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抑制法测定痕量钒(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钒 (Ⅴ )对罗丹明B 过氧乙酸 NaOH体系化学发光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痕量钒 (Ⅴ )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2 .0× 1 0 - 9~ 1 .0× 1 0 - 6g/mL ,检出限为 3.0× 1 0 - 1 0 g/mL ,对 1 .0× 1 0 - 7g/mL钒(Ⅴ ) 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 .0 %。已用于环境水样、钢样中钒 (Ⅴ )的测定 ,初步探讨了发光反应及其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2.
流动注射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动注射与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相结合,研究了在H3PO4介质中微量钒(Ⅴ)催化溴酸钾氧化吡啶偶氮变色酸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简称5-NO2-PACA)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微量钒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2~0.20μg/mL,线性回归方程为:ΔA=-0.004 2.63ρ(μg/mL),相关系数r=0.9988,检出限为:4.1×10-6g/L。方法已用于水样中微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自行研制了一套流动比色装置,进行了双光束流动注射分析光度法的应用研究.基于二溴羟基苯荧光酮(DBHPF)与钴形成紫色络合物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流动注射微分测试技术,方法进样速度为110~120次/时,浓度在0~0.6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0.3μg/mL的Co(Ⅱ)连续11次进样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2%.用于食品中微量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基于在B-R缓冲溶液介质中,Sb(Ⅲ)对H2O2氧化孔雀石绿褪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建立了流动注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Sb(Ⅲ)的新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0~2.0μg/mL,检出限为7.8×10-3μg/mL,r=0.9996。对0.1μg/mL Sb(Ⅲ)测定的RSD=0.97%n=11,进样频率为22.8次/h。用于环境水样中微量Sb(Ⅲ)的测定,回收率为97.3%~97.7%。  相似文献   

5.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钒(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乙酸介质中,痕量钒(Ⅴ)对过硫酸钾氧化1 (2 吡啶偶氮)\|2 萘酚(PAN)褪色的指示反应有灵敏的催化作用。研究了该催化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钒(Ⅴ)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0.0~40.0μg/L钒(Ⅴ),方法检出限为2.62×10-9g/mL。  相似文献   

6.
在硫酸介质中,以抗坏血酸作活化剂,痕量钒(Ⅴ)能灵敏地催化溴酸钾氧化偶氮胂Ⅰ褪色的指示反应。研究了该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钒(Ⅴ)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0μg L钒(Ⅴ),方法检出限为2.8×10-12g mL,本方法已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钒(Ⅴ)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基于0.004 mol/L的柠檬酸介质中,痕量V(Ⅴ)催化KBrO3氧化甲基紫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V(Ⅴ)的动力学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为1.23μg/L,线性范围为0~0.16μg/mL。讨论了酸度、反应物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该体系反应的最佳条件。在25 mL溶液中,测定2.0μg V(Ⅴ)的RSD为1.9%(n=11)。方法可用于测定小麦和苹果中的痕量V(Ⅴ),RSD为1.1%~2.7%,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7.6%~99.0%。  相似文献   

8.
基于硫酸-柠檬酸钠介质中,钒(Ⅴ)催化H2O2氧化甲基绿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钒(Ⅴ)的光度分析新方法。确定了催化褪色反应测定钒(Ⅴ)的动力学条件,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83.34kJ/mol,反应速率常数K′=2.25×10-4/s。方法线性范围为0.20~80μg/L,检出限为0.88μg/L。方法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31×105L/(mol·cm)。用于本地钒尾矿中钒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2%~2.9%,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8%~102.9%。  相似文献   

9.
在稀磷酸介质及活化剂抗坏血酸存在下,痕量钒(Ⅴ)强烈催化溴酸钾氧化碱性品红褪色,据此建立了一个新的测定超痕量钒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方法测定钒(Ⅴ)的线性范围为:0.0~400.0 pg/mL,检出限为27 pg/mL.实验考察了影响催化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条件.测定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0'=170.1 kJ/mol,表观速率常数k'=2.8×10-3s-1,建立了动力学速率方程:-dCMR/dt=K'.CMR.CKBrO3.CVc.CV(Ⅴ).试验了25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发现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方法直接用于环境水体中超痕量钒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65%~2.03%.  相似文献   

10.
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0.2 mol/L柠檬酸介质中,利用钒酸根对溴酸钾氧化乙基紫和萘酚绿B褪色反应同时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通过650 nm和720 nm波长下测量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的吸光度,建立了一种双指示剂、双波长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钒(V)的新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钒的线性范围为1.00~80.0μg/L,检出限为1.1×10-10g/mL。对20.0μg/L钒进行12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方法用于面粉和大米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以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分光光度法为基础,将新型浓缩柱在线富集与流动注射联用以测定水中痕量Cu2+,对浓缩柱的富集、解吸条件以及流动注射参数进行了考察。在最佳条件下,在0.25~45μg/L的范围内,Cu2+的浓度与峰高呈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3.0553ρ+4.2244(R2=0.9984),检出限为0.082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25μg/L Cu2+,n=10)。利用本方法测定河水中的痕量铜,回收率在95.6%~99.6%之间。  相似文献   

12.
以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基于NO-2在酸性条件中对溴酸钾氧化胭脂红酸有催化作用这一原理测定NO-2。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下,当cKBrO3=0.14mol L,c胭脂红酸=3.5×10-4mol L,cH2SO4=1.2mol L时,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0.3μg mL,检出限为0.002μg mL。利用该方法对几种河水水样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在H3PO4介质中, 抗坏血酸作活化剂, 100 ℃沸水浴加热的条件下, 痕量钒V(Ⅴ)催化溴酸钾氧化三溴偶氮氯膦(TB-chorophosphonazo)的褪色反应, 建立了新的测定超痕量钒的催化光度法. 该方法对钒测定范围是0~1.0 ng/mL, 检出限为0.133 ng/mL. 实验考察了影响催化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 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条件. 实验测定了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表观活化能Ea'=93.80 kJ/mol, 表观速率常数为k'=1.307×10-3 s-1, 建立了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 方法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直接用于环境水体中痕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二安替比林对异丙氧基苯基甲烷与钒(V)显色反应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新试剂二安替比林对异丙氧基苯基甲烷(DApIM),研究了它和钒(Ⅴ)的显色反应及机理.在磷酸介质中,Mn(Ⅱ)和吐温-80存在下,V(Ⅴ)氧化DApIM生成黄色产物,λ_(max)=450nm,ε=4.71×10~6·L·mol~(-1)·cm~(-1),钒(Ⅴ)的含量在0~12μg/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废渣和生物样品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依据诱导反应原理,提出了同时测定多组份的动力学方法,并以停流流动注射分析研究了Fe(Ⅱ)、Ti(Ⅲ)及V(Ⅳ)诱导的Cr(Ⅵ)-I~-反应体系,建立了铁、钛和钒同时测定的条件。对铁、钛和钒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2μg/ml,0~3.1μg/ml及0~1.8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12,0.020和0.018μg/ml。  相似文献   

16.
钒与新显色剂 1,4-双肼酞嗪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钒与新显色剂 1,4-双肼酞嗪的显色反应.在 pH 5.8 的 HAc-NaAc 缓冲溶液中,加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于 60℃加热 10 min,钒与 1,4-双肼酞嗪形成稳定的螯合物,λmax=422nm,ε422=1.32×104 L·mol-1·cm-1,钒的浓度在 0 μg/25 mL~20 μg/25 mL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检出限为 15 ng/mL,已用于测定钢样中的微量钒.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溶出度和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Amethyst C18-H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5 nm。溶出度实验采用篮法,以0.1 mol/L盐酸溶液和磷酸盐缓冲液(pH 6.8)为溶出介质。结果表明:溶出度实验中双嘧达莫、阿司匹林和水杨酸质量浓度分别在0.5508~49.57、1.668~150.1和0.2004~18.0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回收率在97.7%~102.0%之间(RSD≤1.0%,n=6)。含量测定实验中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质量浓度分别在29.71~267.4μg/mL和10.42~93.7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回收率在98.1%~101.0%之间(RSD<1.0%,n=9)。本方法准确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单,适用于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片溶出度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羟基磷灰石微型柱的流动注射系统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联结对工业废水中铅进行预浓集测定。在进样时,被分析物沉积在羟基磷灰石微型柱上,并通过注射半胱氨酸(碱性条件下)予以洗脱。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工业废水的分析。通过回收实验,标准物质分析等方法评价了准确度。4ml样品体积的检测限:为4μg/L(4mL/min),进样时间1min,2μg/mL和0.2μg/mL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和2.2%。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光度法测定硫普罗宁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SCN-和KNO3存在下,控制溶液pH4.0,Cu(II)被硫普罗宁还原生成的Cu(I)与SCN-反应形成CuSCN沉淀,该沉淀能浮在水相表面。通过测定溶液中剩余Cu(II)的量,可以测定硫普罗宁的含量。吸光度与硫普罗宁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A=4.898-0.3616ρ(μg/mL),线性范围为0.25~12.0μg/mL,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为0.16μg/mL。该方法可直接用于药物中硫普罗宁含量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测定化探样品中痕量钒的流动注射光泽精化学发光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配有Jones还原器的流动注射系统,研究了光泽精与钒(Ⅱ)的化学发光反应,并建立了钒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法线性范围为1×10-6~1×10-2 g/L ,检出限为3×10-7 g/L,相对标准偏差为2.0 %(1×10-4 g/L,n=11),相关系数在0.9988以上。已用于化探样品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