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分计算、最优控制、微分对策等常常要求考虑无限维空间中的总极值问题,但实际计算中只能得出有限维空间中的解.本文用有限维逼近无限维的方法来讨论函数空间中的总体最优化问题.用水平值估计和变侧度方法来求得有限维逼近总体最优化问题.对于有约束问题,用不连续精确罚函数法将其转化为无约束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2.
工科复变函数中的迁移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学生原有知识的准备状态、概括水平、认知结构变量、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的指导.为了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正迁移的发生,同时防止学生学习负迁移的发生,在工科复变函数教学中针对其特点采取以下教学策略:注意加强工科复变函数与高等数学的衔接;突出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加强复变函数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若干高等数学应用问题教学过程的分析展示,着意讨论了通过还原应用问题的真实与生动,创设情境以激发探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供了立足课本,把握数学建模的关键环节,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及步骤、提高"用数学"能力的实践方案;说明把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积极渗透、有机融合到公共数学课程中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若干高等数学应用问题教学过程的分析展示,着意讨论了通过还原应用问题的真实与生动,创设情境以激发探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提供了立足课本,把握数学建模的关键环节,使学生了解数学建模思想方法及步骤、提高"用数学"能力的实践方案;说明把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积极渗透、有机融合到公共数学课程中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化归思想是高等数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是解决高等数学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给出了化归思想概念的理解,然后用离散和连续的转化、无限化有限、多化一、曲化直体现高等数学中的化归思想.  相似文献   

6.
高中数学的特点是难度大,对理解能力要求高,许多题目直接求解较为困难,需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对其条件进行转化,通过新问题的求解,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常被称之为"转化与化归".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如何用转化与化归解决数学问题.常见的转化有以下常见的几种类型:1数与形的转化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形相结合,实现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  相似文献   

7.
傅航 《数学通报》2007,46(4):38-39
1函数表达式中的先猜后证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先猜后证的数学思想指导求函数的表达式等问题,常常可以通过归纳发现和类比联想的手段来实现.例1平面内的n个圆,最多可将平面分割成多少个互不重叠部分区域?这个实际问题可转化为数学问题:f(1)=2;f(2)=2 2;f(3)=2 2 4;f(n)=2 2 4 6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等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等数学学习能力和高等数学能力、高等数学学习的归因、高等数学学习评价等,导致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较弱,成为影响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提出了通过给学生创设学习成功的机会、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树立学习的榜样、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优化评价方式等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等数学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由于数学所具有的特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挖掘"教学策略,对高等数学中哲学思想、数学内容本身及数学问题中的隐含条件进行挖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有限和无限     
卢爽 《中学生数学》2012,(13):27-29
在中小学数学中,我们一般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问题,更多地以"有限"为手段和工具解决问题,有些问题则需要高等数学中"无限"的观点进行解释,比如,无限循环小数和分数的互相转化问题,这一问题是高等数学中级  相似文献   

11.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本文中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设计为例,说明在数学课堂中注重数学思想渗透的重要性,利用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让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有助于学生把握数学本质,培养理性思维,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2月下期和大家见面了.这一期值得特别关注的有:《类比联想探索新题》(周士藩)类比联想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一道最值问题的思考》(林攀峰)一篇有深度的好文章,提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可指导解题《灵机一动》(徐标)灵机一动,确是妙解.《做数学趣题,学思想方法》(郑泉水)通过几则趣题说明用字母表示数的重要作用.《探求"m阶n角星"的角度和》(陆剑鸣)  相似文献   

13.
姜志强 《数学通讯》2023,(14):17-20
以“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为例,详细介绍了“探究与发现”栏目的具体实施与操作,引导学生用观察、联想、类比、对比、化归等方法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为“探究与发现”栏目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 ,是应用的指导与手段 .因此 ,数学学习不能只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还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 .在分式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学习类比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1、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某种属性相同或相似而作出的推论 .类比的基础是比较 :对两个或两类对象进行比较时 ,发现它们的相同或相似点 .由于类比的目的在于用一个或一类对象的特点得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的特点 ,所以类比法是一种创造性思想方法 ,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但应用中应注意到 :进行类比的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相似有其同一性和特定性的一面 ,一般也总存在差异性的一面 .因此从两个或两类对象的相似出发 ,并不必然地能得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一定相同或相似的结论 .由类比得出的结论我们必须证明其合理性 .在本文不论是概念的引入还是基本性质、运算法则的得出 ,都通过与分数的类比进行类似地 ,请同学们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加减法的法则 ,自己写出分式乘除法法则、加减法法则 .2、转化的思想方法所谓解题———就是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 .同一个数学问题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 ,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的层次不同 ,可以导致转化...  相似文献   

15.
<正>有限与无限思想是高中数学七种常用数学思想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开始学习的数学都是有限的数学,但是其中也包含着无限的成分,只是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对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的学习都是研究有限个数的运算,但各数集内元素的个数都是无限的,它们均是无限集;直线和平面都是可以无限延伸(或延展)的,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有关问题、双曲线的渐近线、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等,都渗透了有限与无限思想,因此用诗人  相似文献   

16.
从高考试题看类比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相同或不同属性 ,联想到另一类事物也可能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方法 .类比联想可发现新的数学知识 ,类比可寻求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及合情推理能力 ;因而 ,近年来高考出现了类比思维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以类比思维为轴心 ,与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形成开放性的试题 ,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造能力 ,合情推理能力 .其试题新颖 ,背景独特 .1 特殊向一般类比由特殊向一般类比 ,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 ,理性思维 ,判断、猜想及探索的能力 ,以及合…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教学中,还未重视认知结构的研究运用.让学生死记一些结论,不注重有意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似乎还停留在刺激接受阶段,这种简单的操作方法无法让学生明白它的真正内涵,也没有通过学生生活中已建立起来的认知概念与数学内容的新认知结构进行联结.下面笔者就数学学习的联结问题作一些探索.一、数学学习的联结思想运用联结理论指"人类的学习总是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前提,是在联想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的".数学学习也不例外,这里的联想即为知识的联结过程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  相似文献   

18.
函数的极限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研究变量在无限变化中的变化趋势,是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极限和极限的思想是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几乎所有的概念都离不开极限,作为进一步升入高校学习的工具,它的应用越来越备受重视.研究极限、极限的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纠正学生在高等数学中因对无限问题认识不足而容易出现的错误,从集合、极限及求和方面阐述了数学中的有限问题与无限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有限和无限     
在中小学数学中,我们一般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问题,更多地以“有限”为手段和丁具解决问题,有些问题则需要高等数学中“无限”的观点进行解释,比如,无限循环小数和分数的互相转化问题,这一问题是高等数学中级数概念的应用,高等数学阶段,我们更多的以“无限”为手段和工具进行讨论,极限、导数、定积分和级数等都属于“无限”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