∶7比例混合时,经拉曼光谱识别方法计算,混合成分计算值是丙酮占比0.245 7,乙醇占比0.706 0;当混合物样品是甲苯、三氯甲烷两种成分按3∶7比例混合时,经拉曼光谱识别方法计算,混合成分计算值是甲苯占比0.323 4,三氯甲烷占比0.763 0;当混合物样品是丙酮、甲苯、乙醇三种成分按4∶3∶3比例混合时,经拉曼光谱识别方法计算,混合成分计算值是丙酮占比0.795 9、甲苯占比0.303 5、乙醇占比0.287 5,实验结果表明,当危险液体混合物成分是两种或三种成分混合时,混合成分计算值基本和实际值吻合,应用危险液体混合物的拉曼光谱定性定量识别方法,可较准确的从拉曼混合光谱中解析出各混合物成分以及各成分在混合物中的比例,可以判断混合物每个拉曼特征谱峰都来自于哪个成分或哪些成分拉曼特征谱峰的混合,谱图解析结果良好,对危险液体混合物现场分析鉴别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反应得到壳聚糖希夫碱负载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及分析。并用其作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对染料甲基橙溶液进行脱色。研究了不同的壳聚糖希夫碱负载单金属配合物对染料催化氧化降解反应的催化性能。比较发现,其中壳聚糖希夫碱负载金属铜配合物的催化性能最好。并考察了催化剂中铜负载量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法对染料甲基橙脱色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长为32.4 m、内径为0.199 m的大型长直水平管道中,对铝粉-空气两相流的燃烧转爆轰(DDT)过程及爆轰波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对铝粉-空气混合物弱点火条件下DDT过程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混合物经历了缓慢反应压缩阶段、压缩波加速冲击波形成阶段、冲击反应过渡阶段、冲击反应向过压爆轰过渡阶段和爆轰阶段,得到了混合物各阶段的DDT参数,由此进一步分析了DDT浓度的上、下限。在1.4 m爆轰测试段的4个截面的环向上各均匀安装8个传感器,对爆轰波结果进行测试,并对铝粉-空气混合物爆轰波的单头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介绍温度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三维动力学有限元程序模拟冲击压缩状态,分析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模拟了铜和铝两种金属单质组成混合物的冲击压缩性能,在分析了热传导影响后,计算了混合物的冲击温度和冲击绝热线。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与煤矸石混烧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重分析仪,以20℃/min的温升速率对煤矸石、玉米秸秆以及二者的混合物进行燃烧特性实验,得到了燃烧的特性参数,再通过动力学分析得到了燃烧的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的着火特性、综合燃烧特性差,玉米秸秆着火特性、综合燃烧特性较好.煤矸石和玉米秸秆混合物的燃烧特性取决于混合物中各物质所含的比例,混合物中玉米秸秆的比例越高,综合燃烧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