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1 毫秒
1.
张宏志  李建 《大学化学》2012,27(6):83-88
简单介绍了鲍林在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镰刀型细胞血红蛋白、分子进化生物学方面的贡献,讨论了鲍林的分子学成就对后续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鲍林电负性物理本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林电负性标度应用很广,但长期以来其物理意义不甚明瞭。本文试图通过建立等效氢原子模型,运用原子的价电子电离势的精确实验数据,建立新的电负性标度,从而探讨鲍林电负性的物理意义。在此之前先对鲍林及缪立根(Mulliken)电负性简介如下: 一、鲍林、缪立根电负性概述鲍林电负性的定义是: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评述在现代对鲍林原理给予的量子理论解释和某些修正,简要讨论高温高压下物质的某些晶体化学行为与鲍林原理  相似文献   

4.
唐典 《化学教育》1982,3(2):10-15
“电负性概念是化学领域中,特别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中应用得最广泛的一个基本概念。在其他学科,例如地质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材料科学中也有较多应用。1932年鲍林根据经验事实给电负性下了一个定性的定义,并且提出了一个定量计算电负性值的公式。  相似文献   

5.
由于鲍林对化学的贡献,他已被提名为1984年的普里斯特利(priestley)奖的获得者。该奖是美国化学会的最高荣誉奖,这也将成为鲍林所获得的一系列奖中的最新荣誉,包括他在1954年获得的诺贝尔化学奖和1962年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鲍林长期致力于研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本质,近年来也开展了一些把化学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的课题。六十年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使他成为化学史上  相似文献   

6.
鲍林(Linus Pauling)是当代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1954年他因对化学键的本质、晶体和蛋白质结构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3年又因唤起公众对大气层核试验所释放的放射线危险的注意,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鲍林的影响,不仅扩展到整个化学,而且扩展到生物学,扩展到作为科学家应负的社会责任问题。研究有成就的科学家的思想和科学活动,对于我们,尤其是对从事科研和教学的人们,具有重大意义。鲍林,作为将经典化学理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的代表人物,为我国化学界和哲学界所熟悉。鲍林曾于1973年9月和1981年6月来中国进行访问和讲学,受到我国科学工作者的欢迎和敬佩。本文简要介绍了鲍林的科学道路和思想活动,例如童年的好奇心和所受的影响;青年时代的严格训练及养成查阅文献的良好习惯;鲍林对研究者的要求、科研和教学的关系以及失败的教训和研究者的心理等。要是读者能从中得到启发和教益,这将是我们的心愿和目的。 1976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David Ridgway Berkley)教授访问了鲍林,访问记刊于《化学教育》期刊;1978年,《英国化学》改写为自述形式发表。现据此,将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7.
鲍林电价规则与键价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林电价规则简介在本世纪廾年代末,L.Pauling在大量含氧酸盐结构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关于离子化合物的五个规则。这些结构规则对诸如硅酸盐结构化学规律的总结和研究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电价规则是鲍林五个规则的核心。它可表述为:在一个稳定的离子化合物结构中,每一负离子的电价等于或近似等于从邻近的正离子至该负离子的各静电键强度的总和,即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1901— ),曾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化学教授及康奈尔大学客座讲学教授,是一位对现代化学多方面都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早期,他创立了杂化轨道理论,对化学键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又在结晶化学中提出晶体半径的概念、鲍林规则等,这些都是奠基性的成就;特别在蛋白质的结构研究中,他的成就是非常出色的。  相似文献   

9.
鲍林关于共振论的研究策略和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振东 《大学化学》2004,19(4):59-62
从研究和教学两条线索入手 ,对鲍林在共振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研究策略和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91年2月28日,鲍林(L.C.Pauling)渡过了他90岁生日。在加利福尼亚和他的家乡俄勒冈,朋友及同事们为他举办了一系列喜庆活动,祝福这位两  相似文献   

11.
田荷珍 《大学化学》1987,2(2):56-59
美国著名化学家莱纳斯·鲍林(LinusPauling,1901~)是当代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早在1954年他因研究化学键的性质,特别是对复杂分子结构的研究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事隔数年,他又因支持进步事业,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在美国他是唯一的一位两次诺贝尔奖(Nobel Prize)获得者。对于鲍林  相似文献   

12.
十年前,在鲍林(Pauling)的普通化学教科书中,关于硼化学的报导,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硼砂珠试验外,就没有更有兴趣的内容了。而今天,即使在汽油附加物广告上,中学生们都会清楚地了解这个周期表上第五个元素的应用。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的迅速增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就开始了,由于国防的各种利益而得到了加速的发展。信号兵团希望得到一种用之于气球的新的  相似文献   

13.
浅谈电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永兴 《大学化学》1998,13(3):46-49
浅谈电负性大学化学师生笔谈武永兴(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09)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化学家L.鲍林(Pauling)1932年提出的电负性概念至今已60多年了。经历了完善、发展,甚至争议的过程。但直到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电负性不仅联系了成...  相似文献   

14.
胡琪琳  袁振东 《化学教育》2023,44(1):123-128
1902年,瑞士化学家维尔纳对氯化铵结构的解释为氢键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20年,美国化学家拉提麦尔和罗德布什首先认识了水中的氢键:2个八隅体所持的氢核构成的“弱键(weak bond)”。1928年,美国化学家鲍林在解释[FHF]-的结构时首次使用“氢键(hydrogen bond)”一词,但并未对氢键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1939年,鲍林在《化学键的本质》中明确提出了氢键的概念,并解释了氢键的性质,自此,氢键的概念正式形成。近年来,科学家经过深入研究发现了氢键的新类型:π型氢键、双氢键、金属氢键和单电子氢键。随着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关于氢键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15.
共振论的应用及量子化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振论自20世纪30年代鲍林(Pauling L)提出以来,其在有机化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述了共振论的产生及有关的基础知识,其中用共振论观点解释了一些用经典结构理论所不能说明的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并且用Gaussian98程序对其进行了量子化学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32年鲍林(Pauling)首次提出元素电负性概念,经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长期运用与研究,其定义、计算方法、应用范围和理论根据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发展与许多成功改进。  相似文献   

17.
一个计算氢酸强度的公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氢酸是无机酸中最简单的一种,为数有限,到目前为止,定量地讨论氢酸强度的工作不多。鲍林(L.Pauling)等用化学热力学方法对氢酸强度进行了计算,吕为霖从分子中原子的有效电荷出发,提  相似文献   

18.
再评“共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林(L.Pauling)在本世纪卅年代初提出了化学结构理论中的共振论。四十年代虽有人提出异议,但以五十年代初对这个理论的批评最为激烈。1951年苏联科学院组织全苏讨论会批判共振论,并作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决定。接着,1953年在我国化学界也进行了讨论。当时认为,共振论在学术上没有理论根据,哲学上属于马赫主义范畴,是化学中的一种唯心论和机械论。曾经预言,共振论之终被消灭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罢了。  相似文献   

19.
我喜爱的杂志我在延边大学任教24年了,由于地处边疆,信息也少。《大学化学》的创刊给我开辟了一条重要信息渠道,我喜爱《大学化学》所有的栏目。10年来,《大学化学》是我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大学化学》的各个栏自从不同角度给了我教学知识营养。例如:“今...  相似文献   

20.
关于离子链和共价键的区别,化学家们还没有一致的意见。有一部分化学家倾向于用偶极矩来判别离子链和共价键。例如,鲍林(L.Pauling)认为100%的共价键的偶极矩应等于零,100%的离子键的偶极矩应等于μ_0=qR_0在上式中q为离子的电荷,R_0为核间距离。极大多数的化学键的偶极矩在0与μ_0之间,所以它们既不是100%的共价键,也不是100%的离子键,而是含有一部分离子性成分和一部分共价性成分的混合键或中间类型键。这种中间类型的键称为极性键,而共价键和离子键则是极性键的两个极端。如果极性键的偶极矩等于μ,鲍林假定μ与μ_0的比值可以作为极性键中所含离子性成分的度量,他把这个比值乘以100称为离子性百分数p,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