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茜  王书平 《运筹与管理》2007,16(2):98-101,153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arbade-Silber模型对上海燃料油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刻画了期货与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作用的大小,并由此说明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的效率。结果表明,燃料油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市场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这对我国建设完整的石油期货市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了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VEC模型以及BEKK模型,对沪铜期货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和Granger双向引导关系,在价格发现中,期货市场占主导地位,且比现货市场有着更强的信息效应;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各自的波动持久性均显著,而两者间的交叉波动效应相对较小,但是现货市场来自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大于期货市场来自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黄金波  吴莉莉  胡蓉 《运筹与管理》2019,28(12):144-152
利用沪深300指数及其期货当月主力合约的5分钟高频数据,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系统分析不同价格趋势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能力。研究表明:第一,在上涨趋势中期货收益率单方面引起现货收益率变化,现货收益率不是引导期货收益变化的原因;但是,在下跌趋势中现货收益率与期货收益率具有相互引导的Granger因果关系。第二,无论在上涨阶段还是下跌阶段,期货市场都在价格发现能力方面处于主导地位。第三,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当二者短期内偏离均衡时,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向均衡方向调整。  相似文献   

4.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期货市场定价效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VAR模型,选取铜、铝、白糖和玉米期货做为研究样本对我国期货市场定价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选取样本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铜、铝和玉米具有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的单向引导关系,而白糖具有期、现货价格相互引导的双向引导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除了白糖以外,期货市场对现货价格的冲击大于现货市场对期货价格的冲击;方差分解发现铜、铝和玉米的定价能力较强,白糖的定价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相关系数、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GS模型等方法对大连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期货价格具有良好的发现价格功能;存在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双向格兰杰引导关系;玉米期货市场的发现价格功能中期货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对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都是基于时间序列方法的研究.为了克服时间序列方法存在着的不足,将使用面板数据方法,在面板单位根检验以及面板协整检验和协整估计的基础上,构建面板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均衡以及相互引导关系.进一步的,在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信息份额方法(I-S模型)和共同因子贡献法(P-T模型)分析了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总体上讲我国大宗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并且表现出了相互引导互为Granger因果的关系.利用I-S模型和P-T模型测算出来的期货市场对价格形成的贡献度分别为88.17%和79.44%,这说明当前我国的期货市场总体上讲是有效率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棉花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发现功能一直是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借助信息共享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棉花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价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棉花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引导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都扮演价格发现角色,且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使用久期的方法在中国国债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是否有效?使用久期的方法研究国债期货套期保值的效率问题在国外已经很多,然而这种方法是否适合于目前中国的国债市场,相关研究还不多见,还有待进一步的证实.为此借鉴国外相关理论,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国债期货上市后2013年9月到2014年5月初,国债现货和国债期货的数据为样本,以基于久期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模型为主,其他模型为辅,比较出最优套期保值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久期的套期保值方法在目前中国的国债市场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ADF单整检验、EG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引导关系检验等方法研究中美燃料油期货价格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在价格和价格收益方面均与国际燃料油市场存在明显的即时引导关系;国际燃料油期货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对国内燃料油期货价格以及价格收益的变动具有单向的滞后引导作用;我国燃料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和收益方面的信息对于国际市场几乎不产生影响,我国尚不具备制定价格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Brent原油期货市场的协整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验证了Brent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范围,发现其在5个月内是有效的。在市场有效范围内,对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同时发现该期货市场某时刻价格的影响可以持续2个月。  相似文献   

11.
比较基于上证50指数的股指期货、ETF期权与现货ETF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选取5分钟高频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将暴涨暴跌行情与全样本区间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采用买权卖权等价理论反推期权价格隐含的现货价格;其次,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合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市场间价格的领先滞后关系;最后,运用广义信息共享模型量化各个市场的价格发现贡献度。结果表明:在不同区间中,期货市场均领先其他市场至少5分钟;从长期来看,期货在价格发现中的贡献度最大,期权次之;在暴涨区间中,ETF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最大,期货次之;在暴跌区间中,期权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最大,期货次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棉花市场开放程度逐渐提高,探索国内外棉花价格感知和传导机制也愈显重要.国内外棉花价格传递必然受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影响,研究征收双关税后的棉花进口价格与国内期、现货价格之间的传递效应,对完善和优化我国棉花价格传导和形成机制更具现实意义.通过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检验和探讨三者间的价格感知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征收双关税后的棉花进口价格、国内棉花期货和现货价格三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双关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际棉价对国内棉价的传递能力,双关税后棉花进口价格不是国内棉价的Granger原因;三者在不同时期受到的冲击方向、力度和时间均有差异,据此提出优化国内棉花市场价格感知与传递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螺纹钢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对我国钢铁行业提高竞争力,争取钢铁成品和铁矿石定价权,引导螺纹钢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中引入剔除残差相关性的最小二乘算法,构建了用于测度期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永久短暂PT和信息份额IS共同因子模型,弥补了现有VEC模型由于求得的期现货残差序列相关性较大,导致PT和IS模型测算的信息贡献度存在较大差异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中国螺纹钢期现货市场933个日交易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我国铝期货、铝现货和废铝市场价格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引导关系看,铝期货价格与铝现货价格之间具有协整关系,并且铝期货价格对铝现货价格及废铝价格具有单向价格引导关系,铝现货价格对废铝价格具有单向价格引导关系;从冲击反应看,铝期货对铝现货的冲击比较强烈,而铝期货对废铝以及铝现货对废铝的冲击相对比较和缓;从价格发现程度看,铝期货市场具有最强的价格发现能力,铝现货价格发现能力次之,废铝的价格发现能力最弱,表明铝期货是价格发现过程的主要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15.
This investigation is one of the first studies to examine the dynamic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t and futures markets using the Markov‐switching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hree mature stock markets including the U.S. S&P500, the U.K. FTSE100 and the German DAX 30, and two emerging markets including the Brazil Bovespa and the Hungary BSI, are used to test the model,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ets of markets are examined. The empirical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ollowing notions. First, after filtering out the high variance regime, the futures price is shown to lead the spot price in the price discovery process, as demonstrated by prior studies; conversely, the spot market is more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than the futures market under the high variance condition. Second, the price adjustment process triggered by arbitrage trading between spot and futures markets during a high variance state is greater in scale than that based on a low variance state, and the degree of the co‐movement between spot and futures market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during the high variance state. Third, a crisis condition involved in the high variance state is defined for the two emerging markets, whereas an unusual condition is presented for the three mature markets. Last, the lagged spot–futures price deviations perform as an information variable for the variance‐turning process. However, the portion of the variance‐switching process accounted for by this signal variable is statistically marginal for the three mature markets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