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MAl2O4:Eu^2+,RE^3+,长余辉发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张天之  苏锵 《发光学报》1999,20(2):170-175
研究鳞石英结构碱土铝酸盐MAl2O4:Eu^2+,RE^+(M=Mg,Ca,Sr,Ba:RE=Y,La,Ce,Pr,Nd,Sm,Gd,Tb,Dy,Ho,Er,Tb,Dy,Ho,Er,Tm,Ym,Yb,Lu)的荧光及长余辉发光性质。其发光由Eu^2+的4f-5d跃迁产生。RE^3+作为辅助激离子,提供合适的陷阱能级。即使用RE^3+的特性波长激发,在MAl2O4:Eu^3+的发光中也观察不到RE^3  相似文献   

2.
用喷雾热解法制备出厚为2000A的掺Cr的Al2O3薄膜。XRD和XPS分析证明其为无定形的Al2-xCrxO3(x=0.072),SEM和椭圆仪分析结果验证了薄膜的均匀性。该薄膜表现出良好的绝缘性质和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 ̄1HNMR技术推定了新合成的二(3-取代X基-2,4-戊二酮).N-甲基乙二胺合钴(Ⅲ)配合物:[Co(Xacac)_2(Me-en)]ClO_4(X=CH_3、Cl、NO_2)的Δ(R)∧(S)和Δ(S)∧(R)异构体的空间构型,测定了各配合物异构体手性配位氮原子上的重氢化速率常数k_D值(34.0℃).结果表明,取代基X对k_D值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法对锆铀铒合金中十七个微量杂质元素和铒的测定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取样100mg时,Al,Ca,Co,Cr,Cu,Fe,Mg,Mn,Mo,Ni,Pb,Sn,Ta,Ti,V,Y和Zn的测定范围为30-3200μg/g,Er为0.2-3.2%,回收率94-108%,RSD为0.2-2.1%。  相似文献   

5.
ZrO2对提高CuO/γ—Al2O3催化剂热稳定性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XRD,BET比表面积,Cu活性表面积和CO氧化活性测定,研究了ZrO2对提高CuO/γ-Al2O3催化剂热稳定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CuO/γ-Al2O3催化剂加剂一定量的助剂ZrO3在950℃高温焙烧下,除了能提高CO转化率外,还能延缓载体γ-Al2O3的α相变,保持较高的比表面积,同时能抑制活性组分的聚结,保持较大的Cu活性表面积,从而提高了CuO/γ-Al2O3催化剂,热稳定性ZrO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了Ar气和H2/Ar混合气体退火对Tl2Ba2CaCu2Ox(2212)超导体超导电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在Ar气中400℃退火1至12小时后Tl2Ba2CaCu2Ox的Tc(R=0)随退火时间的增长明显降低。X-光衍射分析证实,在Ar气或H2/Ar混合气体中退火前后,Tl2Ba2CaCu2Ox超导体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脉冲辐解动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Br^-2和Cl^-2自由在诱导氧化N-二异丙基磷酰化甲硫氨酸(NDM)水溶液的过程,结果表明:Br^-2和Cl^-2进攻NDM中的硫原子形成含硫三电子键NDM(S∴X)(X=Br,Cl)它们分别在400nm和39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形成和衰变均呈一级反应,测定了不同条件下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推导了反应机理,并从分子结构观点与甲硫氨酸水溶液的Br^-2.Cl^-2  相似文献   

8.
本法对锆铀铒合金中十七个微量杂质元素和铒的测定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取样100mg时,Al、Ca、Co、Cr、Cu、Fe、Mg、Mn、Mo、Ni、Pb、Sn、Ta、Ti、V、Y和Zn的测定范围为30~3200μg/g,Er为0.2~3.2%,回收率为94~108%,RSD(n=8)为0.2~2.1%。  相似文献   

9.
ICP-AES法分析水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水中Al、B、Ba、Be、Ca、Cd、Co、Cr、Cu、Fe、Mg、Mo、Mn、Ni、Pb、Sr、V、Zn等18种微量元素。方法简便、快速,只将样品简单酸化,即可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005-0.5μg/mL。相对标准偏差<18%  相似文献   

10.
本报道用MOCVD方法在以15cm/hr速度连续走带的Ag/Ai复合基体上制备YBCO超导带的结果。所有YBCO超导带的Jc值为1.3×10^4A/cm^2;样品主相为YBCO123,呈强烈c-轴取向,其衍射峰的摇摆曲线半高宽约为2.8°;另外,还含有少量Y2BaCuO5和BaCuO2杂相,本还用SEM和EDX对样品沉积层进行了观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ICP—AES法测定人体血清中的Al,Be,Cu,Mn,Mo,V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用ICP-AES同时测定人体血清中的Al,Be,Cu,Mn,Mo,V等六种元素的方法。在我们的设备上,检出限对Al,Cu,Mo为1-3μmol/L,而对Be,Mn,V为0.1-0.3μmol/L。这六种元素的回收率在100±20%之间。  相似文献   

12.
NdCl3—SrCl2—MgCl2三元体系相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于DTA研究了NdCl3-SrCl2-MgCl2三元体系相图。发现体系内有对应于NdCl3、SrCl2、MgCl2和Sr3NdCl9的四个液相面、五条二次结晶线、一个三元低共熔点E(27.0wt.%NdCl3,42.5wt.%SrCl3,30.5wt.%MgCl2;526℃)和三元转熔点P(24.0wt.%NdCl3,44.5wt.%SrCl2,31.5wt.%MgCl2;532℃)。体系内有  相似文献   

13.
A3M2GeO12石榴石体系中Cr^3+离子的宽带发射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在A3M2Ge3O12:Cr(A=Cd^2+,M=Al^3+,Ga^3+,Sc^3+)锗酸盐石榴石体系中,Cr^3+离子室温下的红-近红外宽发射带光谱性质。随位于八面体格位上的Al^3+→Ga^3+→Sc^3+和十二面体格位上的Cd^2+→Ca^2+组成顺序变化,室温下,Cr^3+离子的^4T2→^4A2能级跃迁的R-NIR宽发射带,发射峰及光谱的长波和短波边逐渐向低能长波边移动。  相似文献   

14.
采用XRD、EXAFS技术研究了不同Pd含量的Pd-Mo-K/Al2O3催化剂结构,并关联其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结果表明,在氧化态Mo-K/Al2O3催化剂体系中添加Pd后,“K-Mo”物相晶粒变小,分散度提高,说明钯可能和钾钼物种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经硫化还原处理后,发生了氧硫交换,钼主要以MoS2物种形式存在,其粒度随着Pd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尺寸的显著变化可能导致MoS2与载体作用形式的  相似文献   

15.
碳化钼催化剂的XPS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程序升温碳化法在CH4/H2气流中,由前驱体MoC2/C出发,制备了活性炭担载斩高分散Mo2C/C催化剂,并用XPS和XRD等方法考察了制备温度,钼含量,钝化处理和氢还原活化对催化剂表面状态的影响,680℃碳化制得的具有高甲烷活性的Mo2C/C催化剂表面钼中以Mo^4+组分为主,Cls单峰位于284.5eV未发现反映C-Mo键合的低结合能的Cls峰,600℃氢还原后,表面的O/Mo原子比仍在0.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告在A3M2Ge3O12∶Cr(A=Cd2+,Ca2+;M=Al3+,Ga3+,Sc3+)锗酸盐石榴石体系中,Cr3+离子室温下的红—近红外(R—NIR)宽发射带光谱性质。随位于八面体格位上的Al3+→Ga3+→Sc3+和十二面体格位上的Cd2+→Ca2+组成顺序变化,室温下,Cr3+离子的4T2→4A2能级跃迁的R-NIR宽发射带,发射峰及光谱的长波和短波边逐渐向低能长波边移动。这是由于晶场强度减弱,阳离子的离子半径增大的结果。在镉(钙)铝和镉(钙)镓锗酸盐体系中,少量Sc3+取代八面体上的Al3+和Ga3+时,可使Cr3+的R-NIR荧光发射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7.
氧化态K—MoO3/γ—Al2O3催化剂结构的EXAF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Na2MoO4.2H2O,MoO3,(NH4)6Mo7O24.4H2O等结构典型的含钼化合物及氧化态K-MoO3/γ-Al2O3催化剂样品进行了EXAFS测试,并以Na2MoO4.2H2O为标样进行多层拟合计算,以研究各样品钼组分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在HgBa2Ca2Cu3O8+δ(Hg-1223相)超导体中,我们以Pb部分代替Hg,成功地合成了(Hg,Pb)-1223相超导体,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XRD、TEM、SEM和EDX等分析。本文着重报导EMPA分析的结果:在我们最佳合成的(Hg,Pb)-1223超导样品中,正离子比为Hg:Pb:Ba:Ca:Cu=0.66:0.344:2:1.98:2.97,氧含量为8.41;以及样品的主相为(Hg,  相似文献   

19.
用双自旋-轨道耦合系数模型研究了晶体CsMgCl3和CsMgBr3中掺杂V2+离子的EPRg因子和零场分裂D。计算中,用半经验方法确定了分子轨道系数。研究表明,对Br-这类有强共价性和大SO耦合系数的配体,其SO耦合作用对络合物EPR参量的贡献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0.
PdO引入对CuO/γ—Al2O3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TR,SEM,XRD阶梯扫描及CO和CH4氧化活性测定表征技术研究了CuO/γ-Al2O3催化剂及负载PdO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O/γ-Al2O3催化剂上引入不同含量的PdO,使TPR还原峰温欠下降。对载体上CuO平均晶粒大小的测定表明随PdO含量的增加,CuO平均晶粒逐渐减小;SEM对PdO-CuO/γ-Al2O3催化剂上Cu元素分布的面扫描测定亦证实了随PdO含量的增加,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