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作者根据氢化物原位富集分析方法,研制了一台原子吸收用的石墨炉自动进样器。该仪器与原子吸收仪相配合,适于分析As,Se等能形成氢化物的诸元素。  相似文献   

2.
硒的原子吸收分析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对1985年以来硒的原子吸收分析,从石墨炉法、氢化物法、氢化物-石墨炉法和火焰法四个方面的分析进展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3.
宁文惠 《光谱实验室》1993,10(4):55-57,14
本文就氢化物原子吸收法与常规雾化火焰原子吸收法用于锑含量的测定中所存在的共存元素的干扰,"记忆效应"及锑的价态变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试验考察和分析,对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及测定线性范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氢化物原子吸收法的最大优点是灵敏度高(可达pp~b级)能满足含有微量锑试样的分析要求。雾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锑,由于不存在"记忆"效应,样品之间的更换瞬间即可完成,因而适宜大量样品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评述了氢化物-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的新进展。内容包括发展沿革、氢化物输入石墨炉方式、氢化物分解和沉积、原子化机理、干扰和应用等部份。指出同时把石墨炉作为氢化物沉积和原子化的工具这种新的联合方式,是近年来氢化物原子吸收法的引人注目的进展,将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本法的主要优点是气相和液相干扰很少。参考文献25篇。  相似文献   

5.
本文评述了氢化物-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的新进展。内容包括发展沿革、氢化物输入石墨炉方式、氢化物分解和沉积、原子化机理、干扰和应用等部分。指出同时把石墨炉作为氢化物沉积和原子化的工具这种新的联合方式,是近年来氢化物原子吸收法的引人注目的进展,将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本法的主要优点是气相和液相干扰很少。参考文献25篇。  相似文献   

6.
流动注射分析(FIA)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试样一试剂溶液处理手段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联用显著地扩展了后者的应用前景。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流动注射分析(HGAAS-FIA)作为这类联用技术以其显著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拟将数年来的文献和作者的实践作一概述。实验装置及分析技术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流动注射分析的工作原理是:将一定体积的试样溶液(数十至数百微升)注入到连续流动的载流(去离  相似文献   

7.
断续流动氢化物发生法在AAS/AFS中的应用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本文介绍了一种介于流动注射法及连续流动法之间的氢化物发生进样技术。这种技术被称为断续流动法。它具有装置简单,灵活性大,运转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及氢化物原子荧光法中。  相似文献   

8.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测定微量砷,锑、铋、硒、碲和锡的技术中,氢化物发生装置直接关系到被测元素的灵敏度和重现性,人们仍在继续探讨。人工注入硼氢化物电磁搅拌之后,相继出现了收集氢化物的装置,用反应中产生的氢气搅拌溶液的装置,以及自动化装置。  相似文献   

9.
VA-90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铅的方法。该法简便、快速,扩大了火焰原子吸收的分析范围,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39%,平均回收率为92.46%。  相似文献   

10.
原子吸收法测定背角无齿蚌中的重金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定太湖五里湖水域代表样点的背角无齿蚌 (Anodonta woodiana)体内 Zn、Cu、Cd、Pb、As5种重金属 ,Cu和 Zn选用火焰原子吸收法 ;Cd和 Pb选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As选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条件进行了探讨和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用国标物质贻贝验证 ,获得较满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方法可用于背角无齿蚌及其他水产类的重金属元素测定。  相似文献   

11.
氢化物法-原子光谱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砷化氢的发生以测定砷约在100年前就在分析化学中得到应用。1969年Holak首先将砷化氢导入氩氢焰中,并以原子吸收法测定,巧妙地将这个古老的方法与现代化的原子光谱法结合起来。1972年Braman用硼氢化钠作还原剂,在酸性溶液中产生砷及锑的氢化物,并用氩气带入放电管中激发以发射光谱法测定。硼氢化钠的引入使得氢化物法可以测定的元素扩大到砷、锑、铋、锡、硒、碲、铅、锗等八个元素,由于这些元素在采用常规的原子光谱  相似文献   

12.
硒在生物体中既是一个必要的营养元素,又是一个毒性元素。人体血液中硒含量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痕量元素硒的分析对生理、病理的研究及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硒的测定,已有一些文献报导。以往多采用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分析前样品需要预处理,操作比较繁琐,且在消化过程中分析物易挥发损失。近年来,用非火焰原子吸收测定硒,具有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缝式石英管原子化器用于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具有较高的测定灵敏度,这种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为氢化物法的原子化器,文献中曾使用过电加热或火焰加热的石英管、氩-氢或氮-氢火焰、氧化亚氮-乙炔焰、空气-乙炔焰、空气-氢、石英管中的氢氧焰以及石墨炉等。这些原子化器虽然各有所长,但是,在使用加热石英管时,原子化的机理比较复杂,可形成氢化物元素间的气相干扰比较严重,在使用过程中石英管的特性会逐渐变坏,灵敏度下降。使用空气-乙炔、氧化亚氮-乙炔  相似文献   

14.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剑侠 《光谱实验室》2005,22(4):805-807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铅,在优化的分析条件下,相对标准偏差0.68%,回收率104%,用于标准样品(GBW08505)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氢化物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联合这一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NaBH_4还原产生AsH_3,随后AsH_3在600℃下分解沉积于石墨管内表面,并在2600℃下原子化。对影响沉积效率的因素:沉积温度、载气流速、还原剂和盐酸浓度等进行了探讨。干扰实验表明,对10纳克As,至少一千倍的Bi、Se、Sb,120倍的Sn,60倍的Pb不干扰测定。证实气相干扰很小是本方法优于常规氢化物原子吸收法的主要之点。方法应用于城市废水中微量砷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方法的检出限0.24ppb(3σ),相对标准偏差6.1%,回收率90-105%。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DFT)中的1B3P86方法,在Dunning的相关一致基组cc-PVTZ水平上,对铝氢化物(AlHn)(n=1~6)可能的几何构型进行优化计算,得出最稳定构型的几何参数、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光谱等性质参数,并给出了最稳定结构的总能量(ET)、结合能(EBT)、平均结合能(Eav)、电离势(EIP)、能隙(Eg)、费米能级(EF)和氢原子差分吸附能(Ediff)等.结果表明铝氢化物基态稳定结构的电子态分别为;n为奇数为单重态1∑g和1A,n为偶数为双重态2A和2Bu;由于Al原子属于缺电子原子,能与等电子原子H化合,通过氢桥键形成氢化物,本文优化计算发现,铝氢化物最稳定的构型都存在氢桥键,且n为奇数的氢化物的氢桥键作用比相邻偶数的氢化物强.最后计算了铝氢化物最稳定结构的红外光谱、平均结合能、电离势、能隙和费米能级等动力学电子特性,分析得出(A1Hn)(n=1~6)氢化物中A1H3的电离势和能隙最大,说明该氢化物最稳定,氢原子差分吸附能最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罐头中的汞,用电热石墨消化器处理样品,选择了合适的硼氢化钠浓度。本方法获得满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罐头中的汞。用电热石墨消化处理样品,选择了合适的硼氢化钠浓度。本方法获得满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9.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砷、锑、铋等元素的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方法,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但是对共存元素的干扰研究较少,难于直接用于组成复杂的地质样品分析。为了适应大批地球化学样品中砷、锑、铋的分析,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用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同一份溶液中连续测定砷、锑、铋的仪器工作条件、氢化物发生条件及共存元素的干扰。选出了对砷、锑、铋均为有效的还原抑制剂。在选定的条  相似文献   

20.
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此法可以灵敏地测定砷、锑、铋、锡、硒、碲等元素。但需用专门的装置,干扰较多,精度较差,不能满足较高含量的各种矿石、精矿样品的分析。近年来,国內研制一种简单、快速,不用特殊装置的双毛细管喷雾器、双喷雾器对吹的火焰氢化物-原子吸收法。灵敏度比一般的空气-乙炔火焰法提高一个数量级,并具有干扰少,精度高等特点。本文提出另一种更简易的方法。经实验证明,其效果与上述方法一样。由于容易制造很适合一般实验室使用。铋的灵敏度为0.015μg/ml,仪器精度可达0.2%,相对标准偏差≤2.0%。可测定矿石、钨、铜、铅、锌、镉精矿中0.00x%和金属铅中0.000x%的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