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Friedl nder缩合反应通常是以邻氨基苯甲醛为原料与各种含α 氢的醛或酮发生缩合 ,其缩合反应应用于杂环化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化学、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不对称有机合成化学等诸多研究领域 .综述了国内外Friedl nder缩合反应的研究进展近况 .  相似文献   

2.
Friedl(a)nder缩合反应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定乔  吕芬  郭维 《有机化学》2004,24(4):366-373
由于Friedl(a)nder缩合反应通常是以邻氨基苯甲醛为原料与各种含α-氢的醛或酮发生缩合,其缩合反应应用于杂环化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物化学、配位化学、金属有机化学、不对称有机合成化学等诸多研究领域.综述了国内外Friedl(a)nder缩合反应的研究进展近况.  相似文献   

3.
Friedlnder反应是合成具有生物活性、光电活性的喹啉衍生物的重要方法.其典型转化之一——邻氨基芳香腈与羰基化合物的Friedlnder缩合在得到经典的转化产物的同时可以得到新骨架产物,这种新转化自本课题组报道以来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诸多关注,但该转化的新产物骨架结构尚存争议.本综述概括了该新转化自发现以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13C NMR,FT-IR,X射线单晶衍射数据等明确了新转化反应得到的产物骨架为喹唑啉酮结构.完整地提出了该类Friedlnder分岔反应的转化机理:经由分子内的Pinner反应到Dimroth重排的过程存在于邻氨基芳香腈和酮的经典Friedlnder反应中(PDF反应).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Friedl nder反应中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其中涉及质子酸碱/Lewis酸碱催化、有机金属催化以及离子液体催化等,并讨论了部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5.
首次以α-糜蛋白酶为生物催化剂,通过2-氨基芳基酮和α-亚甲基酮之间的Friedl?nder缩合反应,合成了11种喹啉衍生物,取得了中等至优异的产率.该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仅拓展了蛋白酶非专一性及生物催化的应用范围,对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Mg(NTf2)2为催化剂,在室温由2-氨基芳基酮和α-亚甲基酮通过Friedlnder缩合反应合成了喹啉衍生物.该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反应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以Mg(NTf2)2为催化剂,在室温由2-氨基芳基酮和α-亚甲基酮通过Friedl(a)nder缩合反应合成了喹啉衍生物.该法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反应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质谱在线监测有机化学反应能够实时捕捉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产物的信号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推测有机反应机理,并加深对反应本质的认识。本研究利用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技术在线监测草酸催化的邻氨基苯乙酮与乙酰丙酮间的Friedlnder缩合反应。在反应的不同时间点,分别捕捉到了反应物(m/z 136)、中间体(m/z 218、m/z 236)和产物(m/z 200)的准分子离子信号,并记录了它们的信号强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推测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胡椒醛 ( 1)经硝化和还原得到中间体 6 氨基胡椒醛 ( 3 ) ,再分别与 5种茚酮衍生物 4a~ 4e发生Friedl nder缩合反应 ,得到 5种新的茚并喹啉类衍生物 5a~ 5e .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5a~ 5e分别经IR ,1HNMR ,MS ,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0.
胡椒醛(1)经硝化和还原得到中间体6-氨基胡椒醛(3),再分别与5种茚酮衍生物4a~4e发生Friedl(a)nder缩合反应,得到5种新的茚并喹啉类衍生物5a~5e.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5a~5e分别经IR,1H NMR,MS,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Friedl?nder喹啉合成法是以邻胺基芳基醛或酮与有α-亚甲基的酮环化制备喹啉的反应,报道了一种喹啉钌络合物催化Friedl?nder法合成喹啉的方法.首先,以8-羟基喹啉钌络合物为催化剂,对模板反应邻氨基苯甲醇和苯乙酮合成2-苯基喹啉进行了反应条件优化实验.重点对比研究了8-羟基喹啉钌络合物配体上不同取代基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其中5-甲基-8-羟基喹啉(1e)钌络合物催化邻氨基苯甲醇和苯乙酮合成2-苯基喹啉获得了73%的最高收率.结合IR, UV以及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讨论了配体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β-H消除形成醛过渡态,交叉aldol反应再亚胺环化,最后脱水生成目标产物的可行机理.以(1e)3Ru为催化剂,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了底物扩展研究,以69%~94%的收率合成了32个不同取代的喹啉衍生物,验证了方法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2.
用三氟甲磺酸(TfOH,5 mol%)催化查尔酮环氧化物(1a~ 1j)在氯苯中开环-重排,然后KOBu(‘)作碱与邻氨基苯甲醛通过Meinwald - Friedl(a)nder反应,“一锅”合成了3-芳基取代喹啉,收率51%~74%.TfOH(5mol%)催化1在二氯甲烷中发生Meinwald重排,生成相应的开环产物3-氧代-2,3-二芳基丙醛,收率48%~89%.化合物的结构经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13.
杨泽  王振  徐希森  刘洋  祁彩霞  王进军 《有机化学》2012,32(11):2099-2107
采用一锅法从叶绿素-a制得132-氧代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再与邻苯二胺反应生成四种含氮杂环并二氢卟吩衍生物,再经硝酸铊或者四氧化锇氧化将其3-位乙烯基转化成高反应性的甲酰基和甲酰甲基.C3-甲酰甲基与邻氨基苯甲醛的Friedl nder缩合顺利地环合成喹啉结构,与重氮甲烷和氧化苯甲腈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在3-位上构建了五元杂环.首次报道的具有叶绿素基本碳架的二氢卟吩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均经UV,IR,1H NMR及元素分析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以 6 氨基胡椒醛为原料 ,与邻羟基苯乙酮 (2a) ,4 氯 2 羟基苯乙酮 (2b)发生Friedl nder缩合反应 ,得到新的喹啉衍生物 2 (2 羟基苯基 ) 6 ,7 亚甲二氧基喹啉 (3a)和 2 (5 氯 2 羟基苯基 ) 6 ,7 亚甲二氧基喹啉 (3b) .新的喹啉衍生物 3a~ 3b分别经IR红外光谱 ,1 HNMR核磁共振谱 ,MS质谱 ,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2-(E-2-苯乙烯基)-5,8-二甲氧基喹啉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2,5-二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硝化、还原得3,6-二甲氧基-2-氨基苯甲醛,后者在碱性条件下与苄叉丙酮发生Friedlǎnder缩合得新化合物2-(E-2-苯乙烯基)-5,8-二甲氧基喹啉。其结构经UV,^1H NMR,IR及MS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邻硝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还原和氨基保护合成2-乙酰胺基苯甲醛(1)。应用环境友好的聚乙二醇-400为溶剂,以N-卤代丁二酰亚胺为卤代试剂对化合物2-乙酰胺基苯甲醛(1)进行卤代,制备了5-溴(氯)-2-乙酰胺基苯甲醛(2a,2b)。在三甲基氯硅烷(TMSCl)催化作用下,5-溴(氯)-2-乙酰胺基苯甲醛(2a,2b)与4-氯乙酰乙酸乙酯发生Friedlnder缩合反应,合成目标产物6-溴(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3a,3b)。其中2a,2b,3a,3b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MS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17.
以取代和未取代的邻氨基苯甲醛与6-氟-4-色满酮为原料, 在碱性的醇溶液中发生Friedl(a)nder 缩合反应, 除了得到预期的 2-氟-6H-色满并[4,3-b]喹啉及其衍生物2a~2d 外, 还发现这类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会进一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 生成2-(3-乙氧甲基)喹啉基-4-氟苯酚及其衍生物3a~3d, 它们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 IR, 1H NMR和MS进行了鉴定和表征, 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3d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8.
以取代和未取代的邻氨基苯甲醛与6-氟-4-色满酮为原料,在碱性的醇溶液中发生Friedlnder缩合反应,除了得到预期的2-氟-6H-色满并[4,3-b]喹啉及其衍生物2a~2d外,还发现这类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会进一步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2-(3-乙氧甲基)喹啉基-4-氟苯酚及其衍生物3a~3d,它们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和MS进行了鉴定和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3d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6-氨基胡椒醛与4',4″(5″)-二乙酰基二苯并-18-冠-6进行Friedlnder缩合得到新的冠醚衍生物--4',4″(5″)-{二-[1,3]二氧[4,5-g]喹啉}-二苯并-18-冠-6(3),产率62%.3的结构经UV, 1H NMR, 13C NMR, 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20.
以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起始原料,通过亲电加成、空气氧化、羟醛缩合和开环重排等经典的化学反应,对其N21-N23轴向两端的取代基团进行化学修饰和结构转换,并在四吡咯大环分子的周环上构建了新的碳碳双键;选择硝酸铊为氧化剂,对不同叶绿素降解产物的烯键实施氧化,再利用所形成的甲酰甲氧基的化学反应活性,继续与芳醛进行Aldol和Friedl?ender缩合反应,完成了一系列未见报道的叶绿素类二氢卟吩衍生物的合成,其化学结构均经UV-Vis、1H NMR、IR及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