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强激光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及各个模块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模块之间的关联问题、模块与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问题。利用PowerBuilder开发工具在客户端实现用户对Oracle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设置与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跟踪,通过访问权限设置实现对数据库中行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机、ScanMakerE6扫描仪、HPLaserJet6P激光打印机以及PWin95操作系统软件、UleadPhotoImpact3.0图像处理软件等,对来稿插图进行编辑、缩放、描绘、扫描、命名、添加设计院、按文章编辑要求确定尺寸等,完成好各插图,存盘待用。转到方正排版系统,调出已排好书版的小样文件,对其中的图及图说命令略加修改,使小样文件中的图名称及尺寸一致,然后用PSP发排软件,将图文合  相似文献   

3.
黄锐  胡海岩 《力学进展》2021,51(3):428-466
现代飞行器日益呈现结构轻质化、控制系统宽通带和高权限的发展趋势. 因此, 非定常气动力、柔性结构和主动控制系统三者间的耦合力学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自20世纪80年代起, 航空界开始关注受控飞行器的气动弹性稳定性以及主动控制问题, 但对气动/结构的非线性效应、控制回路时滞对受控飞行器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尚不充分. 研究这些影响规律不仅涉及非线性、高维数、多变参数和时滞效应等难题, 而且必须面对空气动力、飞行器结构、驱动机构、控制系统之间的强耦合问题. 其中的前沿难题是: 发展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动力学建模理论, 揭示上述因素诱发受控气动弹性振动的动力学机理, 开展气动伺服弹性控制风洞实验. 本文针对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力学所涉及的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建模、非线性结构动力学、气动伺服弹性控制律设计、气动伺服弹性实验, 总结相关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特别是近年来作者学术团队的研究成果, 并对进一步研究给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构基于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的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柔性结构振动的主动控制中,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是一种适合于柔性结构振动控制的方法,但如果控制器选择不好就会带来观测溢出和控制溢出.神经网络控制则具有较好的泛化作用和鲁棒性,对抑制观测溢出和控制溢出具有较好的效果.本在独立模态空间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神经网络控制,并对柔性梁及板进行了控制的数值仿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微型计算机上发展计算结构力学、有限元分析的程序系统,切实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这是一个方向。本书详细阐述复杂结构分析的力学模型、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附有已经卖向国际市场的有限元通用程序DDJ-W基本版本源程序的全文。围绕该程序详细阐述了JINEGS文件系统、有限元数据处理、位移规格数与主-从关系、通用的单元组装技术、总  相似文献   

6.
直接从时滞微分方程求解控制律,对时滞线性系统振动主动控制的滑移模态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控制具体实现过程。推导出的切换面和控制律表达式中,除了包含有当前的状态反馈外,还包含有前若干步控制的线性组合。算例结果显示,所提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控制系统的峰值响应。且能够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若按无时滞控制设计对地滞系统进行振动控制,系统响应有可能出现发散。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滑动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的优点,对水下推进器的运动轨迹进行滑动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航天柔性结构振动控制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00,自引:4,他引:100  
围绕航天柔性结构的振动控制,从结构及材料的数学模型、材料及器件、基本理论与方法和一体化振动控制几个方面对一些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一体化技术研究是当今航天柔性结构振动控制研究的重点,两种控制方法的结合不仅优点互补,而且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控制用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在工程应用的推动下,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促进了振动控制技术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计算比较不同控制方案对采煤准备巷道不同围岩结构稳定性 的影响,经现场实例验证,得出了比较合理的软弱围岩结构控制对策, 确定出了合理控制技术的理想控制程度,打破了以往为了易于实现而均 匀支护巷道围岩的陈旧观念,是指导现场实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稳定激光陀螺的光路,在陀螺控制系统中增设了角度控制。提供了一种分时控制系统,实现对角度控制器的各控制组件的分别控制和动态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激光陀螺加上角度控制后,光强均值增大,均方差减小,曲线平坦,尤其在高低温情况下,角度控制能够改善陀螺掉光严重和无光的状态,使陀螺在任何温变下光强变化不超过15%,提高了陀螺耐高低温冲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时滞对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磁流变阻尼器对结构振动进行控制,采用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控制器,给出在地震激励下结构半主动控制的仿真计算。研究了时滞对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效果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可有效地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时滞对磁流变半主动控制效果随着时滞的增大而变差,但时滞不会导致该反馈控制系统的失稳。  相似文献   

12.
靳征谟  孟庆国 《力学进展》1998,28(4):562-564
1前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是基金项目申请、评审及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务会议决定从1999年开始改版,将现行的《项目指南》分为两个部分出版,即《项目指南》和《申请指南》.对学科来说,《项目指南》主要包括“学科资助情况分析’和“鼓励研究领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确定框架结构可靠性计算方法.利用模态变换,把系统变为模态独立的振动方程,根据Field提出的假设,先定义阈值,假设控制后系统响应对阚值的穿阚率服从泊松分布,然后根据各模态的控制结果确定相应的可靠性.最后根据Veneziano提出的方法给出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提出针对框架重点部位的控制输出来确定系统可靠性概念。考虑到实际情况,在控制方法选择针对系统不确定性具有较好控制效果的广义预测控制并考虑时滞影响。本文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模态控制理论,对柔性机械臂的主动控制问题中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在小变形假设的前提下,考虑由于横向变形而引起的轴向位称位的影响,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计及动力刚化项的动力学模型,并将PD控制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刻模型。最后,对一单杆柔性机械臂的振动控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5.
张奇志  张瑞  周亚丽 《力学季刊》2020,41(3):430-440
 研究单足机器人周期跳跃控制问题.弹簧支撑倒立摆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动物的跳跃行为,但无控制的自然跳跃抗干扰能力较差,一般采用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实现单足机器人周期跳跃.当系统存在比较大的误差时,传统的时间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引入虚拟约束技术,采用基于空间路径跟踪的控制方法可以克服时间轨迹跟踪的不足.采用点足机器人模型,并通过控制腿伸缩的方式为系统提供动力,将跳跃过程分为地面摆动和腾空飞行两个阶段,并通过起飞和着陆两个事件完成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换,整个系统模型属于欠驱动非光滑动力学系统.根据简化的动力学方程获得系统的虚拟约束解析表达式,并采用部分反馈线性化方法结合PD 控制设计系统的控制律.分析了系统的混合零动力学方程,并证明了闭环系统的临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单足机器人的周期跳跃控制,并且对外部干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论述数据库管理系统JINEGSⅡ的数据文件及与其相关联的索引文件的构造,输入输出子系统的原理和作为用户接口提供的各种算法的原型。  相似文献   

17.
力学系统混沌的主动控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胡海岩 《力学进展》1996,26(4):453-463
对混沌进行控制是将非线性科学应用于工程技术的新研究领域.本文首先综述对力学系统混沌运动进行控制的各种策略,然后讨论了实现中的关键问题,介绍了成功的实验.最后,指出了该领域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结构振动的滑模变结构半主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应用磁流变阻尼器(MRD)对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的算法和原理。研制并对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了阻尼特性实验,采用非线性滞回双粘性模型描述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特性,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非常一致。采用滑模控制算法和趋近律方法设计了半主动控制器。利用滑模控制方法所建立的控制器,本文给出了地震激励下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算例。计算分析表明,半主动滑模控制具有控制效果明显、鲁棒性好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弹性板振动的多模态主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多对压电片对板振动的多阶模态进行主动控制。为了改善结构振动控制的效果,本文对选用结构振动能量和控制信号能量作为控制目标函数的LQR控制算法作了初步研究。首先,按能量准则推导了控制目标函数中权系数矩阵(Q矩阵和R矩阵)的理论计算公式,为权系数矩阵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然后,运用该算法,在研究了单对压电片进行振动主动控制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压电层合板振动的多阶模态控制的问题,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得到了压电层合板受到初始位移激励下板中心点的位移和控制电压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达到更有效控制结构振动和减小控制能量消耗的目的.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能达到有效控制结构振动和减小控制能量消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恶意代码是通过修改、“感染”其他程序,使宿主计算机系统或存储的文件数据遭到破坏,或成为下一次攻击的跳板。详细地介绍恶意代码的类型、携带者、传输、加载、触发机制及生存周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