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测定了含ZrO2的Rh/γ-Al2O3催化剂上NO+C2H4和NO+C2H4+O2的反应活恬性,并应用TPR、XRD、BET比表面等表征了ZrO2的加入方式和晶型对Rh/γ/Al2O3催化剂活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一定程度也抑制了Rh^3+与γ-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和Al2O3的相变,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了850℃老化样品的NO+C2H4反应活性。对于NO+C2  相似文献   

2.
PdO引入对CuO/γ—Al2O3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TR,SEM,XRD阶梯扫描及CO和CH4氧化活性测定表征技术研究了CuO/γ-Al2O3催化剂及负载PdO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O/γ-Al2O3催化剂上引入不同含量的PdO,使TPR还原峰温欠下降。对载体上CuO平均晶粒大小的测定表明随PdO含量的增加,CuO平均晶粒逐渐减小;SEM对PdO-CuO/γ-Al2O3催化剂上Cu元素分布的面扫描测定亦证实了随PdO含量的增加,催  相似文献   

3.
利用拉曼光谱表征了不同方法添加CeO2-ZrO2混合氧化物对Pt/Al2O3催化剂的影响,并采用了XRD,H2化学吸附,BET表征了相应的分散度影响。结果表明:Ce、Zr、与金属Pt存在着强的相互作用,而CeO2-ZrO2以盐的形式加入时,高度分散在Al2O3载体上,提高贵金属Pt的分散度,进而提高了反应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负载型铁催化剂上费托合成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瞬时应答技术对费托合成的初始态动力学行为进行跟踪,研究了Fe/γ-Al2O3,Fe-Co/γ-AL2O3和Fe-Co-K2O/γ-Al2O3催化剂上CO氢化生成轻的催化性能和C2烃的生成机理。结果表明,在Fe-Co-K2O/γ-A2O3上CO解离吸附形成的表面碳是合成烃反应的活性中心,表面碳的逐步氢化,生成亚甲基物种而亚甲基物种的聚合促成了烃键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用γ射线辐照法制备出以γ-Al2O3为载体的纳米级CuO(8wt.%,12nm)-Pd(0.5wt%,10nm)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有很高的活性,当催化反应温度为110℃、145℃和148℃时,则CO转化率分别为5%、50%和100%。此催化剂在750℃热处理后,仍显示较高的活性,表明它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KNO3/Al2O3和K2CO3/Al2O3的强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O2-TPD及Hammett批示剂法测定了KNO3/Al2O3及K2CO3/Al2O3样品的碱量和碱强度。当KNO3,K2CO3的负载量低于其单层分散阈值时,能在AlO3均匀分布并产生强度为18.4的强碱位;高于其单层分散阈值后则能生成强度为27.0的超强碱位。  相似文献   

7.
用漫反射红外光谱和光声红外光谱研究了金属羰基化合物(CpFe(CO)2)2Cp=η^5-C5H5与酸性,中性和碱性Al2O3及TiO2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Al2O3表面生成的洗生物种类及浓度与Al2O3的酸碱度明显相关,在酸性Al2O3表面,主要存在衍生物(CpFe(CO)2Fe-H-Fe(CO2Cp)^+及少量的CpFe(CO)2(-O-);在中性Al2O3表面存在的CpFe(CO)2(-O  相似文献   

8.
Ba,Sr,Ca在Co/γ—Al2O3催化剂上CO氧化的作用机制(I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硝酸盐水溶液等量共浸法制备了分别在750℃和900℃焙烧的系列催化剂Co-M/γ-Al2O3(M=Ca,Sr,Ba,Co3O4/Al2O3=8wt%,M/Co=15mol%)测定了CO氧化转化率,用BET表面,XRD,XPS,DTA和TPR等手段研究了助剂Ba,Sr,Ca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助剂后,CO完全转化温度下降了20~60℃左右,助剂的作用顺序为Ca>Sr>Ba,实验表明,750℃和9  相似文献   

9.
负载金属对SO^2—4/ZrO2催化剂超强酸性和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滋  唐颐 《化学物理学报》1993,6(5):480-485
本文研究了气氛和负载金属对SO^2-4/ZrO2超强酸催化剂正戊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SO^2-4/ZrO2催化剂在N2中初活性较高,但稳定性很差,在H2中活性很低。负载Pr可显著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负载Ni则使催化剂活性反而降低。催化剂的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H2可使结合在ZrO2上的SO^2-4,部分还原,减少超强酸位,Pr对SO^2-4的还原有阻抑作用,使催化剂表面保留较多  相似文献   

10.
CuO/ZrO2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载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多种物理化学手段,对不同方法制备的ZrO2上分散的氧化铜体系进行较细致的表征和比较,结果表明,从己晶化的ZrO2和Zr(OH)4出发制得的催化剂性能上存在明显差异,并发现ZrO2上分散的氧化铜由于相互作用而具有显著的易还原和表面氧易脱出的特性,从而导致CuO/ZrO2催化剂体系具有高的CO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氧化态K—MoO3/γ—Al2O3催化剂结构的EXAF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Na2MoO4.2H2O,MoO3,(NH4)6Mo7O24.4H2O等结构典型的含钼化合物及氧化态K-MoO3/γ-Al2O3催化剂样品进行了EXAFS测试,并以Na2MoO4.2H2O为标样进行多层拟合计算,以研究各样品钼组分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2.
Ni/Al2O3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反应积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脉冲反应技术考察了973K下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的Ni/Al2O3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单独用CH4或CO处理后的催化剂在283.6eV左右出现了一个新的Cls峰,可归属为金属碳化物,对CH4,CO处理过的催化剂用CO2处理后发现,结合能约为283.6eV的Cls峰强度明显降低,但由CO处理的催化剂的积碳的活性不如由甲烷生成的积碳活性好,CO歧化反应可能是导致镍催化剂失活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用混合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合成了多种用作原油减阻剂的烯烃聚合物,研究发现Al(iBu)_3/AlEt_2Cl的摩尔比在2-3/7-8,反应时间约为1h左右,能得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用2,2,6;6-四甲基哌啶酮氮氧自由基为自旋探针,研究了烯烃聚合物的链段运动,发现减阻效率和链段的柔顺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μ-CF_3CO_2)_2Ln(μ-CF_3HCO_2)Al(i-Bu)_2·THFl_2(Ln=Nd,Y)配合物单晶结构的X-射线分析指出,配合物具有中心对称性,配位中心由两个稀土和两个Al离子组成,稀土由两个THF和6个TFA分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盖三棱柱结构,Al由两个TFAG和两个i-Bu配位形成四面体结构。桥连Al与两个稀土的TFA分子的羧基发生歧化加氢,其碳原子由SP ̄2型转变为SP ̄3型.NMR研究表明,在THF溶液中,该配合物保持了它在单晶中的配位结构,所不同的是两个i-Bu在溶液中有两种异构形成,二者间为慢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用在线质谱法研究了Ni/Al2O3催化剂上甲烷分解温度和时间对积炭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600-800℃内甲烷在还原的Ni/Al2O3催化剂上可分解为表面碳物种(即NixC)和氢气,这种表面碳物种在较低的温度下可扩散进入体相,在高温下可逐步转化为低活性的碳物种。在800℃下由于表面碳物种不能扩散进入体相,金属镍中心迅速被表面碳物种覆盖,导致甲烷分反应失活。  相似文献   

16.
利用脉冲激光法研究了在(100)SrTiO3(STO)、(100)LaAlO3(LAO)和(100)Y-ZrO2(YSZ)衬底上外延生长LaCuO4(LCO),La1.85Sr0.15CuO4(LSCO),Nd1.85Ce0.15CuO4(NCCO)和Pr2CuO4(PCO)薄膜的工艺技术。利用X光衍射仪检测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薄膜样品结构和取向。X射线衍结果表明,在事适的制膜条件下可以在这三种衬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在Y1-xAlxBa2Cu3Oy(x=0~0.7)中用Al替代Y的替代效应.我们发现当x<0.4时,Al主要替代在Y位,引起结构畸变,从而导致氧含量的减少和O-T相变,转变温度随Al含量增加而下降.当掺杂量大于0.4,Al开始占据Cu(1)和Cu(2)位,样品变为四方结构,Tc迅速下降.XPS分析表明,Al的位置依赖于掺杂量,随掺杂浓度的增加Al依次替代Y,Cu(1),Cu(2).同时我们观察到Tc和CuO2平面间相互作用的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XRD、EXAFS技术研究了不同Pd含量的Pd-Mo-K/Al2O3催化剂结构,并关联其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结果表明,在氧化态Mo-K/Al2O3催化剂体系中添加Pd后,“K-Mo”物相晶粒变小,分散度提高,说明钯可能和钾钼物种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经硫化还原处理后,发生了氧硫交换,钼主要以MoS2物种形式存在,其粒度随着Pd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尺寸的显著变化可能导致MoS2与载体作用形式的  相似文献   

19.
析相光度法测定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Cu-PEG-DDTC(铜试剂)(NH4)2SO4体系的析相光度法并应用于测定Cu。最宜酸度为3.6-9.0(NaAc-HAc,NH4Cl-NH3.H2O)缓冲溶液,其络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4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05×10^3L.mol^-1.cm^-1,Cu浓度在0-30μ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铜与DDTC形成组成为1:2的稳定络合物。该方法用于铝合金中铜的测定,获得了满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用自己设计制作的电子自旋成象装置,对芳烃芳胺化合物在Al2O3-SiO2催化剂表面酸中心所形成的正离子自由基进行二维ESR成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