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高小霞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和化学家,是电分析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国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今年恰逢先生100周年诞辰,为缅怀先生的高风亮节、学习与传承先生的治学思想,由她的学生们发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承办的"纪念高小霞院士诞辰100周年研讨会"于2019年9月15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原高先生的学生、亲朋好友、兄弟  相似文献   

2.
2007年喜逢金立藩教授百岁华诞。为庆贺金先生百岁寿辰,弘扬尊师重教、敬老爱生的优良传统,营造团结和谐、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各项事业更好发展。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2007年12月8日隆重举行“金立藩先生百岁寿庆活动”。寿庆活动由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党委书记刘枫主持。学生代表向金立藩先生敬献了鲜花,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教授向金立藩先生赠送寿礼,化学化工学院院长纪顺俊教授向金立藩先生赠送敬老金并致辞。金立藩先生向大家致谢,随后委托其长子作了百岁寿庆感言。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代表、现任山西师范大学人事处处长的梁…  相似文献   

3.
郭保章 《大学化学》1999,14(5):59-62
我是曾昭抡先生的学生,跟先生接触时间不长,前后大约只有一年多。其间曾先生教我化工原理课程,我以学生干部身份参与民管列席系务会议。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曾先生的音容笑貌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帘。我是1946年秋考入北京大学的,而曾先生早于同年夏天乘船去美国了。据说是考察原子能。曾先生的名字在化学系是响亮的,化学系的一草一木莫不与先生有关。我所感兴趣的不是曾先生的学问和他的名气,而是他的许多轶事:曾先生身穿蓝布大褂,口中念念有词,走路快如风,对面不理人;雨天带伞不打开,不顾淋湿往前走;吃饭心不在焉,竟拿煤…  相似文献   

4.
周立信 《化学教育》1995,16(1):27-28
《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戴安邦先生在“全面的化学教育和实验室教学”一文中将智力因素分为7种能力,即: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因素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邢其毅先生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建树很多 ,在化学界久享盛名。关于他的业绩 ,早已有各种文字报导。本文仅谈谈在教学工作中与邢先生接触时的一些真实感受。  在北京大学 ,邢其毅先生是一位深受同事和学生尊重的教授。“文化大革命”前 ,他编著的两种版本的有机化学教材是全国高校化学系的通用教材 ,深受欢迎。学生简称这两套书为“邢大本”和“邢小本” ,人手一份。他的业务功底深厚 ,讲课时概念清楚、准确 ,思想活跃 ,语言风趣 ,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是公认的。他精湛…  相似文献   

6.
2011年11月29日,我们敬爱的导师张滂院士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作为学生的我们悲痛万分。师恩难忘,谨以此文作为对先生的纪念,并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感谢与怀念之情。张滂先生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毕业后曾作为老一辈有机化学家吴学周先生的助手开展研究工作。1945年留学英国,先后就读于利兹大学和剑桥大学,1949年7月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据了解,张滂先生是第一位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张先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回国效力,投身于祖国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和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17年就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做”三结合,对学生进行发展创造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为此,教师本身必须是创造型教师。  相似文献   

8.
我是1939年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的插班生,之前我曾在抗战中搬到上海慈淑大楼临时建校的东吴大学化学系念书。到昆明读书多是较清贫的学生,接受学校很少的助学金。1940年我选修曾昭抡先生开设的《工业化学》课。他的渊博知识和化工实际经验,吸引了许多化学系学生去听课。昆明郊区建立了一些简陋化工厂,生产烧碱和化肥,曾先生和这些化学工业联系很多,记得联大的化学系教师和学生如曹本熹、魏璠曾在这些工厂担任技术员工作。曾先生不仅与生产实际联系,还特别对当时后方的民族风俗人情极为关心。在暑假带领一批青年去云南西…  相似文献   

9.
全国第五届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杰出的化学家、教育家傅鹰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于2002年10月1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就“纪念傅鹰先生百年诞辰”活动致信北京大学。丁石孙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孙孚凌副主席和国家教育部门的负责同志、傅鹰先生生前工作过的七所大学和科学院的代表及学生200余人出席大会。李岚清同志在信中说:“傅鹰先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他在科学研究上勇于攀登、开拓创新;教学上锐意改革,坚持诲人不倦地为学生上课。…  相似文献   

10.
于乃佳 《化学教育》2001,22(7):79-79,82
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和灵魂,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特别是完善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独到的功能.因此,怎样把化学实验用得恰到好处,使其与学生的创造思维素质的训练相适应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分析科学学报》2014,(6):771-776
甲午之年金秋十月,喜迎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稀土化学家曾云鹗先生百岁寿辰。在曾先生期颐之年,为表达广大分析化学工作者的同庆之喜,《分析科学学报》特于2014年第6期开辟专栏,发表曾先生学术界同仁、同事及学生的最近研究成果,以示对曾老的崇高敬意和美好祝愿。曾云鹗先生1915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县。1935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化学系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教学中,时常会碰到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是缺乏思考能力,惯于死记硬背,或是理论不能结合实际,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比如有的学生,把什么是氧化物的定义背的很熟,但当你让他提出具体东西时,他竟会把氯酸钾(KClO_3)说成是氧化物。这类错误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教师应加强指导;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上特别是在教法方面也还存在着问题。——旧的、单纯的是先生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观主义教条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他单纯报告式的教学方法等等,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13.
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学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和灵魂,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特别是完善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独到的功能.因此,怎样把化学实验用得恰到好处,使其与学生的创造思维素质的训练相适应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引言     
康经武 《色谱》2013,31(7):601-602
今年,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欧庆瑜先生的八十华诞。在《色谱》主编张玉奎院士和编辑部同仁的支持下,由欧先生的部分学生投稿组成了这一期的专栏,算是学生们献给欧先生八十华诞的珍贵礼物。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17日,是我国著名分析化学家、本刊顾问梁树权先生八秩大庆,我们向梁先生表示最热烈地祝贺! 半个多世纪以来,梁先生为我国分析化学的开拓和发展,为我国后继科技人才的造就和培养,为国际分析化学的学术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博得了人们的崇敬和爱戴。 梁先生的青少年时代,正是我国外有列强欺侮瓜分,内有军阀连年混战,人民妻离子散,哀鸿遍野,痛苦不堪的年代。梁先生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爱国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安排了“侯氏制碱法“的阅读材料.若再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利用微型实验的形式体验一下侯德榜先生制取纯碱的过程,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第二,侯德榜不迷信索尔维(Solvay)制碱法的创新精神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侯氏制碱法“中母液的循环利用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及节约意识;第四,微型实验的新颖性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郭保章 《化学教育》2003,24(5):43-45
邢其毅教授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我国失去了一位卓越的有机化学家 ,一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他的逝世引起了我们无尽的思念。笔者从学生时代起就认识邢其毅先生。他是我老师钱思亮先生的同学 ,关系十分密切 ,他常到北大化学系 (景山东街 )去。北平解放前夕 ,钱先生举家乘飞机出走 ,唯独把箱子托付给邢先生保管。不过 ,这时我跟邢先生充其量只是师生关系 ,我认识他 ,他未必认识我。钱思亮先生教我们有机化学课时 ,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解放后改用中文化学名词 ,大家一时还不习惯。恰在这时 ,出版了邢先生用中文名词写的《有机化学》 ,帮了我很…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3月,乍暖还寒时节,我们尊敬的江英彦先生不幸与世长辞。噩耗传来,如晴天霹雳,我们心情异常沉重和难过。送别江先生的那天,分散在各地的曾经的学生都赶了回来,轸念江先生的谆谆教导、殷殷希望,怀念他豪迈品格、大气人生,感念其培养之恩、师爱绵绵,祈愿他天堂里不再有尘世的纷扰,不再有病痛的折磨,在天堂里永远展现他富有魅力的微笑!  相似文献   

19.
宋焕刚  刘君 《化学教育》2007,28(1):34-34,F0003
“为人师,不好为人师”,刘知新先生的这句座右铭反映了刘先生的一种教师观。为人师首先要为人;学为人师,永无止境;行为师范,不懈追求;同时,教师也不可好为人师,要启发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20.
娄善平  王艳 《化学教育》2001,22(7):87-87
高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社化学室编著)第一册"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安排了"侯氏制碱法"的阅读材料.若再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组织学生利用微型实验的形式体验一下侯德榜先生制取纯碱的过程,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第二,侯德榜不迷信索尔维(Solvay)制碱法的创新精神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三,"侯氏制碱法"中母液的循环利用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及节约意识;第四,微型实验的新颖性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