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讨论的是用牛顿环干涉法测定液体折射率装置的设计,属于普通物理实验装置。改装后的牛顿环装置便于测量液体的折射率,实验操作方便,实验现象清晰可见,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干涉现象的应用提供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2.
光的干涉现象是高中物理光学教学中的难点内容,知识本身不易理解,课本中又没有给出相应的数学推导过程,使学生不能真正从本质上理解条纹形成的原因.本人从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疑惑,对薄膜干涉条纹和牛顿环做出说明.  相似文献   

3.
牛顿环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滕坚 《物理通报》2006,(6):34-36
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牛顿环实验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讨论各种方法的益处与缺陷,提出学生实验用逐差法处理牛顿环实验的数据是实用可行的,并说明用计算器进行线性回归处理牛顿环实验的数据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德新 《物理实验》1995,15(1):19-20
牛顿环实验的双观测数据处理王德新(武汉工学院物理教研室430070)牛顿环实验的数据处理,文献[1]及文献[2]已有详细的讨论,木文旨在将牛顿环实验的观测数据转化为双观测数据,通过随机化处理,以获得更为合理的误差估算.设测得暗环相应级次的读数值为:左...  相似文献   

5.
牛顿环实验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顿环实验是大家熟悉的一种空气薄膜产生的等厚干涉实验,尽管实验原理并不复杂,却有不少著名物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过细致研究,因而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牛顿深入研究了这种实验现象,进行了精确测量,找出了环的直径分布规律;杨氏利用这一装置验证了位相跃变理论;阿喇戈由检验牛顿环的偏振状态,对微粒说理论提出了怀疑;斐索用牛顿环装置测定了纳黄双线的波长差.下面让我们看一下牛顿环实验的历史背景和作用.l最初的《顿环实验1665年胡克(RobertHooke)在他的著作中就描述了薄云母片、肥皂泡、吹制玻璃和两块压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牛顿环实验非等精度分析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希纯 《物理实验》1994,14(6):280-281,284
牛顿环实验非等精度分析的讨论张希纯(上海机械学院200093)牛顿环实验的非等精度测量问题已作了许多有益的讨论(1)(2).文[1]中提出测量牛顿环凸透镜半径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对准条纹时的对准误差.文[2]用标准差传递的“方和根”法得到了误差公式是的函...  相似文献   

7.
用CCD成像系统观测透射式牛顿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CCD成像系统观测透射式牛顿环替代用移测显微镜观测反射式牛顿环,扩充了实验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8.
周梦  周晓云  朱凯 《物理通报》2022,(6):120-125
利用LabVIEW平台设计了牛顿环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动态直观演示了利用牛顿环实验测量透镜曲率半径的过程,并分析了各参量对干涉现象的影响.提高了可视化效果和测量精度,降低了操作难度.并利用该程序模拟了测量介质溶液的折射率,对课堂实验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9.
也谈牛顿环实验的误差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谈牛顿环实验的误差估算赵议鲁(新疆石河子农学院832000)《物理实验》1993年第6期刊登了“干涉法测量球面曲率半径的误差分析”一文(以下简称为“文章”),该文对用牛顿环测定透镜曲率半径所出现的误差作了分析和估算.笔者认为这并非是一种使人满意的估...  相似文献   

10.
牛顿环干涉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光的干涉现象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波动性的认识,产生光的干涉的仪器很多,牛顿环仪是一种常见的观察光的干涉的光学器件、用牛顿环仪可以观察到光的等厚干涉,对其干涉条纹有关量进行测量,便可以很精确地测得产生牛顿环干涉条纹的光学元器件的一些特性参数、用牛顿环仪可以测单色光的波长、组成牛顿环仪的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检验物体表面的光洁度和平面度.用牛顿环干涉实验测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基本实验.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该实验中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在数据处理方法上没有一个规范和统一的方法,本文就此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盛国 《物理通报》2007,(9):50-52
17世纪,胡克和惠更斯创立了光的波动说.这一时期,人们还发现了一些与光的波动性有关的光学现象,例如格里马尔迪首先发现光遇障碍物时将偏离直线传播,他把此现象起名为“衍射”.胡克和玻意耳分别通过实验观察到现称之为牛顿环的干涉现象.这些发现成为波动光学发展史的起点.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间,牛顿的“微粒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12.
牛顿环测量数据的权浦天舒(中国纺织大学上海200062)牛顿环实验虽作法简单。但对其数据处理却不时引起人们的讨论.例如文[1]曾讨论过环的宽度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文[2]则指出了测量结果(透镜曲率半径)R的精度与环的直径有关并由此计算了权.实际上,R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 Ma t l a b对牛顿环干涉实验进行了仿真. 仿真过程中, 通过改变入射光波长、 透镜曲率半径、 介质折 射率以及薄膜厚度等参数观察到清晰的牛顿环干涉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并通过理论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合理性, 证 实了 Ma t l a b仿真可以作为实验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4.
牛顿环实验中数据处理方法及结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秀梅 《物理实验》1997,17(3):114-116
本文用牛顿环实验中的实测数据,以两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来评价结果的好坏.一、用还差法处理实验数据此法在现行教材中较通用.考虑到玻璃弹性形变引起的系统误差,不直接用牛顿环的直径D(k)去计算平凸透镜凸面的曲率半径R,而是采用逐差法.通过。个相邻暗环直径平方差D\b十。)一D’(k)的算术平均值来计算R表1是一组用读数显微镜测得的数据和用逐差法处理的结果.二、加权平均法处理由于中测量是非等精度的,而方法一处理数据时则忽视了这一点.按照严格的数据处理理论,对于非等精度测量,其实验数据应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15.
如何目测估算牛顿环装置所用透镜的曲率半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整合应用是物理教学工作者一直勤于探讨的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将光学中的等厚干涉与光学仪器的分辨率结合起来,提出一种通过目测来估算牛顿环装置中所用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数量级的简单而有趣的方法,并以此作为思考题,在讲授实验原理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的方式向学生剖析,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一、牛顿环实验现象及估算透镜曲率半径的基本思路牛顿环是典型的等厚干涉现象,一般工科院校均会开设这一普通物理实验。在平整的光学玻璃板上放置一曲率半径较大的(通常采用1m数量级)平凸透镜(如图1),两者之间将形成一空气隙,则在两者接触点O′附近可以看到一系列  相似文献   

16.
对牛顿环测量液体折射率公式的讨论任红(合肥工业大学230009)《物理实验》1993年第2期发表的《牛顿环实验综述》一文中,在“应用介绍”2巾说;“光波波长和球面曲率半径R为已知时,在牛顿环仪的镜间充满透明的液体光学介质,就可以测量其折射率n(注:式...  相似文献   

17.
文中利用压电陶瓷片的电致伸缩效应,在牛顿环和劈尖装置上,成功地对光的等厚干涉现象进行了定性的动态演示。  相似文献   

18.
对牛顿环实验中不等精度测量数据的处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望霞 《物理实验》1997,17(3):112-113,116
据笔者了解,目前各高等院校对牛顿环实验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在假设干涉条纹为均匀分布条件下,应用逐差法来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误差”‘、”’.本文对牛顿环实验中不等精度测量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给出了较为合理的处理.一、牛顿环实验是不等精度测量大家知道,在牛顿环实验中,反射光第k级干涉暗纹半径满足关系其中,R为待测透镜的曲率半径,A为人射单色光波长.公式表明了与成正比,有即干涉条纹随级数的增大愈来愈密,愈来愈细.因此,该测量是非线性不等精度测量.二、用还差法处理数据存在的问题在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时有公式表明…  相似文献   

19.
J0203型电磁打点计时器(简称打点器)与2108斜面、小车等仪器配合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但是,学生对这个实验原理不理解,数据处理有困难,针对这一现象,结合我们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利用打点计时器做好牛顿第二定律实验.1复习牛顿第二定律引出实验目的 本实验所证明的是:“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上述表述方法,首先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复习. 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a=F) 即:(1)当质量M一定时: aF在a~F坐标系中a随F的变化图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  相似文献   

20.
以牛顿环干涉现象为例,具体说明了服务器端网页课件的设计方法。实验参数通过网页表单提交,干涉图案在服务器端,通过后台作图引擎生成,并以网页返回给用户。课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运行和推广成本极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