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炉膛内空气动力场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炉型,在实际运行中有一些较为突出的优点。为深入研究煤粉在炉内的燃烧特性,炉内空气动力场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数值模拟了四角切向燃烧煤粉锅炉炉内冷、热态情况下的流场,对其时均、湍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气流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2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锦州电厂二期工程的HG-670/14ty9型煤粉锅炉,燃烧器为多层四角切向布置,每角有4个一次风喷口,6个二次风喷口,1个三次风喷口。锅炉各部分尺寸及燃烧器的布置见图1、图2。热态流场的模拟对象是实际锅炉。模拟工况基本按…  相似文献   

2.
旋流燃烧室内湍流燃烧的PDA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建立了采用分级进风的旋流燃烧室实验台,实现了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PDA)测最湍流旋流燃烧的热态瞬时速度场。在一次风旋流数为0.69的工况下,衍到了燃烧室内气体时均轴向与切向速度和轴向与切向脉动速度均方根值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旋流燃烧室内同向和反向旋转射流湍流流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健  尚庆  樊小安  周力行 《计算物理》2002,19(3):278-282
针对发展高效低污染旋流燃烧技术的需要,对旋流燃烧室内两股同轴旋转射流相互作用的湍流旋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了一种新的代数Reynolds应力模型和QUICK离散格式.在两股射流同向旋转和反向旋转两种条件下,将模拟得到的燃烧室内湍流旋流流动的时均气体轴向速度场、切向速度场和静压场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旋流式煤粉预燃室作为一种新型粉煤燃烧器,在降低电站锅炉点火用油,提高煤粉锅炉的低负荷稳燃性能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怍用.旋流式煤粉预燃室合理地组织了旋转射流、环形射流,有其独特的结构和配风方式,其稳燃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作者则在预燃室冷态流动模型上用温度示踪方法试验研究了有根部风的改进型预燃室内气流的混合过程,并用三孔测速探针测量了筒内八个断面上的轴向和切向速度分布,对预燃室内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级进风旋流燃烧室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湍流燃烧的实验研究。测量了在不同的一次风旋流数下,气体的时均温度、O2、CO2、CO和NO浓度的分布。利用实验测量结果分析了一次风旋流数对燃烧室内湍流燃烧及NOx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实验方法和数值分析研究了具有不同初始旋流强度的气流在圆管内的旋流特性,得出了不同雷诺数下、沿管子长度不同截面上的速度分布、旋流强度及其衰减规律。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资料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1前言 四角喷燃的煤粉锅炉是目前我国大型发电锅炉最主要的炉型,为保证其动力工况的可靠性,合理地布置受热面和选择受热面材料,有效组织炉膛内的燃烧过程以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锅炉设计人员需要准确地预报锅炉炉膛内,特别是燃烧器区及炉膛出口区的烟气温度分布等参数.  相似文献   

8.
影响空心旋转液体射流初始阶段运动的无量纲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描述空心旋转时流初始阶段运动规律的理论模型[1]为依据,重点讨论了影响射流运动的无量纲参数:韦伯数,液膜内外压力差,液膜初始内外环半径比,初始旋流度;初始径向速度等。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旋流喷嘴所产生的空心旋转射流初始阶段运动及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气流湍流特性的冷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IFA300型一维热膜风速仪系统对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单相冷态湍流流场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流场内不同位置瞬时速度的数值,同时测量了脉动速度均方根、湍流度、平坦因子和偏斜因子在流场内的分布,得到了新型旋流燃烧器气流湍流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可以用于研究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10.
旋风两相流动和燃烧数值模拟理论及流场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极强旋流的代数应力湍流模型与连续介质-轨道的有反应颗粒相模型相结合的理论及数值解法,用于模拟旋风炉内两相流动及煤粉燃烧。利用全套程序中流场子程序对旋风流化床炉稀相的强旋流场进行了预报,得到了合理结果,揭示了各向异性湍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旋流气粒两相流动广泛存在于燃气轮机燃烧室,旋风分离器和旋风炉,锅炉旋流燃烧器等装置中。用测量和数值模拟更好地了解其流动特性,对优化和放大设计,用以提高燃烧效率和收集效率、降低流动阻力和污染物排放,稳定火焰,都十分重要。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研究,包括用相位多普勒仪等测量进行的实验研究,雷诺平均模拟和大涡模拟的数值研究,阐明了两相速度,两相湍流特性和颗粒浓度分布等规律,有助于研制低阻力和高效率低污染燃烧装置。  相似文献   

12.
旋转圆盘系统过流速度场叠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应用PIV技术对具有不同径向流动方向、不同的旋转雷诺数Ren、流量系数Cw和间隙比G的强迫过流的旋转圆盘系统的间隙流动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带有强迫过流的动静盘系统流场的速度分布,是由零过流旋转圆盘系统流场和具有过流双静止盘系统流场的速度合成.本文对该流动现象进行了数值研究,同时提出了旋转圆盘系统间隙内速度合成分布公式,经和实验结果对比,二者符合较好.对叶轮机械的相关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与NOx排放的模型与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一台前墙布置有24只旋流燃烧器的350 MW燃煤电站锅炉为研究对象,对锅炉在100%、95%、85%、70%和50%额定负荷下的流动、燃烧和NOx排放进行了全炉膛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锅炉运行和实测数据进行了全面比较并发现,除50%负荷外,其余工况两者符合情况良好。文中提出并采用了NOx模拟中相关的模型参数;对炉内空气量、炉温与NOx生成关系的计算结果表明, NOx的最终排放对温度的敏感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
多功能旋流燃烧器的工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皇岛热电厂2#锅炉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低等问题主要是由于燃烧器的一次风管道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本文采用多功能旋流燃烧器的设计思想对旋流燃烧器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旋流燃烧器其着火点提前,并且仅改造6只主力燃烧器就可以使锅炉在50%负荷时达到不投油而稳定燃烧,排烟温度、飞灰含碳量和NOx排放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湍流效应是火焰合成纳米TiO2颗粒工业化规模放大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基于一种新提出的滞止旋流火焰开展了合成TiO2纳米颗粒的实验研究.在旋流数0.26的条件下,可成功获得比表面积300㎡/g以上,粒径最小达5nm的锐钛矿型TiO2颗粒,这可归因于本文滞止旋流火焰具有贫燃稳定性、速度高反应快、温度梯度大等特点.实验还...  相似文献   

16.
小球藻光合作用强,生长速率快,被看作21世纪保健品和生物柴油的潜在来源。大规模成功培养小球藻是将这一潜力变为现实的关键,因而合理设计小球藻生长空间—光生物反应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两种螺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Ⅰ型和Ⅱ型),模拟得到了螺旋管反应器内小球藻流体的流动形态,并确定了反应器内小球藻细胞的运动轨迹;根据计算得到的横截面旋流数大小确定了不同反应器的纵向混合性能。结果表明在螺旋管光生物反应器的横截面上能形成很明显的旋涡;对于Ⅰ型和Ⅱ型光生物反应器,对应表征混合性能优越的旋流数分别为0.05到0.15之间和0.25到0.35之间,远高于直圆管反应器(其值接近于0)。  相似文献   

17.
单头部双级旋流器燃烧室流场PIV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测量技术对单头部双级旋流器燃烧室紊流流场进行了测量,试验研究主燃孔射流与旋流器旋转射流之间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旋流器几何参数(如:叶片安装角)和主燃孔布置对轴向和径向气流速度分布及回流区结构的影响都较大,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气动特性和中心回流区,选择合理的主燃孔布局比旋流数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热斑旋流对燃气透平高压静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热斑和旋流对燃气透平高压静叶的影响机制,本文运用自主开发的有限体积求解器,对LISA一级半透平受到正对通道中心的热斑旋流影响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本文详细阐述了热斑和旋流在叶片通道内的流动过程,研究了其对燃气透平高压级静叶的温度分布、叶片表面压力分布的复杂影响以及热斑旋流通过静叶通道时热斑形态变化和通道内涡系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高zeta势下具有Navier滑移边界条件的幂律流体,在变截面微管道中的垂向磁场作用下的旋转电渗流动.在不使用Debye–Hückel线性近似条件时,利用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外加磁场的旋转电渗流的电势分布和速度分布.当行为指数n=1时得到的流体为牛顿流体,将本文的分析结果与Debye–Hückel线性近似所得解析近似解作比较,证明本文数值方法的可行性.除此之外,还详细讨论行为指数n、哈特曼数Ha、旋转角速度?、电动宽度K及滑移参数β对速度分布的影响,得到当哈特曼数Ha>1时,速度随着哈特曼数Ha的增加而减小;但当哈特曼数Ha <1时, x方向速度u的大小随着Ha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F风下倾对W型炉内燃烧及NOx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在实际锅炉上的试验,研究了310 MW Foster Wheeler技术w型火焰锅炉F层二次风下倾15°对炉内燃烧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模拟和试验的分析表明,F层二次风下倾后对炉内燃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火焰行程延长,煤粉停留时间增加,还原区扩大,一次风与二次风的混合推迟等方面.试验和模拟结果都表明,F层二次风下倾后锅炉的火焰中心下降,飞灰含碳量降低,锅炉效率提高且NOx排放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