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分析化学教材是本科生学习分析化学、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编写符合这些要求的分析化学教材已成为分析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介绍了笔者在编写分析化学教材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以及所编写的《分析化学》教材的特色,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本科生的必修实验课,在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开放模式进行改革探索,除加强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外,通过综合性基础实验和开放实验模式,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3.
《大学化学》2021,36(7)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主要的职责。本科阶段是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而实验教学是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系统介绍了在"基础型-综合型-探究型-设计型"多层次、递进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扶-牵-引-放"四步教学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验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了知识和技能传授与科研创新素质培养并重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实验内容方面,可以通过改进经典实验内容,开设前沿实验项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方法上可以通过设问、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精细化学品合成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精细化学品合成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探索了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总结出了一条适合于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链,概括了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科研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的“三科”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分析化学实验是大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是分析化学课程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将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分析化学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提高学生综合实验技能,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了科学研究思维,真正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和技术日益精进的年代,探索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分析化学(2)教学实践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对现有分析化学(2)经典教学内容中中国元素显示度不明显、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前沿性的思考等问题,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案例、社会热点案例、科学前沿进展,推进分析化学(2)科学育人和思政育人双重育人功能的有机融合,对培养德才兼备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教学探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在剖析传统化学实验教学弊病的基础上 ,提出并实施了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式 ,增设开放实验 ,完善考核制度 ,加强了基础训练 ,突出了个性发展 ,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材施教 ,促进了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化学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建设情况,重点阐述了专业建设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及所获得的成果。在科技创新中完善专业建设,在专业建设中为科技创新活动搭建舞台,着重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利用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专业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我们学校高分子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适合工科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找出国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确定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工科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积累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培养出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就业渠道拓宽。为企业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分子材料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分析化学三阶段实验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分析化学三阶段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基本内容、实施效果以及如何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张淑霞  文萍  李传 《化学教育》2017,38(16):60-63
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的特点,从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3个实验室"层层提高的实验教学模式,仿真系统融入实验课以及实验室开放的运行机制,并指出了不足及建议,目的是提高本科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高水平的化工类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刘晨江 《化学教育》2011,32(9):53-55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关系着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和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论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时间不足等问题,结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工作实践经验,探讨了有效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课外创新类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对教学类实验室的功能拓展和有益补充。化学类课外创新实验室因实验类别多样,其开放管理工作难度更大。本文以管理视角分析了面向本科生开放的化学类课外创新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制度保障、明确安全责任、优化资源配置、仪器培训开放、创新管理模式等角度出发进行了管理方法的探索和实践,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张琼瑶  校伟  陈小保 《化学教育》2016,37(22):61-64
为培养更加符合区域特色的应用型药学人才,通过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更换实验教学内容、改变理论教学方式、针对不同专业采用不同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对分析化学开展全方位的课程改革。经调查,本次课程改革教学效果、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一流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介绍了如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统筹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统筹能力,拓展化学实验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知识技能传授和综合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目的,将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魏永巨 《化学通报》2005,68(10):797-798
李克安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组诸多知名教授参编的《分析化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涵盖了经典化学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内容在章节顺序上系统编排的分析化学教科书。《教程》的出版反应了国内近年来分析化学教学的新理念和新进展,预期将对我国高等院校分析化学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国内现行的“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教材相比,《教程》具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在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操作的基础上,如何提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能力及自主设计实验的高阶创新实验能力是分析化学实验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学生基于问题而展开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提升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个创新实验,探索生物质吸附材料及其改性,通过原料的预处理、吸附材料的制备和吸附实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熟悉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通过创新实验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20.
外泌体是一类细胞外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乳汁中,可用作疾病诊断标志物,药物载体等,是目前化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化学专业本科教学尚未开设相关实验内容,极大限制了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对科研前沿的认识和了解,不利于本科生的培养和未来发展。为缓解上述教学现状,我们以牛奶为原料,设计开发出“牛奶中外泌体的分离与鉴定”这一科研创新实验,包含:盐析及等电点法分离蛋白质、聚合物沉淀法提取外泌体、BCA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纳米金颗粒的合成、目测比色法特异性检测外泌体等五部分内容。本实验立足《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建议内容》和《化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本科阶段教学内容,涉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等多个二级学科,在巩固学生基础实验技能,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科研探索及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本实验模块化强,既可组合在一起作为科研创新实验,亦可拆分作为相应二级学科教学实验,十分契合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