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新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兼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开展了应用研究。对其实验技术和分析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用于天然水中微量铁及食用色素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扩大了仪器的分析功能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动注射一次进样串联测定血清中磷,钙,即以串联的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先后连续测定磷和钙,试验了流动注射系统的实验条件。结果磷,钙回收率分别为99.7%,102.0%,变异系数各为2.7%,2.5%,即与手动法结果相同或更优。  相似文献   

3.
采用流动注射一次进样串联测定血清中磷、钙,即以串联的可见分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先后连续测定磷和钙。试验了流动注射系统的实验条件。结果磷、钙回收率分别为99.7%、102.0%,变异系数各为2.7%、2.5%,即与手动法结果相同或更优  相似文献   

4.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豆制品中七种无机元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WFX-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大豆及豆制品中K,Na,Ca,Mg,Mn,Co,Sr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及豆制品中K,Mg,Mn,Ca含量丰富,对人体有益。  相似文献   

5.
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由于是使用高功率的高压短弧脉冲氙灯,其辐射波长为覆盖190~850nm范围的连续光源,且加之以高分辨率分光系统和可视化固态检测器,可对光谱测量中的分子吸收进行测定。该方法可以用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中的空气/乙炔火焰的背景吸收,也可以用于测定一些在火焰中可形成分子的元素的测定。同时,还可以用于测定其他的分子吸收及相关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应用连续光源的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空气/乙炔火焰中的分子背景吸收。通过将普通的AAS燃烧头加以简单的改进,利用燃烧头水平/垂直光路的两次测定,能有效的测定空气/乙炔火焰中所形成的分子在不同波长条件下的分子吸收情况。  相似文献   

6.
利用甲壳素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研究了甲壳素快速吸附铜离子的吸附条件和洗脱条件,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进行铜的测定,方法简单快速,检出限为8.0ng/mL,精密度RSD为3.6%,用于矿样中痕量铜的测定,分析结果与推荐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汪国荣 《光谱实验室》1991,8(1):121-128
文章对国内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产品结构及特点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国外产品重点介绍了PE、Varian、IL、PU、岛津等公司的仪器;国内部分则重点介绍了85年前后推出的微机化产品,叙述了国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发展全过程。文章还以仪器的光源、原子化系统、扣背景方式三个方面全面综述了国外原子吸收仪器的技术发展动向,对发展我国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亦提出了个人的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8.
微量进样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球血浆中锌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在国产WYX-402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用微量进样测定血球、血浆中Zn的含量,获得了与常规原子吸收法相同的灵敏度,一次测定的进样量为300μL,测得血球中锌的平均回收率为97.9%,相对标准偏差为3.4%,血浆中锌平均回收率为100.85,相对标准偏差为3.3%。  相似文献   

9.
摘 要 自行研制了一套流动注射比色装置,应用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采用锐线光源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兼作流动注射分析法中可见光度计使用,研究了沉积物样品中微量铝测定的适宜条件,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测试技术。一次进样同时可连续得到三峰两谷5个吸光度值(A1, A2, A3, A4, A5),均可用于定量分析,并对其理论和实验技术进行了讨论。采用加和技术(A=A1+A2+A3+A4+A5)是提高FIA法分析灵敏度的一种有效途径,该方法的灵敏度较普通方法有显著提高,其精密度和线性关系也良好。实验表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兼作可见光度计使用,扩大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应用范围,操作简单,方法可靠,直接用于沉积物样品中微量铝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甲壳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研究了甲壳素快速吸附离子的吸附条件和洗脱条件,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进行铜的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吸附离子的吸附检出限为8.0dng/mL,精密度RSD为3.6%,用于矿样中痕量铜的测定,分析结果与推荐值吻合。  相似文献   

11.
无纤维吸声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克  丁辉 《物理》1998,27(9):537-540,533
简要地介绍了吸声材料的基本特点,阐述无纤维性吸声材料(特别是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取代传统的纤维性吸声材料的可能性及其重要意义,较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德国以及我国科研人员在纤维吸声材料研究上取所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程昭  徐大纶 《光子学报》1992,21(4):330-336
本文从直接能隙半导体中三光子吸收跃迁速率的全量子理论表达式出发,在二能带和四能带理论模型下,分别就抛物线和非抛物线型能带,计算了GaAs半导体的三光子吸收系数。其结果与实验值作了比较。同时还给出了GaAs中三光子吸收系数的色散曲线。  相似文献   

13.
石英玻璃中导带电子的光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用二阶和三阶微扰理论计算了 193nm 、355nm 激光照射下石英玻璃中导带电子的单光子吸收速率和双光子吸收速率。结果表明,电子空穴散射参与的单光子吸收和声学声子参与的双光子吸收都是材料中导带电子吸收激光能量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4.
徐大纶  程昭 《光子学报》1995,24(2):97-102
本文利用全量子理论推导了半导体中多光子吸收跃迁速率的一般表达式。对各种模型计算了本征GaAs在λ=2.06um下的三光子吸收系数。实验上采用非线性光电导和非线性光透射技术,测量了GaAs中三光子吸收系数。  相似文献   

15.
纳米材料用于吸收电磁波的物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晓阳  曹万民 《物理与工程》2007,17(5):39-41,62
本文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吸波材料与电磁波作用的影响因素和纳米材料在吸波应用上的微观机制,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的深入发展,纳米吸波材料将以更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和民用电磁波防护上.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1]中荷清泉提出了纳米级铜原子团簇具有红外吸收特性的理论。本文采用磁控溅射低温液氮收集方法制备了纳米级铜原子团簇,并用红外光谱法测定其吸收红外光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级钢原子团簇确实具有明显的红外吸收特性,验证了文献[1]中提出的理论预言。  相似文献   

17.
提供了用WGD-3型组合式多功能光栅光谱仪测量有色光学玻璃光谱吸收特性的一种简单和直观的方法;给出了实验原理和仪器配置;提供了对滤光片和中性玻璃光谱吸收特性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8.
内腔激光磁共振吸收及饱和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气体激光运转特性出发,我们得到了内腔激光磁共振吸收及其无多普勒展宽饱和吸收的一阶微商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并以NO作为吸收分子研究了激光磁共振信号强度与样品气压和激光光强的关系,同时对内腔激光磁共振中无多普勒饱和吸收特性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激光等离子体能量角分布及吸收定标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激光平面靶等离子体发射能量角分布及吸收定标律。实验利用高斯型1.06μm激光脉冲,其能量为2~50J,脉冲宽度为0.3~2.2ns,靶面平均辐照强度为1.8×1013~1.1x10~(15)W/cm~2,光束以25°角入射。实验采用了Au、Ag、Ti、Al和C_8H_8等厚靶。用等离子体卡计测量靶面吸收的激光能量。用指数函数拟合实验数据,给出了吸收效率分别作为激光强度、脉冲宽度和靶材料原子序数的函数的定标关系式。这些关系式定性地与逆轫致吸收的理论关系式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在准自由电子气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一种不含自由参数的正电子吸收势,把它作为光学势的虚部,计算了能量在最小非弹性阀值到100eV范围内正电子被He、Ne、Ar原子散射的总截面和能量为200eV和300eV时的散射微分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