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SCA法的进展     
自从六十年代末电子能谱法进入实用阶段以来,无论在理论、实验技术和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子能谱的奠基人——瑞典Uppsala大学的Siegbahn教授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奖金。电子能谱法的基本测量过程是用一种激发源(光子或电子)照射样品后测量从样品发射出来的电子的能量分布,从中得到有关的信息。根据激发源的不同,电子能谱法可分为紫外光电子能谱(UP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等分支。由于XPS法对化学分析最有用,又称为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Analysis),缩写为ESCA。有关电子能谱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和各种应用,国内已有  相似文献   

2.
今年四月在上海举行的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上,英国VG公司和KRATOS公司展出了ESCALAB—MK2和XSAM—800测表面元素组份的多功能谱仪,都具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或称ESCA)、俄歇电子能谱(AES)、二次离子质谱(SIMS)三种主要的表面分析功能,能全面、准确地提供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最近法国Lille大学研究了一种叫做“激光喇曼分子微探针”的分析仪器,它是一种优秀的微量分析技术,与电子或离子微探针相似,既可以检测和鉴定样品的成分,又可以测量不均匀样品的成分分布。但是,“激光喇曼分子微探针”又不同于俄歇电子能谱(AES)、低能电子衍射(LEED)、光电子能谱(ESCA)与二次离子质谱以及电子显微镜等,它是用激  相似文献   

4.
高分子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子材料表、界面的结构变化或化学反应常影响该材料的性能。聚合物的表面结构及复合物的界面结构研究,对于工程材料、粘合及涂料工业都有重要的意义。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光谱技术,使这项研究工作可以普及到许多实验室去进行。其中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或称为ESCA)、俄歇电子能谱(AES)、离子散射光谱(ISS)、穆斯  相似文献   

5.
邓勃  王建平 《化学学报》1991,49(11):1124-1128
本文利用探针原子化技术, 研究了普通管式石墨炉内石墨探针表面上铬化合物的原子化过程。X射线衍射分析(XRD)、俄歇电子能谱(AES)、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ESCA)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测量的综合结果表明, 铬化合物在灰化阶段即可转化为稳定的碳化物, 最后由碳化物的热分解生成气态铬原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探针原子化技术, 研究了普通管式石墨炉内石墨探针表面上铬化合物的原子化过程。X射线衍射分析(XRD)、俄歇电子能谱(AES)、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ESCA)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测量的综合结果表明, 铬化合物在灰化阶段即可转化为稳定的碳化物, 最后由碳化物的热分解生成气态铬原子。  相似文献   

7.
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法中,反应前后的化合物形态可以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俄歇电子能谱(AES)及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ESCA)等现代分析仪器来鉴定,本文综合利用上述分析方法,对锰化合物在石墨探针表面上于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形态进行鉴定,结合元素的灰化和原子化曲线,详细地研究和阐述了锰的原子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电子能谱(AES和ESCA)研究了锂-聚吡咯电池的放电反应,认为该电池的放电是锂在聚砒咯中的嵌入过程.嵌入的锂主要是以Li~+存在,其1s电子的结合能为56.0eV.Li~+在嵌合物中的扩散系数D为10~(-12)—10~(-13)cm~2·s~(-1)数量级.  相似文献   

9.
最近十年中,固体表面分析方法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它是目前分析化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分支之一。它的发展与催化研究、材料科学和微型电子器件研制等有关领域内迫切需要了解各种固体表面现象密切相关。各种表面分析方法的建立又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在表面组分分析方法中,除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ESCA)以外,俄欧电子能谱是最重要的一种。目前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学、物理、半导体、电子、冶金等有关研究领域中。本文简单介绍俄歇电子能谱(以下简称 AES)的原理、仪器和化学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吴浩青  戚小鹤 《化学学报》1987,45(7):631-635
通过电子能谱(AES 和ESCA)研究了锂-聚吡咯电池的放电反应,认为该电池的放电是锂在聚吡咯的嵌入过程,嵌入的锂主要是以Li[+]存在,其1s电子的结合能为56.0eV.Li[+]在嵌合物中的扩散系数D为10[-12]一10[-13]cm[2].s[-1]数量级。  相似文献   

11.
电子能谱法,是用单色光源或电子束等去照射样品,使其原子或电子受激而发射出来,测量这些电子的能量分布,从而获得所需的信息。因此,根据激发样品的能源不同,就可分为: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光电子能谱(UPS)以及俄歇电子能谱(AES)。这是一门新近发展起来的技术。过去,在金属腐蚀与防腐蚀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大都是采用模拟  相似文献   

12.
十八烷基胺在铁上成膜结构和耐腐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八烷基胺(ODA)应用于热力设备停用保护技术在国外开发较早[1-3],国内电厂这二年来应用该技术也日益增多,但由于基础研究做得较少,使用效果受到影响.1996年以来我们对ODA的成膜条件和机理进行了一些研究[4-6],本文利用交流阻抗、俄歇电子能谱、红外镜反射光谱、光电化学等方法对ODA的成膜结构和耐蚀性进行探讨,同时介绍ODA在电厂的应用情况.1实验实验材料为DT-4型纯铁.样品制备及交流阻抗测试见文献[4-6].  俄歇能谱(AES)Perkin-ElmerPHI550ESCA/SAM.实验在机械工业部上海材料研究所进行.  红外镜反射(SR)Bio-R…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电子能谱(ESCA)角度外推法得到SPU最表层的组成,并与表面能测定等方法所得结果相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本体组成的SPU薄膜的表面成份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4.
一、扫描隧道显微术的特点与进展 自从1933年德国Ruska和Knoll等人在柏林制成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后,几十年来,有许多用于表面结构分析的现代仪器先后问世,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电子显微镜(FEM)、场离子显微镜(FIM)、低能电子衍射(LEED)、俄歇谱仪(AES)、光电子能谱(ESCA )、电子探针等。这些技术在表面科学各领域的研究中起着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外部电极电容耦合的等离子体聚合装置,以Ar、N_2H_2和Hc为等离子气体,在不同功率、压力、等离子气体及等离子气体对单体比率的反应条件下,在辉光放电中进行八氟环丁烷聚合。用电子能谱(ESCA)和红外光谱(IR)法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发现聚合物中存在C、F、Si、O、N和H等六种元素,并对可能存在的基团进行探讨。通过对ESCA(C_18 谱的分析,研究了聚合物支化与交联程度对反应条件的依赖关系,及其和聚合与刻蚀竞争历程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6.
铭酸溶液中金属铬电沉积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铬酸溶液中电沉积金属铬的机理曾经有过不少探索.许多研究者认为,阴极表面形成难溶的膜层金属铬的电沉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应用交流阻抗谱研究金属铬电沉积过程中阴极表面膜的形成,利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了表面膜的组成,并且对SO_4~(2-)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聚烯烃纤维表面光接枝的ESCA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20—440nmUV为光源,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在高强度聚乙烯(HSPE)纤维上进行光引发接枝反应。由于纤维,表面接枝仅发生在小于50A的极薄层内,这样的表面接枝率不可能用通常的称重法测定,因而无法用通常意义的重量接枝率来表征。本文对表面接枝纤维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进行分析测试,以谱中氮(或氧)原子1s内壳层电子和碳原子1s内壳层电子谱线的积分强度相对比值来表征接枝程度。傅里叶红外(FTIR)内反射光谱的测试结果,以及对接枝纤维进行的染色性和粘接性测试表明,用ESCA的上述积分强度相对比值(RI%)来半定量表征接枝程度是合宜的。  相似文献   

18.
Ag_2WO_4-MgO/Co_3O_4/Ag_2WO_4-MgO是用于碳氢微量和超微量分析的高效催化氧化和吸收剂,但其中Ag_2WO_4-MgO组分的化学结构尚未阐明。本文摘要报告用X-光电子能谱法(XPS/ESCA)研究上述活性组分化学状态的结果。我们使用KRATOS(AEI)ES-300型电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温度、时间、特别是热处理操作对平板玻璃的银扩散着色效果的影响,并用光电子能谱(XPS)、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电子微分分析(EDAX)等方法,对着色层的元素组成和着色物质的存在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未经热处理的着色玻璃表层中,着色物质以AgO的形式存在;热处理以后,着色物质以金属银的形式存在,颜色变深则可能是由于胶态银粒长大所致。  相似文献   

20.
聚合漆酚-镍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漆酚 (EPU)的电化学聚合及其聚合漆酚 镍配合物 (EPU_Ni2 +)的制备 .采用X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动态机械热分析 (DMTA)、TG_DTA、原子发射光谱 (AES)等手段对配合物(EPU_Ni2 +进行表征 .AES结果表明 :镍含量达 7.5 % .由于存在着Ni2 +与EPU的配位作用 ,并引起进一步交联 ,从而提高了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