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α-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共聚体碱性水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3α-甲基丙烯酸甲酯-二乙烯苯大孔共聚体(MMA-DVB),研完了诸因素对碱性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100%糖醇为溶胀剂,以60% NaOH热水溶液为水解剂,在150℃反应4—10小时,酯基水解率可达90—95%。制得的弱酸离子交换树脂,其交换容量为9meq/g。树脂机械强度良好。  相似文献   

2.
袁景香  王超展  卫引茂 《分析化学》2016,(12):1892-1899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SI-ATRP)技术,以废弃的固定化酶为基质、4-乙烯基苯磺酸钠为单体,30℃聚合3 h,制备了一种新型强阳离子交换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对合成的强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表征。以溶菌酶为模型蛋白,考察了溶菌酶初始浓度、离子强度、有机溶剂浓度、吸附时间及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溶菌酶的吸附是一个放热的过程。在室温下对溶菌酶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40 mg/g,在30 min内快速达到吸附平衡,比文献报道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 Langmuir吸附模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较好地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3.
用浸渍法制备了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改性树脂对以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催化合成双酚F收率的影响。当等摩尔比Al Cl3和Ti Cl4加入总量为树脂质量的8%,反应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10h,Al Cl3-Ti Cl4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双酚F,其收率高达90.02%,比未改性或Al Cl3单独改性树脂的催化效果都好,其重复利用率也优于后两者。结果说明,Al Cl3-Ti Cl4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性能好,是一种环境友好高效合成双酚F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微波辐射下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1-萘乙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732、NKC-9、D072和D061为催化剂,在微波条件下使用1-萘乙酸和甲醇合成1-萘乙酸甲酯.研究了微波法及常规法活化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法活化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性能好,酯化反应时间只需30min,酯产率就高达99.05%;使用过的催化剂用微波法处理活化后,催化酯化的产率最高也达97.16%.  相似文献   

5.
PAN-S浸渍树脂对汞吸附特性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1-(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 (PAN-S) 水溶液处理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取具有PAN-S功能团的PAN-S浸渍树脂。研究了PAN-S树脂对Hg2+的吸附特性,其吸附的最佳pH为9.2,平衡时吸附容量是196mg/g树脂,达到最大吸附容量平衡时仅需要60min。用0.1mol/L的硝酸解吸,洗脱率达100%。通过在λ为550nm处,用PAN-S作显色剂测定水相中Hg2+的吸附量,建立了PAN-S树脂富集-分离汞离子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用悬浮聚合法,将γ—Fe_2O_3加入苯乙烯和二乙烯苯(DVB)中可制得聚苯乙烯磁性树脂。本文详细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合成的影响。实验制得一批典型树脂的磁粉含量为12.8%,粒度为80目。磺化后得到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其交换容量为3.22mmol/g—R。实验表明,该种磁性树脂有一定的磁化性能,且耐碱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水相悬浮法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环氧化剂在弱碱性条件下合成环氧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并且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对合成出的ETPI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当的乙酸乙酯或氯仿可以提高环氧度。其中,加入乙酸乙酯的体系中最高可获得32%的环氧度,加入氯仿的体系最高可以获得51%的环氧度。相比于传统法(采用过氧甲酸或过氧乙酸作为环氧化剂),本合成法合成出的ETPI产品均一,不会像传统合成法那样发生开环、链断裂和呋喃环形成等副反应。采用该法制备的ETPI生胶的最大拉伸强度在20MPa以上,远高于用传统方法制备的ETPI生胶(近7倍)。对ETPI的性能测试表明,随着环氧度的升高,ETPI的抗湿滑性不断提高,而滚动阻力变化不大。耐油实验表明,当环氧度大于15%时,ETPI的耐油性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改进了非卤反应型阻燃剂N,N-二(2-羟基乙基)氨甲基膦酸二乙酯(BHAPE)的合成方法.在35℃左右将二乙醇胺滴入37%~40%的甲醛水溶液中,加毕,于40~45℃继续保温反应2 h,然后于80~82℃,小于0.094 MPa,减压蒸馏直到没有馏分为止,得到中间体3-(2-羟基乙基)-1,3-氧氮杂环戊烷(HENH).向HENH中加入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于55~62℃滴入亚磷酸二乙酯,加毕,于60~62℃保温反应2 h,降到室温,过滤回收催化剂,得黄色透明液体产品,收率98.5%.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中间体和标题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以3-(3′,5′-二羧基苯氧基)邻苯二甲酸(H4L)作配体,通过水热法合成一种铽(Ⅲ)金属有机骨架材料(Tb-MOF),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热重分析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并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在激发波长335 nm,发射波长546 nm处分析Tb-MOF的荧光性能并用于识别模拟尿液中的2-硫代噻唑烷-4-羧酸(TTCA)。结果显示:水热法合成了Tb-MOF,其产率为37%,该材料在400℃内热稳定性良好,在12 h内水稳定性良好。TTCA能有效猝灭Tb-MOF的绿色荧光,相对荧光强度(相对于Tb-MOF)约20%,推测荧光猝灭机理为配体H4L和TTCA的竞争性吸收导致从配体转移到铽(Ⅲ)的能量变少,从而使Tb-MOF荧光强度下降。加入等体积的0.01 mol·L-1的氯化铵、氯化钾、肌酸、肌酐、氯化钠、硫酸钠、葡萄糖、尿素等模拟尿液组分后,2 mL 1 g·L-1的Tb-MOF分散悬浮液的相对荧光强度均在88%以上,对TTCA检测干扰不大;加入等体积的0.01 mol·L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甲醛-苯氧乙酸树脂对重金属离子铅、镉、汞的交换性能,并考察了温度、pH值、浓度等因素对交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等温交换过程均符合Langmuir交换等温式,交换受液膜扩散控制;其交换容量可分别达1.85mmol/g、1.73mmol/g、1.13mmol/g。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静态法研究了D302-Ⅱ-3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铼的酸度、吸附速率、吸附反应热焓及吸附容量等性能,并用动态法考察了吸附酸碱度、吸附流速和饱和吸附容量等对吸附的影响,用于废渣中铼的提取,铼的回收率达83%以上,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李永生  郭慧 《分析化学》2008,36(6):805-810
基于流动注射离子选择电极法(FIA-ISE)测定痕量Na 原理,建立了一种能自动测定阳离子交换树脂各种交换性能的方法,对影响阳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凝胶型强阳离子交换树脂(SACR)交换性能测定的最佳条件:微型交换柱内径3.0mm、长80mm;树脂填充量0.1951g;再生剂HCl浓度为3.0%,其流速为0.90mL/min(7.64m/h),再生剂耗量350mL/g(干树脂);样品为20mg/LNa 溶液,其流速为1.50mL/min;实现了一次测定同时获得SACR的工作交换容量、平衡交换容量、全交换容量、交换速率和树脂利用率。与ASTM法进行对照实验,其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22)。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N-甲基-2-硫-咪唑树脂对钯Pd(Ⅱ)吸附的容量,Pd(Ⅱ)与Fe~(3+)、Cu~(2+)、Ni~(2+)、Mn~(2+)的分离系数、吸附Pd(Ⅱ)的速率常数、Freundlich吸附常数。通过化学法、红外光谱等方法,分别确定树脂功能基对钯吸附的络合比,及吸附过程功能基与钯发生了配位键合.选用混合洗脱剂可定量洗脱钯,并证明此法在实际应用中,可富集、回收钯。  相似文献   

14.
新型硅胶-聚合胺树脂从氯化钴电解液中深度净化除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P-C是一种新型硅胶-聚合胺复合材料树脂,对铜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能.本文研究了该树脂在模拟氯化钴电解液中深度净化除铜工艺.在Co2 ~80g/L、Cu2 0.5g/L~2.0g/L、pH 2~4、温度20℃~60℃的氯化钴电解液中,考察了该树脂对铜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料液pH增大以及温度升高,铜的交换容量增大;料液Cu2 浓度对交换容量影响较小;最佳吸附条件为:料液pH 4、接触时间30min,温度60℃.对比研究了盐酸、硫酸两种解析液,硫酸显示出更好的解析效果,最佳解析条件为H2SO4 2mol/L、解析接触时间4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每亳升湿树脂对铜的工作交换容量及饱和交换容量分别0.439mol和0.508mol,铜的解析液峰值浓度为28g/L.  相似文献   

15.
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在柠檬酸提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选用多种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柠檬酸酸解液中、Cl-等阴离子,比较其交换容量、柠檬酸的回收率、再生性能、机械强度等。实验表明:D315弱碱性树脂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树脂。  相似文献   

16.
SP-C是一种新型硅胶-聚合胺复合材料树脂,对铜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性能.本文研究了该树脂在模拟氯化钴电解液中深度净化除铜工艺.在Co2 ~80g/L,Cu2 0.5g/L~2.0g/L、pH2~4、温度20℃~60℃的氯化钴电解液中,考察了该树脂对铜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料液pH增大以及温度升高,铜的交换容量增大:料液Cu2 浓度对交换容量影响较小;最佳吸附条件为:料液pH 4、接触时间30min,温度60℃.对比研究了盐酸、硫酸两种解析液,硫酸显示出更好的解析效果,最佳解析条件为H2SO42mol/L、解析接触时间4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每毫升湿树脂对铜的工作交换容量及饱和交换容量分别为0.439mol和0.508mol,铜的解析液峰值浓度为28g/L.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研究了铕-钇-二苯甲酰甲烷(DBM)-二苯胍(DPG)-丙酮体系的共发光效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Eu~(3+)在1.0×10~(-10)~5.0×10~(-8)mol/L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成线性关系,检测限达5.0×10~(-13)mol/L。用多点增量标准加入法测定了合成样品中的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4-溴-9-芴酮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中间体要,目前合成方法均存在一些缺陷,难以规模化生产。本文以2,2′-二溴联苯,正丁基锂、碳酸二甲酯为原料,经过锂卤交换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以及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所需的溶剂、温度、时间和物料比等条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以四氢呋喃为溶剂,锂卤交换反应温度为-90~-95℃,亲核取代反应温度为-85~-95℃,物料比为n(2,2′-二溴联苯)∶n(DMC)=1∶1.5,环化试剂为甲磺酸,环化反应温度为120℃。本文采用的合成方法简单,产物收率及纯度高,总收率达68.3%,HPLC纯度达到99.5%以上,适合工业化生产。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GC-MS确证。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苯乙烯型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将其用于环氧乙烷催化水合制乙二醇反应中,研究了温度、浓度、空速对树脂催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树脂的不可逆膨胀及失活原因.结果表明,在393K树脂发生降解,降解物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聚乙二醇胺,导致树脂膨胀破裂;在温度353K,压力1.5MPa,液时空速0.2h-1下,环氧乙烷转化率100%,乙二醇的选择性96.3%,使用1600h后,催化剂的膨胀率6%,强碱容量损失率7.5%.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Amberlite XAD-4键合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螯合树脂,并考察了其对痕量镉(Ⅱ)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pH、洗脱剂和干扰离子等对镉(Ⅱ)分离富集的影响。树脂吸附容量为4.7mg/g,吸附的镉(Ⅱ)用5mL 2mol/L HNO3乙醇溶液洗脱,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回收率为94.4%~97.9%,相对标准偏差在1.7%~2.7%之间。方法可用于蔬菜中镉(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