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夫琅和费衍射是菲涅耳衍射的特例。按定义,当照明点光源和接收屏幕距离衍射样品均为无穷远时的衍射为夫琅和费衍射。实现夫琅和费衍射的具体装置多种多样,同一衍射样品在不同装置上都能获得相同的衍射图样,它们之间只有放大倍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规范光学分数傅里叶变换,从光学传递函数概念出发,根据菲涅耳衍射、夫琅和费衍射定义,应用线性系统理论,分别给出了菲涅耳与夫琅和费衍射系统在规范分数傅里叶变换下的光学传递函数数学表达式。证明了其具有分数傅里叶变换的级联性,指出常规傅里叶变换下的光学传递函数为分数传递函数的特例。所得结果对光学分数傅里叶变换在信息处理、像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相因子判断法 原则上说,依据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可以由一个已知波前导出另一个波前,譬如由衍射屏的输出场~U2(x,y)导出接收屏幕上的衍射场~U(x′y′).但实际上,这种积分运算通常是很复杂的,总需在一定条件下作近似处理,即使如此,能定量给出结果的情况目前也还为数不多.不过,我们注意到波场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波函数的位相因子之中.如果将复杂波场的复振幅相因子与平面波或球面波的相因子作一对比,那么复杂波场就可看成是一系列平面波成分(或球面波成分)的迭加,因而也就变成人们在概念上容易掌握的一种波场了.尤其重要的是,复…  相似文献   

4.
杜琰  胡雪松 《广西物理》2005,26(2):43-46
介绍了衍射孔的菲涅耳衍射和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对应关系,使得可以用分数傅里叶变换来描述光由原始光场经过菲涅耳衍射区一直到无穷远处夫琅禾费衍射区的自由空间标量衍射传播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菲涅耳衍射和分数傅里叶变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小爱  陈家璧 《大学物理》2002,21(2):8-11,14
介绍了衍射孔的菲涅耳衍射和分数傅里叶变换的对应关系,使得可以用分数傅里叶变换来描述光电原始光场经过菲涅耳衍射区一直到无穷远处夫琅禾费衍射区的自由空间标量衍射传播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大学物理》2021,40(8)
在平行平面波近似的情况下,数值法求解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积分公式,得到平行平面光波通过圆孔衍射后的光强分布图.通过对纵向及横向光强分布图的数值分析,验证了轴上点光强由菲涅耳数决定,菲涅耳数大于1时为菲涅耳衍射区,菲涅耳数小于1时为夫琅禾费衍射区.在近场,光强分布为明暗相间的环形条纹;在远场,光束演化成束腰位置在圆孔处的高斯光束,仿真结果与理论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本仿真结果将光衍射的抽象理论直观化、可视化.  相似文献   

7.
求解分数傅里叶变换衍射积分的一种快速算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对Lohmann 二型分数傅里叶变换(FRT)和菲涅耳衍射积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给出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求解该分数傅里叶变换和菲涅耳衍射积分的快速算法及算法适用范围.数值模拟实验证明了理论的可靠性和算法的高效性.此快速算法为分数傅里叶变换在工程实际中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衍射与波前相位变换的基本原理出发,介绍了傅里叶后焦面成像的基本原理,包括菲涅耳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的傅里叶分光本质以及薄透镜的相位变换,给出了薄透镜满足严格傅里叶变换的条件,利用夫琅禾费衍射公式简单从远场可接受信息的角度讨论了衍射极限存在的原因.介绍了近代无限远光学显微镜以及无限远光学系统的物镜、结像透镜等元件所满足的傅里叶变换的条件以及在无限远光学显微镜上搭建傅里叶后焦面成像装置.最后,介绍了近年来在纳米光子学前沿研究的应用及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9.
在讨论光的衍射时,一般总是把它分为菲涅耳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但如何划分?根据是什么?这问题看法很不统一.在一般经典的光学著作中都是以所取的近似程度来划分的,而目前在一些现代光学的书中却划分得比较简单,提出了近场衍射即菲涅耳衍射和远场衍射即夫琅和费衍射的概念. 关于光在平面屏幕上的衍射问题早在1882年就由基尔霍夫得出了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式中U(P)为光在P(x,y)处的复振幅分布.∑为衍射孔,r0表示点光源P0(x0,y0)到孔上P1(xl,y1)点的距离,r表示观察点P到P1处的距离n为衍射孔的外法线. 后来索末菲又于1896年,首次给出了…  相似文献   

10.
平面透射光栅的菲涅耳衍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标量场的菲涅耳衍射理论出发,研究了球面波入射平面透射光栅的衍射场,导出菲涅耳衍射场的复振幅分布,并得到光栅菲涅耳衍射角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在理想情况下菲涅耳衍射的每一级衍射波都是一个球面波;在对菲涅耳衍射角进行新的定义后,衍射角的计算仍然可以采用夫琅禾费衍射的光栅方程.  相似文献   

11.
衍射光栅的傅里叶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长乐 《光子学报》1996,25(9):861-863
本文用衍射理论中的傅里叶分析方法,分析光栅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夫琅和费衍射现象中,其衍射屏上的复振幅分布、光强分布及频谱分布的规律。对于衍射光栅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模拟任意形状衍射屏的衍射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庆  刘秋武 《物理实验》2006,26(10):14-17
把菲涅耳衍射积分化为含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积分,对任意形状衍射屏的衍射进行模拟,其特点是直接用含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积分求解出不同传播距离观察屏上的光场分布,得出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的衍射花样.通过计算机对常见的缝孔的衍射的模拟,有助于理解衍射光在传播方向上近场衍射和远场衍射的不同和衍射花样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菲涅耳数字全息成像系统的脉冲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岑裕庭 《光学技术》2012,38(1):104-108
数字全息成像由CCD记录数字全息图后经过计算机数值重建物光波场,这个过程从傅里叶变换角度看等同于数字全息图的频谱分析。讨论了数字成像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并分别推导了其实像、虚像、零级像在平面波和球面波照射下的波前复振幅分布。结果表明,实像和虚像是移位的夫琅和费衍射分布,而零级像是CCD光瞳的菲涅耳衍射分布,且与参考光波前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如果在光源的象面上接收衍射场,则无论衍射屏是放在透镜前面还是透镜后面,都是现出夫琅和费衍射的强度分布,并且,在傍轴条件下,象面上的复振幅分布均可表示为 (1)式中,C为与场点无关的复常数,t(x,y)为衍射屏的屏函数,它的空间频率(fx,fy)与场点坐标(x′,y′)有一一对应关系: (1)式中的二次相因子 (x′,y′)及频谱缩放比1取决于光源、衍射屏及接收屏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般叙述Fourier光学的书籍,在导出(1)式及相应的 (x′,y′)及l时,所用的方法比较麻烦[1][2],在资料[3]、[4]中用了较方便而且概念清晰的物理光学方法,导出了衍射…  相似文献   

15.
分数傅里叶变换光学实现的基本单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华建文  刘立人 《光学学报》1997,17(8):040-1044
提出一些实现分数傅里叶变换的新型的基本光学单元。这些基本单元仅使用一个透镜和一个菲涅耳衍射,给光学设计增加一些新的可选基本类型,对于给定焦距的透镜,它能完成的分数傅里叶变换是Lohmann给出的单透镜结构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16.
潘英俊 《光学学报》1991,11(10):06-910
本文从理论上导出了相干光照明了菲涅耳衍射场中离开泰伯自成像平面时光栅像的反差、位相和周期的变化。得到了球面波和平面波照明下,光栅的傅里叶像生成的条件,从而定量地说明了泰伯效应与Lau效应的某种一致性。理论结果被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菲涅耳衍射区和夫琅和费衍射区动态部分相干光散斑的特性.利用部分相干光互强度传播的理论,得出了在部分相干光照明时,由运动散射体产生的动态散斑光强时空交叉的自相关函数的一般形式,并由此得出了散斑沸腾和平移的一般规律.通过适当选择光源和调整光路参数,在实验上得到了菲涅耳和夫琅和费衍射区的部分相干光散斑,对夫琅和费面上的动态部分相干光散斑的平移和沸腾现象进行了定性研究;采用光子计数及数据自动采集的方法,对部分相干光散斑随时间的演化及动态部分相干光散斑的沸腾进行了定量测量.这些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相符合. 关键词: 部分相干光动态散斑 时空交叉相关函数 沸腾  相似文献   

18.
YG算法设计分数傅里叶变换衍射光学光束整形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峭峰  魏晓峰  向勇  严瑛白  金国藩 《光子学报》2005,34(11):1724-1727
针对分数傅里叶变换衍射光学光束整形器件,比较了按离散点与按菲涅耳积分计算得到的变换矩阵间的差距,从中分析得出按离散点计算的变换矩阵引入的离散化误差与分数傅里叶变换系统参数的关系.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离散化误差不能忽略.为了在输出面上得到真实的光强分布,应采用菲涅耳积分计算其变换矩阵.鉴于该变换矩阵非幺正,本文利用YG算法进行了光束整形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根据菲涅耳衍射公式,导出了含介质的单透镜与双透镜系统输出面的光场复振幅分布,并与分数傅里叶变换定义式比较,得到了实现分数傅里叶变换的系统结构参量.运用矩阵光学方法,导出上述系统的ABCD矩阵,并与分数傅里叶变换矩阵比较,研究发现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根据衍射光学理论分析了红外系统后向反射光强的分布,反射区域可以分成近场传输区域、菲涅耳衍射区域和夫琅和费衍射区域。在菲涅耳衍射区域内,反射光斑中心光强是呈明暗变化的,反射光斑中心光强在0~1km内剧烈振荡,1~3km之间达到峰值,然后随传输距离的继续增加,反射光斑中心光强逐渐减小。在夫琅和费衍射区域内,光斑图像中央是亮光斑,周围环绕着明暗交替的圆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