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学联想思维的分类林元密(福建省三明一中365001)所谓联想,就是在形象思维中由一件事物而想到另一件事物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联想心理学派认为解决问题就是联想的唤起,对数学科来说,数学解决问题就是通过感知数学问题情境(称之为联想因素),唤起贮存在记...  相似文献   

2.
王胜林 《数学通讯》2010,(3):25-25,27
探究学习有助于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反思的习惯,以及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起相关联的事物,再进一步想起其它事物的心理活动,它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出问题各个侧面的特点,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调动自己知识结构的各个侧面,从多个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联想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有方向、由此及彼的思考方法,它以观察为基础,以想象为翅膀,以记忆为保证,以思维为核心,有利于优化思维品质,培养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3.
发现联想“线路”提高解题能力张同友(安徽省舒城中学231300)观察出联想,联想出技巧.灵活的、精巧的解题技巧不会凭空出现,它是在由此及彼的联想中迸发出来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类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者与之相接近的事...  相似文献   

4.
谈谈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转化策略陈克毅(江苏省大丰县教研室224100)什么是转化策略?一般地说,它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问题进行分析、联想,把未知解法的问题转化为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思维策略.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能否准确地把...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解题可使学生深化对课堂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在解题过程中通过联想,找出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教学的需要.笔者从许多数学问题求解入手,运用定向联想、相似联想、转换联想和探究联想等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由一个三角恒等式产生的联想赵占祥(湖南省邵阳县第一中学422100)联想是思维的媒介,探索的向导,转化的桥梁,深入的阶梯[1],是创造发明、问题解决的摇篮.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微观向宏观……的联想,往往会得到许多优美的结论和令人神往的猜想.本文仅从...  相似文献   

7.
联想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1].数学解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题目的条件与结论联想与之接近或相似的原理、方法、结论、曾经做过的题目及相关的数学思想,把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用一系列的因果链条连接起来,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养联想思维,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展开联想?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思维训练呢?  相似文献   

8.
试论类比推理在数学解题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相同或不同属性,联想到另一类事物也可能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方法.利用类比联想可以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利用类比可寻求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及合情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形结合引出的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记实张勇华(上海市松江师范201600)数学教学中为指导学生从特例中寻找一般规律,寻找解决的问题的方法,教师应注意设计情境,有意识地提供典型材料引导学生去探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本文从二个数学基本等式及其...  相似文献   

10.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式的习题教学满足于较对答案,套题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搬硬套;开放性的习题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推敲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解题错误出发拷打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联想引申出发生成问题(绿叶成阴子满枝).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能释放大能量,起到大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1.
所谓联想,是指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心理思维过程.联想是联系眼前的事物与以往曾接触过的相似、相反或相关的事物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联想,凭借已有的知识,探究未知的问题,形成思维的连续活动.  相似文献   

12.
联想出智慧     
解数学题的关键在于恰当地变换、即将原问题变换成另一个较易解决的新问题。而变换的关键在于巧妙地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是联结生疏问题与熟知问题的桥梁,达到化未知为已知的目的。联  相似文献   

13.
康宇 《数学通讯》2010,(11):2-2
同学们知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解决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需要伸出你思维的触角,而思维的触角可以是多方位的,找出最佳的思维触角常常有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所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尤其是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调整思维触角的过程.下面,我们通过对一个具体的问题的思维历程加以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学联想课堂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想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它在记忆、思维、探索、发明、创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鲁班借助丝茅草的启示,发明了锯;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等等,所有这一切无一不通过联想起作用.“由一事物迅速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这种“由此及彼”的联想能力,在数学解题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联想的方式是很多的.有“接近联想”、“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互逆联想”等等.无论采取哪种联想方式,都应根据题设和结论的具体情况作出取舍,现就课堂教学举出几例说明联想在解题中的作用. 例1…  相似文献   

15.
联想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数学解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题目条件与结论联想与之接近或相似的知识点、结构特点、思想方法、常用结论、常用方法和常用技巧,把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用一系列的因果链条连接起来,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文通过例题说明联想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解题中的联想364000福建龙岩一中任勇联想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由面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另一有关的事物,或由记忆中的一个事物又想起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称为联想.根据事物不同关系,联想可分为;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数学解题需要联想....  相似文献   

17.
构造法与数学美─廉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法与数学美─廉论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傅世球(湖南怀化师专418008)长期以来,人们对构造法进行教学法研究与探讨.所谓构造法,就是在解数学题时,利用观察与联想,恰当地、合理地构造与原问题有关的辅助问题并转化成一个或几个比较简单的、易于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浅谈立体几何教学中的联想李平龙(江苏省灌云县中学222200)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思维中经常通过联想,想到有关材料、原则,提供解决问题的可能”.可见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它在认识活动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是解决问题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9.
例说联想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说联想的训练陈安康(浙江上虞市崧厦中学312365)联想是直觉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因此在知识应用阶段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有意识地展开联想活动,加强联想的训练,这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益的,本文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说明联想在解题教学...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门科学如果没有了猜想 ,没有了合情推理 ,就不可能发展 .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合情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 ,通过直觉猜想、类比、联想、推理去洞察事物 ,探索和发展问题的本质 ,对事物的发展趋向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高层次思维 .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大胆猜想 ,合理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和预见性没有猜想就不会有创新 ,没有了合情思维更会迷失方向 ,猜想的提出是建立在合情合理的思维基础之上 .没有合情的猜想只能是盲目的猜想 ,对于解决问题是不利的 .例如 :已知∠ABC =90°,BD垂直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