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化态K—MoO3/γ—Al2O3催化剂结构的EXAF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Na2MoO4.2H2O,MoO3,(NH4)6Mo7O24.4H2O等结构典型的含钼化合物及氧化态K-MoO3/γ-Al2O3催化剂样品进行了EXAFS测试,并以Na2MoO4.2H2O为标样进行多层拟合计算,以研究各样品钼组分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2.
Ni/Al2O3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反应积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脉冲反应技术考察了973K下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的Ni/Al2O3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单独用CH4或CO处理后的催化剂在283.6eV左右出现了一个新的Cls峰,可归属为金属碳化物,对CH4,CO处理过的催化剂用CO2处理后发现,结合能约为283.6eV的Cls峰强度明显降低,但由CO处理的催化剂的积碳的活性不如由甲烷生成的积碳活性好,CO歧化反应可能是导致镍催化剂失活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Mo2N催化剂的XP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XPS考察了制备温度、钝化气氛和氢还原活化温度对Mo2N催化剂表面的影响,在400℃氨可将MoO3中的Mo还原到+4价;继续升温到700℃氨还原后,则Mo^2+成为主要组分,钝化样品的表面存在着来自氨的吸附氨和晶格氮两种不同的形式。而在表面钝化过程中引入的氧则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氧化薄层。经高温氢还原后,80%以上的氧物种可被除去,结合TDS,XRD和热分析等其它研究结果,对Mo2N表面的钝化的活化  相似文献   

4.
Ba,Sr,Ca在Co/γ—Al2O3催化剂上CO氧化的作用机制(I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硝酸盐水溶液等量共浸法制备了分别在750℃和900℃焙烧的系列催化剂Co-M/γ-Al2O3(M=Ca,Sr,Ba,Co3O4/Al2O3=8wt%,M/Co=15mol%)测定了CO氧化转化率,用BET表面,XRD,XPS,DTA和TPR等手段研究了助剂Ba,Sr,Ca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助剂后,CO完全转化温度下降了20~60℃左右,助剂的作用顺序为Ca>Sr>Ba,实验表明,750℃和9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量分步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份浸于CeO2上,经500℃焙烧2h,450℃氢气还原1h制得Co-Pt/CeO2和Co-Rh/CeO2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贵金属与Co之间具有催化协同效应。对CO氧化,Pt与Co的协同效应较显著,而对富氧条件下CH4选择还原NO,Rh与Co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XPS和EXAFS结果一致表明,经H2还原后,样品Co/CeO2、Co-Pt/CeO2和Co-  相似文献   

6.
Mo/Al_2O_3催化剂中钼配位结构的原位红外和拉曼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组元及双组元的钼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催化过程中,如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前趋态物相,因此其结构表征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的表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表面物种配位结构的确定和活性位本质的了解(1,2)。迄今为止,在表征方法中,采用CO和NO双分子探针的共吸附方法对Mo/Al2O3催化剂中钼的配位结构的研究还未见报道(3)。我们以前的工作表明NO/CO的竞争吸附对钼和钴的活性位是非常敏感的(4,5)。在本文中我们首次采用原位红外和原位拉曼的方法,对还原态的Mo/Al2O3催化剂进行CO和NO共吸附的研究,以此有效区分钼的配位和六配位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PdO引入对CuO/γ—Al2O3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TR,SEM,XRD阶梯扫描及CO和CH4氧化活性测定表征技术研究了CuO/γ-Al2O3催化剂及负载PdO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O/γ-Al2O3催化剂上引入不同含量的PdO,使TPR还原峰温欠下降。对载体上CuO平均晶粒大小的测定表明随PdO含量的增加,CuO平均晶粒逐渐减小;SEM对PdO-CuO/γ-Al2O3催化剂上Cu元素分布的面扫描测定亦证实了随PdO含量的增加,催  相似文献   

8.
采用XRD、EXAFS技术研究了不同Pd含量的Pd-Mo-K/Al2O3催化剂结构,并关联其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结果表明,在氧化态Mo-K/Al2O3催化剂体系中添加Pd后,“K-Mo”物相晶粒变小,分散度提高,说明钯可能和钾钼物种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经硫化还原处理后,发生了氧硫交换,钼主要以MoS2物种形式存在,其粒度随着Pd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尺寸的显著变化可能导致MoS2与载体作用形式的  相似文献   

9.
用红外光谱对二氧化碳气体与氯氧化镁,5Mg(OH)2.MgCl2.8H2O和3Mg.Cl12.8H2O,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用2MgCO3.Mg(OH)2.8H2O化合物和在空气中不同时间的碳化产物的红外光谱对比和讨论,由红外光谱的峰变化反应了镁离子不同结构特征。证明了氯氧化镁碳化过程Mg-CO3键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6种取代苯胺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R-N=CH-Fe(-Fe为二茂铁基,R为-C6H4X,(X=H,4-Br,4-OH,2-CH3,4-COOH)及4-NHC6H4NO2)的Mossbauer谱数据,其化学位移分别为(mm.s^-1):0.323,0.332,0.338,0.324,0.315和0.310。其四极矩分裂值分别为(mm.s^-1):2.263,2.285,2.287,2.21  相似文献   

11.
硫化Mo—K—Rh/Al2O3表面物种的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假定单一物种的XPS峰形为高斯形,对钼,硫和铑峰进行理论拟合,计算各状态物种表面原子浓度,它们的存在形式各为MoS2,富硫环境的MoS2+x,未完全硫化还原的Mo^6+和Mo^5+,S^6+,单质S^0或Sn,S^2-和富硫环境中的硫钼结构成(S-S)^2-硫链和Rh^n+(n=3,2,1,0)。分析发现,催化剂加铑使钼易被硫化还原,铑钼作用可以稳定Rh^n+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室温下〔Fe(bpy)3〕(ClO4)3.3H2O与Na2SO3发生的固-固相氧化还原反应。用Mossbauer谱、XRD、IR、元素分析和磁化率测定等手段表征了反应24h后的固相产物,并采用反应截面移动法研究了等温因相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室温下该反应速度较快,反应进行完全。  相似文献   

13.
多波长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催化剂中钨和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水杨基荧光酮(SAF)-溴代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为显色体系,详细考查了测定条件。采用多波长线性回归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了W-Mo-Ni/Al2O3加氢催化剂中的钨和钼。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合成样品回收率94.0%-106.4%。测定结果与比色法(分别测定)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含ZrO2的Rh/γ-Al2O3催化剂上NO+C2H4和NO+C2H4+O2的反应活恬性,并应用TPR、XRD、BET比表面等表征了ZrO2的加入方式和晶型对Rh/γ/Al2O3催化剂活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一定程度也抑制了Rh^3+与γ-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和Al2O3的相变,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了850℃老化样品的NO+C2H4反应活性。对于NO+C2  相似文献   

15.
钾助剂对Mo/SiO2表面钼物种状态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激光拉曼光谱(LRS)、电子自旋共振(ESR)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K-Mo/SiO2催化剂表面钾助剂和钼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物种的结构形式及其对钼Mo(Ⅵ)硫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钼之间的作用使表面钼物种明显聚集,随钾助剂含量不同而形成不同比例的多聚钼物种对应的Mo8O^4-26和Mo7O^6-24离子,抑制了聚集态MoO3的形成。硫化过程中,大部分钼Mo(Ⅵ)转变为Mo(Ⅵ),但  相似文献   

16.
应用 ̄1HNMR技术推定了新合成的二(3-取代X基-2,4-戊二酮).N-甲基乙二胺合钴(Ⅲ)配合物:[Co(Xacac)_2(Me-en)]ClO_4(X=CH_3、Cl、NO_2)的Δ(R)∧(S)和Δ(S)∧(R)异构体的空间构型,测定了各配合物异构体手性配位氮原子上的重氢化速率常数k_D值(34.0℃).结果表明,取代基X对k_D值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二种具有新奇结构的[NaXY]2WnMo6-nO19(Ⅰ.X=DB18C6,Y=CH3OH,n=4;Ⅱ.X=DB24C8,n=1)冠醚钼钨杂多酸超分子配合物进行了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测定,判定了谱图的归属并考察了结构与谱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铁酸盐的水热氧化晶化法制备及其生成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空气氧化M^2+(M=Mn、Fe、Co、Ni)和Fe^2+的碱性悬浮液制备铁酸盐MFe2O4的条件,考察了原料配比、pH值、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对生成MFe2O4的影响。利用XRD及SEM检测氧化过程中沉淀物的形态和结构表明,在343 ̄358K和R=2OH^-/(M^2+Fe^2+)=1.0、M^2/Fe^2+=0.5(摩尔比)下用300mL/h的空气氧化Mx/3Fe1-x/3(OH)2悬浮液  相似文献   

19.
铁酸盐的程序升温还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98 ̄1073K使用程序升温还原技术(TPR)结合XRD.Mossbauer谱,研究了尖晶石结构铁酸盐MFe2O4(M=Fe,Mn,Co,Ni)的还原性能,考察了铁酸盐的组成及第二金属组分(Mn、Co、Ni)对铁本盐还原性能的影响。第二金属组分的加入稳定了亚铁物相,按Fe、Co、Mn、Ni顺序,MO与FeO的相互作用能力、MO-FeO固溶体的稳定性及铁酸盐MFe2O4还原为MO-FeO的能力增  相似文献   

20.
电极/水溶液界面的SERS研究Ⅰ.Cu/1.0M的Na2SO4和NaCl溶液体系陈燕霞黄开启田中群(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化学研究所厦门361005)SERSStudiesofElectrode/Electrolyte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