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对高职院校药物分析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与实践。首先基于重构后项目和任务式的课程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思政总目标和思政教学主线。然后梳理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创新思政教学方式方法,把课程思政教学与知识技能教学相统一,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最后通过构建思政素养考核机制,使课程思政育人效果可评可测。通过以上探索与实践,有效发挥了专业课程育人的功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学化学》2021,36(9)
以分析化学理论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为主题,概述了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现状;从思政目标的建立、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教师素养三方面对专业课程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精准备课、优化课堂互动、构建反馈渠道等方式,实现知行合一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等教育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局限性日趋凸显,亟需构建和实施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课程思政"。尝试构建了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策略。通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品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等途径,进行了基础化学原理"课程思政"实践,充分发挥了基础化学原理课程的"育德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丽  潘虹  刘大颖 《化学教育》2022,43(18):58-63
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情况的现状,梳理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开展的过程实践,解释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创设思路,列举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元素案例,阐述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4个措施,并进行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深化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全方位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从教师素养的提高、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和学生的课外实践等方面对有机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教学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六维度、四构建”思政教学策略。从化学中的哲学思想、化学的价值观、化学科学精神、化学思维方法、化学伦理、化学文化“六维度”确定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以教学目标创建为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重构为重点、教学方法构建为关键、成绩评定体系建立为保障的“四构建”系统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基于“六维度、四构建”课程思政策略,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实施结果表明,这些策略能有效提高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高校同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文佐  刘绍丽  彭婕 《化学教育》2021,42(12):30-34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针对结构化学课程特点,从开展课程思政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提升教师自身政治素质;明确教育目标,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和强化第二课堂,贯彻全过程育人等方面对结构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化工原理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据此构建课程内容与育人元素的支撑矩阵;融入绿色工程理念,确定课程对绿色工程十二项原则指标点的支撑;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基于原有慕课建设专门的课程思政慕课;以精馏章节为例,分享化工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和方案。同时,对学生测评和学习成果、育人点、重要性及切入自然性进行调研评价,说明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分析化学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培养目标,从提高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深挖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全面推进分析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些举措,以促进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堂。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唯物主义的辩证思维、严谨认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科学发展观等,形成广泛的课程思政理念共识并深入人心,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案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挖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对部分有机化学教学实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构建了以有机化学实验知识为主体,以中华传统文化、有机化学中的励志故事、日常生活中的有机化学等人文素材为主导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思政教学体系,本文主要对课程思政的设计理念和具体案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有利于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职责。本文通过多个视角梳理无机化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将之融入课堂教学,以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将课程思政应用到"无机化学和化学分析"教学中,更好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应做到守正与创新。本文以价值引领为切入点,介绍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内容设置和课堂讲授等环节,力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工程伦理、人文关怀等科学素养,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Zhiping Peng 《大学化学》2020,35(5):184-190
In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epidemic prevention, the "polymer chemistry" course teaching team actively explored the "learning-centered" online teaching model. The students were guided to active learning by using the rich contents of Chaoxin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and multiple online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basic knowledge points, difficulties and emphases of the teaching were highlighted and the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Q&A were achiev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encent course live broadcast and QQ learning group. Following the concept of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and teachers as the leading", the online teaching of "polymer chemistry" has effectively aroused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ultivated the initiativ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organically integrat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chieved a good learning outcome.  相似文献   

14.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organic chemist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often ignored 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knowledge. In this pap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ere dug deep and designed. The life of scientists can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scientific spirit and help them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he representative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scientists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for deepening the passion of the country. The humanis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help to inspire students' scientific interests.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course cultivates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establishes a strict scientific attitude. Both aims of "teaching" and "education" could be realized in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integ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content.  相似文献   

15.
蔡苹  胡锴  程功臻 《大学化学》2018,33(9):52-54
主要介绍通识课"化学与社会"的课程体系建设,其特点在于突出课程的"通识"性。课程通过帮助学生消除对化学的误解和向学生介绍社会中的化学常识,来加强对学生科学思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物理化学是高校化学化工专业重要的大类基础课,其课程改革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介绍在当前"本科为本"背景下,我们基于深入学习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提出了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即把思政元素与科学知识有机地融合,"润物细无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列举了通过科学发展史、中国物理化学家、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交叉与创新、身边的科学家等方面开展课程思政的一些实例,对教学同行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Liu Jinku  Lu Yi 《大学化学》2015,30(5):16-19
在应用型专业课应用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探索通过一个案例贯穿整个授课过程的CC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挖掘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创新潜质。该模式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对探索新型的专业课授课模式、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普通化学"课程如何对接普通高中课程持续改革的现状,以及如何适应"普通化学"课时数被压缩的趋势,思考应对策略,提出调整"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课程讲授,以化学知识为依托,让学生更多理解蕴含在化学概念、原理和结论之中,可供不同专业学生借鉴的科学观点和方法。确立以推进学生科学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定位,体现以培养人为中心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