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镱(Ⅲ)卟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近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5个meso-位和β-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Yb(Ⅲ)卟啉配合物(2a~2e), 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配合物的可见光谱和近红外光谱性质, 测得了相关的量子产率和荧光寿命. 研究结果表明, 此类中性单核Yb(Ⅲ)卟啉配合物由于Yb3+的存在, 导致卟啉配体发生π→π*跃迁, 并将吸收的可见光能量传递给Yb3+的激发态, 使得配合物在近红外光区有很强的发光, 且meso-位为供电子基团的Yb(Ⅲ)卟啉配合物的发光效率比含吸电子基团的Yb(Ⅲ)卟啉配合物高, 而β-位溴化的Yb(Ⅲ)卟啉配合物的发光效率较差.  相似文献   

2.
通过吡咯与二茂铁甲醛和对甲基苯甲醛的直接交叉缩合反应,合成并成功分离了6个含有0~4个二茂铁取代基的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4-甲苯基)卟啉[(CH3Ph)4PH2]、5-(二茂铁基)-10,15,20-三(4-甲苯基)卟啉[Fc(CH3Ph)3PH2]、cis-5,10-二(二茂铁基)-15,20-二(4-甲苯基)卟啉[cis-Fc2(CH3Ph)2PH2]、trans-5,15-二(二茂铁基)-10,20-二(4-甲苯基)卟啉[trans-Fc2(CH3Ph)2PH2]、5,10,15-三(二茂铁基)-20-(4-甲苯基)卟啉[Fc3(CH3Ph)PH2]、5,10,15,20-四(二茂铁基)卟啉[Fc4PH2]。用紫外-可见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技术对卟啉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微量光谱滴定法测定了化合物在非水溶剂中的质子化反应常数,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二茂铁取代基对化合物的光谱及氧化还原电位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CH2Cl2为溶剂,通过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MATPP)与异烟酸直接反应得到一种不对称酰胺基卟啉配体(H2P),并合成了其锌配合物(ZnP),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等测试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加以确认.同时,结合光谱法初步研究了卟啉的自聚合性质.研究表明,紫外-可见光谱显示了卟啉的J-聚合特征,荧光量子产率由于自聚合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贾涛  姜中兴  石闯  李早英 《有机化学》2006,26(2):223-227
以5,10,15-三苯基-20-(4-羧基苯基)卟啉和5,10,15-三苯基-20-(4-羟基苯基)卟啉为原料, 分别与N-(Boc-氨乙基)甘氨酸乙酯(3)及其衍生物4作用, 得到了两种肽核酸骨架分子键联卟啉化合物68. 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均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所确证. 目标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 肽核酸单元分子的链接对卟啉分子的荧光波长和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两种不对称酰胺基二茂铁卟啉化合物,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了其结构,并讨论了酰胺基二茂铁卟啉的荧光,电化学,拉曼光谱的影响和变化规律。光谱和电化学的研究表明,取代基(CH_3O)使酰胺基二茂铁卟啉发射光谱红移,荧光量子产率增大,对于拉曼光谱的苯环振动有很大的影响;电化学结果显示使卟啉更易失电子被氧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卟啉周边的取代基可以调控二茂铁卟啉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新型间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书涛  刘彦钦  韩士田 《应用化学》2007,24(11):1295-1298
用5-[3-(3-溴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或5-[3-(4-溴丁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与5-氟尿嘧啶反应,合成了1,3-二[5-(3-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A1)、1-[5-(3-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B1)、1,3-二[5-(3-丁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A2)、1-[5-(3-丁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B2),产率分别为20.4%、12.3%、21.4%、11.4%。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试技术表征了其结构。对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DMF为溶剂,反应温度在120℃,反应时间10h,产率较高;采用硅胶G(粒径40μm)柱层析,按试验产品量,柱子直径为3cm,柱高10cm,用V(氯仿)∶V(丙酮)=15∶1为洗脱剂,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锌卟啉的合成及与咪唑类客体反应的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对手性丙氨酸,通过烷氧基侧链与卟啉环相连,合成了一对手性卟啉5-对(L-丙氨酰氧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和5-对(D-丙氨酰氧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各自对应的锌卟啉.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1 H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合成的自由卟啉及锌卟啉配合物进行了结构确定.此外,采用荧光光谱滴定实验研究了金属锌卟啉与咪唑类客体进行配位反应的光谱性质,结果表明,咪唑类客体与手性锌卟啉相互作用时均具有荧光猝灭效应,金属卟啉的手性结构对该性质未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辐射的方法合成了一类新型的二肽链键联的卟啉-蒽醌化合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对两种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碱裂解法提取PET28a质粒DNA,研究了两种新卟啉化合物对PET28a质粒DNA的断裂.电泳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DNA均有较好的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型桥连双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将4,4′-二羧基-2,2′-联吡啶、2,6-二溴甲基吡啶、2,6-二羟甲基吡啶和1,8-二氨基萘分别与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a)、5-(4-甲酰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b)和5-[4-(4′-溴代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c)反应,合成了3类新型的双卟啉化合物2a-2e,经IR,1HNMR,MS,UV-Vis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新型卟啉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顺  谷永红 《有机化学》2009,29(11):1762-1767
以合成的[5-(4-溴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锌为底物,通Stille偶联的方法合成5-(4’-氨基-4-联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5-(4’-氨基-4-联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锌配合物以及[5- (4’-甲硫基-4-联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锌配合物。并用Uv,‘H NMR, IR, Ms, Fs等表征确证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并用循环伏安法对以上部分产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