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陶为群 《经济数学》2017,34(1):51-58
两大部类再生产最优平衡增长的形成路径,是社会再生产从非平衡的一般增长状态转换到最优平衡增长状态的特殊增长轨迹.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利用当年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积累率决定下一年两大部类比例的单调函数关系,推导并证明了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优先积累能够导致两大部类比例收敛,从而两大部类再生产形成最优平衡增长.由此阐明了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优先积累是两大部类再生产最优平衡增长的形成路径.借助《资本论》中的一个举例,计算验证了这样的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经典的马克思两大部类社会再生产公式,建立了离散确定型的持续扩大再生产的优化问题的动态规划模型.在生产资料部类的不变资本产出率高于另一部类的条件下,动态规划的指标函数是作为决策变量的生产资料部类积累率的单调函数,因而可以使用逆序解法或者顺序解法,获得唯一的最优策略和最优指标函数.借助《资本论》中的一个举例,计算验证了最优解.  相似文献   

3.
按比例发展原理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一条重要原理.由于在经典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相关公式中,生产资料、消费资料部类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这条原理当中所讲的比例,就简化为仅指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从而,按比例发展原理成为一个十分确切的命题.已经有研究证明了从某一年起两大部类平衡增长的充要条件和静态意义下的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充要条件,本文区分第Ⅰ部类资本利润率不高于第Ⅱ部类和高于第Ⅱ部类两种情形,分别给出了社会扩大再生产持续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从而使按比例发展原理深化成为"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按比例发展定理".这个定理为调控和优化社会再生产的决策变量标明了取值区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发展中国家两大部类投资分配问题,利用最优控制理论示得一个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最优投资分配策略,它既能在最短时间达到既定目标,又能保证职工工资率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5.
陶为群 《经济数学》2019,36(3):57-63
依据投入产出表使用产品工艺假定推算社会再生产的两大部类构成,比使用产业部门工艺假定推算更符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使用产品工艺假定推算在数学上可以归结为一个带非负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运用参数线性规划方法能够证明这样的推算存在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这一充分必要条件对于通常使用产品工艺假定与产业部门工艺假定的组合进行推算,也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公式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直到目前,由于还没有严谨地提出对于扩大再生产公式的一般求解方法,因而也没有严格地确定扩大再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本文基于已经有研究获得的扩大再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建立一种求解扩大再生产问题的一般方法,从而证明这个必要条件能够成为充分条件,由此确定它是充分必要条件.进而使用变量替换法,给出了通过直接求解两个部类的剩余价值积累率而求解扩大再生产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最后引用《资本论》中的两个实例,对所给出的两种求解扩大再生产问题的一般方法做了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带有非负和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有最优解的情形下,存在着广义拉格朗日乘子即资源的影子价格.本文探索给出马克思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中的影子价格,为经典的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增添新的重要内容.首先使用“价值系数法”替代单纯形法,简便地求得了扩大再生产优化问题的最优解.然后运用库恩一塔克条件,确立了关于最优解与广义拉格朗日乘子的互补松弛条件的三个不等式组.进而利用这些不等式组和已知的最优解,简便地解出广义拉格朗日乘子,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中的影子价格.最后引用和借鉴《资本论》中的两个举例,对所获得的影子价格和目标函数最优值做了计算验证.  相似文献   

8.
具有急慢性阶段的SIS流行病模型的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统研究了具有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的SIS流行病模型.由两节构成,第一节建立和研究了具有急性和慢性两个阶段的SIS流行病模型,该模型是由三个常微分方程构成的方程组;第二节在第一节的基础上建立和研究了具有慢性病病程的SIS流行病模型;该模型既含有常微分方程,又含有偏微分方程.假设所研究的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N(t)服从增长规律: N'(t)=A—μN(t),运用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中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这两个模型再生数R0的表达式.证明了无病平衡态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给出了两模型地方病平衡态的存在性和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9.
1 一个有趣的数列题题 给定正整数n(n≥2)按下方式构成倒立三角形表,第一行依次写上数1,2,3,…,n,在每一行的每相邻两个数的下方写上这两个数之和,得到第二行的数(比上一行少一个数),依次类推,最后一行(第n行)只有一个数,例如n=6时数表如图所示,则当n=2009时最后一行的数是____.  相似文献   

10.
徐钜镛 《数学杂志》1992,12(4):473-478
本文在一般有限群 G=G_1×G_2上,利用它的两个子群 G_1、G_2构作了一类新的相对差集,给出了一些简单性质(第一节),得到了由群差集构造这类相对差集的一般方法(第二节)。证明了由这类相对差集可以得到一类相应的,具有3个结合类的 PBIB 设计(第三节)。最后给出了二个构造性结果(第四节)。  相似文献   

11.
刘任河  熊晓龙 《经济数学》2005,22(2):123-126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两类风险秩序:随机控制秩序与对偶随机控制秩序.得到并证明了下述命题:(1)效用自由秩序等价于随机控制秩序;(2)畸变自由秩序等价于对偶随机控制秩序;(3)第一、第二阶随机控制秩序等价于第一、第二阶的对偶随机控制秩序,但对高于三阶的情况由实例说明不一定成立.  相似文献   

12.
黄政龙 《经济数学》2001,18(3):94-94
具有再生产点性质的问题一次生产足后续几个阶段内的产品之和的决定方法 ,把 n个阶段的决策裂解为几个子问题决策 ,使计算量大量的减少 .然而最近发现 ,对于一些实际问题 ,这样计算得到的并不是最优解 . 举例如下 :设各阶段的需求如下表 :时间 (k) 1 2 3需求 (dk) 44 4又设第 k阶段生产量为 xk时生产成本为 :Ck(xk) =0当 xk=05+xk    当 xk=1 ,2 ,… ,6∞当 xk>6第 k阶段末库存量为 vk时存储费为 :hk(vk) =0 .2 vk第 k阶段的总成本为 :Ck(xk) +hk(vk)若用再生产点性质计算 :(1 )计算阶段 j到阶段 i的总成本 C(j,i) (j≤i) ;C(1 ,1 ) =…  相似文献   

13.
一类四阶微分方程解的有界性和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两种情况研究方程(1):(i)P≡0,(ii)P(≠0)满足|P(t,x,y,z,ω)|≤(A+|y|+|z|+|ω|)q(t),这里,q(t)是t的非负函数.对于第一种情况研究了零解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对于第二种情况得到了方程(1)的有界性结果.这些结果改进并包含了一些已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文[1]提出了两个有意思的问题:1)如何作一直线,使其平分已知三角形的面积,2)如何作一平面,使其平分已知四面体的体积.但文中对第一个问题只给出了中线和平行于底的平行线两种情况;对第二个问题也仅给出了对边棱中点构成的平面.其实这两个问题应该有很多方法,下面给出另外一种简单方法作为其补充.  相似文献   

15.
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第3.6节"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借助"列表法"与"图象法"得到了函数y=x2与y=2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有两个交点,那么函数y=x2与yax(a>0且a≠1)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是否一定有两个交点?如果不是,交点情况又如何?本文拟对此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16.
华罗庚著《数論导引》中“商高定理”一节,見有方程 x~2+y~2+z~2=w~2 (1)习題一则,遂默思其解,得到了解法数种。現在写出来向同志們請教。 (一) 我們称方程 x~2+y~2=z~2 (2)的解[x,y,z]为“商高数”。如有两組商高教,其一組之第三項(或其倍数)适与另一組之第一或第二項(或其倍数)相等,以第一組之前两項,代另一組之前两項中之一項,那么,就得到方程(1)的一組解。设两組商高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序列增长趋势不完全满足准指数规律时的灰色预测建模问题,提出基于GM(1,1)模型与序列增长趋势之间偏差修正的建模方法,将GM(1,1)模型还原式中的常数项作为灰变量处理,加入调整系数以缩小拟合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增长趋势差异,利用灰色离散模型拟合调整系数的变化过程,将得到的调整系数拟合值带入原时间响应函数,进而得到趋势修正的原始序列拟合值;运用新的建模方法对南京市第三产业用电量进行拟合和预测,证明了方法有效提升了GM(1,1)建模精度,并且拟合序列和实际序列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由于早期的图形处理器浮点运算能力不强,所以在处理图形问题时一般由中央处理器处理数据运算环节,然后再由图形处理器进行图像处理.但是最近几年图形处理器的浮点运算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相信很快就能胜任原先只有中央处理器才能完成的图形问题中的数据运算任务,为此前瞻性的研究在这样一种新情况下如何合理调度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来更快的处理图形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该问题其实相当于一个两阶段两台处理器的混合流水作业问题:有两台处理器和一批需要加工的工件,每个工件都包含两个任务,前一个任务是为第二个任务做准备的.第一个任务可以选择在任何一台处理器上处理,而第二个任务则必须当第一个任务完成后,在第二台处理器上处理,目标是尽可能早的处理完所有工件.对于该问题,设计了一个多项式时间近似策略(PTAS)来给出最优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一、概况 在化工生产中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一般可以通过下列途径: (1)加强日常的操作管理,例如消除跑、冒、滴、漏等; (2)提高有关设备的效率; (3)开发新工艺、新流程; (4)在现有生产装置上寻找优惠的操作条件,使装置在最合算的条件下生产。 第一种途径是不可缺少的,积少成多,可以收到增收节支的效果。第二、三两种途径,需要专人研究,经过较长时间,对设备或工艺进行改造,成功之后是可以获得很大效益的。而第四种途径,则是在维持正常生产状态之下,仅仅改变生产的操作条件,就可以取得一定效益。是一种方便、花钱少。见效快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游程与编码     
本文第一节讨论了游程和二进制循环编码的关系,得到了用游程来表示编码的周期自相关函数的公式。第二节讨论了循环补差集(Cyclio Supple-mentary Differenoe Sets)的某些性质及与游程的关系,指出了游程方程(14)、(15)有解的几种情况。第三节对一类编码进行了考察,在约束(17)之下,估计编码中“1”的个数的极大值,利用第一节的结果,得到了这个极值的上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