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硼酸与茜素红S和糖中的邻二羟基可逆结合的特点,以硼酸为中介运用竞争结合作用机理构建单糖分析法.在pH7.4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茜素红S作为指示剂与硼酸结合生成ARS-BA配合物,其结合常数为5.09×102L/mol.糖与指示剂ARS竞争结合硼酸使指示剂游离出来,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据此建立糖的识别方法.考察了D-葡萄糖、D-山梨醇、D-半乳糖、D-甘露糖、D-果糖、D-阿拉伯糖和L-阿拉伯糖对上述ARS-BA体系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该体系对D-山梨醇和D-果糖有较好的光谱响应,其光谱变化灵敏度依D-山梨醇>D-果糖>D-阿拉伯糖~D-半乳糖>D-葡萄糖>D-甘露糖>L-阿拉伯糖之序.  相似文献   

2.
采用GC法和HPLC法对北豆根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比较。采用糖腈乙酸酯衍生化—GC法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HPLC法分别对北豆根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并评价两种方法的适用性。GC法检测出D-鼠李糖(D-Rha)、D-阿拉伯糖(D-Ara)、D-木糖(D-Xyl)、D-甘露糖(D-Man)、D-葡萄糖(D-Glc)和D-半乳糖(D-Gal);HPLC法检测出D-甘露糖(D-Man)、D-鼠李糖(D-Rha)、D-葡萄糖(D-Glc)、D-阿拉伯糖(D-Ara)、D-半乳糖(D-Gal)、D-木糖(D-Xyl),其中D-阿拉伯糖(D-Ara)和D-半乳糖(D-Gal)的色谱峰重叠。两种方法均检测出6种中性糖组分,对比北豆根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GC法和HPLC法联用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同时分析D-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D-甘露糖、半乳糖、D-葡萄糖醛酸和D-半乳糖醛酸8种单糖的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方法。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樟芝多糖水解液中的8种单糖,方法的检测限为0.11~0.22μg/mL,回收率在88%~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本研究为分析表征樟芝多糖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法测定芦荟及芦荟干粉中的多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莉凤  王微 《色谱》2003,21(1):88-90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芦荟及芦荟干粉样品中的多糖。实验以木糖醇为内标物,采用以OV-225与OS-138为固定液的色谱柱,使多糖水解为单糖后的衍生物得到了分离。结果表明:未经水解的芦荟中含有少量的单糖,主要为葡萄糖;水解后的单糖主要为甘露糖和葡萄糖。这与用乙醇沉淀多糖后的测定结果(即芦荟及芦荟干粉中的多糖主要为甘露聚糖和葡甘露聚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广泛使用的环糊精和多糖手性固定相是由吡喃型葡萄糖结构单元构成, 将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D-木糖、麦芽糖、蔗糖、乳糖、纤维二糖的N-(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经过3-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键合到硅胶上作为高效液相色谱的手性固定相, 结果表明它们也具有好的手性分离能力, 并且它们之间的手性识别能力还具有好的互补性. 该研究表明,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寡糖能成为一类新型的手性固定相.  相似文献   

6.
严琳  方一苇 《化学学报》1988,46(10):1001-1006
研究了把衍生化反应引用到正离子质谱中, 利用正丁基硼酸[n-BuB(OH)2]对自然界常见的11种单糖: D-核糖、D-来苏糖、D-木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L-岩藻糖、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D-果糖、L-山梨糖进行衍生化反应, 通过快原子轰击(FAB)谱图区分单糖的立体异构体, 以进一步探讨区分寡糖、多糖及糖甙化合物中糖的立体异构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四种单糖(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和D-核糖)为原料,先在酸催化下与炔丙醇完成糖苷化反应(产率60%~80%);然后在碱催化下碘代合成了四个新型1′-碘代炔丙基糖苷类化合物(3a~3d,产率75%~90%),其结构经1H NMR表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对引起农作物疾病的几种真菌均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任彦荣 《合成化学》2012,20(4):504-507
以糖[D-葡萄糖(1a),D-木糖(1b),D-甘露糖(1c),乳糖(1d)和D-半乳糖(1e)]为原料,经溴化、乙酰化一锅法使糖基乙酰化制得相应的溴代乙酰化糖(2a~2e);2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铵催化下分别与二氢青蒿素经醚化反应合成了五个糖基化青蒿素衍生物,其结构进行1H NMR,13C NMR,IR和LC-MS表征。  相似文献   

9.
肌红蛋白在海藻酸钠水凝胶中的电化学和电催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是由L-葡萄糖醛酸与D-甘露糖醛酸组成的高分子线性糖醛酸,常作为固定化酶包埋材料。本文研究了海藻酸钠水凝胶膜中的肌红蛋白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直接电化学和酶催化性质,探讨了测定H2O2和NO2^-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将盐酸羟胺吡啶溶液与六甲基二硅胺烷混合,混合后过滤,滤液再加到标准的 D-甘露糖、D-半乳糖和 D-葡萄糖中,从而改进了糖肟三甲基硅醚衍生物常规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在常规制备方法中气相色谱法对标准己糖难分离的问题。用 OV—17固定液,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三种已糖混合物,结果三种己糖被分离,并对新的制备方法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新的单硼酸衍生物,分别考察了其与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的结合反应,通过硼酸衍生物荧光强度变化达到对糖的选择性识别.该化合物合成简单,作为糖的荧光探针,选择性好,生物基质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和生物胺均不干扰糖的测定.测定上述3种糖时,其浓度分别在0.01~1.0 μmol·L-1,0.1~2.0 μmol·L-1和0.2~3.0 μmol·L-1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不同糖的检出限在0.008 2~0.10 μmol·L-1之间.应用于人血清中D-葡萄糖浓度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邓永智  李文权  袁东星 《分析化学》2006,34(12):1697-1701
在温度为70℃、功率为600 W、提取时间为30 m in的条件下,海水小球藻中的多糖可以得到较好的提取。经过优化,当超声波作用时间为90 m in、超声波功率为300 W、水解液为1 mol/L乙酸时,小球藻多糖的超声水解效果最好。碱提、水提、酸提海水小球藻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经过GC-MS分析,它们的单糖组成各不相同。碱提粗多糖中所含单糖为鼠李糖、L-岩藻糖、D-阿拉伯糖、D( )-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各单糖百分含量分别为20.68%、0.32%、1.0%、2.20%、4.58%、50.28%、20.91%(W/W);水提海水小球藻粗多糖中含鼠李糖、核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8种单糖,它们百分比分别为2.32、2.36、0.24、0.89、0.56、3.44、78.21、11.99%(W/W);酸提粗多糖中所含单糖为鼠李糖、核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各单糖百分含量分别为2.75、1.75、0.23、1.04、0.61、5.99、74.33、13.30%(W/W)。本实验所建立的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水解多糖、GC-MS分析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等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海藻和其它植物中的多糖研究。  相似文献   

13.
邹蕊  黄晓妍 《分析测试学报》2017,36(11):1370-1374
以D-甘露糖和伴刀豆球蛋白(ConA)的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利用美拉德反应将D-甘露糖共价结合到负载蛋白牛血清蛋白(BSA)的表面形成拟糖蛋白,然后将拟糖蛋白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以拟糖蛋白表面的D-甘露糖为分子识别物质,构建了检测伴刀豆球蛋白(ConA)的电化学阻抗传感器。拟糖蛋白制备过程简单,D-甘露糖负载量大,在空间中提供多个结合位点,因此能与ConA形成多价复合物,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该传感器的响应值与ConA浓度的对数在5.0×10-11~5.0×10-9mol/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10-11mol/L,D-甘露糖和ConA之间的结合常数为2.6×106L/mol。该方法简单,可适用于不同糖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构建高灵敏度的电化学阻抗传感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落新妇苷具有选择性免疫抑制活性,基于前药原理在落新妇苷母核上引入D-半乳糖、D-葡萄糖、D-甘露糖和D-阿拉伯糖四种天然单糖,以增加其水溶性,提高生物利用度。首先以落新妇苷为起始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乙酰化反应制备C-5位羟基中间体(TR-B1),其次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TMSOTf)催化三氯乙酰亚胺酸酯糖基供体与TR-B1进行糖苷化反应,甲醇钠脱保护基制备目标化合物TR-B3-GA、TR-B3-GL、TR-B3-MA和TR-B3-Ab。溶解性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极性显著增强,水溶性从原料(AB)的微溶提高到极易溶解。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微生物胞外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产粘短杆菌(Brevibacterium viscogenes.n.sp.)74-230利用原油或重液体石蜡作碳源产生一种胞外多糖,有可能在石油工业中应用.纯化的多糖在凝胶电泳和超离心分析中的行为是均一的.该多糖与已报道的其它多糖不同,由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L-鼠李糖和D-阿拉伯糖所组成,克分子比为4:3:2:1:1/4,并含有丙酮酸0.5—0.7%.其沉降系数、特性粘度、偏比容、分子量和旋光度分别为10S,6.3 dl/g,0.775ml/g,3,488,000和[α]_D~(20)+19.8.它的红外光谱与其它多糖的相似。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D-葡萄糖酸-δ-内酯的水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允毅  苏克曼  朱明华  郏其庚 《色谱》1990,8(4):259-261
D-葡萄糖酸-δ-内酯能水解生成D-葡萄糖酸及少量D-葡萄糖酸-γ-内酯,其水解反应式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6种新化合物:二丙酮缩葡萄糖一软脂酸酯、二丙酮缩葡萄糖一硬脂酸酯、D-葡萄糖一软脂酸酯、D-葡萄糖一硬脂酸酯、D-葡萄糖一软脂酸四乙酸酯及D-葡萄糖一硬脂酸四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质.葡萄糖与高级脂肪酸所生成的葡萄糖单酯为优越的乳化剂.D-葡萄糖一软脂酸酯及一硬脂酸酯都具有同质多晶的性质,各有4种同质多晶体.其他4种化合物都是低熔点的晶体,未发现有同质多晶现象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法同时测定淮山中活性成分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分析方法。考察了检测电位,运行缓冲溶液的浓度及pH值,分离电压及进样时间等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13min内可实现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基线分离。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浓度与峰电流均在3个数量级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0.45、0.56、0.35、0.78、0.65μmol/L。峰电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3%、1.23%、1.25%、1.27%和1.21%。该方法已用于淮山样品中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7.8%~10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2.3%。  相似文献   

19.
从新鲜的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一种均一的铁皮石斛多糖(SDOP),分别采用高效凝胶色谱法(GPC)法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法测定其重均分子量和单糖组成,并通过红外光谱、甲基化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初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DOP的重均分子量为1.66×106,含有甘露糖和葡萄糖(摩尔比4.9∶1.0).通过甲基化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推测,SDOP是一种以1,4-链接为主,存在少量1,2,4-,1,3,4-,1,4,6-分支结构和端基结构的O-乙酰化葡甘露聚糖,O-乙酰基主要连接在糖环的2号和3号位.  相似文献   

20.
刘娜女  张静  孙润广  徐平平  杜柯  窦佩娟 《化学学报》2011,69(15):1824-1832
超声提取技术对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研究了超声对鸡腿菇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影响机理. 通过HPLC, GC, GC-MS等技术鉴定了热水提取鸡腿菇多糖(WCP3a)和超声波提取鸡腿菇多糖(UCP3a)的一级结构,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了二者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并对两者一级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 (1) WCP3a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三种, 而UCP3a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和葡萄糖两种|(2) WCP3a的糖苷键型为1→4,6甘露糖、1→甘露糖、1→3葡萄糖和1→2,6半乳糖|UCP3a的糖苷键型为1→4,6甘露糖、1→甘露糖、1→3葡萄糖和1→4葡萄糖|(3) WCP3a和UCP3a均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 并且UCP3a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效果更显著|(4)首次发现超声波可引起化学断键及原子重排, 导致多糖的组成单位单糖结构发生变化--半乳糖转化为葡萄糖, 其转化率随超声功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超声时间的延长, 转化率同样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